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科举入仕与官场底线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rrej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夫子的名言“学而优则仕”,本是希望掌握儒家理念及学说的优秀知识分子积极从政,以建设理想状态的“仁政”国家。这为有志于此的读书人指明了奋斗的方向,影响深远,几乎家喻户晓。但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这一名言在现实中既未见得很好落实,又常常被曲解或沦为空洞的口号。
  在先秦时代,长期盛行世袭制度,官爵在等级贵族内部传递,即“世卿世禄”,故寻常书生即使再优秀也很难步入政坛。以后秦汉的军功爵、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及隋唐的门荫等制度,也是属于世袭或半世袭的规则。倒是汉代的征辟、察举制中的某些名目,为读书人提供了狭窄的途径。如此这般,在贵族、豪强以及高门大族的把持下,普通读书人要顺利做官,着实艰难。而即使一些有幸踏入政界者,因为背景不强,上升的空间依旧极为有限。难怪孔子自己便如“丧家之犬”,一生颠沛流离;司马相如之流的文人,终日围绕在王侯将相身边,以奉献歌功颂德的诗赋为安身立命之本;出身寒门的陶渊明,才华横溢,声名远扬,却徘徊在县衙之内,最终无奈地退隐田园。因此,彼时对大多数学子来说,“学而优则仕”只能是一种理想,或者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学而优则仕”主张在真正意义上的实践,还要说是唐朝科举制度推行以后。与凭借血缘、出身背景的选官规则相比,科举制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不问门第出身,以考试成绩录用,因此选拔的范围既广泛,打破了特权阶层垄断官场的格局,同时又以文化知识为条件,对提升官员的素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自然显得更为合理。这便为一般读书人入仕,打开了方便之门。然而在唐代,一方面门阀世族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影响力依旧不容忽视;另一方面科举毕竟属新生事物,规模有限,还无法完全满足优秀学人的要求。如白居易所反映:陈子昂、杜甫仅各授一拾遗,而困顿至死;李白、孟浩然不及一官职,穷悴终身;孟郊六十岁,才终试协律郎;张籍到五十岁,尚未离开太祝之位。所谓的拾遗、协律郎以及太祝,都属低下官位。由此可见,许多震惊当代后世的大才子,科举成功后所获不过如此,而李白与孟浩然更是白衣一生,与仕宦无干。难怪乎白乐天先生发出“彼何人哉?彼何人哉”的不平呼声!
  毋庸置疑的是,中国科举制度的黄金时代是在宋朝,因为不仅规模之大、制度之严远过于前代,而且影响之大也最为突出,特别是还没有产生明清时期过多钳制思想的消极作用。两宋三百多年间,宰执大臣几乎都出自科举背景者。如北宋宰相共有七十一人,其中六十四人出身进士,其余非科举出身的七人中,又有三人为开国功臣;南宋有宰相六十二人,其中五十一人出身科举,非科举出身的十一人中,六人又为太学生,唯有一人为武臣(《宋史·宰辅年表》)。由此可见,宋朝科举出身的文官士大夫在政坛居于绝对统治的地位,成为官员队伍的主体,而门荫出身者与军队武将的影响力微乎其微,由此造就了突出的文治的时代特征。如当时人所说:“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蔡襄:《端明集》卷二十二《国论要目》)既然宋朝实现了“学而优则仕”的理想,文官们大都来自读书人,他们有足够的文化知识,懂得儒学的道德价值观,又熟悉“苛政猛于虎”的道理,出口成章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耳濡目染的是“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理念,那么是否就以改良社会为己任,并把持住自己的良知底线呢?
