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将蔡炎培称为“香港文坛八卦总掌门”,八卦的中心自然就是旧时香港的那帮文人—金庸、西西、亦舒、林燕妮……这些人物就像偌大天空中的一颗颗星星,而蔡炎培则是当中闪动不停的那颗。
蔡炎培 诗人。1935年生于广州,后定居香港。曾主编《中国学生周报·诗之页》,任职《明报》副刊编辑,在《星岛日报》撰写专栏“碎影集”,历任多届青年文学奖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诗组评判。著有《小诗三卷》、《变种的红豆》、《上下卷》(与朱珺合著)、《日落的玫瑰》等作品。2003年曾被提名诺贝尔奖文学奖。
香港电影人甘国亮2006年曾推出一档电视节目《数风流人物》,采访香港文化艺术界不同领域的翘楚,包括作家倪匡、导演杜琪峰等,其中赫然在列的,还有一个对内地观众来说陌生的名字—蔡炎培。
诗人蔡炎培在大陆几乎不为人所知,但他在香港诗歌圈里地位颇高,人称“蔡爷”或“蔡诗人”。关于蔡炎培,最为光辉的历史当属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他的中英译诗《中国时间》经香港笔会推荐,被寄到了瑞典,来到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的手上。
蔡炎培今年79岁了。1990年,他从文化名人聚居地北角搬入了政府设置的蓝田公屋区,迁入自购居所。香港这个弹丸之地,寸土寸金,政府修盖的公屋多是人口高度密集,楼宇直插云天,房间密密麻麻,远远望去,仿佛堆满了一个个火柴盒。蔡炎培的住所位于九龙东观塘区的一座山丘上的蓝田,是众多火柴盒中的一个。
走进蔡炎培独居的寓所,右手边便是一个专门打造的角落,融客厅、书房、饭厅、睡房等功能。他的日常起居全在这狭小空间里,家中还有另外几个房间,是用以接待友人的客房。这个“多功能厅”不足十平米,看上去凌乱不堪,却能满足蔡炎培的一切生活所需。在堆满各种诗集和小说的桌子上,还放了一摞白纸和一支钢笔—无论写诗、写文还是抄稿,蔡炎培都坚持手写。就像传统的文人,蔡炎培喜欢写字的快感,而他的字迹工整圆润,没有一般老人家颤抖的痕迹。没错,从他高大的体型以及紧跟潮流的着装看来,确实看不出年纪。
“房间看着凌乱,但这算是凌乱中的秩序吧—你看天上的星星看起来也很乱,但每一颗都沿着它的轨迹运行。”蔡炎培笑道。起居无时,惟适之安是他如今的真实写照。这时的他,穿着蓝恤衫白西裤,戴着黄色圆边帽,舒适地挨在藤编的靠椅上,跷着二郎腿,抽着雪茄。
烟雾不时在屋子里蔓延。蔡炎培就在烟雾缭绕中聊起了香港文坛举足轻重的金庸、西西、亦舒、林燕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文坛让他怀念。在蔡炎培的讲述中,那个遥远时代的纵酒长歌仿佛历历在目。
痖弦、西西和金庸
蔡炎培少年时家境不错,母亲开袜子厂,后来家道中落,他不得不自主谋生。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蔡炎培赴台湾求学,开始拼命写诗,寄了一首去台湾诗歌刊物《创世纪》,竟马上被刊用了。《创世纪》是由有“诗魔”之称的洛夫与张默、痖弦于1954年创办,当中凝聚了一大批现代诗人。
