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彩云之南,碧空如洗。2013年5月14日,中缅民间交流圆桌会在美丽的春城昆明举行,会议由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简称“中促会”)和缅甸发展资源研究会共同主办。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促会会长孙家正,缅甸总统首席政治顾问、缅甸发展资源研究会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哥哥莱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中促会常务副会长李进军出席会议并作总结发言。开幕式和闭幕式由中促会秘书长尤建华主持。会议结束后,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会见缅甸客人和部分中方代表。
本次圆桌会为期一天,共举办中缅关系与发展改革经验交流对话会、民间合作对话会和双赢发展对话会三场活动。会议期间,来自中缅两国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媒体、智库的各界人士,围绕“汇聚民间智慧、共促双赢发展”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热烈互动,增进相互理解,达成广泛共识。
比邻而居 胞波情深
中缅两国山水相连,友好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一直以来,两国人民始终心心相印,相互尊重,相互同情,相互支持,休戚与共。
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促会会长孙家正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民间友好是国家间关系深入发展的基石。中缅两国作为友好邻邦,民间交流在双边关系中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说,近年来,中缅两国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缅关系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举办民间交流圆桌会,就是希望中缅各界的精英和朋友们共聚一堂,建言献策,积极商讨推进双方各领域务实合作的举措,为实现两国互利共赢注入新动力。
缅甸总统首席政治顾问哥哥莱表示,缅中关系不仅体现在政府层面,也蕴含于民间社会。他说,缅中传统友好关系坚不可摧。新形势下,缅甸智库和非政府组织愿发挥独特作用,进一步推动缅中关系和双方务实合作深入发展。
本次圆桌会的召开,适逢中缅两国元首三亚会晤不久。与会人士不约而同地谈起这一历史性会晤,认为双方领导人为新时期中缅关系的发展确立了原则,指明了方向。中缅各界需要共同努力,深化两国在政治、经济、人文、民生等领域的合作,推动中缅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向前发展,更好地造福两国人民。
圆桌会期间,无论是在会议发言中,还是在讨论互动环节,“胞波”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词。胞波,在缅甸语中是兄弟的发音。缅甸总统办公室政治顾问内辛拉说,胞波情深,只能用来描述缅中友好关系,而不适用于其他的国与国关系。相聚的时刻里,中缅两国的与会者们畅叙着胞波情,彰显双方友谊厚植民间。
民间对话 开诚布公
民间合作对话会,主要由来自中缅非政府组织、媒体和学术界的代表发言,围绕如何加强两国民间合作展开热烈讨论。
伴随社会日益多元化,非政府组织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在国家交往中扮演的角色愈趋活跃。缅甸人民院改革及现代化监督委员会主席昂登林说,缅中非政府组织之间的交流非常有必要,因为增进人民之间的友谊,对于促进国家关系的发展大有裨益。
“吉祥缅甸”创建于2004年,是目前为数不多的一家缅甸本土公民组织,活动领域聚焦基层社区建设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该组织首席执行主任友扎茂吞表示,作为缅甸最大的投资国,中方应多考虑缅方的基层关切和民众需求,两国的非政府组织可以共同开展职业培训活动。
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白伟向与会者介绍了在缅甸开展“光明行”活动的情况。过去两年,基金会已为近600名缅甸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免费复明手术。出于长远考虑,中方还同缅方一起共建眼科医疗中心,安排缅甸医护人员到中国接受短期专业培训,提高对方医疗水平。
缅中眼科医疗中心院长奈林回应说,欢迎中国的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缅甸的卫生事业,特别是为边远地区的农民提供医疗救治。
