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性小麦品种宁麦24原种繁育技术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rry_jo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宁麦24是2015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小麦新品种。该文介绍了宁麦24的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術,并以宁麦24原种生产为例,介绍了采用三圃制、株系循环法与分子辅助技术繁育小麦原种的方法,以期为小麦原种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小麦;宁麦24;原种繁育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12-0091-2
  Abstract:New wheat variety of Ning Mai No.24  is authorized by crop variety Approval Committee of Anhui province in 2015.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ain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Ning Mai No.24 pedigree seed.Taking the production of Ningmai 24 as an example, the methods of using three nurseries, plant cycle and molecular assisted technology to breed wheat were introduced in order to provide technical referen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wheat original seed.
  Key words:Wheat;Ning Mai No.24;Pedigree seed breeding
  宁麦24系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苏省农科院合作以宁麦9号群体中选育的优质、增产潜力大、矮秆、抗倒性强的小麦品种,抗黄花叶病、中抗赤霉病、抗穗发芽突出,2015年通过安徽省审定,2018年由江苏省和浙江省引种,现已成为沿淮淮南麦区主推的春性小麦品种。推广和使用优良品种是实现小麦增产的一项关键措施,而种子繁育则是优良品种推广的关键环节[1]。为了更好地发挥宁麦24品种的增产效益,不断保持和恢复良种的优良性状,本文介绍了宁麦24的品种特性及采用三圃制与株系循环法等生产小麦原种的方法。
  1 特征特性
  株高79cm左右,株型较紧凑,茎秆坚韧,抗倒性较强;分蘖力强、抗寒性好,穗长方形,壳白色,长芒,籽粒红色;平均穗数为525万/hm2,每穗粒数40粒,千粒重42g;丰产性强,一般栽培条件下,单产可达8250kg/hm2,高产田块达9750kg/hm2。适合在江苏省淮南地区、安徽淮河以南及沿淮地区、浙江省作冬小麦种植。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适时早播 在安徽沿淮及淮河以南地区,适宜播期为10月20日至11月中旬,适期内争取早播。
  2.2 合理密植 适期播种,基本苗以180万~270万/hm2为宜,推迟播种或肥力水平偏低的,应适当增加基本苗。做到足墒下种,均匀播种。
  2.3 肥水管理 一般施纯氮225kg/hm2,五氧化二磷105~120kg/hm2,氧化钾120kg/hm2。有机肥和磷、钾肥全部底施,氮肥70%底施、30%拔节期追施。氮肥运筹重点应施好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和孕穗肥,比例为5∶1∶2∶2,小麦磷、钾肥运筹提倡2次施用,基肥和拔节肥各施50%左右。
  2.4 适时化控防倒伏 对于群体较大、肥力较高的地块,起身期可结合化学除草进行化控,防止倒伏。对有倒伏可能的麦田,可在起身至拔节前,用15%多效唑600~750g/hm2,或5%烯效唑30~40g,或25%助壮素225~300L/hm2,兑水450~600kg/hm2,均匀喷洒在麦苗上。