  在宋代历史上,确也看到一些仁人志士的奋发有为活动,著名者如范仲淹、王安石、李纲、文天祥及陆秀夫等人的忧国忧民之举,便令人肃然起敬。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不知打动了多少正直的士人,而他另外一句“私罪不可有,公罪不可无”的话,更就做官提出了基本准则:为官者不能因私废公,亦不可惧怕承担责任。宋代思想家张载在《西铭》中还总结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话,更提出了终极的追求目标。可说到底,“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种理想境界,非常人所能做到。
  实际的情况是,宋代多数学子把“学而优则仕”看做改善个人命运的堂而皇之的旗号,将读书、科考视为做官的敲门砖。在国势大体处于常态的情况下,他们入仕后一方面做着分内的事;一方面期盼着自己仕途的发达,当理想追求与现实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不免更多选择后者。像历仕宋太宗、真宗两朝宰相的吕蒙正,早年有过清寒求学的经历,当他顶着状元桂冠步入政坛后,孜孜以求的是个人的前程,因此往往不敢承担改革风险。正因为如此,他为政尚可守正,三入相位却终无多少建树。倒是在生活上,他讲求起奢侈。吕蒙正有个喜食鸡舌汤的嗜好,每日必餐。一天,他游自家的后花园,看到墙边耸立一座山包,便不解地问随从怎么回事,仆从回答:此是相公吃鸡剩下的鸡毛。他大感意外道:我吃的鸡乃有几何?怎么能堆积如此之大?仆从再答道:一只鸡仅一尾舌,相公一顿汤需用多少尾舌?食鸡舌汤又已多久?北宋中叶的宋庠、宋祁兄弟也是贫寒出身,早年在州学读书时生活相当艰难。以后两人同年科举入仕,分别做到宰相和翰林学士。哥儿俩政绩上成就不大,生活上还是有别,大宋注意分寸,小宋却奢侈放纵。一次上元节夜里,大宋又听说小宋点着华灯拥着歌伎排场豪饮,次日就派人带话过去:相公寄语学士,闻听昨夜烧灯夜宴,穷极奢侈,不知是否还记得从前上元夜一起在州学吃粗饭的事?小宋听罢,笑着让来人带话回去说:也寄语相公,不知当年吃粗饭是为的什么?真是毫不掩饰,在他看来苦读书的目的只是为了享受富贵而已。志向不够远大,满足于享乐,这倒也罢了,吕蒙正、宋祁花的毕竟是自己的俸禄钱。他们还爱惜名誉,没有胡作非为,没有触及官场的底线。这样的官员人数众多,不甘平庸或安分守己者做点力所能及的事,等而下之者则碌碌无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而有些人一旦进入官场,就只顾及自己的利禄地位。宋人揭露:“爵禄在上,下皆趋而争之,故名曰‘奔竞’。”说的便是当年跑官、要官的“奔竞”风气,熏染了不少官员。他们随波逐流,争权夺利,甚至为所欲为,不仅将学习多年的“修齐治平”的理念抛到脑后,更将为人的良知、官场的底线也敢突破。像丁谓本是享誉一时的才子,科举做官后却将聪明才智用于投机钻营,一味迎合帝王。宋真宗想搞浩大的“天书”祥瑞活动,需要足够的财力支持,就询问国库的底子。丁谓是负责中央财政的三司使,明知此举劳民伤财,但为了赢得天子的欢心,便报告国库充裕有余。宋真宗这才安心拍板。随之在东封泰山、西祀汾阴之类的活动中,丁谓卖力地调度安排经费与物资。以后,宋真宗想在京城内修建一所感应上天的场所——玉清昭应宫,既担心遭到反对,又怕落得恶名,于是召见体己的丁谓。丁谓出谋道:陛下拥有天下,修一座保佑苍生的宫观又有何妨?陛下无子,谁敢反对营建祈祷降生皇子的场所!果然,无人敢提出异议。丁谓负责工程,一再修改设计方案,不断扩大规模,又督促工匠日夜施工,将原定十五年的工期提前到七年完工,建成内含两千六百一十区的巍峨宫观。做这些伤害民生的事时,他早已将背诵过的儒家“仁政”理念抛到九霄云外,也丧失了做人的良心。
其他文献
当前社会药房的技术力量薄弱,而医药科技的迅猛发展要求药店从业人员必须有一定的医疗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也是药品经营、宣传、推进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新的世纪,我们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都离不开现代科技知识.
高校改革尤其是高校去“行政化”改革问题近些年成为我国社会热点问题,对我国高校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组织行政管理和高校用人机制中
一些老年女性会面临失眠的困扰。《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近日刊载的一项研究显示,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白面包,是引发老年女性失眠的一大原因。常吃这类食物的老年女性可能
具有环境梯度或小尺度生境异质性的群落,α多样性在不同尺度及不同空间位置上的测定结果将存在差异.基于甘肃省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条长420 m、宽10 m样带的群落调查数据
从鸡胚尿囊液中提取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 RNA,根据已发表的 A型流感病毒(AIV)的核苷酸序列 ,设计一对特异引物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PCR)成功地扩增了AIV的M基因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南宋灭亡,文天祥身为俘虏4月22日从广州出发被押送北上,十月初一到达元朝首都大都。这是一次长达万里的囚徒之旅,一路上,文天祥把北行的愁苦哀怨,所见所闻,大义
金庸小说《鹿鼎记》的开篇是黄宗羲、顾炎武和吕留良三人聚会,共同观赏查标的一幅新画,“只见大江浩浩东流,两岸峰峦无数,点缀着奇树怪石,只是画中云气弥漫,山川虽美,却令人一见之下
1959—1961年,那是所有中国人都不应该遗忘的年代。在那个物质极度贫乏的时代,有无数同胞坐下、睡倒后就永远也站不起来了。我就出生在1961年的9月。说到那个时代,母亲总是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