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拾柴路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rey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退休后,我常与妻子骑自行车带孙子到麒麟山公园玩。今天,我和妻子又到麒麟山公园玩。妻子突然提议说,到内樟祠去看一看。于是,我们便骑上自行车出发了。内樟祠是个小自然村,属于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就在象溪村附近,离县城有10公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和妻子每年至少要去那里好几趟拾柴火。
  我和妻子想重走一番当年拾柴火的山路,看看当年拾柴火的那些山头,重温拾柴火的情景。当年公路是土面,尽是雨水冲刷的坑洼,徒步拉车很难行,如今是水泥路面,骑车而行,自然轻松极了。
  走过官碑头自然村,转了一道弯,便到了山的入口处——五板桥。那里原来有林化厂、紫胶站、林区、林化小学,如今却成了林业科技实验中心和金线莲生产基地。基地对面的象溪河中有个游泳池。那里是县城居民消暑和健身的一个好去处。过了一道桥,便进入了一个山青水秀的清净世界。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确实保护得很好。何况,那象溪河又是县城居民饮用水的源头。公路沿象溪河蜿蜒而上,河水清澈,山风习习,崇山峻岭,郁郁葱葱。一路上,我和妻子边欣赏美景,一边聊起许多往事。
  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我家烧的柴火是毛草。我家就在紫荆山脚下,割毛草上紫荆山上割就行了。我小学毕业那年,就跟三婶上山学割毛草。三婶手脚很勤快,不一会儿就割了一担。她自己扎好担子,又帮我扎担子。我就跟三婶挑毛草担子下山,累得满头大汗。后来紫荆山的毛草割完了,就得到外樟祠和内樟祠的山路边的山头上割毛草。不久后又改烧树枝桠,也是要到那里的林区山上拾树枝桠作柴火。周末,我就和妻子拉着板车,到内外樟祠的林区山上拾枝桠。
  后来,不知谁发明了木屑灶,确实省柴又好用。在原来烧毛草的大灶中间,放置一个铁皮做的圆筒形木屑灶。木屑灶边开一个小口。又备两根竹管,一根插在木屑灶中间,一根从木屑灶口伸进去,才装入木屑并用木棍压实,然后取出两根竹管,又从灶口装进去一片烧燃的木片,这样就把木屑引燃,这时便可以烧饭烧菜了。木屑灶用了好几年,后来又改烧煤蜂窝炉,几年后又改用液化气灶和电磁炉了。
  当年进山里拾柴火,确实辛苦。家里有个竹筒,专用于上山拾柴火装干粮的。有时也买几个包子、馒头做点心。当年,我在六安小学当民办教师,晚上到学校备课改作业,有时太晚了就住在学校。第二天,家里就那个竹筒装早饭,让弟弟或邻居小孩给我送来。上山虽然带干粮和水,常常水喝完了,就喝山涧水。有时汗流多了,腿抽筋走不動,只好坐下来自己按摩一阵子,又继续走。
  妻子说,上山拾柴火还不算苦,毕竟有两个人,可以互助,一人在前面拉车,一人在后面推。她说我到龙溪师范念书那两年才算苦。事过境迁了,今天才听妻子诉苦。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考上龙溪师范民师班。上学两年没工资,学校只补贴点伙食费。几个星期回一次家,给妻子拿几块钱来零花。当年,我和弟弟也已分了家,弟弟的孩子小,我母亲跟他住,父亲跟我住。妻子既要种责任田,又要养猪种菜。老父亲病了,要她照顾,三个孩子要她管。妻子每天早早起床去卖菜,然后回来煮早饭,喂猪,让孩子和父亲吃过早饭,自己才吃了早饭去田里干活。晚上,又要加工猪饲料,忙到很晚才能休息。当时家里的经济来源,除了卖猪和卖甘蔗给糖厂外,靠的是妻子每天早上去市场卖菜的收入。当年,一斤菜才几分钱。我回家一趟要的几块钱,妻子不知要积攒多少天。妻子的大哥张泽发对我很关心。他常从平和小溪骑车到山城我家里看他的妹妹,看到我家里缺什么用的就去买,有时也放些钱给我妻子。