蔡炎培的学校台湾中兴大学农学院位于台中,每逢路过台北,他就会和那里的诗人会面。在叶维廉的介绍下,他认识了痖弦和洛夫。一次在淡水河畔的聚会中,他们一边吃烤肉一边谈笑风生。蔡炎培拿出新作二百行长诗《离骚》给痖弦和洛夫看,“他们问我,“‘在那急流河畔,满月在扶光之中’,何谓之‘扶光’?我说,现在满月,它的光像水一样,满到快泻,但是因为有张力而不泻,所以像浮光(扶光)一样。”他们觉得很有道理,还开玩笑地向蔡炎培做了一个颁奖的动作。
蔡炎培清楚记得,那夜之后,痖弦送他上车,对他说,“炎培,我们的文坛是有希望的”。这句话让当时年纪轻轻的蔡炎培倍觉感动,而他的诗运也由此开始。
读书期间,蔡炎培曾休学一年回香港做九龙巴士的车长,负责“开闸放人”,后来升了职,管卖票,每月工资有三百多元。香港著名作家西西的父亲也当过九龙巴士的稽查员,加上西西与蔡炎培都曾投稿到报刊,就这样,蔡炎培与西西一家便熟悉起来。
“西西叫我‘哎呀大哥’(粤语,干哥哥),我经常去她家看她。那时王无邪(著名水墨画家)办读书会,我们就在那里一起读书。西西活跃又多情,喜欢我一个朋友,还送了把扇子给他。我送书给她,她全都整上了书封。她现在还出了《缝熊志》嘛,手工很好。”提起旧时记忆,蔡炎培滔滔不绝,“她参加《学友》征文,跟我说,大哥,我参加,你也去参加吧,结果她第一、我第三,那个研究卞之琳的专家张曼仪是第二。”西西还曾带他去海心庙玩,怪石嶙峋中,西西一边打着节拍,一边朗诵起拜伦的诗。
1965年,蔡炎培正式回到香港,彷徨前路,一时找不到事做,想当图书管理员也不成功,西西看他百无聊赖,就让他去编《中国学生周报·诗之页》。蔡炎培答应了。在编《诗之页》的时候,蔡炎培偶尔也会“趁职务之便”,刊登自己的诗来赚点稿费。“当时我会评诗,因为我喜欢赌马,还用了马经术语来评诗。”后来,因为香港作家卢因的关系,西西很少与人见面了。而蔡炎培也到了《明报》工作,成为了金庸的同事。
1966年,蔡炎培进入金庸创办的《明报》做助理编辑。《明报》是香港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蔡炎培一待就几近三十年,金庸曾给他颁过“最佳员工服务奖”,也曾经在《书剑恩仇录》的附记里感谢过他的校对。
“金庸最初是在《香港商报》以连载形式发表小说,风靡一时。后来他做编辑赚了钱,就办了《明报》—他知道自己的小说有读者。他运气好,认识了简老八(简而清)这样有名的作者,加上在《大公报》打笔仗,越打越出名,《明报》的销量就一路上去了。”蔡炎培进入《明报》副刊时,这份报纸的销量已经高达四万份,销路稳定。
蔡炎培在副刊接触了很多作家,还挖掘了不少新作者。如今香港有名的作家古德明,就是他发掘的。古德明一度做到《明报月刊》的总编辑,但因为他的政治立场,金庸用“神经质”为由把他赶了出来,连二十多万的退休金也没有了—金庸很重视副刊,他认为一张报纸的副刊就是报纸的灵魂,因此挑人尤其严格。正是这个原因,金庸私下也被人称为“查大恶人”。 “他有两条脑筋,一条做生意,一条写小说。倪匡说他,是第一流的朋友、第九流的老板。”说起旧老板金庸,蔡炎培没有怨言,都是由衷的称赞,“当你打从心里服一个人的时候,便不会有脾气。”
