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徐丹凤(1983-),女,辽宁鞍山人,硕士,现任重庆市巴蜀中学2012级语文组教师。
摘 要:作文是最富个性的创造活动,其中往往集中了个体的全部生活体验和情感,本应是学生内心世界的真实体现。然而,现在中学生作文普遍存在语言雷同,内容贫乏,缺乏个性等问题,能反映学生内心真实感受的文章寥若晨星。《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方面强调作文要有个性化,为转变作文教学观念,改革作文教学方法制定了重要的指导思想。因而,个性化作文教学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分析当前作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学作文缺失个性的原因,同时探讨了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中学生 个性化 人文性 个性作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3(c)-0000-00
1 我国作文教学现状及其原因
正如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说:“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和相互联系是教育过程的规律。”教育必须关注人的发展,关注个性的发展。作文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而且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应该表现其特有的个性化。而作为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部分——作文更应该是充满个性化的。然而在我国,中学生的作文篇篇好似孪生一般,在他们的作文里看不到“个性”二字,我们看到的只是空具形体的无生命的“物品”,它的灵魂和思想早已随“风”而去。概括起来,中学生作文缺乏个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1.1 内容虚
¬“虚”,就是学生在作文的时候,总是在固定的框架里填上完全脱离自己的生活实际的虚假的情节或是材料。如,有个学生在《坚韧》这篇文章里就写到:80岁的老爷爷天天去健身房健身,70岁的老奶奶学外语……这些内容显然失实。有的初中生一写到自己,就把自己描绘成缺胳臂断腿的残疾人,或失去父母的孤儿……希望用这些虚假的、悲惨的故事来打动别人。还有的学生一写到正面形象,就是公共汽车上让座,拾物归还失主,救援落难人……这些虚假的情节,不仅不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写出来,还让人感到虚假与俗套。
1.2 感情假
“假”,就是作文思想感情的“假”。题材雷同,主题思想相似,思维方式趋同化。作文不是学生自主地真实地表达,而是为了应付或符合教师的要求而编造的假话、空话,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离,缺少自己独特的真实的情感体验,也就谈不上有个性和创造性了。正如韩军在《反对伪圣化》中所描述的:“写春松,必然联想先烈;写石子,必然想到解放军。”许多学生在作文的时候,写的事情本来很普遍,但在文章的结尾,往往要抒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与光荣感,歌颂世界的美好,歌颂祖国,歌颂奉献精神等等,总认为文章结尾要抒段情才算完整,这情抒得是否与文章内容相符合,抒的情是否是真情实感就不去考虑了。
1.3 色彩俗
“俗”,就是作文给人一副老面孔,不能给人以新颖之感,让人一看就生厌。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结构布局的安排上机械呆板,表现手法上不够灵活多样。许多学生在作文中的表达方式和语言方式上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违背了写作的规律、扭曲文章的本来面目。我们可以抽查天南地北,城市乡村的学生作文,会有一个惊奇的发现,相当数量的作文,从谋篇布局,到语词的选用,甚至开头结尾,都如出一辙。你很难见到有个性的文章。千万个不同的大脑,却有着大体一样的精神套路、言语格式!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主要原因有:
第一,历史文化的长期误读。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但其中有些思想观念却被人们长期误读。最为典型的是“中庸”思想:真正中庸是“和而不同”,而我们却误读为“同而不和”。人们墨守成规,明哲保身,收敛个性。这种思想在许多中学语文教师身上仍时有体现,如,很多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为稳妥起见,多是要求学生大量的背诵范文,然后划定框架,让学生按框架行文。这样,学生作文时便按图索骥地将内容填入特定的框格内,不求创新。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便被框在一种在特定的模式内,而没有再求新的可能了,个性从此远离。
第二,学科性质的片面认识。当前,新课标对语文学科的本质认识明确地表述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作文正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综合体现。然而作文教学却因长期受“工具性”深深的烙上了“功利主义”的印痕,作文的终极目标就是分数,教师重视的是技法的训练而排斥它的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新性表述的过程的人文性。正因为对人文性的漠视,以至于作文教学一直处于模式化套路化的阶段,而没有真正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抑制了学生的个性表达。
第三,写作素材的缺失。中学作文个性缺失,主要还在于学生被沉重的学习任务所扰,无暇进行阅读和课外练笔,更没有机会深入社会、关注生活、体验生活,这就使学生失去了积累素材的途径,丧失了自我思考与体验的机会。而作文不只是一种语言表达手段,也是一种独特的观念形态的活动过程。在这一种动态过程中,学生本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积极的创造性思考并借助于语言把个人的思想记录下来,而形成文章。有的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虽然他们也讲创新,可只在文法指导上下工夫,只讲立意选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技巧,而忽略了韩愈所说的“养其根、加其膏”的工夫。