中国扶贫基金会国际部主任伍鹏讲到,本着理解、尊重和融入的原则,该会正努力将二十多年来积累的扶贫经验推广到缅甸,积极参与该国的减贫事业。
缅甸红十字会会长德拉瑞谈到,缅中两国的红十字会组织已建立交流合作关系,缅方希望向中方学习救灾方面的经验。
信息化时代,媒体在两国关系中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客观公正的报道,往往能为国家关系的发展注入正能量。
结合时代发展背景,《北京周报》社长王刚毅阐述了自身对媒体的看法。他讲到,当今社会正处于剧烈的变动期,应该思考如何发挥好媒体的作用,使其更有效促进中缅关系的发展。为此,双方媒体可尝试在稿件交换、人员交流、舆情调查等方面开展合作。
缅甸《联邦日报》首席编辑温丁认为,由于关注点不同,两国的媒体对缅中关系的看法不尽一致,希望双方能加强互动,注重正面报道,为友好关系的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作为一名学者,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杨明杰谈了自己对深化中缅民间交流的认识。在他看来,随着内外因素的变化,如果两国相互了解不够,就容易产生误解。因此,需要双方加强民间交流,增信释疑。
呵护生态,保护环境,是与会者们又一共同关心的话题。有缅方代表坦言,缅甸决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愿意以污染为代价换取发展,希望国外投资者同缅方一道保护好环境。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针对怎样加强中缅民间合作,大家畅所欲言,出谋划策。同时也表示,双方都需要克服困难,尽早落实这些建议,从而切实巩固和增进两国友好。
如同串门的邻里亲戚一般,中缅两国的民间人士唠着家常话,无拘无束,民间合作对话会的气氛十分热烈。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秘书长陈怀凡评论道,这表明中缅两国人民怀着美好愿望,寻找深化民间交流的答案。
当民间合作对话会举行之际,中缅关系与发展改革经验交流对话会也在另一会场拉开帷幕。来自双方政府和智库的代表参加了这场小范围会谈,深度研讨双边关系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一同分享双方在推行改革过程中积累的经验。
共论发展 谋求双赢 双赢发展对话会,主要由来自中缅政府和企业的代表发言,探讨如何以双赢为宗旨,使自身的发展更好地促进对方的发展,从而实现两国共同发展。
缅甸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全国约有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实现农业发展,是该国面临的紧迫任务。缅方与会人士表示,中国在农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缅中农业合作前景广阔。缅甸中央合作社主席钦貌埃谈到,本国迄今还有大量农村人口生活在贫困之中。目前,缅方正着手实施农村扶贫项目,希望中方能在农业小额贷款和技术支持方面提供大力帮助。
缅甸拥有极为丰富的水电资源,未来发展潜力可观。南方电网公司副总经理王久玲认为,缅方市场相对有限,而南方电网则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双方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加强电力项目合作,建议中缅有关部门增加接触,增进理解,加快合作步伐。
来自缅甸电力部门的官员表示,该国愿意与外资企业携手开发水电资源。除水电以外,缅甸还急需开发天然气和太阳能,通过多种方式发电,满足国内用电之需,期盼中国企业能够参与进来。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同缅甸、老挝和越南接壤,是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关于中缅边境经贸交流情况,云南省发改委的专家李金泽作了重点介绍。他说,滇缅经贸合作日益密切,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互联互通工程建设,尽早实现滇缅铁路和公路互通,推进瑞丽和木姐的跨境合作。
木姐是缅甸掸邦西北部的一个边境城市,与云南省的瑞丽隔江相望,两地已缔结为友好城市关系。位于瑞丽的姐告边境贸易区毗邻木姐,是集贸易、加工、仓储、旅游为一体的面向东南亚和南亚的重要开放口岸。目前,缅甸正在建设木姐经济开发区,希望借鉴姐告边境贸易区的发展经验,将这里打造成为该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欢迎中国企业界的朋友们到木姐投资办厂,缅方代表向在场的中国企业家发出了热情邀请。