对于金庸,蔡炎培心怀感激。“有次我生病了住院,查先生(金庸)让我在家静心休养,人工照支;医药费除了劳保之外,余数由他老人家包了。”而蔡炎培第一本诗集可以出版,也是多亏金庸的同意,把用剩的报纸头报纸尾来印刷诗集,“有人说他刻薄,只给些纸头纸尾,结果现在成为最别致的一本诗集,还配了国学大师谈锡永的插画—那时的诗集很少有插画的。”
戴天、蔡浩泉和亦舒
一个偶然的机会,《现代文学》的编辑和创办人戴天推荐了能写好赌的蔡炎培,为简老八整理他评马的录音稿,并且送稿去各个报社。“当时明报工资已经有四百五,这个兼职有一百五,已经算不错了。”当时,内地工人的工资也就一个月三十来块。
与戴天认识,缘于痖弦。痖弦结婚,让蔡炎培给戴天带张照片,二人由此结识并成为好友。戴天在九龙塘办创建书院,邀请过蔡炎培前去念诗,一旁的刘绍铭听得拍着大腿哈哈大笑。
交上戴天这个好友,圈内趣事就更多了。其中就以亦舒的故事最引人入胜。“八号风球袭港,小姐约了新晋影评人前去大会堂低座喝咖啡,定在古老的天星码头。时间到了,但见惊涛拍岸,水花乱舞,独不见伊。你等,那就等下去罢。”蔡炎培描述中亦舒的这段经历,与她笔下的人物尤其相符。
倪震曾在专栏中提到,记忆中,姑姑亦舒从不快乐,因为“自少家贫、少年反叛、早婚产子、离婚反目、怀才未遇”。亦舒十多岁出走结婚,只可惜几年便离婚收场。而亦舒的这位前夫则是蔡炎培的好友、画家蔡浩泉。“当年亦舒追蔡浩泉之痴,如苍蝇见蜜糖,甚至以自杀威胁。”
1964年, 蔡炎培尚未进入《中国学生周报·诗之页》、《明报》工作,全靠稿费维生。蔡炎培和蔡浩泉,还有几位文化人好友,在香港北角的锦屏街合租下一个单位做工作室。蔡浩泉是出版社主编,写作、插画一手包办;蔡炎培则潜心创作小说;亦舒住在滨海街,和工作室挨得很近,经常前来探班。
“亦舒经常来,我还以为鸿福将至,便想尽办法哄她,但她不怎么理我。而浩泉对亦舒很冷淡,亦舒好胜,你越不理她,她越要引你注意。”后来,蔡浩泉见蔡炎培神不守舍,便坦然相告,“我是你的情敌呀”,蔡炎培当即回话,“好,我们派你做勇士,别让这条美人鱼走失了。”内敛但才华横溢的穷书生,遇上积极主动又美貌的才女,骤眼看来,倒有几分像亦舒笔下的爱情小说。没过多久,两人便在父母的反对下“闪婚”。
翌年,亦舒怀孕生子,取名“边村”。可惜这段感情只维持了短短三年,亦舒坚决离去,两人的独生子边村归蔡浩泉抚养,和亦舒再无联系。如今,蔡边村成为旅居德国的香港导演,更自编自导一部纪录片《母亲节》参加德国柏林影展,介绍了他寻找生母亦舒的经过和心路历程,这事在坊间也引起了大众的热议。
林燕妮与玺玺
曾在香港影坛大红大紫的林燕妮,与蔡炎培是年少之交。当年的他正二十出头,林燕妮则还是个 “扎辫的小姑娘”。一次,蔡炎培与友人去浅水湾游泳,回来的路上偶遇林燕妮和其同学Blue Coat坐着敞篷私家车从旁呼啸而过。林燕妮和Blue Coat向蔡炎培及友人招手,彼此就这样相识。
“燕妮很小的时候就能写出很好的小说了,主题讲的是现代人没有了爱情会怎样。她很有才华,可惜没遇到一个真正爱她的男人。”已故的香港才子黄与林燕妮的爱情恩怨在香港街知巷闻。蔡炎培说,林燕妮和黄分手的时候,她每晚打电话到报社,和他聊到通宵。而黄追林燕妮时,还曾吃过蔡炎培的醋—因为他们俩经常在一起。“后来,他发现我喜欢的是燕妮的同学Blue Coat,才淡定起来。”蔡炎培笑着说。
