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雄伟的太行山下,是古老而神奇的三晋大地,在这片热土上,既留下了悠久的历史,又谱写着新时代的传奇。有这样一支精干的科技队伍,以满腔热情和坚韧执著,向缺水少雨,干旱频发的自然环境发起挑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刷新了一个又一个记录。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旱农人”。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2006年的一个深夜,阳曲县凌井店乡河村,一户人家的灯仍然亮着。灯下,一群科研人员满脸疲惫却又很兴奋地激烈争论着。他们是山西省农科院旱地农业研究中心的驻点工作人员,正在为示范基地的筹建紧张地忙碌着。
这个有1037口人的村庄,具备了所有山西贫困山区的典型特征:气候条件差(年降雨450mm,年均气温6-7℃)生产水平低,抗灾能力弱,玉米单产只有300多公斤,菜豆单产只有1000多公斤。村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祖祖辈辈靠天吃饭,没有工矿和服务业。2006年人均纯收入仅有1718元。
正是冲着这些典型特征,2006年,山西省农科院旱地农业研究中心决定将河村选定为山西省“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的试验示范基地。从此,一群“旱农人”走进了河村,驻扎在了河村。他们的领军人——山西省农科院旱地农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王娟玲,要求驻点人员要驻得下、蹲得住,虽然离太原仅一小时车程,但不能天天回家,点上不能买电视,蹲点就要想点上的事,就是要跟农民打成一片,搞清他们的问题,了解他们的需求,倾听他们的意见。
团队的骨干之一,黄明镜主任向我们描述了刚驻村时的情景:我们的成员,租住老乡的房子,让房东帮助做饭,身上被蚊叮虫咬了许多疙瘩,不少时候觉也睡不好,还有就是,王娟玲主任对团队的要求非常严格,有时候都有点不近人情。
不过,正是在这“不尽人情”的驻点纪律的严格约束下,攻关组艰苦努力,与村民同吃同住,共同探讨问题,才在很短时间内摸清了情况,找准了症结,很快将“低温干旱”确定为攻关的首要目标。
针对低温干旱导致的长期以来河村玉米产量低而不稳,种植面积小的问题,王娟玲一班人创新集成了以“增加密度”为核心,早覆膜、早播种提温保墒为主要内容的“一增二早三改”技术模式,并配套了相应机具,使玉米产量翻番。2008年17亩连片示范的旱地玉米,平均亩产达到919公斤,创下了山西冷凉早熟区旱地玉米的历史高产纪录。2010年在前期低温、前中期严重干旱的不利条件下,420亩旱地玉米连片示范最高产量达851.7kg/亩,平均产量达779.2kg/亩,比对照增产77%,亩增收648元,创下旱地玉米大面积连片示范的高产记录。2012年,425亩连片种植的玉米,最高产量达940.9kg/亩,平均产量858.9kg/亩,又一次刷新了记录。
他们连续攻关,先后研究出甘蓝“一优三保”、菜豆“三早三优”、谷子“一优一盖二简化”等不同作物旱作节水高产高效栽培及其机械配套技术,使河村的整体生产水平明显提升:菜豆平均产量2250kg/亩,比对照增产33.4%,亩增收485元。甘蓝平均产量5029kg/亩,比对照增产24.9%,亩增收350元。谷子平均产量466.7kg/亩,比对照增产120.5%,亩增收500元。
基地负责人刘恩科主任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独特的科技创新及成果推广机制。他说,我们以500元一亩把农民的地租过来,取得土地的支配权,然后再返包给农民,让他们作为我们的辅助工,帮助我们做试验,我们称之为“反租倒包”。这是培训农民,提升农民科技素质的最好办法。他们在按照我们指导操作的过程中,在化肥农药称量过程中,就会亲身体会到,原来科技是这个样子。由于在参与的过程中,对科技的成效有了切身体会,亲眼看到农药节省了,产量却明显增加了,小面积的试验示范,他们就会非常乐意参与。这就是王主任说的,把基地建在农民的家门口,把试验设到农民的地里头。这样做的最大好处还在于,科技成果不是在完成之后才开始转化应用,而是在技术成果即将成熟的时候,已经开始了向实际生产能力的转化,不用挂图讲解,在地头一看,机械现场一操作演示,农民就明白了。不少行政命令无法解决的事情,却通过这样的方式解决了,主要是因为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外面的农民过来看,原来地可以种成这个样子,产量可以有这么高!这就是科技的辐射带动作用,这就是艺机一体化给农民带来的新变化。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科研人员活跃在一线,容易有灵感,技术问题可以就地思考,就地研究,就地解决,这样不仅出成果快,且实用性强。