第四,统一步调的作文训练。从应试的需要出发,许多学校在作文训练中要求统一步调。这步调就是命题者的“思维定势”、阅卷人的“喜好憎恶”。毕业班把关的语文教师必须是猜题押题的行家里手,他们从命题和阅卷中悟出的道理就是要统一“步调”。学生作文也就在这所谓的步调一致中渐渐地丢掉了“自我”。
2 个性作文教学的实施途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造成中学生作文出现诸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改善这一现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转变教育观念——解决“为何写”
首先教师要在思想观念上做一个转变。重视作文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新性表述的过程的人文性,而不应该因为考试就重视技法的训练。与此同时要明确教师不仅是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诚然,帮助他们通过高考迈上人生的一个重要台阶更是其使命之一,但是不能把教师的使命仅仅定位于此,关键是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引导学生体验内心情感,并重视和尊重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见解,形成自己独特个性,这才是最重要的。因而要抛弃思想中的“中庸”之道,抛弃要求学生写中规中矩的模式作文的做法,鼓励学生写个性作文。
2.2 体验生活,培养主体意识——解决“写什么”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充实,才会表达出、抒发现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生活的再现。朱熹说的“问渠那得请如许,为有源活水来。”也是这个道理。因而针对学生没有写作素材的现象,教师要进行引导其体验生活。其实在生活中一个自然的景象,一件细微的小事,一个小小的微笑,一丝淡淡的心绪,都能引起人的某种感受,成为写作的契机和切入点:见山花如火,百鸟如潮,能感受到生命的躁动;见风扫落叶,雨洒梧桐,会感受到凄凉和惆怅;在疾风暴雨中能感受到强烈的抗挣和拼搏,在丝丝春雨中能感受到爱的温存。老师应该有意识的让学生用眼睛去观察它,用手去感受它,用心去探索它。这样,作文不仅有了无尽的题材,而且平添了无尽的底蕴。
2.3 以读促写,以情促写——解决“如何写”
2.3.1 以读促写
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与写作。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阅读可以起到填补读者的生活空白,增加人生经验的积累,受到情感的熏陶,提高文化的素养,学习运用语文技巧等。阅读为写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通过内化与发展的阅读过程,获得大量的写作材料和写作方法,从而使自己的思考更有深度,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这样他们写起作文来才会得心应手,言之有理,生动活泼,且富有感染力,作文过程便富于创造性。因而在日常教学中,我们首先鼓励学生课外广阅读,写读书笔记,更主要是扎根课本。积累《陌上桑》让学生学习了侧面描写;阅读《变色龙》让学生理解了细节刻画;欣赏《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了解了肖像描写的作用,品味《芦花荡》认识了景物烘托的妙处……有了语言积累,学生习作才能做到语言新。
2.3.2 以情促写
作文本应该是学生情感的自然流露,是心灵自由自在的翱翔。正如作家余秋雨所言:“写作是人类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互相温暖。”“要用自己的眼光用自己的感情用自己的感受去写作,不要过多地进入文章结构游离状态。”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度地观察,多站在正义的立场上,从民族、国家、人民的利益出发,来感知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引发爱憎情绪,逐步发展成写作的激情。产生强烈的写作“冲动”。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善于引发学生的各种情绪,引导学生积累感情,另一方面,还要适当制造契机,促使学生情感爆发,如“骨哽在喉,不吐不快”,顺利完成写作活动。
2.4 改变评价方式——实施“改后写”
所谓“改后写”是指通题作文两次练写。学生作文时,老师不加指导。任凭学生根据自己对文题或话题的理解,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体验作文,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学生作文后,及时批改,或面批或书面批或学生互批,教师及时做好记录,然后教师进行评讲,指出这次作文的不足(倾向性的问题集体指出,并提出修改意见;个别性的问题个别解决),让学生“二次作文”。写好后,再批改评讲,看看上次的问题有没有解决,又涌现了哪些好词佳句。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应提不同的要求。通过这样“写—批—评—再写”的循环训练,通过多元的评价措施,激励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跳一跳摘苹果”,这样学生就会有兴趣写,主动去挖掘生命中最本质的东西来写,写出自己的个性色彩。
这些措施是针对当前学生作文中千篇一律的缺乏个性化的现象而提出的,这只是整个作文教学中的一个方面。在作文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还应从多方面进行。中学作文教学,应正确处理好基础与提高、求实与创新、作文与做人、张扬个性与体现正确价值观以及因材施教与面向全体学生的关系,这是中学生作文教学研究面临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 小学管理[J].美国基础教育.1999,(2).
