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溢血应用亚低温联合治疗的疗效分析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亚低温联合治疗脑溢血的疗效。方法: 以80例脑溢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治疗和亚低温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5%,术后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分别为(12.58±1.58)、(71.07±1.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术后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分别为(111.01±2.05)、(64.14±1.22),观察组总有效率、术后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2.5%,对照组为30%,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亚低温联合治疗脑溢血的疗效显著,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良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脑溢血;低温治疗;亚低温联合治疗
  脑溢血是脑血管神经功能损伤的继发性疾病,脑出血可造成脑室系统阻塞,影响脑脊液循环,使脑室快速膨胀、脑压上升。而脑室膨胀和脑压上升会反作用于脑脊液循环,进一步降低脑脊液循环效果,破坏脑深部结构[1]。脑出血引起的脑组织损伤为不可逆损伤,出血部位周边脑组织在血肿的压迫和刺激下,可出现高热和呼吸循环功能障碍,轻则致残,重则导致死亡。近年来,我院将用于治疗颅脑创伤、心肺复苏术后脑复苏治疗的亚低温联合治疗用于脑溢血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我院脑溢血治疗脑溢血患者的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溢血患者,患者均确诊为高压性基底节区脑溢血。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38例,最小年龄41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年龄(66.7±8.4)歲。入院血压:舒张压90~137mmHg,平均103mmHg;收缩压150~215mmHg,平均186mmHg。入院体温:最低36.7℃,最高38.0℃。出血量:最少16mL,最多35mL。排除标准:动脉瘤破裂和动脉畸形患者、合并血液疾病患者、肝肾功能障碍患者。80例患者被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血压、入院体温、出血量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脑出血治疗,包括控制血压、降颅压、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观察组患者接受亚低温联合治疗,首先使用电子冰毯降温机降温、中心静脉冰敷及戴冰帽降温,配合药物降温,将患者肛门温度维持在33~35℃;降温期间使用呼吸机给予呼吸支持。低温治疗3d后,停用物理降温,使温度逐渐恢复。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
  1.3疗效判定
  根据高血压脑出血症状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幅度将治疗效果进行划分,基本治愈: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幅度为90%-100%;显效: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幅度为46%-89%;好转: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幅度为21%-45%;无效: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幅度为0%-20%或死亡。有效率=(基本治愈+显效+有效)/总人数
  1.3统计学分析
  组患者的数据均使用SPSS21.0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频数和率(%)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70%,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自理能力得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脑溢血属于临床危急重症,对治疗的要求极高。低温治疗具有较好的脑保护作用,在颅脑损伤、脑出血和心肺复苏等疾病中有重要的治疗价值。低温治疗的温度多在25℃以下,该方法实施存在一定困难,而且低温治疗后患者出现心率失常、凝血功能障碍的几率较高,因此低温治疗的临床应用不广[2-3]。和低温治疗相比,亚低温联合治疗实施更加方便,疗效缺陷,患者出现低血压、凝血凝血功能障碍的几率低的优点。因此,本文就亚低温联合治疗脑溢血的疗效。
  亚低温的温度范围在32~35℃,机体器官在亚低温温度范围内可维持正常运作,对器官的影响较小,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几率底。而且亚低温对神经元有一定保护作用,可有效避免缺血性闹损害程度。因此,研究学者将亚低温联合治疗用于脑保护。经过大量实验研究发现,亚低温联合治疗对脑损伤保护的作用机制较多,第一,亚低温可降低脑细胞代谢率,脑组织的氧消耗和ATP消耗减少,从而降低脑损伤程度[4]。第二,由于脑溢血可引起脑组织缺血和缺氧,进而引起一系列有害变化,并释放5-羟色胺、血管紧张素II等物质,引起细胞内Ca+水平异常升高,引起脂质过氧化反应物堆积,造成神经元进一步受损,加重脑损伤程度。亚低温可通过抑制脑缺血后脂质过氧反化反应物堆积,减少氧自由基产生数量以及连锁反应,从而起到保护脑组织作用[5]。
  国内有研究发现,亚低温具有确切的神经元保护作用,亚低温治疗后患者脑水肿程度显著减轻,颅压显著减低。另外,该研究结果还显示亚低温联合治疗具有保护血脑屏障、促进损伤神经轴索修复,从而减少神经元坏死。本研究结果也显示亚低温联合治疗脑溢血的疗效显著,观察组经亚低温联合治疗后,总体有效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死亡率更低。提示亚低温联合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生存情况,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自残率。另外,经过随访调查研究发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日上生活自理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几率差异不显著(P>0.05)。提示亚低温联合治疗的远期疗效显著,患者神经缺损及预后情况良好。不良反应几率较低也表明亚低温联合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亚低温联合治疗脑溢血的疗效显著,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良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黎鹏,刘国祥. 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及进展[J]. 医学综述,2011,01(08):1169-1172.
  [2]杨晶晶,杨忠梅,唐玲. 依达拉奉联合亚低温治疗脑梗死的Meta分析[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4,02(11):10-16.