王娟玲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科研理念。她说,农业科技的特点及科研滞后需求的现状决定了,我们必须把研究放在生产一线,决不能只是搞在研究所的高墙里。那种在办公室里写报告,在电脑上搞模型,在会议室里搞验收的做法,出来的成果往往跟老百姓的实际需求脱节,难有实用价值。我们下定决心建基地,就是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百姓的笑脸上。
王娟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基地建设初期,有人提议建成简易房,她考虑之后说不可以,要建就建永久性的。如果建简易设施,就有权宜之计的意味,老百姓认为你不想在这扎根,因而不会对你抱太大的信心,也不会真心跟着你干。这不仅是在盖房子,更是在表明决心,不下这个决心,一开始我们就输掉了。
到目前为止,他们在基地已经投入700多万元,有几十亩高水平的创新试验区,千亩连片的核心示范区;有6000m2的工作生活保障区,可以进行试验测试,气象观测,虫情测报,收打晾晒,风干挂藏;有节水设施区,规模化集雨场、蓄水池。可谓路、田规整,设施配套、功能齐全。一流的设施支撑着一流的技术和高效的转化。王娟玲说,我们就是想用500亩达到原来1000亩的产量,节省下来的土地搞多样化种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下一步还可以搞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畜牧业,实现真正的循环高效农业。她想通过大家的艰苦努力,使这个基地能够成为一个依靠科技促进农民增收,发展现代农业的样板,为在大变革时期“三农”发展趟出一条路来。 七年时间,河村发生了巨大变化: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民科技素质显著提高,农业抗灾能力、生产水平和机械化程度都大幅提升,早地玉米、杂粮、蔬菜等平均增产4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增加,从2006年的1718元猛增到2012年的9000元,是6年前的5倍,成为远近闻名的科技致富村。
科技创新没有禁区
“旱农人”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艺机一体化”的创新理念。而“艺机一体化”理念的实施,再一次诠释了——科技创新没有禁区。
6年前,河村的农事活动主要靠传统农具和手工作业,机械化水平很低。针对这一问题,“旱农人”大胆解放思想,明确提出农艺农机紧密结合,实现“艺机一体化”的思路。
他们对创新集成的十多个粮菜作物抗旱节水农艺技术模式进行了全方位机械配套,先后研制开发出“玉米起垄、施肥、覆膜、播种(增密)多功能一体机”、“玉米种下条状补水多功能播种机”、玉米间歇式补水播种机、“小麦膜侧条播窄行密植多功能播种机”、“甘蓝起垄施肥机”等多种机械,使先进农艺技术有了载体,实现了复杂技术的集成、简约。几年间连续搞出20多项国家专利,极大地促进了新技术的快速转化和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在2009年春季大旱,大面积旱地无法下种情况下,新研制的“玉米种下条状补水多功能播种机”发挥了重要作用,使320亩旱地玉米适时播种,实现了苗全苗壮,并获得高产。
“艺机一体化”刚提出来的时候,周边就出现了质疑之声。有人说,你们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就行了,怎么还把手伸到了农机领域?对此,王娟玲回答:“越俎代庖不是我们的初衷,我们只想转化自己的成果,推广自己的技术,解决生产问题,服务广大农民。这个做法也与后来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高度一致,令他们十分欣慰。”王娟玲评价自己是个糊涂人,没什么心眼。也许正是这种单纯成就了她,使她多了些对科学的执著,少了些世故的患得患失。2009年,农业部张桃林副部长到山西,看到他们的艺机一体化研究成果,非常感兴趣,对这个思路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艺机一体化”的思路及成果,不仅加速了新技术的转化和生产的机械化,对于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中小型、灵活多样的农业机械化技术体系也具有重要意义。往年,基地农民种地移苗得一个多月,而现今,十几天,地就种完了,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到目前,他们研制的玉米、小麦抗旱节(补)水播种机具已经根据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和生产技术需求,升级到第四代了,实现了真正的“轻简化”。
创新的阀门一旦打开,就会带来无穷无尽的能量。受“艺机一体化”创新的启发,这个团队突破了学科与专业的限制,以更大胆的进取精神去考虑和解决前进道路上出现的问题。