摘 要:作文是最富个性的创造活动,其中往往集中了个体的全部生活体验和情感,本应是学生内心世界的真实体现。然而,现在中学生作文普遍存在语言雷同,内容贫乏,缺乏个性等问题,能反映学生内心真实感受的文章寥若晨星。《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方面强调作文要有个性化,为转变作文教学观念,改革作文教学方法制定了重要的指导思想。因而,个性化作文教学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分析当前作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学作文缺失个性的原因,同时探讨了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中学生 个性化 人文性 个性作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3(c)-0000-00
1 我国作文教学现状及其原因
正如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说:“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和相互联系是教育过程的规律。”教育必须关注人的发展,关注个性的发展。作文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而且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应该表现其特有的个性化。而作为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部分——作文更应该是充满个性化的。然而在我国,中学生的作文篇篇好似孪生一般,在他们的作文里看不到“个性”二字,我们看到的只是空具形体的无生命的“物品”,它的灵魂和思想早已随“风”而去。概括起来,中学生作文缺乏个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1.1 内容虚
¬“虚”,就是学生在作文的时候,总是在固定的框架里填上完全脱离自己的生活实际的虚假的情节或是材料。如,有个学生在《坚韧》这篇文章里就写到:80岁的老爷爷天天去健身房健身,70岁的老奶奶学外语……这些内容显然失实。有的初中生一写到自己,就把自己描绘成缺胳臂断腿的残疾人,或失去父母的孤儿……希望用这些虚假的、悲惨的故事来打动别人。还有的学生一写到正面形象,就是公共汽车上让座,拾物归还失主,救援落难人……这些虚假的情节,不仅不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写出来,还让人感到虚假与俗套。
1.2 感情假
“假”,就是作文思想感情的“假”。题材雷同,主题思想相似,思维方式趋同化。作文不是学生自主地真实地表达,而是为了应付或符合教师的要求而编造的假话、空话,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离,缺少自己独特的真实的情感体验,也就谈不上有个性和创造性了。正如韩军在《反对伪圣化》中所描述的:“写春松,必然联想先烈;写石子,必然想到解放军。”许多学生在作文的时候,写的事情本来很普遍,但在文章的结尾,往往要抒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与光荣感,歌颂世界的美好,歌颂祖国,歌颂奉献精神等等,总认为文章结尾要抒段情才算完整,这情抒得是否与文章内容相符合,抒的情是否是真情实感就不去考虑了。
1.3 色彩俗
“俗”,就是作文给人一副老面孔,不能给人以新颖之感,让人一看就生厌。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结构布局的安排上机械呆板,表现手法上不够灵活多样。许多学生在作文中的表达方式和语言方式上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违背了写作的规律、扭曲文章的本来面目。我们可以抽查天南地北,城市乡村的学生作文,会有一个惊奇的发现,相当数量的作文,从谋篇布局,到语词的选用,甚至开头结尾,都如出一辙。你很难见到有个性的文章。千万个不同的大脑,却有着大体一样的精神套路、言语格式!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主要原因有:
第一,历史文化的长期误读。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但其中有些思想观念却被人们长期误读。最为典型的是“中庸”思想:真正中庸是“和而不同”,而我们却误读为“同而不和”。人们墨守成规,明哲保身,收敛个性。这种思想在许多中学语文教师身上仍时有体现,如,很多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为稳妥起见,多是要求学生大量的背诵范文,然后划定框架,让学生按框架行文。这样,学生作文时便按图索骥地将内容填入特定的框格内,不求创新。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便被框在一种在特定的模式内,而没有再求新的可能了,个性从此远离。
第二,学科性质的片面认识。当前,新课标对语文学科的本质认识明确地表述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作文正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综合体现。然而作文教学却因长期受“工具性”深深的烙上了“功利主义”的印痕,作文的终极目标就是分数,教师重视的是技法的训练而排斥它的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新性表述的过程的人文性。正因为对人文性的漠视,以至于作文教学一直处于模式化套路化的阶段,而没有真正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抑制了学生的个性表达。
第三,写作素材的缺失。中学作文个性缺失,主要还在于学生被沉重的学习任务所扰,无暇进行阅读和课外练笔,更没有机会深入社会、关注生活、体验生活,这就使学生失去了积累素材的途径,丧失了自我思考与体验的机会。而作文不只是一种语言表达手段,也是一种独特的观念形态的活动过程。在这一种动态过程中,学生本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积极的创造性思考并借助于语言把个人的思想记录下来,而形成文章。有的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虽然他们也讲创新,可只在文法指导上下工夫,只讲立意选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技巧,而忽略了韩愈所说的“养其根、加其膏”的工夫。