Blue Coat被蔡炎培称为一生中影响他最深的人、他生命中重要的女子之一,“当年我要到台湾读书,她送了一把头发给我,这立即要了我的命”。他与Blue Coat谈了一段时间的恋爱。分手时,蔡炎培几乎崩溃,还出现了幻听幻觉。“直到我在文学杂志读到吴兴华的《论里尔克的诗》,马上顿悟了。诗歌也晋级了,写出一系列的好诗来。”蔡炎培笑说,素未谋面的吴兴华救了他一命。
“蔡炎培就像他所私淑的诗人吴兴华,独来独往,自持一身才华与傲气,不惜碰钉与寂寞。”香港诗人廖伟棠评价道,“我从不掩饰对蔡诗人的喜爱,因为他是香港这彬彬之地罕见的真性情之人,我始终认为写诗绝对需要真性和热情,蔡诗人虽然年长我近40岁,激情却不让20岁的少年,常常给我们提示生之欲、文字之欲为何。”
如今,对蔡炎培最重要的人,想必属他的前妻玺玺(朱玺辉,笔名朱)。蔡炎培家中有一张黑白照片—这是他与玺玺的结婚照。照片中,玺玺瓜子脸,眼睛很美。1969年,玺玺初登文坛,写一些短篇小说。一天,蔡炎培读到她写的《废船》,最后一句是:“这条船废了,但是你置身其上,仍可听到流水的声音……只要有一滴水,就可以流到中国了。”这一句话让蔡炎培深受感动,马上提笔给玺玺写了一封信,语言直接而热烈:“我爱着你作品的同时,也深爱着你”。两人很快便开始恋爱,暑假时玺玺提前离校,与蔡炎培注册结婚—证婚人是戴天和胡菊人。“后来玺玺是怀着我们的大女儿回去考毕业试的。我想这大概就是人生了。”如今,虽然已经离婚,但因为文学,两人又断断续续地在一起。
“如果我的生命不是遇见这么多精彩的女子,我的文学生命也可能没这么长。”甘国亮曾在访问中问蔡炎培,谁才是他的最爱。“我说我没有最爱这个词,当你投入的时候,那个就是你的最爱。”
不知不觉,太阳悄然落山。望出窗外,蓝田华灯初上。采访之末,蔡炎培起身,准备去找住在附近的玺玺—他一生的挚爱,共进晚餐。
叶维廉 诗人、学者,曾名列“台湾十大杰出诗人”之一,与侯健、杨牧、姚一苇等人创办《文学评论》期刊。
痖弦 诗人,台湾“创世纪”诗社发起人之一,著有《痖弦诗抄》、《深渊》、《盐》等诗集。
洛夫 诗人,曾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被诗歌界誉为“诗魔”,与张默、痖弦共同创办《创世纪》诗刊。
简而清 香港作家,评马人。因在家中九兄弟排行第八,有简老八的称号。曾写过小说、散文、在《明报》写专栏,做过食评人、影评人,拍过电影,亦曾从事麻将研究。
戴天 香港作家,创办《现代文学》、《盘古》等杂志。1969年邀古苍梧创办影响深远的“诗作坊”,开民间教研新诗之先河,著有散文集《无名集》、《渡渡这种鸟》 ,诗集《岣嵝山论辩》等。
刘绍铭 小说家,翻译家。1960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著名学者夏济安的学生,与白先勇、陈若曦、欧阳子、叶维廉、李欧梵等台大同学创办《现代文学》杂志。
胡菊人 专栏作家,文学评论家。曾任《明报月刊》主编,《中报》总编辑。1981年,和陆铿合作创刊《百姓》半月刊,并任主编。
吴兴华 诗人,学者,翻译家。1937年,未满16岁的他考入燕京大学西语系,16岁发表无韵体长诗《森林的沉默》轰动诗坛。同时,他也是第一位把《尤利西斯》引进到中国来的人,他翻译的《神曲》和莎士比亚戏剧《亨利四世》被翻译界推崇为“神品”。