近年来,在缅中资企业愈加重视履行社会责任,改善当地民生,热心公益事业。缅甸达贡山镍矿是中缅在矿业领域的重大合作项目,由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投资兴建。与会的集团总经理助理齐长恒透露,该项目可为所在地提供1500个就业岗位,有效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该集团还主动融入当地基层社会,开展了诸如向学校捐赠桌椅和给医院捐款等公益活动。
随着国内经济改革的启动,缅甸日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此机会,与会的一些中国民营企业负责人还向缅方代表阐述合作设想,咨询有关政策,请教如何更好参与缅甸的民生项目建设。
围绕双赢发展,中缅两国的与会者们纷纷发言,介绍各自情况,了解彼此所需。大家一致认为,两国巩固和深化互利合作,顺应时代潮流,合乎双方民意。中缅两国要有命运共同体意识,相互帮助,相互搭桥,携手发展。
精简务实 成果丰硕
一天之内,三场对话。精简而务实,是与会者对这次圆桌会的普遍评价。会议时间虽然有限,取得的成果却颇为丰硕。
中促会常务副会长李进军在总结发言中,提炼了圆桌会达成的三项重要共识,一是中缅加强和拓展各个领域的合作,是两国政府和民间责无旁贷的共同使命,双方应当分享改革发展经验,做到思维互补,行动互促;二是中缅两国人民的胞波情谊历久弥新,新的形势对民间合作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双方的媒体应当发挥友好使者的作用,促进两国关系更上层楼;三是中缅两国需要加强互利合作,在投资和金融支持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便利,同时要充分考虑基层关切,使双方经贸合作更多惠及当地民众。
李进军说,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对话形成的成果,将在中缅两国民间力量的共同努力下,转化为实际行动;我们也相信,双方未来合作的土壤将会更加肥沃,中缅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一定会不断向前发展。
对此,哥哥莱表示完全赞同。他讲到,缅中两国的与会人士进行了一场兄弟般的坦诚交流,分享了彼此的看法和愿景。有理由相信,圆桌会一定能给缅中关系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促会秘书长尤建华在主持闭幕式时表示,感谢中缅各界朋友为圆桌会的成功举办所做出的宝贵贡献,希望大家继续致力于中缅民间友好事业。
圆满完成各项议程之后,在热烈欢快的掌声中,中缅民间交流圆桌会顺利闭幕。
正如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在会见与会代表时所指出的,此次中缅民间交流圆桌会是中缅民间外交的一次创新,必将促进双方民间交往进一步深化,为中缅世代友好、滇缅合作共赢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相聚纵然匆匆,中缅人民之间的胞波情,却已深深扎根在每位与会者心中。当惜别之时,大家互道珍重,期待来日再相会。
(责任编辑:魏银萍)
本次圆桌会为期一天,共举办中缅关系与发展改革经验交流对话会、民间合作对话会和双赢发展对话会三场活动。会议期间,来自中缅两国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媒体、智库的各界人士,围绕“汇聚民间智慧、共促双赢发展”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热烈互动,增进相互理解,达成广泛共识。
比邻而居 胞波情深
中缅两国山水相连,友好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一直以来,两国人民始终心心相印,相互尊重,相互同情,相互支持,休戚与共。
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促会会长孙家正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民间友好是国家间关系深入发展的基石。中缅两国作为友好邻邦,民间交流在双边关系中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说,近年来,中缅两国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缅关系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举办民间交流圆桌会,就是希望中缅各界的精英和朋友们共聚一堂,建言献策,积极商讨推进双方各领域务实合作的举措,为实现两国互利共赢注入新动力。
缅甸总统首席政治顾问哥哥莱表示,缅中关系不仅体现在政府层面,也蕴含于民间社会。他说,缅中传统友好关系坚不可摧。新形势下,缅甸智库和非政府组织愿发挥独特作用,进一步推动缅中关系和双方务实合作深入发展。
本次圆桌会的召开,适逢中缅两国元首三亚会晤不久。与会人士不约而同地谈起这一历史性会晤,认为双方领导人为新时期中缅关系的发展确立了原则,指明了方向。中缅各界需要共同努力,深化两国在政治、经济、人文、民生等领域的合作,推动中缅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向前发展,更好地造福两国人民。
