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风池穴配合平衡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D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针刺风池穴、平衡区为针刺组36例与药物对照组30例疗效比较。结果:针刺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均能增加推动脉血流量,但针刺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风池穴、平衡区对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较好的疗效,而且能明显增加椎-基底动脉血流量。
关键词 眩晕,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 针刺治疗 风池穴、平衡区
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病,我们采用针刺风池穴配合平衡区36例并与药物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66例眩晕患者均为门诊及内科住院病人,根据症状、脑CT及经颅多普勒检查符合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32例,女性34例,男女比例为1:1.06;年龄最小为58岁,最大为74岁。病程半年一8年,以上病例采用随机排列表方式随机分为两组,即针刺组36例,药物对照组30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经统计学分析P>0.05,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病例入选标准参照国内相关研究标准及1990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指定的临床诊断标准:(1)以眩晕为主要症状,可因头位或体位改变而诱发。(2)发作时伴有一种或一种以上椎一基底动脉缺血的症状,如视物旋转、平衡失调、复视等。(3)脑CT检查未见异常。(4)经颅多普勒(TED)提示椎一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组针刺双侧风池穴及平衡区。患者取坐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于大腿上,头稍前倾,常规消毒,风池穴的针刺方向朝向鼻尖,提插捻转行针2分钟;平衡区自上而下斜刺,以200转,分以上的速度行针至少2分钟,留针30分钟,每日1次,治疗5次休息2日为l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2.2 对照组 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日,加睡觉前服西比灵胶囊5mg/日。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痊愈:原有症状、体征消失,TCD检查恢复正常,随访3个月无复发;显效:原有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劳累后间有发作,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2TID检查明显改善;有效:原有症状、体征减轻,TCD检查有改善,但病情不稳定,有时会影响工作、生活;无效:原有症状、体征及TCD无变化。
3.2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总有效率:针刺组(97.22%);对照组(76.67%),Radit分析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疗效果,为临床的推广应用和下一步机理性的探讨奠定了基础。
LVA为左侧椎动脉,RVA为右侧椎动脉,针刺组及对照组于本组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针刺组优于对照组。
4 讨论
本病属中医“眩晕”范畴。祖国医学认为本病有虚实之分、内伤外感之别。古有“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及“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说。本文所治之眩晕,临床以反复发作为其特点,故以本虚标实为主,非外感致发。皆因肝肾阴虚、肝风上扰为其主因,或挟痰浊,风痰上蒙,闭塞经络,使气血不能上荣所致。故取风池穴,即“若然痰饮风池刺”之意。针刺风池穴可升发清阳之气,补益脑髓,平风痰之扰,调节脏腑气血,取平肝熄风通络之意,使脑得其养,晕停眩止,而收其效。平衡区相当于小脑半球在头皮的反射区,临床上用于治疗眩晕伴有平衡失调性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其机理与针刺改善局部血运,使脑血流量增加有关。
现代医学认为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由于脑动脉硬化、颈椎病等原因所致的椎一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出现延迟性短暂性脑缺血,而见眩晕和伴发诸多症状。在VBI的发病机制中血流动力学因素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SPetzleo等人认为椎一基底动脉循环血流动力学下降是造成VBI的主要原因。国内相关报道认为VBI患者以椎一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速度降低为主要特点,血流动力学因素在其发病机制中起主要作用。VBI的经颅多普勒异常表现主要是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峰速度的减低。本文针刺平衡区、风池穴治疗VBI患者,在其眩晕发作中施治,能取得即时明显效果,说明针刺上述部位能迅速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通过调节血管运动平衡,使血管扩张,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营养血管神经,从而使椎_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速度增快,脑血流量增加来达到改善临床症状的目的。经颅多普勒超声仪测定从客观上证明了针刺风池穴、平衡区后椎—基底动脉血流加速,单位时间脑血流量增加,同时与临床症状的改善是一致的。
关键词 眩晕,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 针刺治疗 风池穴、平衡区
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病,我们采用针刺风池穴配合平衡区36例并与药物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66例眩晕患者均为门诊及内科住院病人,根据症状、脑CT及经颅多普勒检查符合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32例,女性34例,男女比例为1:1.06;年龄最小为58岁,最大为74岁。病程半年一8年,以上病例采用随机排列表方式随机分为两组,即针刺组36例,药物对照组30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经统计学分析P>0.05,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病例入选标准参照国内相关研究标准及1990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指定的临床诊断标准:(1)以眩晕为主要症状,可因头位或体位改变而诱发。(2)发作时伴有一种或一种以上椎一基底动脉缺血的症状,如视物旋转、平衡失调、复视等。(3)脑CT检查未见异常。(4)经颅多普勒(TED)提示椎一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组针刺双侧风池穴及平衡区。患者取坐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于大腿上,头稍前倾,常规消毒,风池穴的针刺方向朝向鼻尖,提插捻转行针2分钟;平衡区自上而下斜刺,以200转,分以上的速度行针至少2分钟,留针30分钟,每日1次,治疗5次休息2日为l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2.2 对照组 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日,加睡觉前服西比灵胶囊5mg/日。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痊愈:原有症状、体征消失,TCD检查恢复正常,随访3个月无复发;显效:原有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劳累后间有发作,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2TID检查明显改善;有效:原有症状、体征减轻,TCD检查有改善,但病情不稳定,有时会影响工作、生活;无效:原有症状、体征及TCD无变化。
3.2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总有效率:针刺组(97.22%);对照组(76.67%),Radit分析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疗效果,为临床的推广应用和下一步机理性的探讨奠定了基础。
LVA为左侧椎动脉,RVA为右侧椎动脉,针刺组及对照组于本组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针刺组优于对照组。
4 讨论
本病属中医“眩晕”范畴。祖国医学认为本病有虚实之分、内伤外感之别。古有“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及“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说。本文所治之眩晕,临床以反复发作为其特点,故以本虚标实为主,非外感致发。皆因肝肾阴虚、肝风上扰为其主因,或挟痰浊,风痰上蒙,闭塞经络,使气血不能上荣所致。故取风池穴,即“若然痰饮风池刺”之意。针刺风池穴可升发清阳之气,补益脑髓,平风痰之扰,调节脏腑气血,取平肝熄风通络之意,使脑得其养,晕停眩止,而收其效。平衡区相当于小脑半球在头皮的反射区,临床上用于治疗眩晕伴有平衡失调性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其机理与针刺改善局部血运,使脑血流量增加有关。
现代医学认为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由于脑动脉硬化、颈椎病等原因所致的椎一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出现延迟性短暂性脑缺血,而见眩晕和伴发诸多症状。在VBI的发病机制中血流动力学因素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SPetzleo等人认为椎一基底动脉循环血流动力学下降是造成VBI的主要原因。国内相关报道认为VBI患者以椎一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速度降低为主要特点,血流动力学因素在其发病机制中起主要作用。VBI的经颅多普勒异常表现主要是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峰速度的减低。本文针刺平衡区、风池穴治疗VBI患者,在其眩晕发作中施治,能取得即时明显效果,说明针刺上述部位能迅速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通过调节血管运动平衡,使血管扩张,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营养血管神经,从而使椎_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速度增快,脑血流量增加来达到改善临床症状的目的。经颅多普勒超声仪测定从客观上证明了针刺风池穴、平衡区后椎—基底动脉血流加速,单位时间脑血流量增加,同时与临床症状的改善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