  我和妻子边聊边走,很快就到了外樟祠自然村,又转过几道弯,便到了内樟祠自然村。掩映在绿阴里的内樟祠小村落,便出现在眼前,河对岸那个小村落,远远望去,有二、三十户人家,大都是老房子,只有几幢新的房子。我们并不想进村子里。其实,当年,我们只在路边山上拾柴火。妻子没进过樟祠村,而我却去过了一次。当年,我骑自行车载同村的采药人到内山采草药,边走边采,到内樟祠村已快中午了。我就跟采药人去村子里找一位朋友。那位朋友很热情地请我们吃午饭。记得那米饭里夹了些沙子,但却吃得很香。因为喝山笋咸菜汤,味道甚美。
  妻子说,再走一段路到象溪村虎伯寮去看一看。我看太阳快下山了,就说下次再去吧。于是就往回走。象溪村,妻子没去过,我却去过三趟。第一次是我小学毕业那年。班主任王老师带领我们到象溪村搞勤工俭学,砍竹子扛竹子。在那里住了一宿。第二次是跟我的同乡一起去,到象溪村大旗尾找他的朋友。第三次,则是与小何、老肖等文友跟县老促会的老同志到老区村象溪采风。
  回来的路下坡多,很快就回到了梅花岭。我便跟妻子谈起当年在林化小学教书的往事。林化小学有个代课老师小郑。小郑是个福州姑娘。她借一本《第二次握手》的小说给我看。小郑跟一位林化厂女工很要好,那个女工是个龙海姑娘。她俩有空就来办公室找我,让我拉二胡伴奏,她俩唱歌。她们的歌声无疑使寂静的校园增添了几分乐趣。
  当年有一天,我和林化厂技术员小董到就近的山上玩,到“美人照镜”对面的“吊景”山上玩。那里有我安美社韩姓五房族人的祖墓。又到梅花岭上玩,那山上有一个我曾祖母的风水。登上那山峰顶上,远眺小城村那边的群山,层峦叠嶂,气势恢宏。然后又到官碑头村对面的山头上玩。我的祖父母的风水就做在那个山峦上。董技员后来调到县科委工作,如今退休了,我常常在月眉公园里与他散步聊天。
  看到梅花岭又让我想起当年在村子里教夜校和中午班的往事。那是我到六安小学当民办教师前一年,我带领夜校和中午班的学员到梅花岭山上割毛草,卖给碧侯村的砖瓦厂烧砖瓦。卖的钱,拿去买松木板来制作课桌椅,还有买课本和簿子。
  我和妻子边走边聊,很快就过了山出口处的官碑头村,回到了县城。今天了却了一个心愿,心里感到特别轻松愉快。
其他文献
冯小刚导演的影片主打“善良”牌,从《唐山大地震》到《一九四二》,再到前段时间火红的《芳华》,贯穿这幾部电影的灵魂都是两个字“善良”。这个让中华文化千年不朽的词,仍然是中华文化大放异彩的支撑,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血脉相连的基石。  《芳华》影片里的一句画外音相信打动了很多人: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才最能识别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我想说的是,无论社会怎么变化,无论人们追求的梦想多么奢华,善良一直就是
期刊
时下,“感恩”是一个社会敏感度很高的词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感恩的重要性。不過,我却对那句“感恩那些曾经伤害过我,打击过我的人,是他们的伤害和打击,令我的人生如此多彩!”持有不同的看法。  这句话经常出现在报刊之上,并通过各种载体广泛传播,似乎以此来展示“先败后胜”者的豁达与高尚,彰显人性的光芒。我实在是不敢苟同。“感恩”的意思是感谢别人的恩惠。何谓“恩惠”?自然是指惠及人心的善举。那些无情的
期刊
