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理念对政治文化的影响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ll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阐述政治文化的涵义与层次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体育理念对政治思想和政治思想意识的影响的原理,以奥运会为例论述了体育理念对政治思想和政治思想意识的影响,最后就体育与政治关系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体育理念;政治文化;影响;奥运会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2)03-0021-06
  体育与政治的关系由非均衡相互作用的两个向度构成——政治总体上制约体育的发展,体育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反作用于政治活动尤其是政治发展。本文以奥运会为例,从体育对政治文化的影响这一问题人手,以作为我们系统挖掘体育对政治发展的价值的逻辑起点。
  1、政治文化的涵义与层次
  “政治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是在1956年由阿尔蒙德在《比较政治系统》一文中首次提出的。此后,政治文化就成为政治学尤其是比较政治学研究的热点。“政治文化,就是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在以政权为核心的政治统治体系基础上形成的政治思想、政治意识、政治情感就是政治文化。换言之,政治文化既应该包括人们对政治生活的非理性的情感因素,也应该包括人们对政治生活的理性认识因素。即政治文化既应包括在政治生活中对人们政治行为起着潜在作用的社会政治心理意识,同时还应包括在政治生活中对人们政治行为起着规范和支配作用的政治思想。”这一政治文化涵义又是一个包括多种要素的多层次结构。
  第一,政治文化的显性层面是政治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政治思想,尤其是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对全部政治生活起着思想奠基和精神控制的作用。一个国家政治的稳定与发展,以该国家政治思想的稳定与发展作为观念上的前提。
  第二,政治文化的隐性层面是政治心理意识。“在较低的层面,政治文化主要体现为广大的社会成员对政治统治体系所具有的政治信仰、政治认识、政治情感。这些心理因素是潜在于人们内心的意识,与政治思想那种公开的表现形式不一样,这是隐蔽性的政治文化因素。即便如此,这种深藏于内心的政治心理意识无时无刻不影响人们对政治行为和政治生活的认识。”以上层面可以概括为政治心理意识或政治心理,“政治心理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应,表现为人们对政治生活的某一特定方面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威望和信念等等。”
  2、体育理念对政治文化的影响
  2.1 体育理念对政治思想的影响 当我们谈论体育对政治文化的影响这一问题时,实际上研究的是体育范畴中的体育理念对政治文化的影响,因为严格来说是体育的理念才对政治文化发生了教化或熏陶的作用。政治文化包括政治思想和政治心理意识两个层面,相应地,体育对政治文化的影响就分为体育理念对政治思想的影响和对政治心理意识的影响两个层面。
  2.1.1 体育理念的涵义 “理念”一词,最早由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用以表达高级事物的共相,后来一般指系统的学术主张、核心观点、解释原则、价值立场。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体育理念的发展,以作为理解其对政治思想和政治心理意识发生的作用的基础。
  2.1.1.1 体育理念发展的人文主义线索 体育理念是人们关于体育的学术主张、核心观点、解释原则、价值立场的总和。体育是由人创造、由人发展、为人服务的实践样式,体育理念的发展以人文主义为基本线索。审视当今“以人为本”的体育理念,应从人文主义演变及其对体育发展影响的角度来进行。作为体现和强调人的主体性价值的思想运动的人文主义,在其发展与演变的历程中,深远地影响着不同历史时期体育理念的嬗变。
  在西方,人文主义是体育理念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古希腊时期,发达的公民教育造就了包括独立、民主、平等、法治等精神内涵的古希腊文明,由此而产生的古希腊城邦制度,为古希腊体育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文背景。人们参与体育不仅仅是为了战争的需要,更多的是为了体现对人体完美的体型、超人的力量、隆起的肌肉、杰出的智慧、惊人的技艺等的欣赏与赞叹,以及求得精神与肉体的统一。证明自我的存在、“认识自我”、“永远第一,永远超过别人”等信条成为当时的体育理念。经历了中世纪的黑暗统治,欧洲进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得以复兴。人文主义思想极大地冲击了中世纪神权的统治思想,促使人们对人、人体和体育的价值进行正确认识,为近代体育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对古希腊文明的整理过程中,诸如荷马史诗中的体育故事,葬礼运动会,雅典的摔跤学校、运动场、体操馆、泛希腊运动会、5项竞赛等体育遗产被重新挖掘出来。人文精神是体育的灵魂,体育离不开人的主体性活动。”
