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陈汤加味治疗痰浊阻肺型咳嗽的临床疗效及对中医证候积分、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影响

来源 :中医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zhido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二陈汤加味治疗痰浊阻肺型咳嗽的临床疗效及对中医证候积分、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龙子湖院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郑州市新华中医院门诊就诊的咳嗽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选用二陈汤加味(姜半夏、陈皮、炒紫苏子、党参、苦杏仁、麸炒白术、麻黄、葶苈子、茯苓、山药、桂枝、麸炒枳壳、地龙),每日1剂,水煎,于上午10点和下午4点温服;对照组给予太极急支糖浆(主要药物组成为麻黄、前胡、枳壳、鱼腥草、紫菀、金荞麦、四季青、甘草片),每次20~30 mL,每日3~4次,口服.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6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3.33%(22/30).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咳嗽症状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二陈汤加味可以提高痰浊阻肺型咳嗽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 检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外周血趋化素样因子1(CKLF1)、CC趋化因子受体4(CCR4)水平,探讨二者与脑出血后血脑屏障破坏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6月就诊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85例作为脑出血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5名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CKLF1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CCR4水平,根据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评估病人预后情况并分为预后良好组(54例)和预后不良组(31例).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脑出
支架内再狭窄和支架内血栓形成是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及远期临床预后,抗炎治疗是当前防治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手段.“络风内动”病机学说涵盖了以“不稳定”为特征的中医病机及“血管炎症微环境”的科学内涵.运用“息风通络”法及“风药”从炎症抑制的角度对防治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进行探索,可为中医药防治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从周仲瑛教授的“伏毒”学说出发,探讨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可能的中医病因病机,以期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
目的 将3D打印技术、数字化建模技术与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手术相结合,为临床治疗个性化三叉神经痛提供一种新型、简单、可靠、安全的手段.方法 首先依据病人CT扫描颅骨数据,在3D-slicer软件中针对病人颅骨、皮肤、动脉等进行三维模型重建,在重建模型中进行手术路径规划模拟,以此为基础设计出个性化卵圆孔穿刺导板,并利用FDM打印机对导板进行三维打印进而应用于临床中引导穿刺.结果 通过个体化卵圆孔穿刺球囊压迫模型确定了穿刺针的“进针点”“靶点”及最佳的穿刺路径与穿刺深度.然后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辅助穿刺模板,在
痴呆是一种认知、行为和心理症状的综合征,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非常沉重的照顾负担和经济负担.中医药因其多层次、多靶点、多途径、多通路作用特点及优势,在防治痴呆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其成分复杂,作用机制难以阐明.网络药理学的核心理念与中医药“安全、有效”的重要观念相吻合,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这与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相一致,可以对中医药与痴呆及其靶点之间“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协同作用关系进行阐释,为中医药防治痴呆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急性心力衰竭病人左心尖形态及功能的定量评价作用.方法 选取宜昌市中医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病人80例作为病例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8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Philips HD-1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及心尖部形态及功能指标,比较两组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纵向长轴径(Ld)、收缩末期心尖角度(θs)、舒张末期心尖角
目的 观察甲泼尼龙辅助治疗小儿难治性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3例难治性癫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与观察组(47例).对照组采用左乙拉西坦联合维生素B6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治疗.比较两组癫痫发作频率、临床疗效、脑电图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癫痫发作频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0%,高于对照组的71.33%(P<0.05);观察组治疗后α、β、δ、θ波频段的相对功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到终末期的临床综合征,亦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病情通常复杂危重,治疗棘手,既往诊疗经验中发现单纯西医治疗常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而将西医常规治疗与中医治疗相结合临床效果远大于预期.郭维琴教授对心衰病诊疗有独到见解,并且创制益气泻肺方应用于临床,将此方用于2例重症心力衰竭病人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目前,冠心病的发病人数快速上升,并逐步呈年轻化发病趋势.冠心病的高病死率、高复发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导致严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因此,针对冠心病预防与治疗策略进行逐步优化的研究刻不容缓.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学对于冠心病的认识与治疗已基本确立,并有了一套行之有效、沿用至今的论治体系.现代中医药亦在不断的实践与自我创新中前进,中医药防治冠心病的理论体系亦在不断地充实与发展.分别从中医、西医不同角度分析冠心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从中探寻中西医结合早防早治冠心病的契合点.通过分析,认为西医以运用现代科技的手段早治为主
目的 探究脉搏灌注变异指数对病人从仰卧位改为俯卧位后引起的心排血量下降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全身麻醉下行腰椎手术的病人,全身麻醉后连接Vigileo系统监测每搏量变异度、心排血量,同步使用Massion Radical 7系统监测脉搏灌注变异指数、脉搏灌注指数.分别记录仰卧位及俯卧位时各项生命体征(平均动脉压、心指数、每搏量指数、心率、心排血量、每搏量变异度、脉搏灌注指数及脉搏灌注变异指数),分析俯卧位前后每搏量变异度与脉搏灌注变异指数的相关性.结果 仰卧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