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中的社会公平思想浅析

来源 :建筑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s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活动引发的社会公平问题也开始凸显,城市规划本文通过对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中的社会公平思想的梳理、总结,同时分析公平思想对规划理论的影响,希望对中国城市规划公平思想带来启发。
  关键词:西方城市规划 规划理论 社会公平
  1.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与社会改良
  19世纪下半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已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工业大生产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生活形态等方面的改变多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工业革命带来了工业城市的快速崛起,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爆炸式的增涨,城市建设中的种种矛盾例如及其昂贵的地价、恶劣的居住环境、混乱的城市结构、空间上的阶级对立、严重落后的公共卫生设施等,都使得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城市患上了的可怕的城市病。
  1.1乌托邦与空想社会主义:面对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弊端,很多怀有良知的先驱们开始质疑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并探索着他们理想中的国家与城市形态。今天一般将这些早期伟大思想家们的各种理论与概念,统称为“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来自于英国的人文主义者莫尔的“乌托邦”概念。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城市建设思想来源于他们的社会思想,他们认为必须建立理想的社会制度,在理想的社会制度下,来建设理想的社会形态与城市空间形态。如欧文的“新协和村”就是建立在公有制、自给自足的基础上建设规模适度的社区。
  1.2社会改良:一些有远见的规划思想家在社会改良思想下希望通过物质空间的改变来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代表人物有霍华德、盖迪斯等。先驱规划思想家们纷纷探索城市建设的理论、模型和方法,以城市空间结构的重组来重构社会生活。霍华德、格迪斯与芒德福被并称为西方近代三大“人本主义”规划思想家。他们把社会改良或改革与城市建设联系起来,将以人为本作为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核心思想,人本主义思想家的思想与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出自人性对大自然的爱”,目标是实现“公平”、“城市协调和均衡增长”。
  2.二战后至1980年代:公平问题成为规划中的重点
  二战后,新的社会矛盾与公平问题依然存在,在60 年代初期,美国掀起了一系列民主、民权运动,政治多元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同时,人们不断要求社会为所有的居民提供均等的社会权利。
  二战后,西方城市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运动,城市更新运动的目的是土地的重新开发,清除城市中心区的贫民窟,同时提供更多的住宅。但在操作过程中,城市更新采取了大规模推倒重建的改造方式,变成了以造成大量居民动迁为代价来实施由政府主导的大型开发项目。在城市更新运动中,正如当时人们所批评的那样,政府以征用权为基础,打着公共利益的旗号,将一部分人的获利建立在另一部分人利益损失的基础之上。
  2.1社会公平:在这样的背景下,到1960年代后期,规划领域中的社会平等与社会公正思想引起了广泛关注,并逐渐成为规划领域重要的社会思想之一。大卫·哈维(David Harvey)的著作《社会公正与城市》(Social Justice and the City)中指出城市规划应充分考虑社会平等和社会公正问题。城市规划理论研究也更多地关注社会公平和公众利益,规划师开始重视规划的社会经济效益,规划设计从单纯的物质空间规划转向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2.2公众参与:在当时社会公平问题的影响下,“公众参与”成为城市规划中新的理论思潮。公众参与思想的意义在于公众具有了城市规划过程中的“决策权利”,公众参与思想一部分是来源于对之前几十年中,由少数规划师和政府主导城市建设的“精英主义”式的规划思想的批判。在60年代以前,规划一直是或是被认为是一种政府行为,判断规划的好坏主要依赖技术手段和经验判断,这样往往忽视了公众的感受。此外,在城市建设中政府容易受到资本的影响,最终导致规划实施中很难考虑到公众利益。在60年代,公众参与作为规划民主思想的体现,开始被广泛民众所接受。
  2.3倡导性规划:公众参与思想的代表理论有(P.Davidoff)的“倡导性规划”。 倡导性规划对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尝试。1965年提出了“规划中的倡导论与多元主义”思想,他强调社会价值观的自主性,城市规划必须代表并容纳不同的价值观,规划不应以一种价值观来压制其他多种价值观,规划师不是抽象的公众代言人,而是服务于不同的利益群体,成为不同群体的利益代言人。戴维多夫认为所有社会团体都应该受到平等、公正的待遇,弱势团体应该得到规划师的帮助。
  3.社会公平视野下的规划理论新思潮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规划理论不断发展演变,主题都围绕着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主要有:联络性规划、新城市主义和公平城市理论。这三种理论都代表着不同的规划实践方向,且包含着对社会公平的不同程度的关注。
  3.1联络性规划:秉承倡导性规划的规划交流与公众参与的思想,联络性规划思想于上世纪80年代末产生并于90年代末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该理论以规划应代表各方利益的呼声、融合各方利益需求为目标,关注信息交流对于规划决策的影响。在规划师组织上下各界交流讨论过程中,借助公众参与的平台,以帮助社会不同利益团体。这能使社会弱势团体参与到规划制定的过程中,使其需求得以反应并被关注。规划师做为各方价值的平衡者,可以兼顾各方利益,避免因一方利益而损害另一方利益,也是得公共利益具有融合性。
  3.2新城市主义:对于空间隔离、两极分化等社会不公现象也有所关注,主要是从从物质空间设计的角度,进行具体的规划指导。新城市主义以“必须将公共领域的重要性置于私人利益之上”视为其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关注低收入阶层生活状况,设计中强调多样性和融合。新城市主义设计师通过建设多元化的物质环境、促进不同阶层的人空间资源共享。
  3.3公平城市理论:公平城市理论者认为城市规划是一项政治过程,并与社会有着紧密联系,而城市問题则是社会矛盾的空间体现,城市研究理论必须将城市发展过程与社会结构相联系。公平城市理论者认为权力均衡是资源分配机会均衡的基础,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前提。因此,弱势群体的利益呼声受到关注并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是权利的平衡与政治力量的扩充。
  结语
  随着西方民主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市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规划中已十分注重公众参与和社会公平,并始终跟随社会发展而不断 “民主化”,保障公民对城市规划的参与权与决策权,来缓和规划公平方面的矛盾。不断由“自上而下”得规划模式向“自下而上”转变。同时规划还将弱势群体的利益作为关注对象,城市规划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亨利·勒菲弗著,李春译.空间与政治[M].上海:上海人民出社.2008:16-18.
