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对扶贫工作的意义和红塔区实施精准扶贫的现状、做法、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在总结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潜力,以实例说明只要抓住时机,严格执行国家扶贫政策,借鉴外地有效经验,结合当地实际,采取一系列完善红塔区精准扶贫的对策措施,扶贫工作就能取得一定成效。
【关键词】红塔区;精准扶贫工作;现状;问题;措施
实施精准扶贫,全面落实扶贫对象帮扶到户举措,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根本要求,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战略部署。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紧紧围绕改善民生,促进可持续减贫,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共建和谐家园的工作思路,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改善贫困地区民生为目标,以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群众为扶持重点,加强贫困地区道路交通、住房安全、村容村貌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产业扶持力度,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提升劳动者的能力和素质,进一步拓宽贫困群众增收脱贫渠道,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
一、红塔区实施精准扶贫工作的现状
(一)红塔区贫困现状
红塔区把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玉溪市的中心城区,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市排名靠前,但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等因素,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山区、贫困地区发展滞后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部分贫困群众生产生活仍然十分困难。贫困村贫困发生率在35.6%以上,是全省贫困发生率平均水平的一倍还多。一半以上的贫困人口居住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地域狭窄,空间容量小,耕地面积少,生产条件差,信息闭塞,交通道路等基础公共设施落后,不同程度存在行路难、用水难、住房难等生产生活困难问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依然是现实区情。
(二)红塔区扶贫工作的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强力推进。红塔区每年将扶贫开发脱贫任务列入区政府10件惠民实事进行重点督办,并将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到各乡(街道)和各部门的考核内容。从组织领导、资金投入、责任落实等方面强化扶贫开发工作。各部门在合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同时,将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未享受低保的2606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农低保覆盖范围,实现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让这些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享有了最低生活保障。
2.突出重点,有序推进。以贫困群众相对集中的两个乡为扶贫重点,着力实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劳动力培训转移“一体两翼”战略,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素质提升教育,从根本上解决脱贫问题。
3.整合资源,合力推进。全面建立完善区级部门定点挂钩帮扶工作制度,统筹整合新农村建设、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挂钩点以及定点挂钩扶贫力量,逐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群众自力更生”的工作格局,有力地提高了扶贫开发力度。
4.克服困难,扎实推进。在区级财政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建立区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保证扶贫开发财政预算投入。
5.廉洁扶贫,扶持高效。健全完善扶贫项目实施和扶貧资金使用公告公示、廉政承诺、廉政评议和绩效考评以及后续管理等制度,严格执行项目资金审计和督查制度,有效杜绝了挪用、拖欠、挤占和改变资金用途等违规行为,提高了扶贫项目资金的使用成效,做到扶贫项目资金管理规范安全高效。
二、当前红塔区实施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巩固脱贫成果存在困难
由于大量贫困人口发展能力有限,虽然经过精准扶贫而脱贫,但是多数贫困对象抗病抗灾能力都十分薄弱,稍遇天灾人祸就会立即返贫,因此要长期巩固扶贫成果十分不易。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加强
近些年来,全区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是基础依然薄弱,贫困乡村贫困户行路、饮水、用电、通信设施、看病就医、上学读书、生产生活等各方面条件与城市的差距仍然较大。
(三)农民素质偏低增加了精准识别难度
贫困农民经济基础不同,智力能力差别较大,导致帮扶要求千差万别,扶贫措施难以满足个性化要求。精准识别要求规划到村,帮扶到户,差别到人,而识别过程缺乏刚性标准,难以做到让群众心服口服。
(四)贫困户“三缺”现象普遍
通过对贫困对象进行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发现,绝大多数贫困户发展都存在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动力的问题。金融扶贫可以解决贫困户发展资金问题,但是缺劳力,缺技术不是一时就能解决的问题。
(五)农民外出,农村空壳,导致发展难
发展为了人,发展需要人。扶贫工作为了贫困人口,但是扶贫同样需要依靠贫困人口。目前由于很多农民感到仅仅靠土地已经难以维持生存,他们不得不靠外出务工维持生存,从而导致大量的劳力资源外流。农村留下来的人口大多数劳动能力不足,靠这部分人在农村发展产业难度太大。产业发展不起来,扶贫就难以持续。因此,这种劳力大量外出造成的空壳是扶贫工作面临的现实难题,如何留住这些外出的农民就地发展创业是扶贫工作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三、对今后红塔区实施精准扶贫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精准识别,夯实精准扶贫基础
做好贫困村、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是实施精准扶贫的首要环节。具体来说,做好贫困村、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应着力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1.抓好宣传发动,注重群众参与。通过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向群众宣传贫困人口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介绍贫困人口识别的政策、程序和建档立卡工作的内容要求,使广大群众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和大力配合。
2.规范操作流程,保证信息质量。要制定统一规范的操作流程,明确识别标准、申请、评议、公示公告、核验、填报信息等要求,采取量化指标、定性指标与村民代表民主评议相结合等方法,把好群众申请关、入户调查关、民主评议关、公示监督关、确认审核关,确保识别过程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3.抓好督查,强化考核。开展专项督查工作,并抽查结果作为年度扶贫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奖优罚劣。
(二)精准帮扶,全面提高扶贫成效