  在我国,人文主义是体育理念不断进步的动力。中国的现代体育是舶来品,是19世纪末通过日本而传人的。当时由于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影响,体育主要被当作“抗御外敌”、“保国强种”、“振奋民族精神”的工具。在极端的政治工具和国家利益的价值取向下,我国体育的人文精神长期受到制约,体育运动者的主体价值也被压抑,这种倾向一直延续至『觑在。“金牌当然可贵,但金牌不能把国内竞技‘重物轻人’的问题掩盖,其问题的解决将更有助于人的发展和金牌的增加。”体育本身是以运动者的身体参与为基础的自我活动,运动者参与体育运动是为了通过身体性的活动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是为了体现身心的舒畅和情感的发泄,是为了实现自我生存、发展与完善的价值需要。体育具有政治的功能,但体育的本质价值是以人的身体性活动为基础的运动,人是体育的核心,正如政治的发展也是为了人的发展一样。
  2.1.1.2 体育理念发展的高级成果:奥林匹克主义
  在上述人文主义思想的催生之下,体育理念的发展取得了迄今为止最高级的成果,即奥林匹克主义。奥林匹克主义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创立的一种学说,它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体系,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它主张将身心和精神道德的各种品质均衡发展而形成一种人生哲学;它主张通过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的体育竞赛来教育青年,使体育运动与文化教育相结合;它主张建立在以奋斗为乐趣、注重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和对一般伦理的推崇为基础的生活方式上。奥林匹克主义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立一个和谐发展的社会和一个和平而更美好的世界。奥林匹克主义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自古以来,奥林匹克运动就是人类的精神财富,对世界文化有着重要影响。如果没有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支持,古代奥运会不可能从公元前776年延续到公元393年,举办293届,历时1169年。现代奥运会从1896年恢复到2008年,已经历了29届,共112年。在这样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从古老的奴隶社会发展到今天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从古到今,奥林匹克运动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宝贵文化遗产。但是我们要看到,无数先哲和革命导师所追求和憧憬的理想社会还远远没有到来。因此,我们应该从各方面去努力,努力创造“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我们要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待奥林匹克运动乃至整个体育,把奥林匹克运动等体育赛会看成追求人类理想的国际文化运动,同时对每个人来说也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达到真善美的崇高境界的一种特殊的手段。体育只有关注人的自我需要,体现自我的价值取向,才会得到发展与繁荣。否则,体育如无源之水,失去存在的价值本质,必将萎缩不前。   2.1.2 体育理念影响政治思想的原理 体育理念作为人们关于体育的学术主张、核心观点、解释原则、价值立场的总和,必然也对人们的政治思想产生深刻地影响。这是因为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事政治活动的人或者本身也从事体育活动,或者在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地受体育活动的影响;反之亦然。这样一来,体育与政治作为人类实践的相互关联的样式,就有着内在的互动,表现在精神层面,就是体育理念与政治文化的互动。体育理念作为具有很大的稳定性的文化积淀,对政治思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2.1.2.1 体育理念的先进性是其积极影响政治思想的前提 只有进步的体育理念才能够给政治思想以积极的影响。奥林匹克主义就是催人向上的先进体育理念。奥林匹克文化是经过两千多年历史考验和在当代为最广泛的人群所能接受的文化,她体现了人类的崇高理想,体现了对未来社会的憧憬和追求,体现了世间难得的真善美和公平正义。奥林匹克理想是人类的崇高理想,它是以奥林匹克主义为奋斗目标的一种对未来的设想和信念,并经过实践而形成的一种思想体系。奥林匹克运动是在国际奥委会领导下,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指导思想,开展经常的、普遍的体育活动,特别是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通过以奥林匹克精神来教育青年,为建立一个和平而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具有重大的教育价值。奥林匹克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体现了体育的本质功能,是一种特殊性和广泛性的教育方式。作为一种教育体系,它包含奥林匹克知识教育、奥林匹克理想教育和奥林匹克精神教育,是一种符合时代精神、催人向上的教育内容。奥林匹克精神融教育、竞争、参与、公平、团结和民主于一体。就我国来说,奥林匹克主义所追求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公平竞争、遵守纪律、艰苦奋斗、知难而上的精神,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与内容是相符合的,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又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思想基础。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来促进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建设。