蔡炎培 诗人。1935年生于广州,后定居香港。曾主编《中国学生周报·诗之页》,任职《明报》副刊编辑,在《星岛日报》撰写专栏“碎影集”,历任多届青年文学奖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诗组评判。著有《小诗三卷》、《变种的红豆》、《上下卷》(与朱珺合著)、《日落的玫瑰》等作品。2003年曾被提名诺贝尔奖文学奖。
香港电影人甘国亮2006年曾推出一档电视节目《数风流人物》,采访香港文化艺术界不同领域的翘楚,包括作家倪匡、导演杜琪峰等,其中赫然在列的,还有一个对内地观众来说陌生的名字—蔡炎培。
诗人蔡炎培在大陆几乎不为人所知,但他在香港诗歌圈里地位颇高,人称“蔡爷”或“蔡诗人”。关于蔡炎培,最为光辉的历史当属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他的中英译诗《中国时间》经香港笔会推荐,被寄到了瑞典,来到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的手上。
蔡炎培今年79岁了。1990年,他从文化名人聚居地北角搬入了政府设置的蓝田公屋区,迁入自购居所。香港这个弹丸之地,寸土寸金,政府修盖的公屋多是人口高度密集,楼宇直插云天,房间密密麻麻,远远望去,仿佛堆满了一个个火柴盒。蔡炎培的住所位于九龙东观塘区的一座山丘上的蓝田,是众多火柴盒中的一个。
走进蔡炎培独居的寓所,右手边便是一个专门打造的角落,融客厅、书房、饭厅、睡房等功能。他的日常起居全在这狭小空间里,家中还有另外几个房间,是用以接待友人的客房。这个“多功能厅”不足十平米,看上去凌乱不堪,却能满足蔡炎培的一切生活所需。在堆满各种诗集和小说的桌子上,还放了一摞白纸和一支钢笔—无论写诗、写文还是抄稿,蔡炎培都坚持手写。就像传统的文人,蔡炎培喜欢写字的快感,而他的字迹工整圆润,没有一般老人家颤抖的痕迹。没错,从他高大的体型以及紧跟潮流的着装看来,确实看不出年纪。
“房间看着凌乱,但这算是凌乱中的秩序吧—你看天上的星星看起来也很乱,但每一颗都沿着它的轨迹运行。”蔡炎培笑道。起居无时,惟适之安是他如今的真实写照。这时的他,穿着蓝恤衫白西裤,戴着黄色圆边帽,舒适地挨在藤编的靠椅上,跷着二郎腿,抽着雪茄。
烟雾不时在屋子里蔓延。蔡炎培就在烟雾缭绕中聊起了香港文坛举足轻重的金庸、西西、亦舒、林燕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文坛让他怀念。在蔡炎培的讲述中,那个遥远时代的纵酒长歌仿佛历历在目。
痖弦、西西和金庸
蔡炎培少年时家境不错,母亲开袜子厂,后来家道中落,他不得不自主谋生。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蔡炎培赴台湾求学,开始拼命写诗,寄了一首去台湾诗歌刊物《创世纪》,竟马上被刊用了。《创世纪》是由有“诗魔”之称的洛夫与张默、痖弦于1954年创办,当中凝聚了一大批现代诗人。