精准帮扶,就是扶贫对象识别出来以后,针对其贫困情况确定帮扶责任人,制定帮扶规划,落实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确保如期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扶贫目标。
1.精准制定和实施帮扶规划。深入分析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致贫原因,逐村逐户科学制定帮扶规划,使建档立卡工作与各项扶贫政策相衔接,扶贫措施与贫困现状相对应,为实施精准帮扶打好基础。
2.努力实施好产业精准扶贫。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因户制宜实施产业精准扶贫,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开展旅游扶贫则开展旅游扶贫。
3.大力實施教育精准扶贫。要抓住贫困家庭下一代接受教育这一“拔穷根”的关键,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构建到户、到人的教育精准资助扶贫脱困体系,从小学开始全程追踪到中等职业教育毕业,实行学费全免、生活费补助和扶贫培训补助等扶持政策。对就读高等教育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按奖、贷、助、勤、减、补等资助政策给予多元资助。加强贫困户子女技能教育,并帮扶其顺利就业。
4.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各类设施建设是精准扶贫的必要条件。我区贫困人口大多集中在高冷寒区域,虽经多年扶持,但设施落后的状况依然存在,严重制约贫困地区的发展。要继续整合扶贫资金,探索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路子,积极发动群众参与,着力解决贫困地区农田水利、安全饮水、电力保障、道路通畅、危房改造、生态移民搬迁等突出问题,加快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一揽子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
5.逐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公共服务是搞好精准扶贫的重要保障。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增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医疗救助的统筹投入,完善贫困地区基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采取有效措施逐步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健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制度,建立五保户供养、最低生活保障等救助体系。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实现每个乡镇有综合文化站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覆盖,稳步推进贫困村信息化建设。
(三)精准管理,确保帮扶措施落到实处
精准管理,就是要建立贫困村、贫困户帮扶信息档案,加强精准扶贫监测,跟踪贫困村、贫困户帮扶情况,确保贫困村、贫困户得到有效扶持,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目标。实施精准管理需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建立全区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其次,做好贫困村、贫困农户的帮扶记录。再次,要抓好贫困人口动态管理。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精准扶贫就是众志成城,以共同的使命、共同的愿景、共同的责任,凝聚全国上下和各级各界的力量,促使落后地区争取早日跟其他发达地区一道共同进步,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以精准扶贫为核心的扶贫攻坚运动,是一场在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上解放生产力的革命,带来了贫困群体命运历史性的大转折。贫富分化消除的同时,就是贫困人口的新生,必将使贫困地区开辟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关信平.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2]赵曦.中国西部贫困地区扶贫攻坚难点问题与战略选择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红塔区;精准扶贫工作;现状;问题;措施
实施精准扶贫,全面落实扶贫对象帮扶到户举措,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根本要求,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战略部署。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紧紧围绕改善民生,促进可持续减贫,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共建和谐家园的工作思路,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改善贫困地区民生为目标,以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群众为扶持重点,加强贫困地区道路交通、住房安全、村容村貌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产业扶持力度,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提升劳动者的能力和素质,进一步拓宽贫困群众增收脱贫渠道,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
一、红塔区实施精准扶贫工作的现状
(一)红塔区贫困现状
红塔区把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玉溪市的中心城区,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市排名靠前,但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等因素,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山区、贫困地区发展滞后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部分贫困群众生产生活仍然十分困难。贫困村贫困发生率在35.6%以上,是全省贫困发生率平均水平的一倍还多。一半以上的贫困人口居住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地域狭窄,空间容量小,耕地面积少,生产条件差,信息闭塞,交通道路等基础公共设施落后,不同程度存在行路难、用水难、住房难等生产生活困难问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依然是现实区情。
(二)红塔区扶贫工作的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强力推进。红塔区每年将扶贫开发脱贫任务列入区政府10件惠民实事进行重点督办,并将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到各乡(街道)和各部门的考核内容。从组织领导、资金投入、责任落实等方面强化扶贫开发工作。各部门在合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同时,将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未享受低保的2606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农低保覆盖范围,实现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让这些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享有了最低生活保障。
2.突出重点,有序推进。以贫困群众相对集中的两个乡为扶贫重点,着力实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劳动力培训转移“一体两翼”战略,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素质提升教育,从根本上解决脱贫问题。
3.整合资源,合力推进。全面建立完善区级部门定点挂钩帮扶工作制度,统筹整合新农村建设、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挂钩点以及定点挂钩扶贫力量,逐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群众自力更生”的工作格局,有力地提高了扶贫开发力度。
