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婆可以再选择,而母亲无法选择 表面上这句话尽管有点道理,但是稍作思考,却是十足的混账话。难不成儿子娶媳妇是替你这个做妈的所娶?真正聪明的母亲应该明白,母亲再好,母爱再深厚再伟大,但终将是抵不过婚姻的重量,这是普遍的必然,更应该是为人母应该认清和所期望的。儿子夫妻恩爱,其实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胜过千万种孝心的。
跟你过一辈子的是我,而不是你妈 作为妻子的,永远都不要试图去拿自己和老公的母亲相比,没有可比性,也没有比的必要,若真要比的话,也确实难于比得过。扪心自问下,你真的可以像他妈妈那样,保证一辈子不计得失大度无原则地对他好吗?如果你做不到,那还拿什么总喜欢和人家的妈妈斤斤计较呢?
你们根本没有把我当成自己家里的人 儿媳妇永远是别家的人,这是大多数中国人家庭观念的通病。别看平时大家相安无事不提及,但是只要有点小争吵,这个病毒就会发作,让婆婆过敏,让媳妇歇斯底里。其实,这其中的原因是两面的,一方面儿媳没有把自己当成婆家人,未能真正融入到新的家庭;另一方面,婆婆確实总是难于把这个新来的女人当成自家人,不管是基于好心还是歪解,处处设防,两个人总也不能开怀畅谈。
你选择吧,有我没她 每当吵得不可交之时,婆婆和媳妇总会不自觉都向中间的男人扔这么一句话:“你选择吧,有我没她!”一副不共戴天的仇恨模样。这就是在把男人当夹心饼了,就好比人家问你是想死呢还是不想活呢?总之,怎么选择都是活不成了!
她这是做给你看的,你不在家的时候就原形毕露 婆婆和媳妇都喜欢说这句话,证明自己的清白,让中间人评个理,定个是非。可是自古以来,清官难断家务事。难不成,你们要让一个大男人,不上班在家里听你们吵架?
你妈什么都管,我在这个家没有一点自由 对于这句话,倒是真的认为多半是作婆婆的要好好思考一下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年轻人为人做事及生活习惯,显然是不能像你们上一代人那样严谨认真的,做婆婆的还是要宽容为好,以和为上。想想,你对儿子可以那么宽容,为什么就不可以对他老婆宽容一点呢?媳妇在娘家也是受父母宠爱的人,不必把生活弄得那么拘谨。只要无碍大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好了。
你媳妇啥都不管,把我这个老妈子当保姆 其实,这个现象倒是比较普遍了。年轻人要么不愿意和父母一起住,要么住过来了,就什么事都不爱干,全然把老妈子当成了保姆。尽管这里面的问题是千丝万缕,剪不断理还乱,婆婆媳妇各有难处,一来婆婆难于真正放下心,二来媳妇不敢过多插手,三来儿子多会在妈妈面前偷懒,儿子做了妈妈心疼,不做是媳妇教的。在这一点上,作为儿媳的也确实有点难。所以,关键还在于男人自己了,自己要主动一点,要学会调和这里面的矛盾。
(《生活心理学》)
跟你过一辈子的是我,而不是你妈 作为妻子的,永远都不要试图去拿自己和老公的母亲相比,没有可比性,也没有比的必要,若真要比的话,也确实难于比得过。扪心自问下,你真的可以像他妈妈那样,保证一辈子不计得失大度无原则地对他好吗?如果你做不到,那还拿什么总喜欢和人家的妈妈斤斤计较呢?
你们根本没有把我当成自己家里的人 儿媳妇永远是别家的人,这是大多数中国人家庭观念的通病。别看平时大家相安无事不提及,但是只要有点小争吵,这个病毒就会发作,让婆婆过敏,让媳妇歇斯底里。其实,这其中的原因是两面的,一方面儿媳没有把自己当成婆家人,未能真正融入到新的家庭;另一方面,婆婆確实总是难于把这个新来的女人当成自家人,不管是基于好心还是歪解,处处设防,两个人总也不能开怀畅谈。
你选择吧,有我没她 每当吵得不可交之时,婆婆和媳妇总会不自觉都向中间的男人扔这么一句话:“你选择吧,有我没她!”一副不共戴天的仇恨模样。这就是在把男人当夹心饼了,就好比人家问你是想死呢还是不想活呢?总之,怎么选择都是活不成了!
她这是做给你看的,你不在家的时候就原形毕露 婆婆和媳妇都喜欢说这句话,证明自己的清白,让中间人评个理,定个是非。可是自古以来,清官难断家务事。难不成,你们要让一个大男人,不上班在家里听你们吵架?
你妈什么都管,我在这个家没有一点自由 对于这句话,倒是真的认为多半是作婆婆的要好好思考一下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年轻人为人做事及生活习惯,显然是不能像你们上一代人那样严谨认真的,做婆婆的还是要宽容为好,以和为上。想想,你对儿子可以那么宽容,为什么就不可以对他老婆宽容一点呢?媳妇在娘家也是受父母宠爱的人,不必把生活弄得那么拘谨。只要无碍大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好了。
你媳妇啥都不管,把我这个老妈子当保姆 其实,这个现象倒是比较普遍了。年轻人要么不愿意和父母一起住,要么住过来了,就什么事都不爱干,全然把老妈子当成了保姆。尽管这里面的问题是千丝万缕,剪不断理还乱,婆婆媳妇各有难处,一来婆婆难于真正放下心,二来媳妇不敢过多插手,三来儿子多会在妈妈面前偷懒,儿子做了妈妈心疼,不做是媳妇教的。在这一点上,作为儿媳的也确实有点难。所以,关键还在于男人自己了,自己要主动一点,要学会调和这里面的矛盾。
(《生活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