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拥有自由之下的代价和忧虑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ktj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距离看美国之一历史深处的忧虑》是林达通过与好友来往信件来展现在他眼里美国的样子。书中一开始就以美国作为号称最为自由的国家有着什么样的自由的问题开篇,但作者却未先回答此类问题,反而事先阐述了美国社会所存在的文化差异,进一步追溯到美国人的法律意识的差异。然后以一系列作者所见所闻的生活事件解释了美国的何为自由,同时向我们展现了这样的自由与我国所谓自由的差异所在,以及其自由的独特之处。不仅如此,作者也通过美国的发展进程来进一步说明美国的自由起源之处,自由的意义何在,为此,美国人民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美国人民在追逐自由之时对美国政府的不信任、担忧引发什么样的问题,维持这样的自由双方又是如何支付代价。林达围绕着以上问题解答了人们对美国自由产生的疑惑。对此,我将从以下两部分表达对本书所提及以上几个问题回答的理解。
  首先,美国拥有着什么样的自由?依照本书的解释,我认为美国拥有的自由是以不能侵犯他人公民权利为基础的自由,是一种不自由之下的自由。这样的说法看似适用于很多国家对于自由的解释,但对于美国而言它的深刻含义却不同于此。
  第一,这种不侵犯他人公民权利的对象之一是政府。这便需要从美国人们渴望拥有自由的原因讲起,也就是书中的第二部分“费解的国家”里所讲述的美国发展过程。由于在美国发展的历史初期,殖民地的影响深埋美国大地,英国的统治对于美国土地上的公民而言都是一种不自由的束缚和压迫。比如,税收政策和自治制度的限制,甚至是对公民自由的限制,体现在公民活动、居住、财产的所有权等。为此,美国代表各地方的人民为独立的自由这同一目标集聚在一起。一开始的自由,在美国人民眼里是独立。所以当美国从英国统治下独立出来之后,中央政府对于他们而言也并非是一个必要条件了,反而是可以逃脱政府统治带来的不自由的一种优势。也就在独立之后一段长时间内美国是没有政府的。但之后由于经济金融边境威胁等一系列问题,便需要强有力的政府出现。于是在此需求之下,美国人民意识到,他们的自由将由此受到限制,故而他们需要在限制政府的权力扩张到公民来确保其对自由的追求。此时的自由便是不侵犯他人公民权利基础上的自由,这样的自由尤其体现在美国人民具有强烈忧患意识之下产生的三权分立。其实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他们对于自由的追求的本质并没有改变,仍然是为了公民权利的最大化实现。比如言论自由,国家无权干涉、限制公民的言论自由,这种大限度的言论自由明显区别了观点和行为的分界,即“清楚和现实的危险测定”以及非真理性的言论自由。只要不越界,每个公民发表的言论哪怕是荒谬、是与当下政治思想相悖的,国家、政府都无权干涉。
  第二,这种不侵犯他人公民权利的对象也包括公民本身,尤其体现在公民的不自由而可达到的最大化自由。不自由是指,公民在自我权利意识上的极其敏感致使美国的执法严格,区分他人和自身的界限划分也极其明显,需要极强的法律束缚力保证自己对他人权利的不侵犯,由此保障每个人相对应的权利,便是不自由之下的自由。因为个人的自由是实现社会全体公民自由的前提,当公民需要自己的自由得到保障的同时,也需要维护他人的自由而不破坏,如书中所说这种理念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古老传统相似。也因此法律在美国人民是保障自由的一大利器,他们对于合法与违法的概念理解尤为深入,无论是孩童还是成人都是如此。他们对行为性质的判断基于合法与违法。例如私闯住宅是违法的,一旦有人未经允许进入他人居住地,并且不听警告,其主人是有权一枪致命以守卫自己住宅的安全,不被侵犯。这也体现了美国人民对于自身权利的明确认知和敏感警惕,也是源自于对自由的追求。
  其次,那么美国人民对自由的不懈追求而支付了什么样的代价?未曾身处美国大环境的人都认为美国是这个世界上最自由的国家,但是这种自由在外人眼里是理想化的,而美国人民和身处美国大环境之下的人才知道,美国为此而付出的代价是远远大于所有人的想象,不仅仅是人民对政府的信任问题导致的冲突,也包含了人民群众的生存问题。就如同林达所言“美国不是一个善于遮羞的国家,它投出一片阳光,就落下一片阴影。它全部的阴影都毫无遮掩地暴露在所有的人面前,哪怕你是一个人。”,因此,当你去面对美国,经历美国,就可以透过历史留下的痕迹捕捉到美国人民为自由而努力而牺牲的每一片阴影。
