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家庭语文教育具有灵活性、继承性、长期性的特点。家庭语文教育的开展要激发孩子的语文学习兴趣,丰富家庭语文学习的内容,增加家庭语文实践的机会,净化家庭语文学习的环境。
关键词:家庭语文教育;特点;实施
家庭是人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人的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家庭语文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内容之一,是父母或家庭成员中的年长者在家庭内部自觉、有意识地对儿童进行的,旨在提高儿童语文素质的教育活动,对于儿童语文素养的提升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大教育体系下,与学校语文教育、社会语文教育及家庭其他教育相比,家庭语文教育具有如下特点:
一、 与学校语文教育相比,家庭语文教育更具有灵活性的特点
家庭语文教育的灵活性一方面指在教育时间和地点的选取上,它不像学校教育受课程标准、教学条件等诸多外界因素的局限。家庭语文教育不仅可以根据家庭现实情况随时随地开展教育活动,而且其在教育内容上,也不受教材局限。它可以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针对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缺点和不足,选取更适合学生自身特点的语文教育内容。
二、 与社会语文教育相比,家庭语文教育具有继承性
家庭语文教育一般在家庭成员之间发生,是年长者对孩子进行的一种教育。因此,前代人的教育思想与理念,兴趣与爱好等都会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下一代人。正是这种继承性,使家庭语文教育既可以与时俱进地适应社会发展,也可在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中保持其独特性保持着稳定、持久的教育传统。而中国历代“家业”“家传”“家学”的留存也是家庭语文教育继承性的最突出表现。
三、 与家庭教育的其他内容相比,家庭语文教育具有长期性
家庭教育包罗万象,家庭语文教育只是家庭教育的内容之一。从婴儿时代呱呱坠地起,直到进入学校,然后步入社会,任何人都少不了与家庭成员之间口头和书面的交往。而在这种交往的过程中,人们不自觉地接受着来自家庭的语文教育。家庭语文教育的长期性是家庭教育的其他内容所不能比拟的。
当前在家庭语文教育实施过程中,基于对其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探索出一些有效的家庭语文教育实施策略,这其中兴趣、习惯与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激发孩子的语文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探究知识和进行学习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对知识或学习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在语文学习中,兴趣有助于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形成,但兴趣并非天生,而且后天引导产生的。家庭语文教育一方面应该不断丰富教育内容,以大量独特的语文学习内容,扩大学生知识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另一方面应注意家庭语文教育的与时俱进。当前,家长应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多样化的信息获取渠道。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网络、报刊,这些信息渠道都可以增加他们对语文的感知,使他们产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同时,语文学习兴趣的产生以语文实践为基础。大量且丰富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也可激發学生的兴趣。在家庭中,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和其他家庭成员一起从事语文学习活动,诸如一起练习书法,读书,讨论等。家长也可以开展一些娱乐性的语文学习活动。如识字比赛,速读比赛,记忆力比赛等让学生在竞赛中获得大显身手的机会,以此激发他们的兴趣。
第二,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借由长时间的练习或重复巩固下来的,一种在学习上比较稳固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它需要家长在家庭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进行有意识的引导。
首先,习惯的培养应提早入手。家庭始终是学生在进入学校前接触最多的环境,家庭教育也是他们最早接受的教育。家长完全可以利用家庭教育的这一优势,从小培养孩子的语文学习习惯。其次,习惯的培养要从细节入手。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要从一点一滴抓起,它要经历由少到多、由细节到整体的过程。生活中的小事是帮助孩子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同时,家长要协助孩子制定语文学习计划。帮助孩子协调一天的各项语文学习活动,使这些活动取得平衡,同时监督他们计划的执行情况。
第三,净化家庭语文教育的环境。
家庭语文教育环境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家庭语文教育潜能的开发,关系到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形成。家长既要关注自己的举止行为,也需警惕不良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一方面家长的“身教”与“言教”同样重要。孩子往往善于模仿,特别是对家庭成员的模仿。如果家长有较好的语文素养,如喜欢阅读、语音标准、字体规范,孩子也会在无意间形成模仿家长的语文学习行为。另一方面,网络、电视、报刊书籍也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家长要为孩子选取有助其成长的节目,让他们阅读能增长知识与见识的报刊书籍,避免暴力、色情等对孩子心灵具有腐蚀作用的内容染指家庭语文教育。
四、 结语
家庭语文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家庭语文教育的灵活性、继承性、长期性,从学习环境、学习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入手开展教育活动,将有效提升家庭语文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佟士凡.语文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25-60.
[2]张鸿苓.语文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45-80.