  2.1.2.2 奥林匹克教育与政治思想建设 以奥林匹克教育为代表的体育教育是一种符合时代精神、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建设的教育方式。首先,奥林匹克教育中包含着爱国主义内容,而爱国主义历来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每一个运动员走上奥林匹克运动场,首先是要为国争光,升国旗、奏国歌正是具体的体现。不仅运动员本人,所有观众包括观看实况转播的观众,在国旗升起的国歌声中往往要流下激动的泪花。他们感谢运动员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同时接受了一次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其次,奥林匹克教育中包含着法制教育的内容。社会主义政治思想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要在全体人民中进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教育。运动训练和竞赛要求运动员必须遵守规则,这是一种法制观念,在运动中任何一种犯规行为都将受到裁判的处罚。《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从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来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建设,作为教育的内容之一。中世纪思想家托马斯·阿奎那说:“法律的改变和解释可以通过重复多次的行动,例如归结为习惯的行动;因此往往会有具有法律效力的新的习惯产生,就是说,这种往往经过证实的内在动作清楚地表明了理性的概念和意志的内心活动”;“按这个意义来说,习惯具有法律的力量,它可以取消法律,也可以作为法律的解释者。”在这里,阿奎那揭示了某种理性概念、意志、思想习惯对立法的基础性作用。体育理念作为一种鲜明的理性概念、意志、思想习惯,其对政治思想的影响被大量的实践所证明。
  2.2 体育理念对政治心理意识的影响 按照一般认识论的分析,人不仅是“理性的动物”,人还有情感问题、意志问题;按照现代心理学的分析,与理性认识相对应的心理现象还有潜意识。我们把政治文化中包括人的情感、意志、潜意识等非理性认识的精神要素统称为政治心理意识。政治心理意识是政治行为的前提,没有一定的政治心理意识就没有政治行为的发生,因此,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的政治心理意识指导并制约着人们的政治行为,进而影响着政治制度与政治决策,政治生活的性质、内容、形式及其变化。接下来,我们就专门探讨体育对政治文化的隐性层面——政治心理意识的影响。
  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在其名著《论美国的民主》中,论述了平等的文化理念对美国政治的深刻影响。平等理念影响人们的政治心理意识,从而隐匿性地影响着美国的民主建设。我们可以对照这一理论来理解体育理念对政治心理意识的影响原理。托克维尔说,在美国“我益发认为身份平等是一件根本大事,而所有的个别事物则好象是由它产生的”;“它不仅在制造言论,激发情感,移风易俗,而且在改变非它所产生的一切。”托克维尔直接讨论的是平等理念,而实际上一切文化——集体无意识对政治心理意识都具有重大的塑造作用。体育理念当然也会影响人们的政治心理意识,不仅如此,体育所富有的感性能动性、视觉刺激性、激烈对抗性等实际上是人的原始野性的文明化表现,因此体育更能够在心理本原的深层作用于人的政治思想意识。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直接描述了体育运动中人们政治心理意识的流露:“对比赛活动的喜爱,是基于一种古老的精神素质,是由于具有比较高度的掠夺竞赛习性’;“体育运动中所习用的一些行话,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杀气腾腾的,是从战争术语中模仿得来的。”凡勃伦是持批评的立场来描述体育与政治心理之间的关联的,但他的方法论是值得肯定的,即体育活动与政治活动的心理存在着同一性,因此体育理念必然对政治心理意识以强烈的影响。
  体育理念改变人们政治心理意识的现象是普遍的。北京奥运之后,学者叶志明在《奥运改变着我们的心态》一文中评论说:“奥运会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体育心态,改变着我们的国民心情。”变化之一是,我们身边的人看待奥运赛场的胜负,正显得更加理性和专业。对胜负的看法,不再像以前那样急躁和虚浮,体现了更多的专业色彩。变化之二是,我们大多数人看待奥运比赛的金牌得失,显得日趋开明与从容。国人对待金牌得失的宽容度正在扩大,对待失败和挫折的承受力正在提高。变化之三是,我们对待奥运竞技的国民心态,显示出愈加本色和人文。我们参加奥运,拿冠军夺优胜固然值得高兴,但更重要的是为了践行“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追求。因为奥运让更多的人领悟了参与的快乐、奉献的快乐,懂得运动员也有“失败的权利”、“放弃的权利”。体育与政治之间是互动的,而这首先就表现在文化层面。一方面,体育理念是受政治心理意识制约的,另一方面,体育理念又会深刻地影响政治心理意识。我国国民体育理念这种悄然的变化,首先要归功于国家强盛所带来的自信心的提升,还得益于多年来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追求和向往所带来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奥林匹克思想教育。