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 促进东北黑土地农业可持续发展

来源 :中国食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ebu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下称《行动计划》)。针对《行动计划》的出台背景、目标任务、主要内容、政策支持等问题,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有关负责同志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行动计划》出台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东北黑土地保护工作。2017年,原农业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的《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提出,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2018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大力支持保护性耕作等绿色高效技术的示范推广。
  黑土是极为珍贵的自然资源。我国东北地区作为北半球仅有的三大黑土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优势区、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多年来,受不合理耕作方式等因素影响,东北部分地区黑土地长期裸露、土壤结构退化、风蚀水蚀加剧,对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形成严峻挑战。国内外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保护性耕作是一项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当前与长远利益兼顾、利国利民的革命性耕作措施。从国家层面制定行动计划,将东北地区推行保护性耕作上升为国家行动,加强政策引导、改变传统耕作制度,对遏制黑土地退化、恢复提升耕地地力、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非常必要而且切实可行。
  记者:保护性耕作有哪些特点和作用?
  答:保护性耕作是一项能够实现作物稳产高产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技术,其核心要求是在不翻耕土壤、地表有秸秆覆盖情况下进行少免耕播种,具有防治农田扬尘和水土流失、蓄水保墒、培肥地力、节本增效、减少秸秆焚烧和温室气体排放等作用。
  据中科院东北地理所监测,连续实施保护性耕作5年后,表层20cm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10%,10年后增加21%,15年后增加52%,有机质含量从28.28g/kg提升至43.02g/kg。东北地区监测显示,保护性耕作可减少农田扬尘35%以上,减少地表径流40%-80%,每亩可节省作业成本50元以上。
  记者:《行动计划》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答:将东北地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玉米生产作为保护性耕作推广应用的重点,在现有基础上,力争到2025年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到1.4亿亩,占东北地区适宜区域耕地总面积的70%左右,形成较为完善的保护性耕作政策支持体系、技术装备体系和推广应用体系。经过持续努力,保护性耕作成为东北地区适宜区域农业主流耕作技术,耕地质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升,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增强。
  记者:《行动计划》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行动计划》包括四项主要内容。一是组织整县推进。优先选择已有较好应用基础的县(市、区),分批开展整县推进,用3年左右时间,在县域内形成技术能到位、运行可持续的长效机制。打造高标准长期应用样板和新装备新技术集成优化展示基地,推动保护性耕作高质量发展。
  二是强化技术支撑。农业农村部组织成立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专家组,为实施行动计划提供决策服务和技术支撑。东北四省(区)农业农村部门分别成立省级专家组,研究制定主推技术模式和技术标准,开展技术培训与交流。开展保护性耕作监测试验,促进技术模式优化和机具装备升级,支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骨干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广服务机构合作共建保护性耕作科研平台。
  三是提升装备能力。开展高性能免耕播种机核心部件研发攻关,提高国产机具制造水平。根据不同区域、作物特点,优化保护性耕作装备整体配置方案,制修订一批相关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鼓励免耕播种机等关键机具制造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扩大中高端产品生产能力。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导向作用,引导农民购置保护性耕作机具。
  四是壮大实施主体。支持有条件的农机合作社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承担保护性耕作补贴作业任务。鼓励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与农户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支持采用订单作业、生产托管等方式,积极发展“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实现机具共享、互利共赢。利用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等项目,培养一批熟练掌握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生产经营能手、农机作业能手。


  记者:《行动计划》有什么支持政策?
  答:中央财政通过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支持东北地区保护性耕作发展,对关键技术应用给予适当补贴。重点支持农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开展秸秆覆盖还田免(少)耕播种作业,优先选择条件比较适宜、相对集中连片的区域实施,支持整村整乡推进。补贴发放按照“先作业后补助、先公示后兑现”的原则,在春播结束后,由县级农业农村、财政部门组织力量,对各乡镇完成的作业面积和质量进行验收;公示无异议后,直补到作业服务提供者或用户。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作用,对保护性耕作机具实行优先补贴,深松整地作业补助安排向保护性耕作实施区域倾斜。
  记者:《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標任务如何得到有效落实?
