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2月患儿100例,将100例患儿按随机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两组病例均给予口服或者静脉补液,酸中毒或者电解质紊乱者给予相应的纠正,并给与止吐、退热等对症治疗。对照组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乳酶生,复合维生素B等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上述治疗基础上应用喜炎平注射液。将两组患儿的治疗结果相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两组相对比,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在临床上治疗小儿腹泻,不良反应小,缓解症状较快,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喜炎平 小儿腹泻 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22.1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6-191-01
小儿腹泻病是一种多因素,多病原引起的疾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的患儿可发生脱水以及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并发症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是造成小儿生长发育障碍、小儿营养不良等的主要原因之一[1]。小儿腹泻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性战略,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2]。旧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通过抗生素治疗小儿腹泻病,效果不佳停药后容易复发,给患儿家长带来极大的身心负担。因此,探讨如何合理的治疗小儿腹泻病。
喜炎平注射液是从中药穿心莲合叶中提取的穿心莲内脂磺化物,为临床常用水溶性中纯中药制剂,具有广谱的抗病毒和抗菌作用,同时能抑制炎症是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物,对金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十多种细菌,有病毒的吞噬能力,提高血清中溶菌酶的含量,增强细胞免疫能力,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呼吸道炎症、支气管炎、肺炎、脑炎及细菌性痢疾。喜炎平治疗小儿腹泻有临床报道,本文对治疗小儿腹泻的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2月收入100例腹泻患儿为对象,年龄3个月—5岁、男67例、女33例。急性起病的患儿占多数,每天腹泻的次数平均7—13次,大便性状为非粘液浓血样、稀水蛋花汤样,伴有上呼吸道感染、如流涕、咳嗽等占多数。72例患儿伴有发热、呕吐等症状,体温大概在38.1°C—40.1°C之间。有28例患儿曾于院外反复使用多种抗生素。现将100例患儿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病例均给予口服或者静脉补液,酸中毒或者电解质紊乱者给予相应的纠正,并给与止吐、退热等对症治疗。对照组上述治疗基本上给予乳酶生,复合维生素B等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上述治疗基本上应用喜炎平注射液,1岁以下(肌肉注射)一次1ml-3ml一日2-3次,2岁以下(肌肉注射)一次2ml-4ml一日2-3次,静脉滴注,一日3ml-6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体或者是氯化钠中。
1.3评价指标
显著:治疗3天内全身症状消失,大便次数≤3次每天,性状恢复正常。有效:治疗3天内全身症状明显改善,大便次数≤4次每天,大便的性状由稀水糊状或水样便变为糊状;无效:治疗3天内全身症状无好转,甚至加重,大便次数无好转性状无改变。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资料数据,计量资料表示方法为均数±标准差,进行t检验,以P<0.05作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结果
观察组50例患者中有39例患儿治疗显著,7例有效、4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2%;对照组50例的患儿中有27例治疗显著,8例有效、15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70%。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两组患儿治疗结束后,将其止泻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两组患儿治疗结束后,将其退热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详见表3。
3 讨 论
小儿腹泻是由于病毒感染所引发的,临床症状表现为黄色、稀水样便,每天达到十几次,伴有发烧、咳嗽、呕吐等,病程在一周左右。小儿由于肠管微生态平衡脆弱,免疫功能底下,酸度低,胃酸分泌少,易受外来因数破坏而引气的腹泻病。以至今对小儿腹泻常采用广谱抗菌素治疗,用于滥用抗生素使肠道出现微生态失调,破坏正常的菌群结构,扰乱肠道菌群而导致腹泻不痊愈[3],在治疗小儿腹泻病时,首先要调整饮食结构,由于患儿的腹泻大多数伴有乳糖吸收不良,因此,对较大的婴儿可增加饮食中的各类食物含量,较小的婴儿为更换不含乳糖的奶粉,从而显著乳糖的摄入。研究发现导致患儿腹泻的主要原因是病毒和细菌感染。喜炎平是一种清热解毒、收敛止泻、止痢消炎药,是一种消化道粘膜保护剂,对消化道的病毒、细菌以及产生的毒素有选择性固定抑制作用。喜炎平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有效率为92%,而且退热与止泻都较快速,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充分说明喜炎平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确认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叶志龙,马红. 止泻方敷脐辅鱼腥草针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48例[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4,(06) .
