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哈佛汉学家的“中国观”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li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从边缘移动到中心的意义上,《哈佛看中国》在这个“全球对话”时代,为我们展现出来了哈佛对于“当下中国”的研究、观感和体认,也就是为我们展现出在史华兹之后哈佛大学的“中国问题研究”的魅力所在。
  
  哈佛看中国:全球顶级中国问题专家谈中国问题
  张冠梓主编,人民出版社,2010
  
  谈到“哈佛看中国”,它“在中国”的意义就不可小觑,因为在本土许多大众眼中,这种大洋彼岸的遥远凝视,似乎就代表着“美国看中国”,乃至于“世界看中国”。由张冠梓主编的《哈佛看中国:全球顶级中国问题专家谈中国问题》(三卷本,人民出版社,2010),以近70万字的篇幅,对于健在的哈佛大学共48位汉学家与中国问题专家进行了深度的访谈,全面而深入地展现出这座世界学术名府“本色的中国观”。在一定意义上,这不仅仅是从“哈佛视角”看中国,由于采取了国内学人直接访谈的形式,这三卷本实际上也是通过“中国视角”来看哈佛,或者进一步来说,这是一种中美之间的“互看”。
  如果撇开出版社、出版商们用“哈佛”作为标签的教材教辅、学术秘笈及经商宝典的噱头,回到这座美国“常春藤联盟学校”的纯学术本位,那么,最为本土思想界所广为接受的两位哈佛巨子:一位就是开创了东亚研究的历史学家费正清(John K.Fairbank),另一位则是拓展了思想维度的思想史家本雅明•史华兹(Benjamin I.Schwartz)。然而,在费正清所身处的“冷战时代”,他更多把“中国”看做是面对西方刺激而产生反应的对应物,这种被动反应的存在居然具有某种后殖民的“东方想象”的意味,然而,即使是这样伟大而严谨的汉学家也并未将中国看做是自主的对象。
  深入中国的腹地才能了解中国,这到了史华兹的时代才成为现实。在中美开始交通的时代,史华兹力图运用超越文化和语言差异的概念,透过表面上的差异从而来寻求中国思想当中的普遍性或者所谓的“思想的一致性”;这就与另一位英国著名汉学大家葛瑞汉(Angus C.Graham)的理路刚好相反,后者则努力透过中西之间所有的共同之处,来发见受文化差异制约的、同汉语与印欧语言结构差异相关的思想差异或者“关键词汇的差异”。但无论是“求同存异”也好,还是“求异存同”也罢,“同”都是比较的基础,哈佛对中国的关注与中国对哈佛的反应,之所以愈来愈密切,就是因为我们面临着“共同的问题”,我们有着可以相互沟通的各种平台。
  然而,从费正清到史华兹活跃的战后年代,中国还是政治封闭的国度,他们的研究都是在几十年之后“时间错位”地被移植到了中国。而且,那时美国的“中国观”基本上皆带有“政治的意图”,费正清的贡献就在于将近现代中国研究作为东亚研究的主体部分,但是他还是把中国研究打造成为美国对华政策服务的实用性的学问。然而,费正清所强调的从中国特殊的历史传统和条件来理解中国的基本思想,在哈佛乃至美国的中国研究当中至今仍一脉相承。
  从改革开放之初到奥运盛会结束,而今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的中国”,已非原初的那个“仅仅属于中国自己”的中国,特别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的角色在世界之林由于经济的升级与外交的成功而广被注视。在中国从边缘移动到中心的意义上,《哈佛看中国》在这个“全球对话”时代,为我们展现出来了哈佛对于“当下中国”的研究、观感和体认,也就是为我们展现出在史华兹之后哈佛大学的“中国问题研究”的魅力所在。
  张冠梓和他的“哈佛计划”
  中国古话讲:“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刚才对于哈佛汉学研究史的线索和语境的梳理,还只是描述了“天时”的契机,《哈佛看中国》之所以得以完成更有赖于“人和”与“地利”,这就关系到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张冠梓的主编之功。我们且看张冠梓和他的“哈佛计划”究竟是如何实现的。
