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文化滋养之新水墨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w8975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水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画,不是主题性创作,虽有现代绘画语境却又不会放弃东方文化的滋养。
  采访时间:2014年7月14日
  采访形式:邮件采访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中国画的?
  小学3年级时,看到获奖的孩子画国画,大胆落笔后宣纸的渗化,感到相当“神奇”。至于真正接触中国画则是上初一时参加兴趣小组。
  纵观你的创作形式从写实到意象,你是怎么实现这一转换过程的?
  1996年大学毕业后认为本科期间的写实风格只是能画罢了,还有很大调整空间。冥冥中又有一种力量,觉得写实不是自己最想要的表达方式。同时外力也很重要,马蒂斯、博纳尔、博特罗、常玉等,还有西安和兰州的博物馆里的雕塑,还有田黎明、刘庆和、李津、陈苏平、武艺等师辈的努力,给了我启发和转换的力量。
  “新水墨”现在很热门,但是人们对“新水墨”这个概念其实是模糊的。你们业内是怎么看待的?
  “新水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画,不是主题性创作,虽有现代绘画语境却又不会放弃东方文化的滋养等。
  虽然你在从事“新水墨”的创作,但是仍然可见“传统水墨”的影响,请问你怎么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
  我希望自己画画要不管不顾,但审美趣味仿佛像一根绳子,始终有鼓往回拉的力量。
  这次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主办的“多向选择——当代新水墨提名展”中“多向选择”有几重含义?
  2000年前后,我们这拨以“央美”和“国美”为主的十几位学院年轻人在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举办了联展“多向选择”,体现了我们那时开放、多元的心态。这次让我们这拨人中的几位来提名,大概也秉承这个理念吧。
  在这次邀请展中,你们是如何提名艺术家的?
  策展小组在地域上的有所考虑,约陈晓峰(北京)、党震(济南)、秦修平(南京)、王犁(杭州)来提名“80后”、“90后”的人才,杭州的优势还是传统中国画。策展方当时没有具体的要求,只要画得好就行,最后我约请的几位“80后”、“90后”杭州的画家,但几乎没有入策展方专家的“法眼”!从展览来看,还是强调有基本的“现当代”语言意识吧!
  对提名的艺术家在日后的创作上有什么建议吗?
  前几天与老前辈马玉如先生聊天,马先生说:“解放初期,周昌谷请谢投八先生看画,谢投八先生说,画得太漂亮了,其实,周昌谷一辈子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画得太漂亮了。”马先生还说:“客观多了,主观就少了。”听了为之动容。
其他文献
和所有的影像工作者一样,熬夜工作是家常便饭。吴鼎在接受采访前,已经忙了一天一宿。  因为影像工作需要在确定的时间里集齐人力物力,任何个体人员的缺失都会让整个拍摄组无法正常运转。为了不浪费时间,一般他们会在集齐人之后,采取通宵作战的模式。白天和黑夜对于熟练运用光影技术的这群人来说早就不是问题,在这种没有自然属性的时间里创造出新的幻觉艺术,逐渐成为人们乐此不疲的事情。  选择吴鼎作为访谈的对象,不是因
期刊
时间是属于每一个人的命题,当时间假以具体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才能切实的感受到它的存在,每个人都用生命在创作以时间为命题的艺术品。  6月11日上午10时,行为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c)在位于伦敦海德公园的蛇形画廊(Serpentine Gallery)开始了历时512小时的行为艺术《512小时》,每天8小时,每周6天,这512小时将持续至8月25
期刊
