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民生为先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m0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党的十七大于今年下半年召开。目前,全党正在以谱写新篇章、创造新辉煌的实际行动迎接十七大的召开。本刊将陆续刊发文章,对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谱写新篇章,迎接十七大”进行宣传。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中央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今年全国“两会”都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民生问题不仅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到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甚至整个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近年来,南京市委按照省委“四优先”发展方针,积极引导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树立和践行经济发展是政绩、改善民生更是政绩的理念,紧紧抓住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在坚定不移地推进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中解决民生问题,在毫不动摇地建设和谐南京中提高民生质量,全市70%以上的群众对和谐南京建设成效感到满意,80%的市民认为自己生活幸福或者比较幸福。改善民生、造福群众,温暖了民心,凝聚了党心。
  一、突出又好又快发展,打牢改善民生基石。“沧海百年,民生不息”。民生问题会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不断有新的表现形式,民生的不断改善、民生问题的解决,最终要靠发展。改善民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南京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牢牢抓住又好又快发展这个主题,更好地把推动发展与改善民生统一起来,坚持以好为先、好中求快,始终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把发展的落脚点放在满足人民需要、增进群众福祉上,让科学发展的过程成为实现和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过程,成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在做强做大综合实力中改善民生。始终强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观念,树立科学发展的强烈意识,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第一任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开创了南京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局面。2006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5.1%、18.4%。经济实力的持续增强为改善民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和财富支撑。在调高调轻调优产业结构中改善民生。针对南京长期以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制定的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全省现代服务业中心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意见得到高效落实,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五大新兴产业逐步成为工业经济的新支柱,特别是软件产业去年销售收入增长55.4%,全市工业企业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21.98,持续保持全省第一。河西中央商务区、仙林新市区商贸区等22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步伐加快,第三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到50.8%。产业结构的变高变轻变优,不仅增加了更多的创业机会和就业岗位,提高了职工的整体收入水平,也为改善民生提供了更广更好的平台。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中改善民生。从南京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弱的现状出发,以集约发展为主攻方向,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关键环节,以改革体制机制为根本保障,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推动经济增长转向依靠提高要素利用效率的新轨道。从政策、资金等多方面推进东部城市绿色中心建设,重点支持循环经济示范工程、污染企业技术改造及搬迁等,保持了经济持续增长、排污持续下降的良好局面,实现了既要经济发展使人民得实惠,又要环境友好使群众更满意。
  二、坚持富民优先导向,全力提高群众富裕程度。改善民生,重在富民。近年来,市委坚持富民优先,始终把富民作为优先的发展目标,引导各级干部更加关注民生,把帮民富放在首要位置,紧紧盯住实现“两个率先”特别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富民目标,建立工作责任制,层层分解,深入推进各项民生工程,千方百计增加城乡群众收入,让改革与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群众。支持全民创业推民富。我们把推动创业作为加快富民的主要措施,建立健全创业促进机制,出台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创业促进富民的若干意见,2004年以来全市私营企业新增3.9万户,累计达到9.2万户,个体工商户新增3.1万户,累计达到16.5万户,群众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实现充分就业促民富。把实现就业再就业作为加快富民的重要途径,健全就业调控机制,实施“十百千万”工程,重点帮助城镇“零就业家庭”、农村贫困家庭、被征地农民等困难群体实现就业。近三年来,累计新增就业岗位52.7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3.33%;转移农村劳动力19.4万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率达67%。完善社会保障帮民富。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加快富民的一个重要内容,推动从法律和制度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等一系列文件,采取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多种措施,努力使低收入者的生活得到保障。目前,全市71个街道、550个社区全部设立了劳动保障所、保障站,形成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劳动保障网络,13.3万城乡困难居民全部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城乡低保实现了“应调即调、应保尽保”的动态管理。2005年就实现全市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五项保险参保人数全部过百万目标,所有困难企业职工全部进入了医疗保险。维护群众利益保民富。及时修改完善农村土地征用和城市房屋拆迁办法,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行“土地换保障”的办法,确保土地收益向农民倾斜。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以“市场+保障”为主要特色的城市房屋拆迁新政,新的城市居民房屋拆迁补偿标准提高了15%左右。通过这些有力举措,群众从发展中得到了更多实惠,2006年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538元,比2003年增加7342元,年均增长15.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045元,比2003年增加2122元,年均增长11.4%,两项增幅连续三年处于国内同类城市前列。