随着高产高效先进技术的应用及机械化的推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销售的问题开始显现。为了摆脱增产不增收的陷阱,进一步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他们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投资给农民建了一个农产品交易市场。事实证明他们是正确的。市场建成当年,甘蓝、豆菜、糯玉米交易量就达1830余万公斤,占到全县销售量的1/5,是往年的3.3倍。短短几年,已发展成为阳曲及周边最大的具有定价权的市场,吸引了省内外大批商贩云集,相关服务业也应运而生,河村由一个山脚下寂静的小山村变为农产品的集散地和交易中心。王娟玲说,我不是学经济的,但我能感受到这个市场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能感受到它给农民带来的巨大变化。今年农民们自己投资搞了两个地磅,市场的吞吐能力进一步提升。那一个个的农民经纪人,那一车车拉往陕西、河南、河北、安徽、上海的蔬菜,昭示着河村欣欣向荣的景象。后来,为解决农产品大量扎堆儿上市引发的中间商压价的问题,他们又建了保鲜库,进一步延伸了产业链条。河村大的变化,吸引了不少外出的农民回村。去年,在外面开公司当工人的路涛、权文两个年轻人自愿回村竞选上了村长、书记,使地谁来种、猪谁来养、新农村谁来建开始有了答案。
王娟玲和她的团队,以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创造了一个“科研生产一体,农民全程参与,农艺配套农机,规模市场效益”的“河村模式”。受到了社会及山西省领导的广泛关注与充分肯定。光明日报、科学时报、山西日报等都进行了刊登报道。
一定程度上讲,“旱农人”取得了成功,这是新的科研模式的成功,也是艺机一体化思想的成功,更是新的科研思维方式的成功。过去一提科研,似乎就得在象牙塔里,就都是“阳春白雪”的东西。王娟玲认为,农业科研有其独特性,它不仅仅要服务农业生产,更要服务农村经济,一定要把科研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与农民的切实需求结合起来。尤其现阶段,技术得变成农民口袋里的钱,农民才会对技术感兴趣,技术才有市场,技术越有市场,生产水平就会越高,农民就会越富裕,也就越有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可持续的良性循环。
我们都是“旱农人”
难有完美的个体,但可以有完美的团队。王娟玲和她的团队的成长,让我们更认识到了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2002年,山西省农科院旱农中心还是一个没有像样的科研项目,缺少研究经费,也没有好的创收来源,内亏近百万,出路渺茫的不景气摊子。团队只有不足30人,情况却比较复杂,人心不齐,正气不张。这年年底王娟玲调旱农主持工作,也可以说是临危受命。
刚到研究中心的时候,她能清楚地感觉到旁边的冷眼,那是一种不怎么信任的眼神。虽然压力非常大,但她没有灰心,因为她还感受到了冷眼背后的一种期待。她沉下心来,广泛倾听意见,了解职工心声。两个月后,王娟玲提出了新的工作思路:“抓经济,稳定大局;调结构,提高竞争能力;树正气,塑旱农新文化”。号召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把以前的一切打个包袱,裹起来放一边,靠发展解决问题。同时,开展了“旱农是我的旱农,我是旱农的我,我为旱农做什么”的大讨论。通过这个大讨论,引发了大家的深入思考:不能只想单位该给我什么?还该反过来想,我为单位做了什么?单位发展到今天,自己有没有尽到责任?通过这个大讨论,班子上下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职工们少了怨气,平了心气,逐步树立起不抱怨,真干事,把有我一份和我是一份的“旱农”真正放在了心上的新风气。从此,王娟玲带领她的团队,开始了艰难曲折而又充实快乐的创业历程。 作为一个缺少积累的地方科研单位,那个时候要争取国家项目,其难度可想而知。但她坚信天道酬勤,只要用心尽力,就会有收获,就会成功。
王娟玲仍然清楚地记得那一年,已经农历腊月二十八,她还带着两个月没见面的女儿在北京落实下年的项目,第二天是腊月二十九,她才和女儿从北京赶往临汾回家过年,连卧铺也没买上,女儿挤得直哭。她虽然也难过,但她知道要收获先得付出,这或许就是必须付出的……
经过艰苦不懈地努力,2003年,旱农中心拿回了两个80万的大项目,一下子那些冷眼旁观的人,都不吭声了,团队的热情调动起来了,领导班子也理顺了。后来又陆续争取到两个20万的项目,旱农中心终于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2008年,王娟玲的单位意外的出了一次事故,因为正值北京奥运,影响和压力都非常大。但是正所谓多难兴邦,大难兴所。她说,事故发生了没办法,但借着事故,我们凝聚人心、众志成城,铸就了攻坚克难、永不言败的早农精神。这次事故,旱农不但没有垮掉,而是在经历暴风骤雨之后更加团结,更加成熟了。经历这些风雨,我的团队磨合得更加紧密,队友之间的情谊更加深厚。这份情谊让我动容,让我感动,让我不能忘怀。这也是支撑我义无反顾朝前走的最大动力。我曾经在事后总结会上,忍不住放声大哭,就是为这一切!我虽然经历了艰难和困苦,但都觉得值!