奥林匹克的教育价值,渗透在奥运赛场内外的点点滴滴、时时刻刻。胜利的时候,我们接受的是荣誉教育;失败的时候,我们接受的是挫折教育;参与的过程,我们接受的是快乐教育。良好的体育心态,体现了公民意识的成熟,并且将对我国公民的政治心理意识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对于以往我国的体育理念,学者胡小明批评道:“其发展目标,潜意识的简化能力是很强的。先是把有关身体的教育文化简化为体育,然后置换为竞技运动,再浓缩为金牌,最终通过制定战略而指向标志性成果——奥运会金牌。甚至有学者在高规格体育理论研讨会上公开把体育与金牌划等号,进一步强化锦标观念。”大众传媒对所谓金牌榜、第几集团的渲染,吸引举国上下的眼球盯着奥运会金牌,以此论英雄、以此论体育的成败,甚至以此论体育的社会发展目标和文化属性。这不仅带来隐优,也是隐患。这种急功近利的心理也会给我们的政治心理意识带来一定影响。一种理念——无论是体育的,宗教的,文学的等等,都会在一个民族的文化构成中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从而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治心理意识。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冷战后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或文明方面的差异;一个以文明为基础的世界秩序正在形成;未来主宰世界的冲突主要是“文明的冲突”。美国“9·11”事件之后直到阿富汗、伊拉克战争,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这种理论的价值。文明是人创造的,具有超自然性,是人类独有的现象,是自成一体的实体。体育显然是其中的一部分。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这一人类群体而创造,并由这一群体而承载,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的养生健身活动,正是中华文明赋予中国人身体活动,靠社会传续和推广,体现东方体育的文化之根。认识中国体育的文化属性,本身就是现代化的过程,需要寻根,也需要学习和借鉴其他文化中的普适性成分。发掘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东方体育价值观,汲取西方体育的人文精粹,塑造中国体育的文化价值观,真正在2008年奥运会为世界留下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这是我们的体育理念发展的应然向度。
  积极的政治心理意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获得进步的重要条件,而其开放和包容的广度和深度则决定了她将能走得多远,能达到怎样的高度。体育理念对政治心理意识的影响是显著的。“如果这场世纪盛会的成功举办,能够促使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更加自信、更加开放和包容,促进我们走上这样一条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我们获得的‘无形资产’价值将远远超过那些‘有形资产’的价值,从而我们就将在另一场‘奥林匹克’赛场上,在综合国力和文明程度的竞赛中凯歌高奏,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和繁荣,为人类的进步和文明做出我们的贡献。”
  2.3 政治思想和政治思想意识的影响——以奥运会为例体育理念促进政治公平思想。奥运会发源于古希腊,因为那里的文化,尊重个人的伟大、重视人的精神力量、重视人的价值与幸福、赋予成就与成功以重要的道德价值。奥运是平等的人之间的竞技,在“三纲五常”主导的国度,鞋匠与皇太子同场竞技是不可想象的。而古希腊无论贫民还是贵族,他们从小心中就充满着对英雄的向往和对自由的渴求。与雅典神庙、民主体制相契合,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全方位地呈现了那个英雄时代,并在此后的岁月里深刻地影响着欧洲大陆,乃至整个世界。奥运盛典及其背后的奥运精神只可能植根于古希腊尊崇个人和现世的土壤,而不可能诞生在专注于来世的地方。古希腊奥运背后的人文主义传统崇尚公民精神、英雄气概、公平竞赛、青春与人体的天成之美。因此,古代奥运会规定必须裸体进行竞技,同时运动员全身涂上橄榄油,以使古铜色的肌体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更加显示出运动员健美的体态,让人们从健与美的张力中获得一种感官上的愉悦。古希腊文明洋溢着对个体英雄的崇拜。奥林匹克不可能出现在轻视生命、不怕牺牲的文化中,也不可能出现在服从权威与奴役个人的文化中。在皇帝的意志就是法律的地方,也绝不允许有公平的游戏规则。当古希腊的公民在运动场裸奔的时候,其他古国的奴工却在没日没夜地建造帝王的陵寝。古希腊体育竞技的公平理念,一方面是当时政治理念所塑造的特殊精神,另一方面又反过来巩固着政治上的公平精神。通过一次又一次地观看比赛或参加比赛,公民的公平精神不断得以强化,体育理念对公平的政治思想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体育理念促进政治有序思想的发展。遵守规则,公平竞赛,不仅是竞技比赛的要求,而且是一切人类活动的要求。没有规则,就没有竞赛。没有游戏规则就没有奥运会,奥运会和广播体操的区别在于:前者依赖规则,后者依赖动作。没有公平的规则,就没有公平的比赛结果。像奥林匹克运动一样,自由市场经济与宪政民主政体,都离不开公正的规则。竞技比赛需要游戏规则,市场竞争也需要游戏规则,民主政治更需要游戏规则。因此,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要看该社会在经济和政治领域的游戏规则是否公平,是否得到有效遵守和执行,破坏游戏规则的行为是否被制止。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根本游戏规则就是法治的规则。一个文明社会面临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像奥运那样,设计一整套旨在保障个体生命自由发挥的游戏规则,这套游戏规则包括法律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这套游戏规则在历史进程中不断修改和完善,但其最基本的理念不变。文明的政治和经济都是基于合理的游戏规则。体育比赛中的规则意识,对市场经济的规则意识和民主政治的规则意识的培育,都发挥着巨大而持久的塑造作用。