[3]张莉萍.论家庭教育方式与儿童个性的形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02):154-156.
作者简介:
张冬秀,任胜奥,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大学文法学院。
an
关键词:家庭语文教育;特点;实施
家庭是人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人的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家庭语文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内容之一,是父母或家庭成员中的年长者在家庭内部自觉、有意识地对儿童进行的,旨在提高儿童语文素质的教育活动,对于儿童语文素养的提升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大教育体系下,与学校语文教育、社会语文教育及家庭其他教育相比,家庭语文教育具有如下特点:
一、 与学校语文教育相比,家庭语文教育更具有灵活性的特点
家庭语文教育的灵活性一方面指在教育时间和地点的选取上,它不像学校教育受课程标准、教学条件等诸多外界因素的局限。家庭语文教育不仅可以根据家庭现实情况随时随地开展教育活动,而且其在教育内容上,也不受教材局限。它可以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针对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缺点和不足,选取更适合学生自身特点的语文教育内容。
二、 与社会语文教育相比,家庭语文教育具有继承性
家庭语文教育一般在家庭成员之间发生,是年长者对孩子进行的一种教育。因此,前代人的教育思想与理念,兴趣与爱好等都会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下一代人。正是这种继承性,使家庭语文教育既可以与时俱进地适应社会发展,也可在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中保持其独特性保持着稳定、持久的教育传统。而中国历代“家业”“家传”“家学”的留存也是家庭语文教育继承性的最突出表现。
三、 与家庭教育的其他内容相比,家庭语文教育具有长期性
家庭教育包罗万象,家庭语文教育只是家庭教育的内容之一。从婴儿时代呱呱坠地起,直到进入学校,然后步入社会,任何人都少不了与家庭成员之间口头和书面的交往。而在这种交往的过程中,人们不自觉地接受着来自家庭的语文教育。家庭语文教育的长期性是家庭教育的其他内容所不能比拟的。
当前在家庭语文教育实施过程中,基于对其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探索出一些有效的家庭语文教育实施策略,这其中兴趣、习惯与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激发孩子的语文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探究知识和进行学习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对知识或学习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在语文学习中,兴趣有助于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形成,但兴趣并非天生,而且后天引导产生的。家庭语文教育一方面应该不断丰富教育内容,以大量独特的语文学习内容,扩大学生知识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另一方面应注意家庭语文教育的与时俱进。当前,家长应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多样化的信息获取渠道。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网络、报刊,这些信息渠道都可以增加他们对语文的感知,使他们产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同时,语文学习兴趣的产生以语文实践为基础。大量且丰富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也可激發学生的兴趣。在家庭中,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和其他家庭成员一起从事语文学习活动,诸如一起练习书法,读书,讨论等。家长也可以开展一些娱乐性的语文学习活动。如识字比赛,速读比赛,记忆力比赛等让学生在竞赛中获得大显身手的机会,以此激发他们的兴趣。
第二,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借由长时间的练习或重复巩固下来的,一种在学习上比较稳固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它需要家长在家庭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进行有意识的引导。
首先,习惯的培养应提早入手。家庭始终是学生在进入学校前接触最多的环境,家庭教育也是他们最早接受的教育。家长完全可以利用家庭教育的这一优势,从小培养孩子的语文学习习惯。其次,习惯的培养要从细节入手。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要从一点一滴抓起,它要经历由少到多、由细节到整体的过程。生活中的小事是帮助孩子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同时,家长要协助孩子制定语文学习计划。帮助孩子协调一天的各项语文学习活动,使这些活动取得平衡,同时监督他们计划的执行情况。
第三,净化家庭语文教育的环境。
家庭语文教育环境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家庭语文教育潜能的开发,关系到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形成。家长既要关注自己的举止行为,也需警惕不良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一方面家长的“身教”与“言教”同样重要。孩子往往善于模仿,特别是对家庭成员的模仿。如果家长有较好的语文素养,如喜欢阅读、语音标准、字体规范,孩子也会在无意间形成模仿家长的语文学习行为。另一方面,网络、电视、报刊书籍也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家长要为孩子选取有助其成长的节目,让他们阅读能增长知识与见识的报刊书籍,避免暴力、色情等对孩子心灵具有腐蚀作用的内容染指家庭语文教育。
四、 结语
家庭语文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家庭语文教育的灵活性、继承性、长期性,从学习环境、学习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入手开展教育活动,将有效提升家庭语文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佟士凡.语文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25-60.
[2]张鸿苓.语文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45-80.
[3]张莉萍.论家庭教育方式与儿童个性的形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02):154-156.
作者简介:
张冬秀,任胜奥,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大学文法学院。
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