现在,整个团队跟以前截然不同。黄明镜说,团队里每个人都有明确分工,但在忙的时候,就没有这个界限了,而是团结起来打歼灭战。比如你是承担玉米的,我是承担甘蓝的,但会打个时间差,先集体帮他种玉米,然后再转移阵地移甘蓝。技术这块也是,谁比较有经验,就会主动给其他人提供参考意见,相互之间不保守,热心帮。我们的工作很辛苦,五一的时候,别人长假,我们正值播种季节,十一的时候,别人又是长假,我们又是收获季节。所以从来没有时间出去玩。但是,团队成员没有一句怨言,还乐在其中,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这个充满战斗力的团队,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完成了近20项国家级、省级重大科技项目和重点课题。在国家支撑项目验收会上,主持完成的“作物高效用水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的技术思路和成果受到王浩院士的高度评价。旱农中心先后获得山西省农科院“模范单位”、“先进研究所”、“农技推广示范行动先进研究所”等荣誉称号。王娟玲也被授予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个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山西省青年科学家,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山西省领军人才等多项荣誉。
真正的金钥匙是解放思想
“旱农人”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在于他们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科学发展。
王娟玲认为,山西作为一个比较落后的省份,最缺的就是解放思想。而科研领域,最需要的就是打破框框,打破传统,打破常规——科研创新没有不可以。为了激发大家的创新热情,旱农中心还设置了一个奖:奖思路、奖点子、奖建议,对科技创新有重大贡献的成员给予重奖。
如果说解放思想有一个原则的话,那就是实事求是,科学发展。王娟玲用树枝在地上给我们画了一个人。她说,我在多年的科研工作中体会到,农业科研得要做到“顶天立地”。我们山西没有市县一级的科研院所,只有省级院所,如果你不去一线,谁去一线?你不面向生产,谁去面向生产?你不到位,“一公里”甚至“多公里”的问题就得不到解决。因此,深入生产一线,是我们的职责和本分。我们的“艺机一体化”技术,就非常实用,解决了不少问题,起到了好的引领示范作用。这算是“立地”。但同时,我们不是农场,我们代表着省级农业科技的水平,所以又必须紧紧追踪或攀住国际、国内前沿走,要研究贮备十年二十年不落后的东西,否则,不可持续,无法发展。我们现在有两个优势学科,一个是旱作节水,一个是抗旱种质资源创新。我们利用多种高技术手段创新作物抗旱抗逆的种质资源,创新的方法拿到了几个国家发明专利,创新的一些种质也很有特色,很有价值。这可以算做是“顶天”。要实现“顶天立地”的创新,构建“顶天立地”的科研结构是必须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下大力气搞基地的原因所在。
山西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决定了山西农业的特点。如果说科研需要实事求是的话,结合省情农情搞科研,就是最大的实事求是。曾经有一个东三省的专家问王娟玲,东北、新疆有不少现成的大型机具,你们为啥还要搞“艺机一体化”技术?王娟玲说,您肯定没去过山西,山西百分之八十都是山旱地,南北横跨7个纬度,高低落差最多1000余米,我们没有大型机械可以驰骋的条件,我们只能搞以抗旱保水为核心,中小型、灵活多样、低成本,还得皮实耐用的农机具,这是山西省情决定的。这就是因地制宜、科学发展。
王娟玲最大的愿望,是完善改革现有的科技体制。因为她感觉,科研的环境氛围还不够宽松,科技成果、科研人员评价奖励办法还不够科学,科技成果的转化机制障碍还很多,而这是最根本的问题。她也希望他们这些年研究开发一系列成果能够受到广泛重视,能够在山西以及全国适宜区域大面积迅速推广应用,为我国的“三农”作出应有的贡献。
明天,王娟玲还会继续带领她的团队,忙碌在三晋大地上,这支“旱农人”队伍,会越走越好,越走路越宽。
团队核心成员简介
黄明镜,农业物理研究室主任。1964年10月生,1985年7月-1988年8月,山西省农科院农业物理所从事小麦诱变育种工作;1988年8月-1997年11月,山西省农科院农产品贮藏保鲜研究所从事旱作节水技术研究工作;1997年11月年至今,山西省农科院旱地农业研究中心从事等离子体生物技术及旱作节水技术研究工作。她主持或参加国家及省部级科技项目18项(其中主持5项,作为课题骨干承担国家及省级项目13)。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奖4项,其中二等奖3项:“山西旱作节水农业高产高效技术体系及配套机具研究与示范”,2011年;“三种落叶果树抗旱生理机制及其生化基础研究”,2002年;“秸秆改性合成育苗钵及配套精灌节水抗旱种植技术”,2005年;三等奖1项:“等离子体种子激活作物增产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2006年。鉴定科技成果5项。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通过科技部验收。发表学术论文15篇,参编著作2部。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