  2008年夏季,张冠梓作为访问学者在造访哈佛之前,萌生了“哈佛大学中国问题研究专家访谈活动”的宏伟计划。他将洋洋洒洒长达23页、中英双语的《工作手册》呈交给中国社会科学院并获得了相应的资助。而后来来到哈佛他紧张工作,利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完成了预期的规划。但身居哈佛还仅得“地利”,关键还需要邀请更多的参与者来实现这个计划,所以,张冠梓在时间短与经费少的情况下,仍然在质量上严格把关,他认定的参加访谈的学者的基本条件为:专业研究领域应与被访问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相同或相近;已获得一定学术成绩,在学术界崭露头角;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或副研究员以上职称;以中国前来哈佛求学的中青年学者为主,但也可以是外国中青年学者。从访谈者的阵容,我们就可以看到“哈佛计划”的层次。从“人和”的意义上看,这个历史上最大一次“哈佛大学访谈活动”,不仅仅团结了国内的相关领域的研究学者,而且更拉近了与国外学者之间的距离。其中,哈佛肯尼迪学院亚洲研究中心主任、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托尼•赛奇(Anthony Saich)教授对于推动这一工作来说的确是功不可没的。
  这些哈佛访谈录,共同的特色有两点:从形式上说,采取的皆为“一对一访谈模式”,从而使得访谈内容更为深入,张冠梓本人为了访谈,还曾选修了访谈者半年的课之后而进行;从内涵上讲,都带有独特的“中国问题意识”,这是由于,访谈者都在学术前沿工作并生活在当下的中国,所以这些访谈就不仅仅是“就学术而论学术”,反而充满了“与时俱进”的时代气息。由此,张冠梓对于访谈做出的基本定位就是:访谈提纲由访谈双方协商确定,被访者从本研究领域出发,谈对中国问题的总体看法,有自己原创性、代表性的学术观点,并发表对中国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参加访谈的中国学者,张冠梓也要求访谈记录应确保客观、真实;应力求有深度、有思想性、有学术性,避免泛泛而谈;应力求可读性较强,便于其他专业的人士阅读。这些都保证了《哈佛看中国》的高质量和新鲜度。
  我们拟从三个中国化的视角来返观哈佛的“中国观”。
  “复数多元化”的中国文化与学术
  首先,《哈佛看中国》让我们通过哈佛视角看到了“复数多元化”的中国文化与学术。我们知道,所谓的“波士顿儒学”不仅在美国而且在中国都影响巨大,在文化与学术访谈录当中,杜维明先生首当其冲,他的一贯主张仍是:要使儒学成为“中华文明”、“东亚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精神资源和源头活水,海外新儒学的目的,就是要把地方价值的全球意义和普世意义开发出来。面对国内日前正在升温的“国学热”,哈佛受访者的态度和立场尽管不同,但是传统中国文化的复兴,确实是他们大多数人的希望,因为随着20世纪80年代的激进西化思潮之后,这些外来关照者更为关注国内的“新保守主义”潮流。但遗憾的是,在史华兹之后,哈佛汉学研究的主流似乎偏离了史华兹所独创的传统。这种传统主要从经验和常识出发,尽量进入对方的思想世界并尽可能地做出理解,令人欣慰的是,诸如林同奇这样的学者却在坚守着这一思想路线,这在他的名为《中国思想与文化的新动向》当中可见一斑。
  然而,在《哈佛看中国》当中的绝大多数的受访问者,却显露出对于中国的多元化的理解,这意味着,中国的文化和学术是一种“复数”的综合性存在而非“单数”的统一性存在。这种“多元化的意识”,是笔者在阅读相关部分的最深切感受。东亚语言与文明系田晓菲教授在《文化的传承需要世界眼光》的访谈当中,就直接声明:传统中国文化并不是纯粹的、单一的东西,她非常反对那种认定中国文化就是儒家文化的传统说法,中国传统文化是多元的、复杂的、不断变化的、充满了矛盾的价值观的文化。在这个意义上,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做着不同的贡献,无伦是欧立德(Mark C. Elliott)教授从拒绝“满族被完全汉化”的角度出发对于满族史的考察,还是柯文(Paul A. Cohen)教授对于中国文化的“区域性”分殊与差异的关注,都显露出这种多元意识甚至是边缘意识。这也就是黄万盛教授所强调的“文明对话”的观点,他认为,中华民俗起码有四个价值资源,比自由、平等和民主更为重要:“安全”是存在,“公益”是社会结构,“信赖”是伦理原则,“学习”才是超越的存在。从比较的视角来看,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所副主任薛龙(Ronald Suleski)教授甚至在《植根于传统的文化创新》的访谈中认为,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是更为接近的,这是因为,它们同样是宽松、开发、多样并且多变的,尽管中美之间存在差异,但较之日本而言,中国文化更接近于美国文化的。