听孩子诵读崔颢的《登黄鹤楼》,我的心不禁泛起涟漪,离开家乡十余载,我多么想再回去看看黄鹤楼呀!不知是孩子稚嫩的读书声点醒了我,还是祖国七十华诞的浓厚氛围熏陶了我,国庆假期,我欣然带着孩子一起回了趟老家,去看了那始建于三国时代的黄鹤楼。  从漳州坐车到厦门,再从厦门搭上开往武汉的动车。孩子第一次坐长途动车,本来还担心她会不适应,没想到一路上她尽情地看着窗外快速倒退的房屋、树木、河流……还时不时地问我
期刊
说是探访,其实也不难,一条宽阔的水泥路绕着群山延伸至密林深处,翻越那座山,就是元中村,我们一路追寻当年红军走过的足迹。  元中,地处诏安县太平镇东部、由十多个自然村组成,属于革命老区村。这里四面环山、中间平坦,数千亩梅园以及尚未涉足的原始生态,都值得去看一看。  从镇区出发,沿着山路蜿蜒而行,途经梅仔坝自然村。两旁竹林夹道、绿荫蔽日,阳光透过竹叶缝隙,洒落地面后形成一个个斑驳的影子;一条清澈的小溪
期刊
老同学的丈夫突患重疾,大家听到后都唏嘘不已。刚刚40岁,家里的顶梁柱就遭受这样的磨难,这一家人往后可怎么生活。有人提议,不如大家为他们捐款吧,数量多少不必在乎,主要是为表达一下同学们的心意。这个提议很快得到我们的响应,大家纷纷慷慨解囊,要尽最大努力帮老同学度过难关。  我们凑了一笔数量不小的“善款”,奔向同学的家里。让我们意外的是,这个遭受重创的家庭并没有被阴云笼罩,一家人依旧是乐观的,他们跟我们
期刊
金秋九月,走进平和县长乐乡秀山村,从山坳口远远望去,一排排崭新的民居高低有序坐落在山腰上,四周群山苍翠,房前屋后果树成片,金橙橙的柚果挂满枝头,远远望去,仿佛走进某个大型庄园或某个旅游胜地。谁曾想,这世外桃园般的秀山村,却曾是敌我双方争夺最激烈的战场,也是革命的大本营,张鼎丞、谭震林、王直、熊兆仁、刘永生等老一辈革命先烈们都曾在这里洒过青春热血。  秀山,解放前叫秀磜,与龙岩永定广东大埔接壤,是闽
期刊
有人曾说过:“烟火是物质上的食粮,书香是精神上的食粮,缺一不可”,说得多好,这样的文字读起来就让人舒服,仿佛看到烟火岁月里那些温暖舒心的日子,有柴米油盐,也有书香缭绕。  认识一个写文的女子,是一个全职妈妈,爱好诗书,喜欢文字,除了日常的照看孩子,洗衣做饭,大多数时间都是徜徉在文字的海洋里。走进她的家里,你会发现从客厅到卧室,大大小小的柜子里到处都装满了书籍,有世界名著,也有儿童读物,茶余饭后就是
期刊
那年,虽已是九月,如火的凤凰花依旧在枝上翻飞,似乎在迎接新一批中师生的到来。艺术楼前人头攒动。墙上的花名册班主任一栏赫然写着——“黄萍”。最前面的桌子旁坐着一位年轻的女老师,白色雪纺上衣,下着浅色半身裙,一束马尾低低地附在后背,淡雅、清新,犹如一朵白莲盛开在那里。初次相见,却恍若故人。  终于,我来到了她的面前。她抬起头,眼含笑意:“我是这个班的班主任,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来问我。”声音很轻,很细,
期刊
人的记忆是一件很神奇的东西,当初你以为有些片段,被时光尘封且从此不复再现,却居然会在生命的某一刻,灿烂地燃放,并串连成一道风景,有了可圈可点的印迹,就像我和邻家阿哥若干年后的相逢。  童年的我被父母寄养在县城边上的村子里,那是我人生中快乐美好的一段童年记忆。那户寄养人家有好几个孩子,我与他们最小的女儿同岁,因此深得寄养父母的宠爱。那时跟着其他兄弟姐妹一样称养父母为爸妈,小小的年纪,其实哪里懂得亲生
期刊
“谢谢你们的大恩大德,谢谢……谢谢……”2018年3月11日早上9时左右,在漳州市110指挥中心,年近六旬的四川籍李先生老泪纵横,泣不成声,他紧紧握住民警蔡权泉他们几个的手,忙不迭地连声道谢,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连日来饱受煎熬的沧桑之脸终于拨云见日绽放笑容,一直高悬在心上石头总算落地了。  夜半惊魂  入夜的漳州是迷人的。车水马龙,灯火辉煌,闪烁的霓虹灯把小城装扮得流光溢彩,婀娜多姿。与往常一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