黄学芳,旱作节水室主任。1972年12月生,1995年-1997年于山西省农科院综合利用研究所工作,1997年一至今,于山西省农科院旱地农业研究中心工作。工作期间发表“不同类型玉米杂交种的抗旱性和丰产性研究”、“长期施肥对晋西北农田硝态氮累积与分布的影响”、“密度对不同品种产量形成和耗水量的影响”等多篇论文。参与研究“旱地农业节水工程化技术”2004年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山西旱作农业高产高效技术体系及配套机具研究与示范”2010年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玉米种下条状补水多功能播种机”,2012年获发明专利。
刘恩科,技术推广室主任。1966年3月生,1990年7月-1995年9月太原市农牧场从事农业技术生产与管理工作,1995年9月-1998年7月山西农业大学脱产攻读硕士研究生,1998年7月至今,山西省农科院旱农中心从事旱作节水研究推广工作。工作期间,承担国家、省(部)及院级项目20余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农村技术承包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得国家专利5项,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论著2部。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2006年的一个深夜,阳曲县凌井店乡河村,一户人家的灯仍然亮着。灯下,一群科研人员满脸疲惫却又很兴奋地激烈争论着。他们是山西省农科院旱地农业研究中心的驻点工作人员,正在为示范基地的筹建紧张地忙碌着。
这个有1037口人的村庄,具备了所有山西贫困山区的典型特征:气候条件差(年降雨450mm,年均气温6-7℃)生产水平低,抗灾能力弱,玉米单产只有300多公斤,菜豆单产只有1000多公斤。村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祖祖辈辈靠天吃饭,没有工矿和服务业。2006年人均纯收入仅有1718元。
正是冲着这些典型特征,2006年,山西省农科院旱地农业研究中心决定将河村选定为山西省“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的试验示范基地。从此,一群“旱农人”走进了河村,驻扎在了河村。他们的领军人——山西省农科院旱地农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王娟玲,要求驻点人员要驻得下、蹲得住,虽然离太原仅一小时车程,但不能天天回家,点上不能买电视,蹲点就要想点上的事,就是要跟农民打成一片,搞清他们的问题,了解他们的需求,倾听他们的意见。
团队的骨干之一,黄明镜主任向我们描述了刚驻村时的情景:我们的成员,租住老乡的房子,让房东帮助做饭,身上被蚊叮虫咬了许多疙瘩,不少时候觉也睡不好,还有就是,王娟玲主任对团队的要求非常严格,有时候都有点不近人情。
不过,正是在这“不尽人情”的驻点纪律的严格约束下,攻关组艰苦努力,与村民同吃同住,共同探讨问题,才在很短时间内摸清了情况,找准了症结,很快将“低温干旱”确定为攻关的首要目标。
针对低温干旱导致的长期以来河村玉米产量低而不稳,种植面积小的问题,王娟玲一班人创新集成了以“增加密度”为核心,早覆膜、早播种提温保墒为主要内容的“一增二早三改”技术模式,并配套了相应机具,使玉米产量翻番。2008年17亩连片示范的旱地玉米,平均亩产达到919公斤,创下了山西冷凉早熟区旱地玉米的历史高产纪录。2010年在前期低温、前中期严重干旱的不利条件下,420亩旱地玉米连片示范最高产量达851.7kg/亩,平均产量达779.2kg/亩,比对照增产77%,亩增收648元,创下旱地玉米大面积连片示范的高产记录。2012年,425亩连片种植的玉米,最高产量达940.9kg/亩,平均产量858.9kg/亩,又一次刷新了记录。
他们连续攻关,先后研究出甘蓝“一优三保”、菜豆“三早三优”、谷子“一优一盖二简化”等不同作物旱作节水高产高效栽培及其机械配套技术,使河村的整体生产水平明显提升:菜豆平均产量2250kg/亩,比对照增产33.4%,亩增收485元。甘蓝平均产量5029kg/亩,比对照增产24.9%,亩增收350元。谷子平均产量466.7kg/亩,比对照增产120.5%,亩增收500元。
基地负责人刘恩科主任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独特的科技创新及成果推广机制。他说,我们以500元一亩把农民的地租过来,取得土地的支配权,然后再返包给农民,让他们作为我们的辅助工,帮助我们做试验,我们称之为“反租倒包”。这是培训农民,提升农民科技素质的最好办法。他们在按照我们指导操作的过程中,在化肥农药称量过程中,就会亲身体会到,原来科技是这个样子。由于在参与的过程中,对科技的成效有了切身体会,亲眼看到农药节省了,产量却明显增加了,小面积的试验示范,他们就会非常乐意参与。这就是王主任说的,把基地建在农民的家门口,把试验设到农民的地里头。这样做的最大好处还在于,科技成果不是在完成之后才开始转化应用,而是在技术成果即将成熟的时候,已经开始了向实际生产能力的转化,不用挂图讲解,在地头一看,机械现场一操作演示,农民就明白了。不少行政命令无法解决的事情,却通过这样的方式解决了,主要是因为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外面的农民过来看,原来地可以种成这个样子,产量可以有这么高!这就是科技的辐射带动作用,这就是艺机一体化给农民带来的新变化。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科研人员活跃在一线,容易有灵感,技术问题可以就地思考,就地研究,就地解决,这样不仅出成果快,且实用性强。