  为自由支付的第一个代价是:自由的滥用。追求自由的最大化,自然无法躲避滥用自由的现实问题。如上所提及的言论自由,美国的言论自由像是“百花齐放”,不同思想的人都可以在当代勇敢发言,并且在法律的保护之下,任何人和国家都不得限制。那么由此也产生了一个问题,美国是一个多种族多地区多文化相交叉的一个多元化国家,这里的人来自四面八方,因而思想也各式各样,在言论自由的环境下,也更容易导致矛盾冲突多发。倘若有人利用这样的弊端,举着言论自由的旗帜却满怀挑拨和寻衅的作恶想法,那么借以多方的观念差异和言论表达自由,极有可能滥用着言论自由,对国家安稳发起挑战,比如极端分子的宣传,在不作出有社会急迫危害性的行为之前,它的确在言论自由的范围内,但长期以来,心智不定的人长期熏陶,恐怕也并非能做到仅仅止于言论,总有部分人按耐不住作出超越法律边界的行为,那么此时的自由便是一种潜在危险了。
  那么第二个代价便是美国人民面对安全和自由的选择。从每一步追求自由的过程中看来,美国人民似乎在安全和自由的选择中总是毫无疑问地选择后者。公民对于自己的权利和自由的重视始终贯穿在美国的每一步發展。俄克拉何马爆炸案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在遭受爆炸的袭击之后,政府最终追查到的主要凶手却是本土的美国人,而非极端分子,这些公民仰仗着自己得到的自由,以此对政府发出攻击和挑战,实则也是面对全体公民自由保障的挑战,但当政府决定将公民的枪支等具有破坏性武器进行一定管理时,公民首先担心的却是自己权利的受损和自由的限制,即使明明知道这样的代价可能是以加大自己未来的安全隐患为代价。
  我认为,在未来的发展中,美国拥有的自由固然重要,但伴随着全球化,多元文化的冲击,自由之下显露的问题越来越多,人们无法始终保全自由,在一定程度下,总会为安全作出一小部分的让步。
  (作者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与法学院2018级本科)
其他文献
摘 要:当今网络文学分门别类已经成为最普通的现象,而这种分类,本质上就是网络文学类型化的表现,因为如果没有类型化,那么这些分类将会没有丝毫意义,也就不会在广大网络平台上存在这么久。网络文学的类型化是由多方面原因共同促进而成,其直接成就者是网络文学的作者,而除却本身水平之外,作者在商业操控下为金钱目的将网络文学作为商品的创作,受到读者取向的影响和网络文学机制的限制。本文便要从以上这几个方面,试分析网
期刊
摘 要:本文将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间失格》主人公大庭叶藏的性格特征,从边缘性人格障碍兼自爱型人格障碍并伴随重度躁郁倾向的心理疾病症状来解读《人间失格》,并提出对其部分评价的看法,从而客观还原出《人间失格》的病理自白。  关键词:太宰治;“无赖派”;边缘性人格障碍;躁郁倾向  第一章 绪论  对太宰治文学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方向:  一种观点强调太宰治文学中的悲观以及对自我的彻底否定,另一种观点认
期刊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品牌建设和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企业文化与品牌的不同点是各有侧重。文化强调内部的效应,品牌强调外部效应。但是,对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的关系认知,仍然有很多人存在误区,两者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一、企业文化与品牌的定义  企业文化是什么?企业文化就是在没有法律规定、也没有设定制度的条件下,企业允许的倡导的和默认的行动、行事风格。企
期刊