  [2]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3]赵守谅.论城市规划中效率与公平的对立统一[J].城市规划.2008,11.
  [4]石楠.试论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利益[J].城市规划.2004,01.
其他文献
摘要:湖南某商住综合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物平面形状为梯形。各标准层均设夹层,属复式结构。在结构平面、竖向的框架梁、柱以及剪力墙布置上采取措施,调整竖向不规则的体形对结构受力的总体影响。考虑建筑使用功能改变,对复式结构出现的两种不同结构布置体系分别建模计算和比较,得出考虑后置夹层参与整体结构的共同工作更能符合结构的实际受力特性。在构造上采取加强措施,保证建筑结构在地震和风载作用下具
期刊
内容摘要: 山头下村,是沈约后裔居住的村落,2010年被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全村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保留较完整的清代建筑24幢,民国仿西洋建筑4幢,共260间,建筑面积6370平方米。全村只有5个村门可进出,其村落规划设计为国内少见。探讨、研究该村落的规划布局,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古人天人合一的理念,从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全方位的去把握传统建筑的传承观,避免用单一的理念去看待传统建筑。  主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由中华文明演化汇聚而成的民族文化,对中华民族世世代代都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它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意蕴深远,影响着我国各层次要素的继承与发展。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种精神和文化产物,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很多设计师都在其中引入了传统文化的元素,走出了一条“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之路。本文将着重探讨如何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因素。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现
期刊
摘要:对于一个高层结构的设计,遇到的问题可能错综复杂,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工程实践表明在高层结构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只有抗震概念清晰,构造措施得当,应用合适的结构分析软件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抗震构造重于结构计算。本文对建筑抗震进行必要的理论分析,从而探索高层建筑的设计理念、方法,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正确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选择合理的结构类型,选择合理的结构布置,提高
期刊
【摘要】校园外部空间在校园规划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本文通过对西安交通大学的校园外部空间进行调查研究,从空间序列、空间尺度、空间设施三个层级对其解析。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可供设计参考的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策略。  【关键字】校园外部空间空间序列尺度  1.引言  我国的校园建设在90年代后期蓬勃发展,可是在快速发展的大潮流下,我们校园的建设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校园空间环境过于简单、对校园外部空间的忽
期刊
摘要:我国城市中人群聚集,居住场所拥挤现象越来越严重,造就了城市建筑面积大幅提高,建筑物的建设密集度也越来越大。同时,各大建筑物坍塌事故层出不穷,市区发生的在建民用建筑整体倒塌事件,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和危害,也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究其原因,有工程施工的原因,即缺乏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也有工程设计的问题,即未对设计中易引起质量隐患的问题足够重视。  关键词:设计要点;结构布置;强
期刊
【摘 要】:以网架结构的加固改造为工程背景,对平板网架结构的2种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对网架结构杆件的加固方法及加固设计、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得出了一些结论供工程设计与研究参考。  关键词:平板网架;加固设计;杆件加固  引言  网架是一种承重结构,属于多次超静定空间结构体系,它改变了一般平面架结构的受力状态,能够承受来自各方面的荷载。本文就一个平板网架结构的加固的实例,来分析该设计
期刊
摘要:多层住宅是我国城市住宅的主要类型。多层住宅一般要在体形、立面和细部三个方面进行艺术处理,考虑其美观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多层住宅的体形设计和立面设计,重点介绍了色彩选择及设计,最后介绍了多层住宅的细部处理问题。  关键词:多层住宅;建筑设计;美观  在现阶段我国的都市里,多层住宅多属于中高档住宅,购买者一般是为了追求较高的生活品质,合理的户型设计和美观问题是关注的焦点。多层住宅建筑由于受到技术
期刊
摘 要: 立足于遵循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及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美好安徽”的宏伟目标。在全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下,安徽各地美好乡村建设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促进旅游项目开发。另一方面,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业促进了城乡统筹,提升了农村社会面貌,却也因为过度的开发导致乡村景观的无序化、城市化与商业化倾向。在此基础上传统农业文化遗产和古村落景观保护也需得到更多的关注。以生态和谐为目的
期刊
摘要:框架结构是由楼板、粱、柱及基础4种承重构件组成的,由主梁、柱与基础构成平面框架,各平面框架再由连续梁连接起来而形成的空间结构体系。在合理的高度和层数的情况下,框架结构能够提供较大的建筑空间,其平面布置灵活,可适合多种工艺与使用功能的要求。但是,在框架结构的设计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概念性和实际性的问题需要设计人员予以重视,以确保设计质量的提高。本文笔者对框架结构设计过程中常见几个关键问题谈谈自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