  “复合整体性”的中国政治与历史
  其次,《哈佛看中国》让我们通过哈佛视角看到了“复合整体性”的中国政治与历史。正如著名中国史学家包弼德(Peter K.Bol)在《在细微处观察中国历史》的访谈中所认为的那样,现在所用的中国是“China”的意思,已经远非过去的中央国家的意思,20世纪的“China”的含义已经不同于古代“China”的含义。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中国历史的变动性,政治体制也由此呈现出一种复合型的结构。哈佛大学亚洲中心主任、美国著名东亚问题专家傅高义(Ezra F.Vogel)坚持认为,外来观者质疑中国发展道路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仍有争议,但主义只是意识形态问题,只要中国坚持公有制就不必强调姓资姓社问题,我们都知道,这场资社论争曾经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瓶颈。肯尼迪政府学院国际事务教授托尼•赛奇更多看到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的统一性,他认为,中国社会目前的急切任务是找到一种“黏合剂”,就像基督教、天主教所发挥的作用那样,但是中国这个非宗教的国家仍需要找到使得整个社会“整合”起来的东西。
  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华琛(James L. Watson)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来看待中国的政治和历史。从时间上来看,中国的国家经历了千年的历史,经过了“帝国时期”、“民国时期”、“毛泽东时期”和“改革以来”的不同阶段,但是却保持了民众对于“中国人”的身份和统一的中国文化的“认同”。从空间上来看,中国地区之地大物博、广袤多样,这被华琛生动地比喻为一床五光十色的“百衲被”,也就是由老母亲用各种各样颜色和材质的碎布编织而成的大被。当然,这种时间与空间结构是相互融合的,美国汉学家们既看到了中国政治与文化的复合性,又将它们视为有机的统一体。其中,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前院长约瑟夫•奈(Joseph S.Nye)的观点最为引人注目,他在《中国的软实力与对外交往》的访谈当中,盛赞中国在文化上、政策上抑或价值观念上正在形成巨大的“软实力”的吸引力,这是顺应了从早期竣工时代靠“硬实力”向后工业时代靠“软实力”治理的模式的转轨。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的发展只靠“软实力”就足够了,关键是有效结合硬软实力从而形成一种“智能实力”,这对于中国和平崛起时代打“软实力”这张牌的路线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启迪意义。
  “复调发展式”的中国经济与社会
  最后,《哈佛看中国》让我们通过哈佛视角看到了“复调发展式”的中国经济与社会。这种“复调式”的发展,首先就在于与外部的关系,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处于“全球多元发展”的境遇域当中。世界著名国际经济问题专家理查德•库珀(Richard N.Cooper)就认为,经济问题并不是“彼与此”的关系,而且是“并且”的关系,所以,在这种相关密切关联和互动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体所发生的事情将影响到世界各地。库珀教授对于中国的建议是,面对危机要加以重视,但是并不是过于谨慎地借“越管越多”来避免危机,通过危机还可以改善中国的管理和监管体制。但更多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还是关注中国近期的发展,他们都异曲同工地称赞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经济转型,并在连续30年当中取得了年均9.8%的增长率,并与此同时避免了苏联与东欧社会的政治风波。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哈佛学者们都试图给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内部“对症下药”,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应对策略。