在今天,网络和影像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安眠药,年轻艺术家面对着这两大当今社会控制人们时间的利器,在创作中努力寻找对生命自由的注解。  在今天,网络和影像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安眠药,年轻艺术家面对着这两大当今社会控制人们时间的利器,在创作中努力寻找对生命自由的注解。李景湖是广东土生土长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关注的是在时间迁移中沿海都市整体的生存状态;而大多数喜欢孟阳阳作品的人都会在她的画面里找到一种感动,在
期刊
因为他们不再依附于自然也就没有了任何神灵可以眷顾他们,他们的时间取决于资本的持有者和整个市场的需求,他们在工业时间里生产,也在工业时间内消费,自然已经驯服。  日常中的时间  当电脑逐渐进入每个家庭的时候,很多人高呼信息时代来临了,还有很多人正在电视机前思考什么是信息时代的时候,日常的时间地盘就已经被所谓的信息时代占据光了,信息时代来临了,那些奔走相告的先知们早早在国王放弃的空地里播种下了自己的种
期刊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广东蛇口是第一个将“效率就是生命”竖起大广告的城市,很多工人从农村过来,找熟人进厂,与现在工人不愿加班不同,当时很多人在进厂之前就向人打听:“你这个厂加不加班?不加班的话不进。”他们拿着微薄的工资一个月下来就一千多块钱,每天工作8个小时之后很多人还会加班5个小时,有时赶工会延长到晚上1点多钟。这些人平时娱乐时间不多,上班一周放一天假或半天假,大家不可能去很远的城市中心,男孩只能
期刊
与同龄人掉入由科技构成各种娱乐当中不同,孟阳阳更愿意选择呆在原地不动面对孤独。  孟阳阳的创作和她所面对的时代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她说:“科技不能发明感情”或许因为我们不能忍受孤独而选择用“科技”的方式麻醉自我,因此在网络世界里,我们拥有一片可以逃亡的海滩。但是任凭你怎样逃亡,现实的身体仍然在那,心灵的温度不时仍会提示你本来存在的面貌,即使选择不被感知,生长的东西仍在生长。  作为中国独身子女一代
期刊
对时间的体验并不是城市与乡村的差别,而是个体本身所处的工作状态所决定的,并不是去了乡村就有多悠闲,在城市就有多激烈。  左靖  策展人,碧山计划发起人  采访时间:7月23日  采访地点:望京徳泮未来素质馆  在“碧山共同体计划”前言中写到,“在未来5~10年内,回归乡居生活、逆城市化将成为中国城市居民的潮流。”人们厌倦了单位时间密度过大的城市生活,将希望开始实践新的农业生活方式,左靖正是这种实践
期刊
当代水墨在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体验之间找到了新的生长空间,艺术家的创新在于能否面对真实的生活,并转化为艺术形式表述出来。  采访时间:2014年7月11日  采访形式:邮件采访  普通公众对传统水墨和西方油画艺术逐渐理解,但对当代水墨一直以来并不是很了解,你认为当代水墨在中国目前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  当代水墨与传统水墨之间的区分是很难量化去界定的,水墨在中国本土一直有承传和发展,当代性是在其发展中
期刊
假如我们把塞尚以后的形式自律的作品称为“看”的艺术,那么杜尚和马格利特的艺术更多地转向了“思”,准确地说他们的作品是针对人的“看”之“思”。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达达主义艺术出现在瑞士的苏黎世。瑞士是当时战争的中立国家,一群交战国的青年们因躲避战乱而云集苏黎世从事艺术活动,借以发泄和抚慰紧张不安的心灵,他们反思战争的缘由,抵抗政府施加的社会意识形态,在面对着强大的国家机器时所给予的强力形式,反抗
期刊
自然而然地将骨子里的水墨功夫释放出来,凭着对生活与社会的独立思考打造自己的绘画世界,传统与当代的问题会消解在一个融合的画意中,更完美地被呈现。  采访时间:2014年7月14日  采访形式:邮件采访  如何理解新水墨的“新”?  新水墨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其“新”意在于整体上的包融性,相对于前辈艺术家们在“实验水墨”、“抽象水墨”、“都市水墨”等学术范畴的阶段性努力,新水墨没有过分明确的学术指向,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