  [3]陈伟轩,黎学谦,何志鹏,刘小红.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J]. 当代医学,2014,11(32):51-52.
  [4] 王光胜,耿德勤.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11,13(24):3753-3756
  [5]牟志芳,董跃福,李勇,刘克喜. 亚低温对心肺复苏术后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5(24):73-74.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对人口的虹吸效应增强,人口在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中,随之加重了城市道路交通的负担.人行天桥的建设可以延伸人流疏导空间,实现人流与车流的有效分离.但是,城市人行天桥施工环境相对复杂,特别是大型钢结构类天桥的吊装施工中,往往潜在诸多质量和安全隐患,必须以合理的方式完成吊装工作,同时还需兼顾现场车流秩序以及正常施工的双重要求.以某人行天桥工程为背景,探讨大型钢结构吊装技术,阐述关键作业要点,旨在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为了验证某土石坝的坝坡是否稳定并研究渗流对坝坡稳定性的影响,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某土石坝在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的上下游坝坡稳定性,得到对应工况下坝坡的危险滑裂面位置和安全系数。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探究混凝土防渗墙、粘土防渗体和水平排水带分别移除后对坝坡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土石坝的防渗和稳定设计较为完善,坝坡的安全系数符合要求。三类防渗排水设施对于坝坡稳定均有较大影响:混凝土防渗墙主要影响地基渗流;粘土心墙能够有效地降低坝体浸润线;水平排水带主要用来排出坝内渗水,降低坝体浸润
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坝址区域河道狭窄和弯曲,对其通航船闸布置带来一定的难度。通过水力模型试验,测试和分析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口门区的流态和流速分布,主要成果有:优化了船闸上游引航道进口处的导航墙布置,改善了船闸的通航条件,满足了船闸通航的要求;根据船闸下游引航道口门区及下游河道的流态和流速分布,对其通航状况进行了分析。该文成果已应用工程建设,可供类似工程设计和运行参考。
在当下房屋建筑工程领域,渗漏问题成为影响建筑结构安全和稳定的重要因素.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防渗漏施工工艺也不断进步,但由于房屋建筑工程中出现渗漏的原因比较多,在开展防渗漏施工时除了要进行防水材料的选择,更要加强对防渗漏技术的应用.基于此,论文结合房屋建筑出现渗漏水的原因,详细阐述了房屋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工艺与技术的应用,为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提供技术指导.
我国加入WTO以来,海外EPC项目的 建设数量不断增加、建设规模也在扩大.在海外EPC项目建设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阻碍投标、设计和采办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因此,作为海外EPC项目的 主要负责人,要根据EPC项目的 实际情况,恰当地向企业提出海外EPC项目投标、设计及采办管理的可行性建议,以进一步保证海外EPC项目建设质量、目标和效率的同步实现.
文旅主题工程施工中,主题彩绘上色是建筑饰面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它承载着建筑的主题风格表现、时空年代感定位、艺术氛围营造、视觉信息传达等功用.通过有目的 的艺术表现手法、着色工艺塑造,可以营造传达勾勒物象,抒发特有的艺术感染力引导空间共鸣.本主题彩绘上色施工技术通过科学合理统筹和规范工艺工序总结,化繁为简,形成成熟有效、标准有序的施工工艺,保证最终上色效果能准确达到艺术设计标准与氛国营造的效果,在提高工效的同时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
公路桥梁的高墩施工一般采用翻模技术,高墩翻模具有施工方法简单、管理方便、外形美观、工期短、施工中可随时纠正偏差等优点.作为路桥工程建设的重要施工技术,翻模施工的技术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论文结合马来西亚项目高架桥施工中采用的翻模法施工技术,从工序安排、模板设计、混凝土工程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实践证明,翻模技术在马来西亚高架桥施工应用中,从时间、经济、安全等方面均满足施工要求,在类似桥梁中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海上风电项目按结构形式分为固定基础式海上风电与漂浮基础式海上风电.虽然二者的结构形式与力学性能遇异,但在施工屡面存在较为紧密的相似性与关联性.论文通过对两类海上风电项目施工所涉及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归纳了建设固定基础式海上风电项目与漂浮基础式海上风电项目存在的共性与注意事项,对后续海上风电项目的 开发、投标、施工以及运维等全方位内容的实施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作用.
三河口碾压混凝土拱坝具有“一高一长一大”的特点,大坝温控防裂问题突出。该文通过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三河口碾压混凝土拱坝从结构设计到现场施工等一系列温控技术方案,结合现场监测数据,详细总结了三河口碾压混凝土拱坝在温控设计、现场施工和动态监测等方面的温控技术经验,研究成果可供工程人员参考借鉴。
伴随着国内交通行业的迅速发展,沥青混凝土路面逐渐成为高等级道路的重要结构类型之一,为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施工单位要根据设计要求编制科学的施工方案,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进行施工.基于此,论文结合武(汉)深(圳)高速公路仁化至博罗段工程的设计要点与路面结构参数,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作业的质量控制要点,从而有效提升在当地高温多雨环境下的整体建设质量,保证工程项目的 实际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