王娟玲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科研理念。她说,农业科技的特点及科研滞后需求的现状决定了,我们必须把研究放在生产一线,决不能只是搞在研究所的高墙里。那种在办公室里写报告,在电脑上搞模型,在会议室里搞验收的做法,出来的成果往往跟老百姓的实际需求脱节,难有实用价值。我们下定决心建基地,就是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百姓的笑脸上。
王娟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基地建设初期,有人提议建成简易房,她考虑之后说不可以,要建就建永久性的。如果建简易设施,就有权宜之计的意味,老百姓认为你不想在这扎根,因而不会对你抱太大的信心,也不会真心跟着你干。这不仅是在盖房子,更是在表明决心,不下这个决心,一开始我们就输掉了。
到目前为止,他们在基地已经投入700多万元,有几十亩高水平的创新试验区,千亩连片的核心示范区;有6000m2的工作生活保障区,可以进行试验测试,气象观测,虫情测报,收打晾晒,风干挂藏;有节水设施区,规模化集雨场、蓄水池。可谓路、田规整,设施配套、功能齐全。一流的设施支撑着一流的技术和高效的转化。王娟玲说,我们就是想用500亩达到原来1000亩的产量,节省下来的土地搞多样化种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下一步还可以搞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畜牧业,实现真正的循环高效农业。她想通过大家的艰苦努力,使这个基地能够成为一个依靠科技促进农民增收,发展现代农业的样板,为在大变革时期“三农”发展趟出一条路来。 七年时间,河村发生了巨大变化: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民科技素质显著提高,农业抗灾能力、生产水平和机械化程度都大幅提升,早地玉米、杂粮、蔬菜等平均增产4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增加,从2006年的1718元猛增到2012年的9000元,是6年前的5倍,成为远近闻名的科技致富村。
科技创新没有禁区
“旱农人”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艺机一体化”的创新理念。而“艺机一体化”理念的实施,再一次诠释了——科技创新没有禁区。
6年前,河村的农事活动主要靠传统农具和手工作业,机械化水平很低。针对这一问题,“旱农人”大胆解放思想,明确提出农艺农机紧密结合,实现“艺机一体化”的思路。
他们对创新集成的十多个粮菜作物抗旱节水农艺技术模式进行了全方位机械配套,先后研制开发出“玉米起垄、施肥、覆膜、播种(增密)多功能一体机”、“玉米种下条状补水多功能播种机”、玉米间歇式补水播种机、“小麦膜侧条播窄行密植多功能播种机”、“甘蓝起垄施肥机”等多种机械,使先进农艺技术有了载体,实现了复杂技术的集成、简约。几年间连续搞出20多项国家专利,极大地促进了新技术的快速转化和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在2009年春季大旱,大面积旱地无法下种情况下,新研制的“玉米种下条状补水多功能播种机”发挥了重要作用,使320亩旱地玉米适时播种,实现了苗全苗壮,并获得高产。
“艺机一体化”刚提出来的时候,周边就出现了质疑之声。有人说,你们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就行了,怎么还把手伸到了农机领域?对此,王娟玲回答:“越俎代庖不是我们的初衷,我们只想转化自己的成果,推广自己的技术,解决生产问题,服务广大农民。这个做法也与后来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高度一致,令他们十分欣慰。”王娟玲评价自己是个糊涂人,没什么心眼。也许正是这种单纯成就了她,使她多了些对科学的执著,少了些世故的患得患失。2009年,农业部张桃林副部长到山西,看到他们的艺机一体化研究成果,非常感兴趣,对这个思路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艺机一体化”的思路及成果,不仅加速了新技术的转化和生产的机械化,对于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中小型、灵活多样的农业机械化技术体系也具有重要意义。往年,基地农民种地移苗得一个多月,而现今,十几天,地就种完了,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到目前,他们研制的玉米、小麦抗旱节(补)水播种机具已经根据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和生产技术需求,升级到第四代了,实现了真正的“轻简化”。