哈佛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德怀特•珀金斯(Dwright H.Perkins)在《中国经济:阶段性特征和关键性问题》的访谈中,提出要建立一套覆盖国民的良好的医疗卫生系统;哈佛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麦克法兰(F.Warren McFarlan)在《中国经济的内生增长》的访谈当中,提出要为新的高附加值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此同时帮助原有的产业的工作接受培训并融入新的产业。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的彼得• 鲍泰利(Pieter Bottel)在《克服衰退,实现经济再平衡》的访谈中认为,面对既要社会稳定又要实现现代化的挑战,中国必须在解决国内经济问题的同时,兼顾全球的利益;哈佛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怀默霆(Martin King Whyte)在《效率与公平:中国的渐进式变革》的访谈中建议,要在社会优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取得平衡,与通常的观点不同,他认为前者较之获得发展空间的后者更容易造成社会的不稳定性。此外,对于中国的金融改革、环境危机、医疗体制问题,哈佛的顶尖级的学者们都给出了不同的诊断意见和药方。
  总而言之,张冠梓主编的《哈佛看中国》对于呈现当代活跃的哈佛汉学家和中国问题专家所提出的当下“中国观”,具有两种功能:一个功能就是“按图索骥”,通过他们提供的路线图,读者可以自己找到相关的研究线索,另一个功能则是“画龙点睛”,通过与他们直接面对面的对谈,读者可以从哈佛教授的娓娓道来当中把握到“中国观”的精髓所在。这便是《哈佛看中国》访谈录的主要价值所在。评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新书长廊•
  
  中国医疗社会文化史之新进展
  清以来的疾病、医疗和卫生
  余新忠主编,三联书店,2009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医疗社会文化史研究的论文集,共邀集了来自中、美、日等国的18位历史与医史学界的专家学者,从社会文化史的视角来共同探讨清代以来的疾病、医疗和卫生问题。其中既有享誉海内外著名学者,也有崭露头角的年轻学人。内容涵盖了医疗社会文化史研究的理论方法、清以来的
  
  疫病及其社会应对、中西交汇下的医生与医学、近代境遇中的“卫生”等方面。
  编纂这样一部论文集,首先是希望藉此来展现中国医疗社会文化史这一新兴前沿领域的最新进展以及未来动向,进而推动国内这一研究的发展。其次,也有意将其放在本世纪初一些学人所倡导的“新史学”构架中,从一个具体的专题领域入手,来践行和展示“新史学”的学术理念,特别是社会文化史的取向和对“现代性“的省思。最后也期待通过展示海内外和内外史之间的研究的各自特色,以促进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其他文献
吴飞认为当代中国家庭是个体生命价值和公平正义的聚集之地,正是家庭政治和亲密关系的斗争和互不妥协导致了自杀,可以说点中了中国式自杀发生的要害。如何重建家庭伦理关系,保障个体价值的稳固安放,值得我们深思。    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  吴飞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中国人如何立身处世,如何维护个体的人格价值,在纷繁的社会中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又缘何想不开而自杀,读吴飞的
期刊
虚构的语言及其背后的霸权逻辑具有生产能力,可以将虚构性的言说转变成事实。借用齐泽克的术语,笔者更愿意将这一逆转理解为“实在界”(或者说冷战初年渐渐浮现的残酷逻辑、死亡威胁)对这个幻想故事的入侵。    哈瓦那特派员  [英] 格雷厄姆·格林著,吴幸宜译,译林出版社,2008    间谍故事中的编码/解码  摄制于1959年并于次年献映的《哈瓦那特派员》(Our Man in Havana,导演卡罗
期刊