  答:为贯彻落实好行动计划,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省级政府和市县政府责任,成立负责同志牵头的保护性耕作推进行动领导小组,建立政府主导、上下联动、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组织制定行动方案,明确重点实施区域、主推技术模式、实施进度和保障措施,做好相关资金保障和工作力量统筹。农业农村部负责统筹协调和组织调度,适时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估,会同财政部等部门研究解决保护性耕作推广应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二是加强政策扶持。明确在乡村振兴、粮食安全、自然资源、农田水利、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中,国家有关部门和东北四省(区)要统筹考虑在东北地区适宜区域全面推行保护性耕作的需要,做到措施要求有机衔接。地方政府要因地制宜完善保护性耕作发展政策体系,将秸秆覆盖还田、免(少)耕等绿色生产方式推广应用作为优先支持方向,尽量做到实施区域、受益主体、实施地块“三聚焦”。
  三是加强监督考评。明确东北四省(区)要将推进保护性耕作列入年度工作重点,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合理安排工作进度,制定验收标准,健全责任体系,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各项任务。鼓励各地积极采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监管工作效率,建立健全耕地质量监测评价机制。
  四是加强宣传引导。要求各有关方面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和新媒体,广泛宣传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意义、技术路线和政策措施,及时总结成效经验、推介典型案例、凝聚社会共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下一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还将制定具体指导意见,确保高质量完成《行动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附:《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节选)
  (二)行动目标。将东北地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玉米生产作为保护性耕作推广应用的重点,兼顾大豆、小麦等作物生产。力争到2025年,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到1.4亿亩,占东北地区适宜区域耕地总面积的70%左右,形成较为完善的保护性耕作政策支持体系、技术装备体系和推广应用体系。经过持续努力,保护性耕作成为东北地区适宜区域农业主流耕作技术,耕地质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升,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增强。
  (三)技术路线。重点推广秸秆覆盖还田免耕和秸秆覆盖还田少耕两种保护性耕作技术类型。各地可结合本地区土壤、水分、积温、经营规模等实际情况,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创新完善和推广适宜本地区的具体技术模式,不搞“一刀切”。在具体应用中,应尽量增加秸秆覆盖还田比例,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采取免耕少耕,减少土壤扰动,减轻风蚀水蚀,防止土壤退化;采用高性能免耕播种机械,确保播种质量。根据土壤情况,可进行必要的深松。
  二、行动安排
  (一)组织整县推进
  1.稳步扩大实施面积。东北四省(区)人民政府要从现有工作基础等实际情况出发,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稳妥确定保护性耕作年度实施区域和面积。优先选择已有较好应用基础的县(市、区),分批开展整县推进,用3年左右时间,在县域内形成技术能到位、运行可持续的长效机制,保护性耕作面积占比原则上超过县域内适宜区域的50%以上,在其他县(市、区)扎实开展保护性耕作试点示范,循序渐进、逐步扩大实施面积,条件成熟的可组织整乡整村推进。
  2.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整体推进县(市、区)为重点,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载体,以科研和推广单位为支撑,通过政策持续支持,在县、乡两级建设一批高标准保护性耕作应用基地(每个县级基地集中连片面积原则上不少于1000亩、乡镇级不少于200亩),打造高标准保护性耕作长期应用样板和新装备新技术集成优化展示基地。
  (二)强化技术支撑
  1.组建专家指导组。农业农村部组织成立由农机、栽培、土肥、植保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专家指导组,为实施行动计划提供决策服务和技术支撑。东北四省(区)农业农村部门分别成立省级专家组,研究制定主推技术模式和技术标准,开展技术培训与交流,指导基地建设。


  2.布局长期监测点。重点开展耕地土壤理化、生物性状、生产成本、作物产量变化、病虫草害变化和机具装备适用性等情况的监测试验,促进技术模式优化和机具装备升级。
  3.加强基础研究。支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骨干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广服务机构合作共建保护性耕作科研平台,研究基础性、长远性技术问题,建立健全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理论体系。
  (三)提升装备能力
  1.推进研发创新。引导科研单位、机械制造企业、材料工业企业集中优势力量,共建保护性耕作装备创新联盟和研发平台。开展高性能免耕播种机核心部件研发攻关,重点突破播种机切盘的金属材料及加工工艺、电控高速精量排种器的设计与制造等难题,加快产业化步伐。
  2.完善标准体系。围绕保障保护性耕作关键机具产品质量、关键生产环节作业质量,抓紧制修订一批相关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根据不同区域、作物特点,优化保护性耕作装备整体配置方案。
  3.增加有效供给。鼓励免耕播种机等关键机具制造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扩大中高端产品生产能力。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导向作用,引导农民购置秸秆还田机、高性能免耕播种机、精准施药机械、深松机械等保护性耕作机具。
  (四)壮大实施主体
  1.支持服务主体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农机合作社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承担保护性耕作补贴作业任务,带动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积极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育壮大技术过硬、运行规范的保护性耕作專业服务队伍。
  2.推进服务机制创新。鼓励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与农户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支持采用订单作业、生产托管等方式,积极发展“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实现机具共享、互利共赢,带动规模化经营、标准化作业。