摘 要:在进行油画风景写生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充分的应用色彩心理学才能够让学生们对油畫风景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本文主要围绕色彩心理学在油画风景写生教学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和论述,首先介绍色彩心理学的概念,然后分析油画风景写生教学的现状,最后提出色彩心理学在油画风景写生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色彩心理学;油画风景写生;教学发展现状;有效应用  在进行油画风景写生的过程当中,一旦对色彩的运用不当,就
期刊
摘 要:《侠客行》以石破天的身世之谜和惩恶扬善令为两大线索,塑造了一个与以往侠客精神背道而驰的主人公,用反讽、对比的手法,探求善与恶,寻求善最终能够战胜恶的方法,更包含金庸先生对现实世界人与人关系、人与集体关系的忧思。  关键词:侠;善;恶  《侠客行》成书于1965年,上承《天龙八部》,下接《笑傲江湖》,是金庸先生创作过渡期的作品。在金庸先生的14部作品中并不出众,更少为大众熟知。小说没有交代明
期刊
摘 要:如何打造迎合适应网络时代受众的节目形态,让优质内容转换到新的媒介平台,实现媒介之间的融合,对传统广播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新媒体;媒介融合;节目形态  在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融合的过程中,音频产品的多元化给广播带来机遇与挑战,广播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声音”优势去布局,拓展影响力。  一、融合传播改变广播节目形态  传统广播讲究的是“内容为王”,传播模式是电台播放什么节目,听众就被动
期刊
摘 要:壁画是一种语言,语言是沟通的媒介,古代宗教壁画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和历史语言使我们从中感知到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文艺术。在沉寂多年的壁画当中探索人类思维的火花,了解一个时代感悟一份智慧。  关键词:小吴哥;壁画;阿布萨拉女神;艺术  壁画的包容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壁画的定义也越来越准确使得壁画的包容性也越来越强,壁画即为壁+画=壁上的画,可以是裸手笔绘的绘画作品也可以是工艺制作的绘画作品,
期刊
现在的高考文言文试题中,对于文言虚词的考查仍然是一个重点。“焉”是高考考查的18个文言虚词之一,是高考中出现频率相对较高的,也是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经常遇到的。我们要想掌握它,首先得了解它的词性和意义。它的详细字义如下:  1、名词 ①(象形。小篆字形。像鸟形。本义:焉鸟)② 鸟名(旦,北而徂山之曲,乃见苍翠一林,其中则楮烟墨宇,椒枥坎地,群焉胙充,飞而不举。——唐· 黄滔《唐城客梦》)③ 通“颜”
期刊
摘 要:语言意识形态主要是指利用语言手段和想象形成的相关外化的意识映像,它具有一定的文化属性和人本属性。由于任何的语言都是在某个民族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在长时期的历史沉淀中形成的。所以语言文化实际上也是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的反应。  关键词:语言;意识形态;文化  在每个人的生活和学习中,到处都充满着语言意识形态。并且从小在我们学习语言的成长过程中,学习语言更加需要注意对语言意识形态进行解构,
期刊
人生沉浮生与死,爱恨情仇皆因缘。也许世界一切皆有定数,谁也无法逃脱。也有佛曰:爱离别、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皆为人之苦难。  问人世间情为何物,林青点燃一根烟,空洞而忧郁的眼神透过窗户遥望着远方。  冬天,阴沉沉的,要下雪了,他让司机送他回家,也许母亲在等他回去,因为好久没见母亲了。  车在慢慢地行驶。街口,只有枯树上几片摇曳落叶和几个叫卖的小贩。  林青让司机停下车子,从车窗里探出头来,一股寒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