  2.5 病虫草害防治 播后苗前处理:播种覆土镇压后,用麦田除草剂封闭,防治田间杂草,可使用噻磺·乙草胺等药剂封闭。茎叶处理:苗期出现禾本科杂草与阔叶杂草混生,在小麦拔节前可选用爱秀或阔世玛或麦极+苯磺隆等组合混用化除。小麦拔节前注意防治纹枯病,孕穗后适时防治白粉病、锈病、蚜虫等病虫害。
  3 原种繁育技术
  在繁育和生产应用过程中,由于机械混杂和生物学混杂等原因,会发生降低品种纯度和种性的现象。因此,在种子生产过程中,应在熟悉品种的特征特性上,分期观察选择,保持良种种性,延长使用年限,不断地保持和提高其种性,加速良种种子生产,以获得大量优质种子。
  3.1 三圃法
  3.1.1 计算穗选量 根据预期良种生产面积数量的需要,采用倒推法,推算出需要选取单穗的数量。按照每年需要提供666.67hm2繁材原种量为例,通过倒推法,加之考虑到标准穗穗的淘汰问题,第1年要选取1250穗标准麦穗。
  3.1.2 选标准穗 选穗是生产原种的关键,选穗于小麦拔节孕穗期、蜡熟期进行。在生长整齐稀播种植的宁麦24穗行圃田内,筛选选取株高79cm左右,具有本品种典型特征的单穗,入选穗行圃。选出的穗子再经室内复选,除掉不符合品种标准的单穗、选取典型性的穗子,50个穗扎成1捆,每1单穗脱成1包,同一来源的每50穗装1纱网袋进行保存,25包共计1250穗,以备种植。
  3.1.3 建立穗行圃 将选留的宁麦24单穗,约种19500行/hm2,行长2m,行距25cm,每穗种1行,采用人工开沟种植,点播均匀。穗行圃间留50cm的走道便于观察记载。在冬前幼苗阶段鉴定看苗相;抽穗阶段,鉴定抽穗期早晚;成熟阶段鉴定株高、整齐度、成熟期、抗病性、熟相等。根据日常观察品种株高、叶形、穗型等外在特征的微弱差异,符合本品种特征的保留,不符合的杂行、劣行挂牌标明淘汰,认真识别杂株,本着从严的原则,除去变异株。选取优良穗行625个单收、单脱,装袋以备下年播穗系圃。   3.1.4 建立穗系圃 将上年穗行分别种植,建立穗系圃。穗系圃的安排,长6.5,宽25cm,播小麦穗系圃时注意种植密度不宜太大,以便影响后期观察。根据品种发芽率,按区称重,测算每区种的行数,每系1区。播种方法采用等播量、等行距、稀条播。抽穗后进行细致观察,淘汰生长不良的穗系,标记穗系变异株,可用自喷漆对植株叶片、穗子标记和挂纸牌同时标记,定期做好记录登记,确保后期有据可查,能完全淘汰变异株。杂株率不超过0.05%时,拔除杂株后可以入选,穗系圃根据品种外在特征的微弱差异,分类单收单贮穗系种,当选穗系,首先清理干净收割机械,混合脱粒后,用做原种圃繁殖的种子。
  3.1.5 建立原种圃(混系繁殖) 将上年当选穗(系)的种子混合稀播于原种圃。一般行距25cm,播量75~150kg/hm2,适当稀播,扩大繁殖系数。生育期间加强肥水管理,原种圃小麦田间去杂3次以上,保质保量收获小麦原种。
  3.2 株系循环法 三圃制从选单穗到繁殖出原种需4年,历时较长。随着小麦育种水平的提高,育种速度的加快,小麦原种繁育的三圃制难以适应小麦品种快速更新换代的要求[2-5]。在基础材料较好的情况下,可采用株系循环法生产原种[6-7]。株系循环法选用单株为材料。
  第1年夏从纯度较好的穗行圃、穗系圃或原种圃中选取宁麦24单株2000株,每個株行种5.5cm长,选1个单株播种1行,行距25~30cm,人工开沟条播。第2年夏季,择优拔取典型株行20行,每个株行选取单株100株,共计2000株,其余株行混收,约可收1600kg种子。第2年秋季稀播种植,第3年夏可收获原种100000kg。每年选单株2000株,以此轮回下去。此种方法要求选择单株一定要严格。
  在小麦种子提纯复壮的过程中,根据品种纯度情况,若原种纯度较好,可直接用株系循环法繁育小麦。也可因地制宜将2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加速原种种子生产,以获得大量优质种子。
  4 种子纯度鉴定
  为了确保提纯复壮材料筛选时,不因个人的眼光、喜好不同,造成品种提纯复壮跑样,扦取穗行种子样品,进行SSR分子检验,与宁麦24标准种子样进行比对,≥3个引物检测为非纯合,试验用引物参照国家发布的《主要农作物品种真实性SSR分子标记检测——普通小麦》,DNA提取及扩增方式同国标中所述方法。检测样品对21对引物进行鉴定,在试验过程中,对每个样品的特征进行详细记录,建立数据库。使用大田纯度鉴定与分子纯度鉴定一致的种子,确保种子纯度。
  参考文献
  [1]牛吉山,尹钧.小麦种子繁育的一般原则和通用程序[J].中国农学通报,2005,25(15):109-112.
  [2]卢铁锁.单圃制繁育小麦原种,加快良种推广应用[J].农村·农业·农民,1998,5:15.
  [3]孟宪朋.对小麦提纯复壮的几点体会[J].种子世界,1986,19(5):19.
  [4]张万松,陈翠云,王淑俭,等.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及其应用模式[J].中国农业科学,1997,30(2):27-33.