  体育理念促进团结思想的发展。奥运会的举办能够促进社会凝聚力的加强。奥运会的举办,有助于使不同地位的社会成员形成有共同利益的、有自我意识的群体组织。成功的奥运会组织工作,能够加强各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统一与团结。美国政治学家科恩说:“民主最基本的前提是要有一个社会,它可以在这个社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民主的过程上是集体参与管理共同事务的过程。要使这一过程能够继续下去,一定要形成一个群体,这个群体的成员有着某种共同的利益关系,成员的身份也大致可以辨识。只有当某种共同关心的社会存在时,它的成员才会决心结合在一起,参与共同事务的管理。”科恩强调了团结、社会整合的基础性作用,它无疑是政治发展的前提。学者陆小聪、张修枫、董鹏从以往经验出发总结了奥运会增强社会凝聚力的多个方面。比如,加强城市基础建设,展示城市新的精神面貌,获得市民对此的认同。从1964年东京奥运会起,历届奥运会的举办都会对主办城市的基础建设带来巨大的改善。再如,在为奥运会服务的过程中,增强市民的人际认同和道德意识。有幸被遴选为举办奥运会的城市,对这座城市的市民而言将是一个极大的荣誉。这个荣誉会激发起全体市民以至国民整体的社会认同。市民们知道作为东道主对待客人应该主动热情、彬彬有礼、注意修养、讲究文明,每个市民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主办城市的道德修养水平,无形中对市民起到了教育和约束的作用,促使城市凝聚力得到更高的提升。
  体育理念对公民政治心理意识产生重要影响。以北京奥运会为例,其成功的举办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近代的磨难曾使我们在意识深处缺乏自信;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综合实力有了飞速发展,但是当我们与发达国家直接对话的时候,在很多领域仍然缺乏足够的自信。而北京奥运的成功举行,证明了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将自己的事情办好。同时,奥运理念将使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更加开放。以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契机,将人类文明的发展成果与中国的国情结合起来,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必将取得新的更大成绩。奥运理念也使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更加包容。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人民展现了理性、包容的风范,对于异质的各种文明,对于赛场上的竞争对手,对于没有取得理想成绩的运动员,中国观众都展现了理解和包容的态度。这一切都是北京奥运会的体育理念对我国公民政治心理意识产生深刻影响的表现。
  3、结语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是一个涉及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全局的重大事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就与政治建设的关联来说,北京奥运既是我国国力蒸蒸日上、社会安定团结——政治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结果和表现,又以体育的特有方式折射出当前政治建设的尚待改进之处;并且,由于体育内在地包含着对政治建设的促进意义,因而能够、更应当发挥出其对政治建设的潜在作用。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深入挖掘体育对政治文化的影响,把我体育理念对政治思想和政治心理意识的作用及规律,充分发挥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如何在决策的层面上采取一系列以体育促进政治建设的措施,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是中国政治学研究者、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者肩负的时代使命。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通过表面肌电图技术(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sEMG)探讨伸膝运动时传统重力阻力(gravitational resistance, GR)和液压阻力(hydraulic resistance, HR)条件下股直肌的收缩特点,比较两种阻力的专项适宜性。方法:在相似的运动范围、速度以及起动阻力条件下,11名运动员分别在重力式和液压式伸膝训练器上完成10次伸
期刊