蔡炎培的学校台湾中兴大学农学院位于台中,每逢路过台北,他就会和那里的诗人会面。在叶维廉的介绍下,他认识了痖弦和洛夫。一次在淡水河畔的聚会中,他们一边吃烤肉一边谈笑风生。蔡炎培拿出新作二百行长诗《离骚》给痖弦和洛夫看,“他们问我,“‘在那急流河畔,满月在扶光之中’,何谓之‘扶光’?我说,现在满月,它的光像水一样,满到快泻,但是因为有张力而不泻,所以像浮光(扶光)一样。”他们觉得很有道理,还开玩笑地向蔡炎培做了一个颁奖的动作。
蔡炎培清楚记得,那夜之后,痖弦送他上车,对他说,“炎培,我们的文坛是有希望的”。这句话让当时年纪轻轻的蔡炎培倍觉感动,而他的诗运也由此开始。
读书期间,蔡炎培曾休学一年回香港做九龙巴士的车长,负责“开闸放人”,后来升了职,管卖票,每月工资有三百多元。香港著名作家西西的父亲也当过九龙巴士的稽查员,加上西西与蔡炎培都曾投稿到报刊,就这样,蔡炎培与西西一家便熟悉起来。
“西西叫我‘哎呀大哥’(粤语,干哥哥),我经常去她家看她。那时王无邪(著名水墨画家)办读书会,我们就在那里一起读书。西西活跃又多情,喜欢我一个朋友,还送了把扇子给他。我送书给她,她全都整上了书封。她现在还出了《缝熊志》嘛,手工很好。”提起旧时记忆,蔡炎培滔滔不绝,“她参加《学友》征文,跟我说,大哥,我参加,你也去参加吧,结果她第一、我第三,那个研究卞之琳的专家张曼仪是第二。”西西还曾带他去海心庙玩,怪石嶙峋中,西西一边打着节拍,一边朗诵起拜伦的诗。
1965年,蔡炎培正式回到香港,彷徨前路,一时找不到事做,想当图书管理员也不成功,西西看他百无聊赖,就让他去编《中国学生周报·诗之页》。蔡炎培答应了。在编《诗之页》的时候,蔡炎培偶尔也会“趁职务之便”,刊登自己的诗来赚点稿费。“当时我会评诗,因为我喜欢赌马,还用了马经术语来评诗。”后来,因为香港作家卢因的关系,西西很少与人见面了。而蔡炎培也到了《明报》工作,成为了金庸的同事。
1966年,蔡炎培进入金庸创办的《明报》做助理编辑。《明报》是香港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蔡炎培一待就几近三十年,金庸曾给他颁过“最佳员工服务奖”,也曾经在《书剑恩仇录》的附记里感谢过他的校对。
“金庸最初是在《香港商报》以连载形式发表小说,风靡一时。后来他做编辑赚了钱,就办了《明报》—他知道自己的小说有读者。他运气好,认识了简老八(简而清)这样有名的作者,加上在《大公报》打笔仗,越打越出名,《明报》的销量就一路上去了。”蔡炎培进入《明报》副刊时,这份报纸的销量已经高达四万份,销路稳定。
蔡炎培在副刊接触了很多作家,还挖掘了不少新作者。如今香港有名的作家古德明,就是他发掘的。古德明一度做到《明报月刊》的总编辑,但因为他的政治立场,金庸用“神经质”为由把他赶了出来,连二十多万的退休金也没有了—金庸很重视副刊,他认为一张报纸的副刊就是报纸的灵魂,因此挑人尤其严格。正是这个原因,金庸私下也被人称为“查大恶人”。 “他有两条脑筋,一条做生意,一条写小说。倪匡说他,是第一流的朋友、第九流的老板。”说起旧老板金庸,蔡炎培没有怨言,都是由衷的称赞,“当你打从心里服一个人的时候,便不会有脾气。”
对于金庸,蔡炎培心怀感激。“有次我生病了住院,查先生(金庸)让我在家静心休养,人工照支;医药费除了劳保之外,余数由他老人家包了。”而蔡炎培第一本诗集可以出版,也是多亏金庸的同意,把用剩的报纸头报纸尾来印刷诗集,“有人说他刻薄,只给些纸头纸尾,结果现在成为最别致的一本诗集,还配了国学大师谈锡永的插画—那时的诗集很少有插画的。”