  [5]张新泉,李九灵.小麦品种快速提纯复壮技术[J].中国种业,2012,9:75-76.
  [6]郁志华.当前小麦原种生产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种业,2006,1:39-40.
  [7]王成超.搞好小麦种子提纯,提高品种使用价值[J].中国种业,2008,增刊:41-42.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摘 要:为探索根域限制下不同留果量水平对棚架栽培红地球葡萄生长的影响,设计了4种留果量水平:单株留17穗果(25972.22kg/hm2)、20穗果(30555.55kg/hm2)、23穗果(35138.89kg/hm2)、26穗果(39722.22kg/hm2),测定了生长期叶面积、叶绿素含量,以及果实成熟后果实单粒重、纵横经、果实着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留果量
期刊
摘 要:该文详细描述了嫘祖丽大蚊Tipula (Formotipula) holoserica(Matsumura,1916)的雄虫精子泵和雌虫生殖系统的特征。研究结果不仅能够为大蚊总科乃至双翅目的进化、交配机制研究积累数据,而且为大蚊分类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判定依据。  关键词:大蚊科;长角亚目;雌性生殖系统;双翅目  中图分类号 Q9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
期刊
摘 要:为探索江麦919品种的最佳播种期与播种量,制定其栽培技术规程,2017-2018年度在宿迁中江種业有限公司宿城区埠子镇大西村试验基地,进行了6个播期、播量的栽培试验,研究不同播期、播量对江麦919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的影响,为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依据。  关键词:江麦919;播期;播量;产量;性状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
期刊
摘 要: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比较了4种茎叶处理除草剂对麦田4~5期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施药30d后,5%唑啉·炔草酯对小麦安全且具有最佳的杂草防除效果,对麦田禾本科杂草去除率可达98.04%,对禾本科杂草鲜重防效为98.81%。因此推荐使用5%唑啉·炔草酯防除小麦田4~5叶期的杂草。  关键词:茎叶处理除草剂;禾本科杂草;株防效;鲜重防效  中图分类号 S451.221 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大气污染和环境恶化的加剧,提升城市绿化面积、扩大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植被覆盖率,越来越受到广大民众的关注。作为城市绿色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园在美好城市环境、净化空气以及改善城市局部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从植物园的类型、风格特征、特色建设等方面介绍了植物园的规划设计。  关键词:植物园;规划设计;建设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
期刊
摘 要:该文介绍了禽蛋产业中常见可用与禁用的药物,分析了兽药不规范使用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禽蛋产业;兽药残留;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85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12-0114-2  中国是禽蛋生产大国,其中鸡蛋是最主要的品种,约占我国禽蛋总产量的84%。但我国蛋类出口在国际农产品贸易市场中只占极小的份额,基本上处于自产
期刊
摘 要:通过开展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2种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复配效果试验,最终确定了30%苯醚·丙环唑微乳剂配方如下:苯醚甲环唑15%,丙环唑15%,正丁醇8%,YNR-01 20%,601 12%,YNR-05 5%,YNR-12 6%,水补至100%。此配方具有低温、热贮稳定性好、经时稳定的优点,各项指标符合微乳剂的要求。  关键词: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微乳剂;配方  中图分类号 S435
期刊
摘 要:以鸭梨果实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哈茨木霉对贮藏在常温条件(20±1°C)下鸭梨果实采后青霉病的抑制效果及相关机理。结果表明,哈茨木霉显著抑制了青霉病的发病率和病斑直径。哈茨木霉处理提高了鸭梨果实中几丁质酶(chitinase,CHI)和β-1,3-葡聚糖酶(β-1,3-glucanase,GLU)的活性,诱导了鸭梨果实中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期刊
摘 要:该文简要阐述了农业院校中材料化学课程的应用性特点、授课的教学方式以及课程理念等,并依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农业院校;材料化学;课程理念;自主学习;发展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12-0136-2  Abstract: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c
期刊
摘 要:秸秆离田是实现农作物秸秆多元化利用的先决条件和关键环节。浙江省海宁市在积极吸收国内先进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对现有秸秆离田技术工艺进行改进和创新,使其更适应杭嘉湖平原地区农业生产实际。该文详细介绍了海宁市农作物秸秆离田技术创新与实践的主要做法和应用效果,以期为相应技术推广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离田;捡拾打捆  中图分类号 S1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