圆桌会期间,无论是在会议发言中,还是在讨论互动环节,“胞波”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词。胞波,在缅甸语中是兄弟的发音。缅甸总统办公室政治顾问内辛拉说,胞波情深,只能用来描述缅中友好关系,而不适用于其他的国与国关系。相聚的时刻里,中缅两国的与会者们畅叙着胞波情,彰显双方友谊厚植民间。
民间对话 开诚布公
民间合作对话会,主要由来自中缅非政府组织、媒体和学术界的代表发言,围绕如何加强两国民间合作展开热烈讨论。
伴随社会日益多元化,非政府组织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在国家交往中扮演的角色愈趋活跃。缅甸人民院改革及现代化监督委员会主席昂登林说,缅中非政府组织之间的交流非常有必要,因为增进人民之间的友谊,对于促进国家关系的发展大有裨益。
“吉祥缅甸”创建于2004年,是目前为数不多的一家缅甸本土公民组织,活动领域聚焦基层社区建设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该组织首席执行主任友扎茂吞表示,作为缅甸最大的投资国,中方应多考虑缅方的基层关切和民众需求,两国的非政府组织可以共同开展职业培训活动。
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白伟向与会者介绍了在缅甸开展“光明行”活动的情况。过去两年,基金会已为近600名缅甸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免费复明手术。出于长远考虑,中方还同缅方一起共建眼科医疗中心,安排缅甸医护人员到中国接受短期专业培训,提高对方医疗水平。
缅中眼科医疗中心院长奈林回应说,欢迎中国的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缅甸的卫生事业,特别是为边远地区的农民提供医疗救治。
中国扶贫基金会国际部主任伍鹏讲到,本着理解、尊重和融入的原则,该会正努力将二十多年来积累的扶贫经验推广到缅甸,积极参与该国的减贫事业。
缅甸红十字会会长德拉瑞谈到,缅中两国的红十字会组织已建立交流合作关系,缅方希望向中方学习救灾方面的经验。
信息化时代,媒体在两国关系中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客观公正的报道,往往能为国家关系的发展注入正能量。
结合时代发展背景,《北京周报》社长王刚毅阐述了自身对媒体的看法。他讲到,当今社会正处于剧烈的变动期,应该思考如何发挥好媒体的作用,使其更有效促进中缅关系的发展。为此,双方媒体可尝试在稿件交换、人员交流、舆情调查等方面开展合作。
缅甸《联邦日报》首席编辑温丁认为,由于关注点不同,两国的媒体对缅中关系的看法不尽一致,希望双方能加强互动,注重正面报道,为友好关系的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作为一名学者,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杨明杰谈了自己对深化中缅民间交流的认识。在他看来,随着内外因素的变化,如果两国相互了解不够,就容易产生误解。因此,需要双方加强民间交流,增信释疑。
呵护生态,保护环境,是与会者们又一共同关心的话题。有缅方代表坦言,缅甸决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愿意以污染为代价换取发展,希望国外投资者同缅方一道保护好环境。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针对怎样加强中缅民间合作,大家畅所欲言,出谋划策。同时也表示,双方都需要克服困难,尽早落实这些建议,从而切实巩固和增进两国友好。
如同串门的邻里亲戚一般,中缅两国的民间人士唠着家常话,无拘无束,民间合作对话会的气氛十分热烈。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秘书长陈怀凡评论道,这表明中缅两国人民怀着美好愿望,寻找深化民间交流的答案。
当民间合作对话会举行之际,中缅关系与发展改革经验交流对话会也在另一会场拉开帷幕。来自双方政府和智库的代表参加了这场小范围会谈,深度研讨双边关系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一同分享双方在推行改革过程中积累的经验。
共论发展 谋求双赢 双赢发展对话会,主要由来自中缅政府和企业的代表发言,探讨如何以双赢为宗旨,使自身的发展更好地促进对方的发展,从而实现两国共同发展。
缅甸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全国约有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实现农业发展,是该国面临的紧迫任务。缅方与会人士表示,中国在农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缅中农业合作前景广阔。缅甸中央合作社主席钦貌埃谈到,本国迄今还有大量农村人口生活在贫困之中。目前,缅方正着手实施农村扶贫项目,希望中方能在农业小额贷款和技术支持方面提供大力帮助。