创新的阀门一旦打开,就会带来无穷无尽的能量。受“艺机一体化”创新的启发,这个团队突破了学科与专业的限制,以更大胆的进取精神去考虑和解决前进道路上出现的问题。
随着高产高效先进技术的应用及机械化的推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销售的问题开始显现。为了摆脱增产不增收的陷阱,进一步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他们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投资给农民建了一个农产品交易市场。事实证明他们是正确的。市场建成当年,甘蓝、豆菜、糯玉米交易量就达1830余万公斤,占到全县销售量的1/5,是往年的3.3倍。短短几年,已发展成为阳曲及周边最大的具有定价权的市场,吸引了省内外大批商贩云集,相关服务业也应运而生,河村由一个山脚下寂静的小山村变为农产品的集散地和交易中心。王娟玲说,我不是学经济的,但我能感受到这个市场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能感受到它给农民带来的巨大变化。今年农民们自己投资搞了两个地磅,市场的吞吐能力进一步提升。那一个个的农民经纪人,那一车车拉往陕西、河南、河北、安徽、上海的蔬菜,昭示着河村欣欣向荣的景象。后来,为解决农产品大量扎堆儿上市引发的中间商压价的问题,他们又建了保鲜库,进一步延伸了产业链条。河村大的变化,吸引了不少外出的农民回村。去年,在外面开公司当工人的路涛、权文两个年轻人自愿回村竞选上了村长、书记,使地谁来种、猪谁来养、新农村谁来建开始有了答案。
王娟玲和她的团队,以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创造了一个“科研生产一体,农民全程参与,农艺配套农机,规模市场效益”的“河村模式”。受到了社会及山西省领导的广泛关注与充分肯定。光明日报、科学时报、山西日报等都进行了刊登报道。
一定程度上讲,“旱农人”取得了成功,这是新的科研模式的成功,也是艺机一体化思想的成功,更是新的科研思维方式的成功。过去一提科研,似乎就得在象牙塔里,就都是“阳春白雪”的东西。王娟玲认为,农业科研有其独特性,它不仅仅要服务农业生产,更要服务农村经济,一定要把科研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与农民的切实需求结合起来。尤其现阶段,技术得变成农民口袋里的钱,农民才会对技术感兴趣,技术才有市场,技术越有市场,生产水平就会越高,农民就会越富裕,也就越有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可持续的良性循环。
我们都是“旱农人”
难有完美的个体,但可以有完美的团队。王娟玲和她的团队的成长,让我们更认识到了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2002年,山西省农科院旱农中心还是一个没有像样的科研项目,缺少研究经费,也没有好的创收来源,内亏近百万,出路渺茫的不景气摊子。团队只有不足30人,情况却比较复杂,人心不齐,正气不张。这年年底王娟玲调旱农主持工作,也可以说是临危受命。
刚到研究中心的时候,她能清楚地感觉到旁边的冷眼,那是一种不怎么信任的眼神。虽然压力非常大,但她没有灰心,因为她还感受到了冷眼背后的一种期待。她沉下心来,广泛倾听意见,了解职工心声。两个月后,王娟玲提出了新的工作思路:“抓经济,稳定大局;调结构,提高竞争能力;树正气,塑旱农新文化”。号召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把以前的一切打个包袱,裹起来放一边,靠发展解决问题。同时,开展了“旱农是我的旱农,我是旱农的我,我为旱农做什么”的大讨论。通过这个大讨论,引发了大家的深入思考:不能只想单位该给我什么?还该反过来想,我为单位做了什么?单位发展到今天,自己有没有尽到责任?通过这个大讨论,班子上下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职工们少了怨气,平了心气,逐步树立起不抱怨,真干事,把有我一份和我是一份的“旱农”真正放在了心上的新风气。从此,王娟玲带领她的团队,开始了艰难曲折而又充实快乐的创业历程。 作为一个缺少积累的地方科研单位,那个时候要争取国家项目,其难度可想而知。但她坚信天道酬勤,只要用心尽力,就会有收获,就会成功。
王娟玲仍然清楚地记得那一年,已经农历腊月二十八,她还带着两个月没见面的女儿在北京落实下年的项目,第二天是腊月二十九,她才和女儿从北京赶往临汾回家过年,连卧铺也没买上,女儿挤得直哭。她虽然也难过,但她知道要收获先得付出,这或许就是必须付出的……
经过艰苦不懈地努力,2003年,旱农中心拿回了两个80万的大项目,一下子那些冷眼旁观的人,都不吭声了,团队的热情调动起来了,领导班子也理顺了。后来又陆续争取到两个20万的项目,旱农中心终于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2008年,王娟玲的单位意外的出了一次事故,因为正值北京奥运,影响和压力都非常大。但是正所谓多难兴邦,大难兴所。她说,事故发生了没办法,但借着事故,我们凝聚人心、众志成城,铸就了攻坚克难、永不言败的早农精神。这次事故,旱农不但没有垮掉,而是在经历暴风骤雨之后更加团结,更加成熟了。经历这些风雨,我的团队磨合得更加紧密,队友之间的情谊更加深厚。这份情谊让我动容,让我感动,让我不能忘怀。这也是支撑我义无反顾朝前走的最大动力。我曾经在事后总结会上,忍不住放声大哭,就是为这一切!我虽然经历了艰难和困苦,但都觉得值!