[2] 胡德科,胡伟. 丹参粉针剂合云南白药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50例[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4,(06) .
[3] 胡仁俊. 注射用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小儿腹泻90例疗效观察[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6,(02) .
关键词:喜炎平 小儿腹泻 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22.1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6-191-01
小儿腹泻病是一种多因素,多病原引起的疾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的患儿可发生脱水以及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并发症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是造成小儿生长发育障碍、小儿营养不良等的主要原因之一[1]。小儿腹泻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性战略,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2]。旧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通过抗生素治疗小儿腹泻病,效果不佳停药后容易复发,给患儿家长带来极大的身心负担。因此,探讨如何合理的治疗小儿腹泻病。
喜炎平注射液是从中药穿心莲合叶中提取的穿心莲内脂磺化物,为临床常用水溶性中纯中药制剂,具有广谱的抗病毒和抗菌作用,同时能抑制炎症是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物,对金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十多种细菌,有病毒的吞噬能力,提高血清中溶菌酶的含量,增强细胞免疫能力,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呼吸道炎症、支气管炎、肺炎、脑炎及细菌性痢疾。喜炎平治疗小儿腹泻有临床报道,本文对治疗小儿腹泻的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2月收入100例腹泻患儿为对象,年龄3个月—5岁、男67例、女33例。急性起病的患儿占多数,每天腹泻的次数平均7—13次,大便性状为非粘液浓血样、稀水蛋花汤样,伴有上呼吸道感染、如流涕、咳嗽等占多数。72例患儿伴有发热、呕吐等症状,体温大概在38.1°C—40.1°C之间。有28例患儿曾于院外反复使用多种抗生素。现将100例患儿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病例均给予口服或者静脉补液,酸中毒或者电解质紊乱者给予相应的纠正,并给与止吐、退热等对症治疗。对照组上述治疗基本上给予乳酶生,复合维生素B等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上述治疗基本上应用喜炎平注射液,1岁以下(肌肉注射)一次1ml-3ml一日2-3次,2岁以下(肌肉注射)一次2ml-4ml一日2-3次,静脉滴注,一日3ml-6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体或者是氯化钠中。
1.3评价指标
显著:治疗3天内全身症状消失,大便次数≤3次每天,性状恢复正常。有效:治疗3天内全身症状明显改善,大便次数≤4次每天,大便的性状由稀水糊状或水样便变为糊状;无效:治疗3天内全身症状无好转,甚至加重,大便次数无好转性状无改变。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资料数据,计量资料表示方法为均数±标准差,进行t检验,以P<0.05作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结果
观察组50例患者中有39例患儿治疗显著,7例有效、4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2%;对照组50例的患儿中有27例治疗显著,8例有效、15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70%。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两组患儿治疗结束后,将其止泻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两组患儿治疗结束后,将其退热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详见表3。
3 讨 论
小儿腹泻是由于病毒感染所引发的,临床症状表现为黄色、稀水样便,每天达到十几次,伴有发烧、咳嗽、呕吐等,病程在一周左右。小儿由于肠管微生态平衡脆弱,免疫功能底下,酸度低,胃酸分泌少,易受外来因数破坏而引气的腹泻病。以至今对小儿腹泻常采用广谱抗菌素治疗,用于滥用抗生素使肠道出现微生态失调,破坏正常的菌群结构,扰乱肠道菌群而导致腹泻不痊愈[3],在治疗小儿腹泻病时,首先要调整饮食结构,由于患儿的腹泻大多数伴有乳糖吸收不良,因此,对较大的婴儿可增加饮食中的各类食物含量,较小的婴儿为更换不含乳糖的奶粉,从而显著乳糖的摄入。研究发现导致患儿腹泻的主要原因是病毒和细菌感染。喜炎平是一种清热解毒、收敛止泻、止痢消炎药,是一种消化道粘膜保护剂,对消化道的病毒、细菌以及产生的毒素有选择性固定抑制作用。喜炎平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有效率为92%,而且退热与止泻都较快速,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充分说明喜炎平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确认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叶志龙,马红. 止泻方敷脐辅鱼腥草针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48例[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4,(06) .
[2] 胡德科,胡伟. 丹参粉针剂合云南白药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50例[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4,(06) .
[3] 胡仁俊. 注射用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小儿腹泻90例疗效观察[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6,(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