戴天、蔡浩泉和亦舒
一个偶然的机会,《现代文学》的编辑和创办人戴天推荐了能写好赌的蔡炎培,为简老八整理他评马的录音稿,并且送稿去各个报社。“当时明报工资已经有四百五,这个兼职有一百五,已经算不错了。”当时,内地工人的工资也就一个月三十来块。
与戴天认识,缘于痖弦。痖弦结婚,让蔡炎培给戴天带张照片,二人由此结识并成为好友。戴天在九龙塘办创建书院,邀请过蔡炎培前去念诗,一旁的刘绍铭听得拍着大腿哈哈大笑。
交上戴天这个好友,圈内趣事就更多了。其中就以亦舒的故事最引人入胜。“八号风球袭港,小姐约了新晋影评人前去大会堂低座喝咖啡,定在古老的天星码头。时间到了,但见惊涛拍岸,水花乱舞,独不见伊。你等,那就等下去罢。”蔡炎培描述中亦舒的这段经历,与她笔下的人物尤其相符。
倪震曾在专栏中提到,记忆中,姑姑亦舒从不快乐,因为“自少家贫、少年反叛、早婚产子、离婚反目、怀才未遇”。亦舒十多岁出走结婚,只可惜几年便离婚收场。而亦舒的这位前夫则是蔡炎培的好友、画家蔡浩泉。“当年亦舒追蔡浩泉之痴,如苍蝇见蜜糖,甚至以自杀威胁。”
1964年, 蔡炎培尚未进入《中国学生周报·诗之页》、《明报》工作,全靠稿费维生。蔡炎培和蔡浩泉,还有几位文化人好友,在香港北角的锦屏街合租下一个单位做工作室。蔡浩泉是出版社主编,写作、插画一手包办;蔡炎培则潜心创作小说;亦舒住在滨海街,和工作室挨得很近,经常前来探班。
“亦舒经常来,我还以为鸿福将至,便想尽办法哄她,但她不怎么理我。而浩泉对亦舒很冷淡,亦舒好胜,你越不理她,她越要引你注意。”后来,蔡浩泉见蔡炎培神不守舍,便坦然相告,“我是你的情敌呀”,蔡炎培当即回话,“好,我们派你做勇士,别让这条美人鱼走失了。”内敛但才华横溢的穷书生,遇上积极主动又美貌的才女,骤眼看来,倒有几分像亦舒笔下的爱情小说。没过多久,两人便在父母的反对下“闪婚”。
翌年,亦舒怀孕生子,取名“边村”。可惜这段感情只维持了短短三年,亦舒坚决离去,两人的独生子边村归蔡浩泉抚养,和亦舒再无联系。如今,蔡边村成为旅居德国的香港导演,更自编自导一部纪录片《母亲节》参加德国柏林影展,介绍了他寻找生母亦舒的经过和心路历程,这事在坊间也引起了大众的热议。
林燕妮与玺玺
曾在香港影坛大红大紫的林燕妮,与蔡炎培是年少之交。当年的他正二十出头,林燕妮则还是个 “扎辫的小姑娘”。一次,蔡炎培与友人去浅水湾游泳,回来的路上偶遇林燕妮和其同学Blue Coat坐着敞篷私家车从旁呼啸而过。林燕妮和Blue Coat向蔡炎培及友人招手,彼此就这样相识。
“燕妮很小的时候就能写出很好的小说了,主题讲的是现代人没有了爱情会怎样。她很有才华,可惜没遇到一个真正爱她的男人。”已故的香港才子黄与林燕妮的爱情恩怨在香港街知巷闻。蔡炎培说,林燕妮和黄分手的时候,她每晚打电话到报社,和他聊到通宵。而黄追林燕妮时,还曾吃过蔡炎培的醋—因为他们俩经常在一起。“后来,他发现我喜欢的是燕妮的同学Blue Coat,才淡定起来。”蔡炎培笑着说。
