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与“物感”

来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pbasic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中西方绘画长期的发展,致使在绘画造型语言上有着各自独特的艺术性。“镜像”可以说是西方绘画造型语言的一大特点,目的是为了达到对视觉效果的追求。而“物感”则是东方绘画造型的一例典型,是为了实现感官体验的把握。两者虽然都是将客观事物作为生成艺术“感应”和“提炼”的形象素材,事实上兩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为此,要更好地了解中西绘画的形象造型,需准确掌握两者的差异性。
  关键词:镜像;物感;绘画造型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谈到关于艺术家创造形象的方法时,会多次提出利用镜面或水中的影像来创作,以此来证明宇宙万物间的内在联系。对于艺术的发展,到底是美学家、哲学家的思考影响了画家们的创作,还是艺术家的创作影响着思想家的思考都不得而知。当然对这问题的探索也并非那么重要,实际上关于镜子的比喻在西方一直是个常用的概念。在《礼记·乐记》中提到“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即称之为“物感”。在艺术创作上来看,可以简单理解为艺术家在绘画创作时的物象更来源于内心的感动,更强调一种主观情感。
  一、西方“镜像”造型的具象表现
  中西绘画的造型语言形象反映出自身国家的文化素养,同时以这些艺术手法所创造出的经典艺术作品,又反过来影响一个国家的艺术文化和形象。为此,我们具体从艺术作品中来探讨“镜像”与“物感”的性质。达·芬奇说:首先应当将镜子拜为老师,在许多场合下平面镜上反映的图像和绘画极其相似。你看到画在平坦表面上的东西可显出浮雕,镜子也一样使平面显出浮雕。绘画只有一个面,镜子也只有一个面。绘画不可触摸,一个看去似乎圆圆的突出的东西,不能用手去捧住,镜子也有同样的情形。镜子和画幅以同样的方式表现被光与影包围的物体,两者都同样似乎向平面内伸展很远。在达·芬奇的画作《蒙娜丽莎》中正体现以上观点。当人们仔细去欣赏这幅作品时,总觉得画中的女人在对你微笑,似乎觉得她是个充满感情的活人。仿佛镜中照出的真人一样活灵活现。有时觉得她的微笑中带有一丝哀怨,有时觉得她很慈祥,有时觉得她在嘲笑世人……这种奇妙效果的显现显然与“镜像”创作的手法分不开。利用“镜像”效果达到人物的灵动性不是每个画家都能做到的。在扬·凡·艾克的《阿尔诺非尼夫妇像》中,人物的动态更像是为了迎合画家而摆的姿势,并非像在一个令人激动或充满感情的场景中。这并非是画家缺乏耐心和缺乏绘画技术所致,而是由于画家在对于形体准确描绘时,缺少了对画中人物应有的运动和呼吸的关注。我们再转向《蒙娜丽莎》人物的处理上,将人物的形象轮廓描绘得模糊,仿佛映衬在阴影中,这样表情上便有含蓄的神秘感。达·芬奇更注重客观的“镜像”效果与主观提取的“美感”相结合。西方绘画的“镜像”手法是能够在绘画者对客观物象的再现下进行的,达到主客观的统一性。
  二、东方“物感”造型的具象表现
  中国的绘画则是以“物感”的体验来把握自然形象的过程,以程式化的皴法、笔法为依托,注重用笔用线的美感,再利用情感去加工自然物体。谢赫提出的“六法”中“骨法用笔”(用笔用线的美感)“应物象形”(理性描述物像)正恰当运用这一手法。中国绘画的笔墨审美的根是植于线的造型中。中国绘画中的线条有着自身的独特性,不可以跟随客观形体而改变,创作者也不能随意改变用笔用线的手法。例如中国画的线强调“行云流水描”“柳叶描”等,如若绘画者更注重与客观物象的一致性,便无法使用上述线条完成创作。但所用线条与客观物象存在着紧密联系,通过线条的变化来完成物像的形体创作,因此相比于西方绘画更具有艺术表现性。中国绘画中的线条一直从出现运用到现在,有着一定的悠久历史。中国绘画的“物感”造型手法大多用线条来完成创作。当时较为成熟的造型语言有张僧繇提出的“笔才一二,像已应焉”的“疏体”手法、吴道子的“吴带当风”、顾恺之的“以形写神”、陆探微的“秀骨清像”等等。这些经典的用线法、造型法、用墨法等使得中国绘画艺术走向更高的巅峰。后面渐渐发展起来的文人画更是在笔法上有着进一步的提升。从中国绘画的发展历程来看,一些线法、皴法等造型的用笔程式是历史上许多画家经过不断的摸索学习所积累至今的绘画技巧。与西方常用的透视法、光影效果的科学性有着明显的差异,缺乏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性与探索性。
  三、中西绘画造型的差异对比