  3.加强培训指导。利用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等项目,培养一批熟练掌握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生产经营能手、农机作业能手。广泛开展“田间日”等体验式、参与式培训活动,通过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高保护性耕作科普效果,促进技术进村入户。
其他文献
喝粥正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早餐首选。日前,支付宝、蚂蚁研究院、饿了么、Mars联合发布的国民早餐当红新趋势显示,“偏爱烟火小店,精打细算,爱喝粥”成为年轻人的早餐日常,其中,以粥为早餐外卖的曼玲粥店上榜95后最爱外卖品牌。知名主持人小S也曾对其赞不绝口,并在微博“表白”曼玲粥:“实在是太好吃了,久久不能忘怀……”  美食总是能够轻易俘获人们的味蕾。曼玲粥沿用了传统手工熬制的方法,确保了粥的品质和口
期刊
今年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市场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考验,农产品供给总体平稳有序,价格变化基本正常,但也有一些品种受国际市场传导、国内供需矛盾等因素叠加影响,出现阶段性较大幅度波动。日前,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有关负责人就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今年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市场供给总体情况如何?农产品供给是否有保障?  答:今年以来,我国农产品供给总体充足,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价格先涨后跌。据农业农村部
期刊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长江流域禁捕有关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7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公安部治安局局长李京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执法稽查局局长燕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宋鑫、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马毅介绍《通知》,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通知》印发的背景是什么?主要提出了哪些要求?
期刊
【编者按】:爱尔兰地处西欧,西临大西洋,东靠爱尔兰海,拥有洁净的空气和充沛的雨水。全国80%的土地被植被覆盖,从天空中看爱尔兰,整个岛都是绿色的,因此有着“翡翠绿岛”之称。优渥的自然环境与温和湿润的气候成就了爱尔兰优质、安全、天然、绿色的农牧产品和海产品。爱尔兰牛在宽广的草地上自由地生活着,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保证更健康、自然的成长。天然牧草喂出来的牛,它的肉里有丰富的Omega-3脂肪酸、beta
期刊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实现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5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永富介绍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记者:刘主任,请您先介紹一下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有关情况。  刘永富: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实现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对收官之年的工作,党中央在去年底召开
期刊
“现在我们进的货全部都配有合格证,我们卖的放心,顾客买的也安心。”近期,在安徽省天长市做蔬菜批发生意的吴秉友领到了天长市首张“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这标志着天长市列入试行品类的食用农产品将逐步实现“带证上市”,農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启新模式。  据了解,该市以农业农村部试点推行的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为契机,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上推行“合格证+追溯二维码”新模式,试行品类包括蔬菜、水果、畜禽(不含畜禽肉
期刊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部分粮食出口国传出限制出口的信息。那么,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如何?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负责人4月2日接受了记者专访。  问:国际疫情仍在扩散蔓延,国内外都对粮食问题高度关注,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势如何?  答:面对新情况新形势,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有条件、有能力应对风险挑战,解决好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而且主要装中国粮。  一是粮食产能稳定,产量保
期刊
凝炼推进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中国方便食品产业首次发布十大科学技术问题  后疫情时代,中国方便食品行业如何抓住机遇,保持稳健发展?科学技术是核心!为此,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通过多年来对数十家方便面、挂面、速冻、休闲食品、咸味香精调味料、机械设备等企业的深入调研,及与科技界和产业界专家的多层次研讨,凝炼出2020年中国方便食品产业发展中需共同破解的十大科学技术问题的共识,并于9月3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十届
期刊
截至4月13日,安徽省天长市高三、初三学子已全部平安返校,顺利复学。防“疫”宣传、实时测温、应急演练、同向就餐……疫情面前,该市市场监管部门不断深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既提前谋划、统筹安排,做到全市“一盘棋”,又因材施“教”、一校一策,为各校食堂提供“定向”服务,为食品安全监管打好防“疫”针,为学校复学工作送去“定心丸”。  全方位宣传培训,全员覆盖  面向各校、食堂负责人,天长市市场监管局分管副
期刊
经安徽省政府同意,安徽省食品安全委员会近期印发《安徽省2020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重点抓好“规范农业投入品生产使用”、“推进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和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等18项重点工作。  据悉,今年安徽省将加大对农药、兽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开展春、秋季开学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督查,推行“明厨亮灶”工程建设,开展“省餐饮质量安全街区”建设工作。加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