缅甸拥有极为丰富的水电资源,未来发展潜力可观。南方电网公司副总经理王久玲认为,缅方市场相对有限,而南方电网则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双方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加强电力项目合作,建议中缅有关部门增加接触,增进理解,加快合作步伐。
来自缅甸电力部门的官员表示,该国愿意与外资企业携手开发水电资源。除水电以外,缅甸还急需开发天然气和太阳能,通过多种方式发电,满足国内用电之需,期盼中国企业能够参与进来。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同缅甸、老挝和越南接壤,是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关于中缅边境经贸交流情况,云南省发改委的专家李金泽作了重点介绍。他说,滇缅经贸合作日益密切,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互联互通工程建设,尽早实现滇缅铁路和公路互通,推进瑞丽和木姐的跨境合作。
木姐是缅甸掸邦西北部的一个边境城市,与云南省的瑞丽隔江相望,两地已缔结为友好城市关系。位于瑞丽的姐告边境贸易区毗邻木姐,是集贸易、加工、仓储、旅游为一体的面向东南亚和南亚的重要开放口岸。目前,缅甸正在建设木姐经济开发区,希望借鉴姐告边境贸易区的发展经验,将这里打造成为该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欢迎中国企业界的朋友们到木姐投资办厂,缅方代表向在场的中国企业家发出了热情邀请。
近年来,在缅中资企业愈加重视履行社会责任,改善当地民生,热心公益事业。缅甸达贡山镍矿是中缅在矿业领域的重大合作项目,由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投资兴建。与会的集团总经理助理齐长恒透露,该项目可为所在地提供1500个就业岗位,有效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该集团还主动融入当地基层社会,开展了诸如向学校捐赠桌椅和给医院捐款等公益活动。
随着国内经济改革的启动,缅甸日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此机会,与会的一些中国民营企业负责人还向缅方代表阐述合作设想,咨询有关政策,请教如何更好参与缅甸的民生项目建设。
围绕双赢发展,中缅两国的与会者们纷纷发言,介绍各自情况,了解彼此所需。大家一致认为,两国巩固和深化互利合作,顺应时代潮流,合乎双方民意。中缅两国要有命运共同体意识,相互帮助,相互搭桥,携手发展。
精简务实 成果丰硕
一天之内,三场对话。精简而务实,是与会者对这次圆桌会的普遍评价。会议时间虽然有限,取得的成果却颇为丰硕。
中促会常务副会长李进军在总结发言中,提炼了圆桌会达成的三项重要共识,一是中缅加强和拓展各个领域的合作,是两国政府和民间责无旁贷的共同使命,双方应当分享改革发展经验,做到思维互补,行动互促;二是中缅两国人民的胞波情谊历久弥新,新的形势对民间合作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双方的媒体应当发挥友好使者的作用,促进两国关系更上层楼;三是中缅两国需要加强互利合作,在投资和金融支持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便利,同时要充分考虑基层关切,使双方经贸合作更多惠及当地民众。
李进军说,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对话形成的成果,将在中缅两国民间力量的共同努力下,转化为实际行动;我们也相信,双方未来合作的土壤将会更加肥沃,中缅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一定会不断向前发展。
对此,哥哥莱表示完全赞同。他讲到,缅中两国的与会人士进行了一场兄弟般的坦诚交流,分享了彼此的看法和愿景。有理由相信,圆桌会一定能给缅中关系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促会秘书长尤建华在主持闭幕式时表示,感谢中缅各界朋友为圆桌会的成功举办所做出的宝贵贡献,希望大家继续致力于中缅民间友好事业。
圆满完成各项议程之后,在热烈欢快的掌声中,中缅民间交流圆桌会顺利闭幕。
正如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在会见与会代表时所指出的,此次中缅民间交流圆桌会是中缅民间外交的一次创新,必将促进双方民间交往进一步深化,为中缅世代友好、滇缅合作共赢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相聚纵然匆匆,中缅人民之间的胞波情,却已深深扎根在每位与会者心中。当惜别之时,大家互道珍重,期待来日再相会。
(责任编辑:魏银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