现在,整个团队跟以前截然不同。黄明镜说,团队里每个人都有明确分工,但在忙的时候,就没有这个界限了,而是团结起来打歼灭战。比如你是承担玉米的,我是承担甘蓝的,但会打个时间差,先集体帮他种玉米,然后再转移阵地移甘蓝。技术这块也是,谁比较有经验,就会主动给其他人提供参考意见,相互之间不保守,热心帮。我们的工作很辛苦,五一的时候,别人长假,我们正值播种季节,十一的时候,别人又是长假,我们又是收获季节。所以从来没有时间出去玩。但是,团队成员没有一句怨言,还乐在其中,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这个充满战斗力的团队,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完成了近20项国家级、省级重大科技项目和重点课题。在国家支撑项目验收会上,主持完成的“作物高效用水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的技术思路和成果受到王浩院士的高度评价。旱农中心先后获得山西省农科院“模范单位”、“先进研究所”、“农技推广示范行动先进研究所”等荣誉称号。王娟玲也被授予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个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山西省青年科学家,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山西省领军人才等多项荣誉。
真正的金钥匙是解放思想
“旱农人”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在于他们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科学发展。
王娟玲认为,山西作为一个比较落后的省份,最缺的就是解放思想。而科研领域,最需要的就是打破框框,打破传统,打破常规——科研创新没有不可以。为了激发大家的创新热情,旱农中心还设置了一个奖:奖思路、奖点子、奖建议,对科技创新有重大贡献的成员给予重奖。
如果说解放思想有一个原则的话,那就是实事求是,科学发展。王娟玲用树枝在地上给我们画了一个人。她说,我在多年的科研工作中体会到,农业科研得要做到“顶天立地”。我们山西没有市县一级的科研院所,只有省级院所,如果你不去一线,谁去一线?你不面向生产,谁去面向生产?你不到位,“一公里”甚至“多公里”的问题就得不到解决。因此,深入生产一线,是我们的职责和本分。我们的“艺机一体化”技术,就非常实用,解决了不少问题,起到了好的引领示范作用。这算是“立地”。但同时,我们不是农场,我们代表着省级农业科技的水平,所以又必须紧紧追踪或攀住国际、国内前沿走,要研究贮备十年二十年不落后的东西,否则,不可持续,无法发展。我们现在有两个优势学科,一个是旱作节水,一个是抗旱种质资源创新。我们利用多种高技术手段创新作物抗旱抗逆的种质资源,创新的方法拿到了几个国家发明专利,创新的一些种质也很有特色,很有价值。这可以算做是“顶天”。要实现“顶天立地”的创新,构建“顶天立地”的科研结构是必须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下大力气搞基地的原因所在。
山西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决定了山西农业的特点。如果说科研需要实事求是的话,结合省情农情搞科研,就是最大的实事求是。曾经有一个东三省的专家问王娟玲,东北、新疆有不少现成的大型机具,你们为啥还要搞“艺机一体化”技术?王娟玲说,您肯定没去过山西,山西百分之八十都是山旱地,南北横跨7个纬度,高低落差最多1000余米,我们没有大型机械可以驰骋的条件,我们只能搞以抗旱保水为核心,中小型、灵活多样、低成本,还得皮实耐用的农机具,这是山西省情决定的。这就是因地制宜、科学发展。
王娟玲最大的愿望,是完善改革现有的科技体制。因为她感觉,科研的环境氛围还不够宽松,科技成果、科研人员评价奖励办法还不够科学,科技成果的转化机制障碍还很多,而这是最根本的问题。她也希望他们这些年研究开发一系列成果能够受到广泛重视,能够在山西以及全国适宜区域大面积迅速推广应用,为我国的“三农”作出应有的贡献。
明天,王娟玲还会继续带领她的团队,忙碌在三晋大地上,这支“旱农人”队伍,会越走越好,越走路越宽。
团队核心成员简介
黄明镜,农业物理研究室主任。1964年10月生,1985年7月-1988年8月,山西省农科院农业物理所从事小麦诱变育种工作;1988年8月-1997年11月,山西省农科院农产品贮藏保鲜研究所从事旱作节水技术研究工作;1997年11月年至今,山西省农科院旱地农业研究中心从事等离子体生物技术及旱作节水技术研究工作。她主持或参加国家及省部级科技项目18项(其中主持5项,作为课题骨干承担国家及省级项目13)。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奖4项,其中二等奖3项:“山西旱作节水农业高产高效技术体系及配套机具研究与示范”,2011年;“三种落叶果树抗旱生理机制及其生化基础研究”,2002年;“秸秆改性合成育苗钵及配套精灌节水抗旱种植技术”,2005年;三等奖1项:“等离子体种子激活作物增产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2006年。鉴定科技成果5项。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通过科技部验收。发表学术论文15篇,参编著作2部。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
黄学芳,旱作节水室主任。1972年12月生,1995年-1997年于山西省农科院综合利用研究所工作,1997年一至今,于山西省农科院旱地农业研究中心工作。工作期间发表“不同类型玉米杂交种的抗旱性和丰产性研究”、“长期施肥对晋西北农田硝态氮累积与分布的影响”、“密度对不同品种产量形成和耗水量的影响”等多篇论文。参与研究“旱地农业节水工程化技术”2004年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山西旱作农业高产高效技术体系及配套机具研究与示范”2010年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玉米种下条状补水多功能播种机”,2012年获发明专利。
刘恩科,技术推广室主任。1966年3月生,1990年7月-1995年9月太原市农牧场从事农业技术生产与管理工作,1995年9月-1998年7月山西农业大学脱产攻读硕士研究生,1998年7月至今,山西省农科院旱农中心从事旱作节水研究推广工作。工作期间,承担国家、省(部)及院级项目20余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农村技术承包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得国家专利5项,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论著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