4.克服困难,扎实推进。在区级财政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建立区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保证扶贫开发财政预算投入。
5.廉洁扶贫,扶持高效。健全完善扶贫项目实施和扶貧资金使用公告公示、廉政承诺、廉政评议和绩效考评以及后续管理等制度,严格执行项目资金审计和督查制度,有效杜绝了挪用、拖欠、挤占和改变资金用途等违规行为,提高了扶贫项目资金的使用成效,做到扶贫项目资金管理规范安全高效。
二、当前红塔区实施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巩固脱贫成果存在困难
由于大量贫困人口发展能力有限,虽然经过精准扶贫而脱贫,但是多数贫困对象抗病抗灾能力都十分薄弱,稍遇天灾人祸就会立即返贫,因此要长期巩固扶贫成果十分不易。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加强
近些年来,全区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是基础依然薄弱,贫困乡村贫困户行路、饮水、用电、通信设施、看病就医、上学读书、生产生活等各方面条件与城市的差距仍然较大。
(三)农民素质偏低增加了精准识别难度
贫困农民经济基础不同,智力能力差别较大,导致帮扶要求千差万别,扶贫措施难以满足个性化要求。精准识别要求规划到村,帮扶到户,差别到人,而识别过程缺乏刚性标准,难以做到让群众心服口服。
(四)贫困户“三缺”现象普遍
通过对贫困对象进行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发现,绝大多数贫困户发展都存在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动力的问题。金融扶贫可以解决贫困户发展资金问题,但是缺劳力,缺技术不是一时就能解决的问题。
(五)农民外出,农村空壳,导致发展难
发展为了人,发展需要人。扶贫工作为了贫困人口,但是扶贫同样需要依靠贫困人口。目前由于很多农民感到仅仅靠土地已经难以维持生存,他们不得不靠外出务工维持生存,从而导致大量的劳力资源外流。农村留下来的人口大多数劳动能力不足,靠这部分人在农村发展产业难度太大。产业发展不起来,扶贫就难以持续。因此,这种劳力大量外出造成的空壳是扶贫工作面临的现实难题,如何留住这些外出的农民就地发展创业是扶贫工作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三、对今后红塔区实施精准扶贫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精准识别,夯实精准扶贫基础
做好贫困村、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是实施精准扶贫的首要环节。具体来说,做好贫困村、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应着力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1.抓好宣传发动,注重群众参与。通过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向群众宣传贫困人口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介绍贫困人口识别的政策、程序和建档立卡工作的内容要求,使广大群众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和大力配合。
2.规范操作流程,保证信息质量。要制定统一规范的操作流程,明确识别标准、申请、评议、公示公告、核验、填报信息等要求,采取量化指标、定性指标与村民代表民主评议相结合等方法,把好群众申请关、入户调查关、民主评议关、公示监督关、确认审核关,确保识别过程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3.抓好督查,强化考核。开展专项督查工作,并抽查结果作为年度扶贫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奖优罚劣。
(二)精准帮扶,全面提高扶贫成效
精准帮扶,就是扶贫对象识别出来以后,针对其贫困情况确定帮扶责任人,制定帮扶规划,落实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确保如期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扶贫目标。
1.精准制定和实施帮扶规划。深入分析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致贫原因,逐村逐户科学制定帮扶规划,使建档立卡工作与各项扶贫政策相衔接,扶贫措施与贫困现状相对应,为实施精准帮扶打好基础。
2.努力实施好产业精准扶贫。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因户制宜实施产业精准扶贫,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开展旅游扶贫则开展旅游扶贫。
3.大力實施教育精准扶贫。要抓住贫困家庭下一代接受教育这一“拔穷根”的关键,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构建到户、到人的教育精准资助扶贫脱困体系,从小学开始全程追踪到中等职业教育毕业,实行学费全免、生活费补助和扶贫培训补助等扶持政策。对就读高等教育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按奖、贷、助、勤、减、补等资助政策给予多元资助。加强贫困户子女技能教育,并帮扶其顺利就业。
4.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各类设施建设是精准扶贫的必要条件。我区贫困人口大多集中在高冷寒区域,虽经多年扶持,但设施落后的状况依然存在,严重制约贫困地区的发展。要继续整合扶贫资金,探索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路子,积极发动群众参与,着力解决贫困地区农田水利、安全饮水、电力保障、道路通畅、危房改造、生态移民搬迁等突出问题,加快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一揽子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
5.逐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公共服务是搞好精准扶贫的重要保障。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增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医疗救助的统筹投入,完善贫困地区基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采取有效措施逐步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健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制度,建立五保户供养、最低生活保障等救助体系。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实现每个乡镇有综合文化站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覆盖,稳步推进贫困村信息化建设。
(三)精准管理,确保帮扶措施落到实处
精准管理,就是要建立贫困村、贫困户帮扶信息档案,加强精准扶贫监测,跟踪贫困村、贫困户帮扶情况,确保贫困村、贫困户得到有效扶持,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目标。实施精准管理需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建立全区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其次,做好贫困村、贫困农户的帮扶记录。再次,要抓好贫困人口动态管理。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精准扶贫就是众志成城,以共同的使命、共同的愿景、共同的责任,凝聚全国上下和各级各界的力量,促使落后地区争取早日跟其他发达地区一道共同进步,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以精准扶贫为核心的扶贫攻坚运动,是一场在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上解放生产力的革命,带来了贫困群体命运历史性的大转折。贫富分化消除的同时,就是贫困人口的新生,必将使贫困地区开辟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关信平.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2]赵曦.中国西部贫困地区扶贫攻坚难点问题与战略选择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