  西方绘画的“镜像”效果最终是为了达到画面视觉效果的真实性,而中国绘画的“物感”效果更注重用笔的标准性,正如《历代名画记》中提到:“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在绘画中更强调于用笔的专业性,“形似”在“用笔”之后,这些用笔的标准性是建立在前人作品的规范上。对此,与西方绘画强调作品画面与所画物象的相似有着显著的差异性。由于西画更注重“形似”的再现,在造型创作上所表达的情感,观察自然等方面的投入也是有差距的。而中国绘画在创作过程中更注重艺术的传统性,与客观物象的关系并不是创作的重点。从技术层面来看,西方的绘画更注重对物体的观察,可以简单理解为创作者怎样看物象便怎样去绘画它。中国绘画则是强调造型规律的统一性,即画家的艺术功底越深厚所创造的作品越完美。从中西方的审美文化上来看,东方源于“美与善”的统一,而西方更侧重“美与真”的统一。具体到物象造型语言上来看,中国绘画多追求伦理之善,是建立在人文主义情怀的“物感”表现的基础之上。西方绘画为追求自然之美而建立在直观表达的“镜像”再现的基础之上。这样差异性与中西方文化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同样影响着中西绘画艺术的发展。从造型手法的规范性来看,中国绘画造型更注重形象本质结构特征的把握,放弃了自然形象在现实状态下的形态再现。而西方绘画更注重创作所构成画面的准确性和直观性,最终所要达到的效果是我们视觉下所能看到的真实物象。
  结合中西方绘画“镜像”与“物感”的造型手法,我们能清楚认识两者在艺术表现上的差异性。在这里我们无法判别哪一种手法更好或者更合适,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这些造型手法有着自身的局限性,都需要有进一步的提升。到了西方印象主义的出现,“镜像”的造型手法得到进一步升华,艺术家不仅仅观察自然、尊重自然,也不仅仅只是对现实光色的现象进行表现,更多的是尊重个人的感性经验,通过艺术家感性的传达来突破传统的造型模式。例如马奈推出了造型平面化“感觉”,莫奈将自己凭印象记载下来的花花草草作为创作“主题”,甚至西方画家的画室内置放东方的绘画作品,以至于到后面一些主义的兴起,“镜像”慢慢被“形式”所取代。20世纪,中国绘画造型的变革也开始了,懂得更多地利用西方的观念与资源,进行中西艺术的交流。最早将中西艺术进行融合的当推“岭南三杰”,分别是高剑父、高奇峰以及陈树人,在中国新美术中提出“折衷”的观点。该观点核心就是建立在中国传统的艺术实践上去吸收西方绘画的写实技巧,加强中国艺术作品所表现出的真实效果。
  四、结语
  总而言之,无论“镜像”还是“物感”的造型手法都是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阶段。国家要进步,社会要发展,艺术的脚步就不能落后,中西绘画需要不断交融与实践来达到艺术的进步。“镜像”与“物感”的造型手法虽作为本文的主旨,但中西艺术的发展需要通过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才是我们更加关注的重点。本文的目的也在于此。
  参考文献:
  [1]孔新苗,张萍.中西美术比较[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
  [2]达·芬奇.芬奇论绘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
  [3]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中国美术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4]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外国美术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油画艺术审美功能就在于弘扬自然、社会、人类精神文化生活中美的本质。油画艺术美的评价与标准是油画艺术作品艺术的价值体现。“按美的法则塑造自然物象,使其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是油画造型艺术创造美的座右铭。冷军的油画作品中,正是以体感美、质感美、空间美、技法美、构成美等油画艺术审美标准,诠释着作为油画艺术审美功能的优秀价值,为中国油画宝库增添了不朽的光彩。  关键词:美的评价;美的标准;
期刊
摘 要:《穆君墓志铭》是书刻于北魏孝明帝正光二年(521)的一方墓志,其中包含诸多历史、文化信息,值得研究。尤其该墓志所表现的书法艺术风格更能代表这一特殊时期书法变化的风貌,也是我们了解从孝文帝改革至孝明帝时期书法在当时发展的可靠资源,值得与方家商榷。  关键词:北魏;穆纂;穆君墓志铭;书法  北魏《穆君墓志名》全名《魏故东荆长史征虏将军颍川太守穆君墓志铭》,北魏正光二年(521)刻,该墓志二十六
期刊
摘 要:在明末清初动荡不安的社会情境下,文化碰撞、政权变更带来强烈的民族意识,画坛百花争鸣,各放异彩。龚贤作为明朝遗民画家,有着不同寻常的生活经历,有意或无意地在其山水画作品中流露出来“文人”的情怀。龚贤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地思考并研发出一套独特的绘画审美形态,用独特的笔墨形成了前无古人的“黑龚”绘画风格,与当时盛行的绘画思想发生碰撞。正是这种与当时画风相左的画风使得龚贤山水画作品苍润雅致,加之
期刊