  三、不断化解二元结构,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南京作为江苏的省会中心城市,只有解决好历史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明显、江南江北反差较大的问题,才能让郊县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更多的发展成果。我们深刻理解、全面贯彻“两个趋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立足主城强、郊县弱的最大市情,紧紧围绕城乡统筹这条主线,大力实施城乡统筹、南北统筹、区域统筹战略,加快推进思想观念、政策体制、规划建设和公共产品的统筹,加大对郊县的政策支持、对口支持和人才支持,加快郊县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市民化步伐,深入推进城市和农村、江南和江北共同发展。以郊县全面达小康为动力推动城乡群众共同富裕。正确把握南京全面达小康最大的难点在郊县,最核心的指标是群众收入特别是农民收入的现状,把全面达小康提升到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要确保大多数城乡居民家庭收入达到小康标准,不以平均数代替大多数;确保多数老百姓认可全面小康的实际成果,不以统计数字代替直观感受,真正建设一个不含水份、人民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高水平小康社会。我们确立了到2007年以全市为单位总体上实现全面小康,到2010年以区县为单位实现全面小康的全面达小康“两步走”目标,集全市之力全力推进,使全面达小康成为南京700万人民的共同理想,成为凝聚各方力量建设新南京的一面旗帜。对照江苏省全面小康四大类18项25条指标,郊县已有21个指标达到目标值,实现程度达84%。目前,我们正在推动全市合力打好全面达小康攻坚战,确保城乡居民收入等薄弱指标全面达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我们先后出台了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意见,把发展郊县经济、提升社会事业水平、改善农民生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任务,以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积极推进城乡规划的全覆盖,引导郊县工业向园区、农民向城镇、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向郊县倾斜政策、资源和人才,大力开展对经济薄弱地区的城乡结队帮促,郊县经济增长保持高于全市平均增幅的良好态势。2006年市级财政支农预算及追加额度同比增长25%,投入14.2亿元实施农村道路建设、农民教育培训等农村新八件实事,深入推进“三城九镇”建设,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水泥路村村通,城市市容、环保管理加速向农村覆盖,村容村貌出新和环境整治成效明显,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和农民居住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农民正在愈来愈深刻地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新变化。以跨江发展为机遇推动江南江北成果共享。发展的不均衡必然带来发展成果的差异,我们坚持在更高的起点、更大的范围来谋划和推进城市发展,在增强城市经济实力、完善城市功能中整体提升全市人民的生活质量。南京是江苏唯一的跨长江城市,江北地区发展滞后。针对江南江北发展差异和不同特点,实施加快推进“跨江发展”重点战略,以“整体提升江南、加快建设江北”为目标,强化江南八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江北地区现代化建设步伐。江北地区去年生产总值和财政一般收入占全市比重分别提高到21.2%和11.8%,用于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的财政投入比例显著增加。江北地区群众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享受到更多的发展成果,幸福指数和满意度显著提高。
  四、努力发展社会事业,不断增强城市公共服务能力。社会事业的发展,既是经济发展成果惠及群众的重要途径,也是老百姓衡量幸福感的关键指标。南京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的综合优势,依托在全省领先的社会事业发展基础,科学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均衡发展城乡社会事业体系,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新的提升。坚持把就学作为民生之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围绕建设全国教育名城的目标,大力推动教育公平、公正、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100%,高等教育实现了大众化,初步形成现代国民教育、终身教育体系。全面实施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向全市城乡低保家庭子女、困难群体学生发放“助学券”和补助金累计超过2000万元,全市外来务工人员适龄子女就学率达到99.85%。“十五”期间,全市各类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比“九五”末实现翻番,农村教育投入增长实现翻番,城乡教育总体水平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坚持把就医作为民生之急。全面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稳步推进医疗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药品招标,率先在全国实行医学检查结果军地联动、同城互认“一单通”,推行药房托管改革,努力减轻人民群众医药负担。逐步推行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建立农村合作医疗调节基金,推广进城务工人员参加大病医疗保险,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覆盖率达100%。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加快郊县中心医院的提档升级,新建改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全面完成村卫生室的改造,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100%。从建立困难群众帮扶救助机制入手,研究制定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方案,建立惠民医疗基金,率先在全国建成了惠民医院,仅2005-2006年,全市就安排2000万元专项经费,解决困难群体就医看病问题。目前,城市和农村基本实现小病不出社区村镇,大病确有保障。坚持把文化作为民生之根。积极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突出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城市文化,以和谐文化的新理念来拓展文化南京建设的内涵,组织开展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和谐村镇等创建活动,以创建促文明,以文明促和谐,充分释放南京的文化生产力。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加速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大力倡导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和城市精神,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力推进诚信南京建设,重点加强对房产、医疗、教育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部门的监管。从连续3年万人评机关的情况看,群众对公共服务总体上是满意的。现在,我们正在进一步提升工作起点,认真汲取国内外先进城市的成功经验,努力使南京的社会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五、加快城市环境建设,打造群众满意的城市形象。群众是城市的主人,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让群众受益。