第四,统一步调的作文训练。从应试的需要出发,许多学校在作文训练中要求统一步调。这步调就是命题者的“思维定势”、阅卷人的“喜好憎恶”。毕业班把关的语文教师必须是猜题押题的行家里手,他们从命题和阅卷中悟出的道理就是要统一“步调”。学生作文也就在这所谓的步调一致中渐渐地丢掉了“自我”。
2 个性作文教学的实施途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造成中学生作文出现诸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改善这一现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转变教育观念——解决“为何写”
首先教师要在思想观念上做一个转变。重视作文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新性表述的过程的人文性,而不应该因为考试就重视技法的训练。与此同时要明确教师不仅是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诚然,帮助他们通过高考迈上人生的一个重要台阶更是其使命之一,但是不能把教师的使命仅仅定位于此,关键是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引导学生体验内心情感,并重视和尊重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见解,形成自己独特个性,这才是最重要的。因而要抛弃思想中的“中庸”之道,抛弃要求学生写中规中矩的模式作文的做法,鼓励学生写个性作文。
2.2 体验生活,培养主体意识——解决“写什么”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充实,才会表达出、抒发现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生活的再现。朱熹说的“问渠那得请如许,为有源活水来。”也是这个道理。因而针对学生没有写作素材的现象,教师要进行引导其体验生活。其实在生活中一个自然的景象,一件细微的小事,一个小小的微笑,一丝淡淡的心绪,都能引起人的某种感受,成为写作的契机和切入点:见山花如火,百鸟如潮,能感受到生命的躁动;见风扫落叶,雨洒梧桐,会感受到凄凉和惆怅;在疾风暴雨中能感受到强烈的抗挣和拼搏,在丝丝春雨中能感受到爱的温存。老师应该有意识的让学生用眼睛去观察它,用手去感受它,用心去探索它。这样,作文不仅有了无尽的题材,而且平添了无尽的底蕴。
2.3 以读促写,以情促写——解决“如何写”
2.3.1 以读促写
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与写作。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阅读可以起到填补读者的生活空白,增加人生经验的积累,受到情感的熏陶,提高文化的素养,学习运用语文技巧等。阅读为写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通过内化与发展的阅读过程,获得大量的写作材料和写作方法,从而使自己的思考更有深度,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这样他们写起作文来才会得心应手,言之有理,生动活泼,且富有感染力,作文过程便富于创造性。因而在日常教学中,我们首先鼓励学生课外广阅读,写读书笔记,更主要是扎根课本。积累《陌上桑》让学生学习了侧面描写;阅读《变色龙》让学生理解了细节刻画;欣赏《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了解了肖像描写的作用,品味《芦花荡》认识了景物烘托的妙处……有了语言积累,学生习作才能做到语言新。
2.3.2 以情促写
作文本应该是学生情感的自然流露,是心灵自由自在的翱翔。正如作家余秋雨所言:“写作是人类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互相温暖。”“要用自己的眼光用自己的感情用自己的感受去写作,不要过多地进入文章结构游离状态。”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度地观察,多站在正义的立场上,从民族、国家、人民的利益出发,来感知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引发爱憎情绪,逐步发展成写作的激情。产生强烈的写作“冲动”。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善于引发学生的各种情绪,引导学生积累感情,另一方面,还要适当制造契机,促使学生情感爆发,如“骨哽在喉,不吐不快”,顺利完成写作活动。
2.4 改变评价方式——实施“改后写”
所谓“改后写”是指通题作文两次练写。学生作文时,老师不加指导。任凭学生根据自己对文题或话题的理解,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体验作文,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学生作文后,及时批改,或面批或书面批或学生互批,教师及时做好记录,然后教师进行评讲,指出这次作文的不足(倾向性的问题集体指出,并提出修改意见;个别性的问题个别解决),让学生“二次作文”。写好后,再批改评讲,看看上次的问题有没有解决,又涌现了哪些好词佳句。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应提不同的要求。通过这样“写—批—评—再写”的循环训练,通过多元的评价措施,激励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跳一跳摘苹果”,这样学生就会有兴趣写,主动去挖掘生命中最本质的东西来写,写出自己的个性色彩。
这些措施是针对当前学生作文中千篇一律的缺乏个性化的现象而提出的,这只是整个作文教学中的一个方面。在作文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还应从多方面进行。中学作文教学,应正确处理好基础与提高、求实与创新、作文与做人、张扬个性与体现正确价值观以及因材施教与面向全体学生的关系,这是中学生作文教学研究面临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 小学管理[J].美国基础教育.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