Blue Coat被蔡炎培称为一生中影响他最深的人、他生命中重要的女子之一,“当年我要到台湾读书,她送了一把头发给我,这立即要了我的命”。他与Blue Coat谈了一段时间的恋爱。分手时,蔡炎培几乎崩溃,还出现了幻听幻觉。“直到我在文学杂志读到吴兴华的《论里尔克的诗》,马上顿悟了。诗歌也晋级了,写出一系列的好诗来。”蔡炎培笑说,素未谋面的吴兴华救了他一命。
“蔡炎培就像他所私淑的诗人吴兴华,独来独往,自持一身才华与傲气,不惜碰钉与寂寞。”香港诗人廖伟棠评价道,“我从不掩饰对蔡诗人的喜爱,因为他是香港这彬彬之地罕见的真性情之人,我始终认为写诗绝对需要真性和热情,蔡诗人虽然年长我近40岁,激情却不让20岁的少年,常常给我们提示生之欲、文字之欲为何。”
如今,对蔡炎培最重要的人,想必属他的前妻玺玺(朱玺辉,笔名朱)。蔡炎培家中有一张黑白照片—这是他与玺玺的结婚照。照片中,玺玺瓜子脸,眼睛很美。1969年,玺玺初登文坛,写一些短篇小说。一天,蔡炎培读到她写的《废船》,最后一句是:“这条船废了,但是你置身其上,仍可听到流水的声音……只要有一滴水,就可以流到中国了。”这一句话让蔡炎培深受感动,马上提笔给玺玺写了一封信,语言直接而热烈:“我爱着你作品的同时,也深爱着你”。两人很快便开始恋爱,暑假时玺玺提前离校,与蔡炎培注册结婚—证婚人是戴天和胡菊人。“后来玺玺是怀着我们的大女儿回去考毕业试的。我想这大概就是人生了。”如今,虽然已经离婚,但因为文学,两人又断断续续地在一起。
“如果我的生命不是遇见这么多精彩的女子,我的文学生命也可能没这么长。”甘国亮曾在访问中问蔡炎培,谁才是他的最爱。“我说我没有最爱这个词,当你投入的时候,那个就是你的最爱。”
不知不觉,太阳悄然落山。望出窗外,蓝田华灯初上。采访之末,蔡炎培起身,准备去找住在附近的玺玺—他一生的挚爱,共进晚餐。
叶维廉 诗人、学者,曾名列“台湾十大杰出诗人”之一,与侯健、杨牧、姚一苇等人创办《文学评论》期刊。
痖弦 诗人,台湾“创世纪”诗社发起人之一,著有《痖弦诗抄》、《深渊》、《盐》等诗集。
洛夫 诗人,曾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被诗歌界誉为“诗魔”,与张默、痖弦共同创办《创世纪》诗刊。
简而清 香港作家,评马人。因在家中九兄弟排行第八,有简老八的称号。曾写过小说、散文、在《明报》写专栏,做过食评人、影评人,拍过电影,亦曾从事麻将研究。
戴天 香港作家,创办《现代文学》、《盘古》等杂志。1969年邀古苍梧创办影响深远的“诗作坊”,开民间教研新诗之先河,著有散文集《无名集》、《渡渡这种鸟》 ,诗集《岣嵝山论辩》等。
刘绍铭 小说家,翻译家。1960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著名学者夏济安的学生,与白先勇、陈若曦、欧阳子、叶维廉、李欧梵等台大同学创办《现代文学》杂志。
胡菊人 专栏作家,文学评论家。曾任《明报月刊》主编,《中报》总编辑。1981年,和陆铿合作创刊《百姓》半月刊,并任主编。
吴兴华 诗人,学者,翻译家。1937年,未满16岁的他考入燕京大学西语系,16岁发表无韵体长诗《森林的沉默》轰动诗坛。同时,他也是第一位把《尤利西斯》引进到中国来的人,他翻译的《神曲》和莎士比亚戏剧《亨利四世》被翻译界推崇为“神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