我们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先导,进一步优化城市形态和功能布局,强调围绕群众得实惠搞建设,从落实国务院关于南京城市发展的定位,从更大范围内彰显城市特色,提升居民生活环境的战略高度出发,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始终,在不断提高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管理水平的过程中,更好地服务城乡群众,惠及全体市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方便群众生活。把改善居民的出行条件作为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在相继建成长江二桥、三桥、铁路南京新客站等一批重大对外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同时,强力推进市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公共交通优先,不断完善城市路网布局,地铁一号线、城东快速内环相继投入运营,公交线网密度进一步提高,97%的行政村开通公交车,城区的通行能力大大提高,城乡群众出行更加便捷。高度重视解决群众住房问题,坚决贯彻国家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各项措施,增加9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户型供应,特别是千方百计改善困难群体的住房条件,加大经济适用房、中低价商品房和廉租房建设力度,仅最近3年建成的经济适用住房就达400万平方米,改造危旧房176万平方米,城市居民人均居住建筑面积增加了2.5平方米,困难群众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提升。保持良好生态环境惠及广大市民。坚持在发展中优先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中优先建设生态环境,确保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大力实施绿色南京战略,高度重视并切实强化水气污染防治,出台了《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对秦淮河、中山陵和明城墙风光带、滨江风光带进行重点整治。近5年来,新增造林面积64万亩,相当于前20年的造林规模,森林覆盖率达22%,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5.5%,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坚持建管并重,抓好群众反映集中的背街小巷、“城中村”环境整治和小区出新等问题,仅去年就完成老城房屋整治900幢、老住宅小区出新45个。城市面貌得到较大改善,成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和国家卫生城,“满城绿色、生态良好”的城市特色得到巩固和提升,群众生活得更加舒心。创建平安南京提高群众安全感。我们正确认识富民与安民、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在全国较早提出平安创建理念,深入开展创建“全国最安全城市”活动。在全市建立信访联席会议、领导干部统一接待日、信访进社区、重点问题领导包干和督查等一系列制度,并切实抓好落实,近年来,全市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数量大幅下降。注重发挥基层在协调利益关系和疏导社会矛盾中的重要作用,在全市13个区县128个镇和街道都建立了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坚持关口前移抓预防、规范动作抓排查、上下联动抓调处、科学应对抓处置,努力使矛盾冲突在基层得到有效疏导,不稳定因素在基层得到有效化解。我们一直把安全生产摆在重要位置,始终强调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于一切。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处置体系,相继制定了突发公共事件、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突发性地质灾害、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突发供水事故应急预案、重要商品应急保供预案,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启动相关应急预案。落实最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集中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特别是加大对食品、药品、危险化学品和交通安全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监管,确保百姓吃得安心、出行放心。建立贯彻“严打”方针的长效机制,增强打击犯罪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整体破案水平在全国同类城市中位居前列。近几年,南京刑事发案总量和八类暴力型案件发案数均居全国同类城市较低水平,“治安环境指标”在全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保持领先水平。南京市民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持续提高,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调查,安全总指数达98.2%,对政法队伍的满意度达92.3%,治安幸福感居全国31个大中城市第一,平安南京建设已成为城市的重要品牌。□责任编辑:刘 忠
其他文献
设计论谈:目前国家有关部门不再批准别墅用地了,您对未来别墅市场的前景怎么看?
1.做人一定要像人,做官不可像官;2.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做事;3.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4.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5.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6.凡事豫则立。7.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8.轻财
<正> 一位10年前去过印度的旅行者,在他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后,对自己所看到的变化感到非常惊愕:时装商店顾客盈门,豪华旅馆和第一流的饭店和快餐店,也挤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日
本案以直线为总体的造型手段,整体和局部配饰形成简与繁、大与小的对比,不仅具有现代感,而且还洋溢着我国传统艺术的清新、儒雅、温馨的气质。
<正> 7月下旬,数百名鞑靼人连续数天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示威活动,要求返回故乡,恢复克里米亚鞑靼自治共和国,恢复“破坏了的历史公正”,他们还向外国舆论界散发了大量信件、呼
产能过剩问题是一个长期困扰我国经济运行和政府宏观调控的难题。政府在产能过剩化解中应该担负起什么样的责任?专家的看法可供参考。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新形势下推动农村改革发展,要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海陵区地处泰州市中心城区,2008年全面小康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四大类18项25个指标全部达到省定小康标准。下一步,我们将把加快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大融合,促进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
期刊
巴鲁克是美国著名的犹太实业家,他在30岁时,就成为让人羡慕的百万富翁。他知识丰富,聪明过人,曾被美国政府委以多项重任。而他的发迹,则归功于他那迅速的决策和行动能力。  1898年,年轻的巴鲁克和父母亲住在一起。当时,正在迅速崛起的美国和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西班牙进行了一场战争。西班牙威名远扬的舰队远征美洲,却在圣地亚哥附近被美国海军一举战败。  这天晚上,巴鲁克从广播里面听到了这一消息,知道各地证券市
对于初中生而言,语文教学具有提升学生鉴赏能力、增强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作用。从本质角度来讲,可以将语文学科看成一种文化,因此,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可以通过文化教学思
我们常州全市上下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中央和省的重大决策部署,正在全面落实保增长、调结构的各项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