私家藏书的历史绵延至今,“子孙永保”的理想终成幻影,“耕读传家”更多的是一种人文精神的继承。综观百余年来的书史,中国旧书业发展可以说是“多灾多难”,旧书业的发达与繁荣更多地则取决于大众知识分子的行为和精神趋向。    书林掇英 ——魏隐儒古籍版本知见录  魏隐儒著,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    书林浩瀚觅知音,魏隐儒先生的古籍版本学著作《书林掇英》经李雄飞整理校订,以皇皇80余万字的规模重新面
期刊
在近代社会变迁的历史过程,东南沿海与内陆地区、经济基础与政治建筑以及知识分子人与下层民众节节脱散,深刻地说明了百年以来的近代化是一种扭曲的近代化。    近代中国百年国势丕变,系“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鸦片战争,国门洞开,波澜四起,在历史洪流的裹挟之下,中国已进入历史“三峡”,历时200余年,至今还没有驶出峡谷,社会转型还未完成〔1〕17。回眸百年,近代中国已发生剧烈的变迁。在此过程东南沿海与内陆地
期刊
凯里不断地向读者传递出一个信息:由于知识分子对大众生活是完全陌生化的,是想象中的,所以他们笔下的大众形象是变了样的,走了型的,是扭曲的。    知识分子与大众,[英]约翰·凯里著,吴庆宏译,译林出版社,2008  艺术有什么用,[英]约翰·凯里著,刘洪涛、谢江南译,译林出版社,2007  阅读的至乐,[英]约翰·凯里著,骆守怡译,译林出版社,2009    约翰·凯里(John Carey)是英国
期刊
不能否认孟悦对“人”有着强烈的关怀,但这却是一种错乱的关怀;也不能否认孟悦对“智慧”的追慕,但这却是一种怪力乱神的“智慧”。她对人的主体性的伸扬极其“现代”,她捍卫主体性的方式极其“前现代”,而她自己又非常坚决地“反现代”,这或许就是历史的吊诡之处吧。    人·历史·家园:文化批评三调  孟悦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人·历史·家园:文化批评三调》是一部交糅杂驳之书,其中结集的文章前
期刊
面临外交官和学者的道路两难选择,诺曼为了不辜负皮亚森的信任、期望,选择了留在外交部工作,好多日本学术界的友人、后辈听到他自杀的噩耗后,都在追忆中惋惜地说,如果那时诺曼选择了学者生涯,可能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了。    日本维新史  诺曼著,姚曾廙译,商务印书馆,1962    在今年3月17日的中新网上,读到这样一段新闻: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于20世纪60年代任美国驻日大使赖肖尔(Edwin O
期刊
□我们不止有一个现代,而是多个现代,或者说,多阶段的现代。□通过将现代性的体验层面提升到全球化的视野高度,该书把握到了从“地球之一国”到“全球之一地”的体验转型在现代性的时段划分中的重要意义。    中国现代学引论  王一川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998年,刘小枫在《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1998年1月)一书中提出“现代学”概念,将之视作关于现代事件的一门知识学。王一川在《中国形象学
期刊
□“我们坐在电影院的座椅上观赏电影”,这个看似再平常不过的举动,却是由一系列复杂的社会话语生产机制不断进行的视觉塑造活动的结果。□在影片开始之前,电影文化已经在构造种种期待,并且把人们的“眼睛”改造成了一种符合特定意识形态要求的好奇之眸。    电影作为社会实践  [澳]格雷姆特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这几年,译介过来的国外电影教材有很多,比如北大出版社出版的《电影艺术:形势与风格》
期刊
面对这一困境,汉族作家自然地向边远少数族群文化寻求自救方案,以缓解现代性的挤压和逼迫,少数民族文化便被浪漫化处理为与主流文化截然相反的一种镜像,汉族作家开始通过书写他者以达到自我文化的反思和重建。    中国文学创作的复杂性、多样性和非规约性特征迥异于单一民族国家文学,在“多民族文学史观”审视下,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和繁荣已成为当代中国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特别是少数族裔文学积极参与了与主流文学、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