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检查在真菌球型鼻窦炎术前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来源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moshi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CT检查在真菌球型鼻窦炎术前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术前CT检查判断为真菌球型鼻窦炎3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术前CT检查、术中所见和术后病理结果.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鼻窦CT平扫并重建,均行内镜鼻窦手术,术中观察鼻窦内黏膜肿胀、分泌物等情况,并与术前鼻窦CT影像学检查进行对比.结果 30例患者术中检查和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真菌性鼻窦炎,诊断准确率为93.7%.鼻窦CT检查可见鼻窦内钙化影27例;鼻窦内完全浑浊高密度影21例;部分浑浊且表面不规则的“土坷垃征”13例;鼻窦局部骨质增厚16例.另外2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为上颌窦嗜酸细胞乳头状瘤1例、出血坏死性息肉1例.结论 真菌球型鼻窦炎患者CT主要特征是鼻窦内软组织不均匀密度影,其内可见高密度钙化点;其次鼻窦内部分浑浊影,表面高低不平;骨质局部增生肥厚也是其体征性表现.单纯依靠CT检查结果诊断真菌球型鼻窦炎有误诊的可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Treg细胞、Th17细胞在成人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80例成人原发性ITP患者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8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病例组给予一线的糖皮质激素治疗,4周后评估疗效(完全反应、有效、无效)。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两组外周血Treg细胞、Th17细胞百分比,计算Treg/Th17,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成人原发性ITP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外周血Treg细胞百分比降低,Th17细胞百分比升高,Treg/Th17降低
目的 观察异环磷酰胺+奈达铂+依托泊苷(简称INE方案)治疗复发性髓母细胞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复发髓母细胞瘤患儿46例,均接受INE方案化疗:异环磷酰胺2000 mg/(m2·d)+奈达铂30 mg/(m2·d)+依托泊苷100 mg/(m2·d)治疗3 d,同步水化3000 mL/(m2·24 h),每3周1次,3周为1个治疗周期.观察并记录患儿治疗起效时间、治疗有效反应(包括病情缓解和病情稳定,每2~3个周期复查全脑全脊髓MRI评估)率、肿瘤进展时间(治疗开始至肿瘤再次进展时间).Kaplan-Mei
目的:分析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用于卵巢肿瘤护理干预中的临床价值和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医院妇科72例卵巢肿瘤术后接受TP化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对策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6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卵巢肿瘤术后优质护理,观察组患者增加质量敏感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敏感指标尿路感染、口腔黏膜炎、恶心呕吐发生率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静脉血栓栓塞、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发生率等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两组患者CD-RISC评分、PSQI评分无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目前最为有效的促肝纤维化因子之一,在介导和促进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正常肝脏中,多种细胞如肝细胞、肝星状细胞(HSCs)可分泌潜伏形式的TGF-β1存储于TGF-β池。当肝脏受到持续损伤时,TGF-β池中的TGF-β1生物活性被激活后不仅可促进肝内多种细胞不断分泌TGF-β1和其他细胞因子,还可促进肝内多种细胞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导致细胞外基质增生和降解失衡。HSCs作为肝纤维化启动和发展的中心,其分泌的TGF-β1作用于HSCs自身和肝细胞受体等其他细胞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D-二聚体(D-D)联合ABCD2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发生脑梗死(C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50例TIA患者,根据是否发生CI分为脑梗死组(58例)、非脑梗死组(92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检测两组血浆sCD40L、D-D水平,并进行ABCD2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IA后CI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sCD40L、D-D联合ABCD2评分对TIA后发生CI的预测价值。结果脑梗死组高脂血症占比、ABC
目的 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异位病灶组织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M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6(CDK6)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105例EMs患者为观察组,其中临床分期为Ⅰ期11例、Ⅱ期27例、Ⅲ期58例、Ⅳ期9例;卵巢型86例,深部浸润型19例.同期行子宫切除手术的子宫肌瘤患者为对照组.术中收集观察组异位病灶组织及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组织中FoxM1、CDK6;分析EMs异位病灶组织中FoxM1、CDK6表达与患者病理分期、临床分型的关系;采用Sp
目的 观察普罗帕酮与胺碘酮在混合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 混合性心律失常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150 mg胺碘酮,静脉注射,无效者于15 min后再次注射150 mg胺碘酮.在心律得到控制后,予以胺碘酮1 mg/min持续微量泵入,48 h后停用.研究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普罗帕酮35~70 mg,静脉注射,无效者于20 min后再次注射普罗帕酮35~70 mg,心律控制后予以胺碘酮,用法同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率、P-R间期、QTc、LV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后复发再次手术切除与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肝癌初次手术治疗后复发患者58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再次手术组24例与射频消融组34例。再次手术组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开腹肝癌切除术,射频消融组行腹腔镜联合超声肝癌射频消融、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癌射频消融。比较两组再次治疗前的临床资料、再次治疗的术中术后情况以及预后。结果再次治疗前两组性别、年龄、初次切除至复发时间、肝功能分级、复发肿瘤数目、位置、大小、血清检测项目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再次手术组治疗
目的 观察双房双极及单房单极射频消融术在心脏瓣膜病并发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心脏瓣膜病并发心房颤动患者48例,根据消融方式不同分为A组、B组.A组给予双房双极射频消融治疗,B组给予单房单极射频消融治疗.术后半年行心脏超声及12导联心电图(必要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两组术后半年左房前后径、射血分数,统计两组术后半年房颤复发(房颤或房扑持续时间>30 s)及窦性转复律例数.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中房颤消融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电除颤次数、术后呼吸
目的 探讨miR-944过表达对三阴乳腺癌(TNBC)MDA-MB-231细胞系的侵袭、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qRT-PCR法检测TNBC细胞系MDA-MB-231、MDA-MB-453、HCC1806和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系HBL-100中的miR-944.选取miR-944相对表达量最低的MDA-MB-231进行后续实验.收集对数生长期的MDA-MB-231分为miR-944过表达组(miR-944-IN组)、阴性对照组(miR-944-NC组),miR-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