摘 要:杨守敬是晚清民国著名的书法书论家,他一生书学著述丰富,青年时期即完成《激素飞清阁评碑记》和《激素飞清阁评帖记》,首创碑帖并重的书学理念。而晚年的书论著述《学书迩言》仍然坚持了碑帖合之两美的書学观点。三本书论虽然时间跨度极大,但其辩证的书学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对研究杨守敬书论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杨守敬;书学思想;碑帖并重  杨守敬(1839-1915),字惺吾,晚号邻苏老人,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美术的教育教学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老师示范,学生练习的传统教学方法,因为在这种枯燥的课堂氛围下,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并不会得到提升,相反,学生会对所有美的事物都失去兴趣,难以提高学习积极性,这对学生美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因此,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师要创新美术教育活动,在坚持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下,探索美术教学新模式,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调动学生对美术学习的主动性
期刊
摘 要:如果说细胞构成了人体的全部,那么,图式就是绘画中的细胞,它几乎构成了绘画的全部。苏派素描构图严谨,点、线、面、黑、白、灰、受光面、背光面、明暗交界线、轮廓线、投影边缘线等等都是苏派素描所要遵循的严谨之处。相比之下西方传统素描对形式和材料就没有那么多严格的约束性要求,一般是用生动的线条和软材料皴擦出来的颜色来进行造型,西方传统素描随意性较强。而美式素描由于它根源于古典素描,相对于苏派素描更显
期刊
摘 要:美术作为整体文化中一部分,直接承载着国家利益。在由国家直接发起的系列宣传活动中,美术被视为主要载体,这些美术创作不仅是艺术家陶冶情操、传达本身思想的有效方式,也可以成为执政者宣传自己、达到本身执政意图和理念的有效工具。这些美术创作由于受到执政者的干预,成为了最能体现当时社会走向的主流文化。  关键词:主流文化;美术创作;战争题材;油画创作;“英雄塑造”  一、主流文化  文化是无时不在、无
期刊
摘 要: 柏拉图认为美的理念是最高境界的美,艺术模仿了理念的现实,艺术就成了“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艺术本就源于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将艺术作品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既是对艺术的探索,也是哲学的延伸。文章通过分析和阐释柏拉图美的理念、“艺术即模仿”的哲学观点,论述超写实绘画和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哲学内涵。  关键词:超写实;柏拉图;模仿;山水画  艺术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精神世界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
期刊
摘 要:油画作为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需要在创作的过程中寻求变化、寻求发展,而创新是创作的灵魂。基于本科、研究生阶段七年油画专业的学习,在学习、创作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扩大有限的艺术视野,文章从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现状、主要内容出发,分析南充嘉陵江的起源,归纳和概述嘉陵江风光的基本特征,以及用油画艺术来表达对南充嘉陵江风光的感受,并结合2018年到2019年间自己在绘画创作上的技法实践,以南充
期刊
摘 要: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中原美术(包括传统民间美术)是中原文化之硕果。文章通过对中国美术史料的分析得出,“中原画风”源自唐宋时期“南北二宗”①中的“北方画派”,是中原画派或北宗画派的主要创作风格,认为“中原画派”即“北宗画派”的传承,“中原画风”即“北宗画风”的发展。重塑中原画派、创新中原画风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文化高地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原文化;中原画派;中原画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