摘 要:目的:通过了解和比较澳门-北京两地高校教职工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差异,为两地教职工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测量140名澳门和460名北京高校教职工生活方式、血脂状况、锻炼习惯等11项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和比较。结果:澳门高校教职工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平均数目显著低于北京高校教职工,在高甘油三酯、高血压、吸烟等指标方面表现优于北京高校教职工。两地教
期刊
摘 要:复旦大学中长跑队在近年来的各项国内外赛事中屡创佳绩,这与新型管理模式的有效运作密不可分。本文通过对复旦大学中长跑队新型与传统两种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分析了在招生、学习、训练、竞赛、经费、生活等各方面的实践与创新。这对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无疑是很好的经验启示。同时,本文也对复旦大学中长跑队所遇到的各种新问题与新挑战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值得进一步的深思。  关键词:复旦大学中长跑队;高
期刊
摘 要:大学阳光体育运动属于课余体育的范畴,针对其目前的困境,对大学课余体育锻炼的管理、观念、阻滞因素进行了反思。认为发展大学课余体育应以大课程观为指导,在把其纳入日常教学计划的同时,必须完善大学层面的课余体育运行制度设计,并逐渐推动大学体育工作的重心由课内向课余转移。在此前提下坚持以技术教学为核心的课程多元化改革,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和兴趣引导;开展生命教育,激活大学生健身意识;在学校层面建立大学
期刊
摘 要: 运用心理拓展训练的手段,采用《容纳他人量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心理健康自评量表》对大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训练。实验结果表明:心理拓展训练组的自我概念、对自我和他人的接纳及心理健康水平与另外两组相比,呈现积极变化。心理拓展训练组与健美操对照组都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起到积极影响。  关键词: 拓展 自我 人际关系 大学生      The Research on the In
期刊
摘 要:鉴于运动素质特征及评价之于运动训练与选材的重要性意义,论文运用访谈法、测试法、文献法及数理统计法对我国20km优秀竞走运动员运动素质特征及评价进行了研究。研究在分析男、女优秀竞走运动员运动素质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呈现了优秀竞走运动员运动素质结构特征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结果可以为20km竞走项目体能训练与选材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20km竞走运动员;运动素质特征;运动素质评价    Re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对胸腺细胞发育具有正性调节的作用的转录因子TCF-1和负性调节作用的Nur77在6周递增负荷运动的应答性特征,探讨长期运动影响胸腺细胞发育的调节机制。方法:128只SD大鼠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进行递增负荷跑台训练6周,每周6次,每天30 min。分别于第0、2、4、6周末利用IHC.WB及FO-RT-PCR技术测定安静状态、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3 h胸腺TCF-1、Nu
期刊
摘要:为了解建系以来课程设置、学生管理以及毕业就业等方面的情况,对今后专业建设提供有益参考,特对北京体育大学外语系2004-2007级共367名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课程设置基本满意;第二课堂隐性课程获得高度认可;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受到极大肯定。但是部分教材内容陈旧且趣味性较差;部分在体育领域从业的学生认为体育知识类课程仍需拓宽。这提示我们今后应注重教材建设,在英语本位的基础上,突
期刊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我国10个省(市)的404名女性彩民和610名女性非彩民(分为购彩高意向组和低意向组)的体育彩票购彩意向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1)购彩认知可有效区分女性彩民和高、低意向女性非彩民。女性彩民的购彩认知得分最高、高意向女性非彩民次之、低意向女性非彩民最低。2)家人是否购彩可有效区分女性非彩民的风险偏好和外部信息作用。家人购彩的女性非彩民其风险偏好和外部信息作用得
期刊
摘要:通过模糊数学中的相关矩阵在篮、排、足三大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建立了三大球体育课教学与身体素质的相关关系,根据发展身体素质的要求结合原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来具体分配所采用各项教学方法的练习时间。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球类专项课教学中,在不改变原教学内容的前提下科学编排教学过程中的练习时间,对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是有效的、可行的,该研究方法同时为学年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更科学地撰写体育课教案提供了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