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建设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建设施工企业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现有管理方式的不足,转换经营理念,由过去的单纯追求数量转移到既追求数量又追求质量上来,使质量成为收入增长的基础,成为提高竞争地位的经营管理中心点
据此,在本文中针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具体内容包括:建立全员质量管理的有效机制;优化项目生产要素的配置;制定合理的质量计划实施程序;强化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质量管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重点对项目质量管理目标设定、质量计划的编制,以及实现项目质量目标的组织措施和过程控制措施等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通过以上应用研究,对建筑施工企业施工质量管理理念与方法得出了较为完整的结论。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质量计划;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 A
一、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内容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一般分为施工前的质量管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以及工程竣工验收时的质量管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贯彻“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不仅要强调事后检查把关,更重要的是进行事前控制,防患于未然。把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不使上道上序的质量问题流向下道工序。
1)施工前的质量管理也就是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控制
i."4M1E”的控制
在施工准备阶段首先要对对影响工程质量的"4MIE",亦即施工队伍及人员的技术资质,施工机械设备的性能,原材料、构配件的规格和质量,施工方案及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环境的质量进行审核、以保证"4M1E”处于受控状态。
ii.建立施工现场质量保证体系
施工现场质量保证体系需要以企业质保体系的质量目标为依据,并根据在建工程的现场状况和实际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构建;不断提高质监和计量的技术手段;依据现场的施工情况编制质量目标展开图,确保施工质量目标高效的实现。
iii.审核开工报告书
工程现场的开工需要在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就绪,并经过监理人员审核达标以后,方能进行。
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现场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工作是整个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因此,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细致而周密的划分,依据工程项目的工序理清质量问题的多发环节,标定质量管理点,并将其分派到具体工作人员身上,实行责任制。质量检查和控制的重点如下:
i.施工操作质量检查
对于施工操作质量的检查要落实到每道工序,及时制止违章操作,纠正不规范操作,防患于未然。
ii.工序质量交接检查
通过了各道工序的质量检查以后,还必须重视工序交接时质量的检查,当上道工序不合格时坚决不能顺延到下道工序继续施工。如此环环相扣,使整道施工链条的质量得以保证。
iii.隐蔽工程的检查
下道工序的施工有时会掩盖上道工序的分项工程,这些分项工程被称作“隐蔽工程”。因而,对于隐蔽工程的质检工作也是必不可少。严格的进行隐蔽工程的质检工作,可以有效消除质量隐患,减少事故的发生。在此项检查工作完成以后,需要办理“关联隐蔽签证”手续,并归档。在此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要在认真处理以后经过复合认证能转入下道工序继续施工。
iiii.加强工程施工预检
施工预检实施目的是防患于未然,防止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和重大质量事故,以确保工程质量。当分部分项工程预检未通过时,不得进入下道工序继续施工。
iiiii.成品保护的检查
对于整个工程项目来说,各个分部分工程项目往往不能同时完工。当某些工程完工之后,仍有一些工程在建施工,为了保护好完工的成品,避免损坏,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除了定期巡查以外,封闭和覆盖等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避免后续施工可能对成品工程产生的损害。
综合上述五个质检要点,可以看出,五项质量检查均须分析各道工序的质量异常因素,针对异常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将质量偏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分析出影响每道工序质量的异常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这些因素引起的质量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从而保证每道工序的质量。
3)施工结束后的质量控制
所谓“施工结束后的质量控制”是指在工程竣工以后的验收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是对施工过程形成的建筑产品的控制。此项质量控制的具体工作包括:
i.竣工预验收
在工程项目竣工以后,尚未进行正式验收之一前,由施工现场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内部模拟验收,为通过正式验收做准备。
ii.工程项目的正式验收
在模拟验收合格之后,施工单位向监理单位提交验收申请,通过了监理工程师的审查方可进行初验。在初验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经过施工单位返修达标后即可进入正式验收环节。
iii.工程项目质量的评定
工程项目质量的评定是在正式验收阶段依据工程项目合同、设计图纸和质检评定标准来严格执行的。具体评定工作是从分项工程入手,综合各分项工程的质量水平来鉴定分部工程质量,再综合分部工程质量水平以鉴定工程项目的质量。通过一系列鉴定,对照合同以确定能否通过验收。项目验收完毕,应及时办理具有三方签字生效的签证书。
二、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方法
1)建立质量管理点
质量管理点是指施工现场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将需要特别加强监控的部位和工序,作为质量管理的重点,采取有效措施,使该部位和工序处于被控叙的状态,即能稳定地生产合格品的状态。
2)质量管理点设置的条件
质量管理点的设置牵涉到很多方面,比如机械设备、工程材料、技术参数、操作精度、工序设置、自然和工程环境等等。通常建立质量管理点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a.关键工序和关键部位。例如,各分部工程项目的结合部、各工种交叉施工的部位,这些部位容易发生矛盾、扯皮、相互推诱的问题,给工程质量带来不利。
b.施工工艺本身有特殊要求成对下道工序施工和安装有重大影响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例如,预应力张拉工序、模板制作与安装工序、大型设备基础的预埋螺栓工序等。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工序。例如,危险作业、吊装重件等。
c.质量不稳定、可能出现不合格品较多的施工部位与分部分项工程项目。例如,框架结構中梁校框架节点部位、整体提升的同步控制及屋面防水工序等。回访、保修中信息反馈回来的不良环节。
3)建立质量管理点的步骤:
i、确定工序管理的重点;
ii、绘制管理点流程图。标定工序、质量标准和特性、测量和检查方式等的管理点;
iii、进行工序分析,找出影响质量管理点的质量特性的主要因素;
iiii、根据工序分析的结果,编制“工序质量管理点对策表”,对各个影响质量特性主导因素规定出明确的控制范围和有关管理要求;
iiiii、编制质量管理点的作业指导书和自检表。
4)实行“三检制”
“三检制”是指操作人员“自检”、“互检”和专职质量管理人员的“专检”相结合的检验制度。
i.自检
自检是一种“自我把关”。操作人员时自己的施工工序或已完成的分项1一程进行自我检验,起到自我监督作用,实施“自控’,,及时消除异常因素,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
ii.互检
互检是指操作人员之间的相互检验,是对已经完成的工序、分项工程以及分部工程的建设产品质量的检验,互检主要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互检工作可以多种方式进行,比如同组互检、班组间抽检以及工序交接检验等。
iii.专检
专检是指专职质量检验员对分部分项工程进行检验。在专检管理中,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专检、巡检和终检。设置专检与强调预防为主并不矛盾。以预防为主的工序质量管理主要是要求操作人员自我防范,实行自控。但是,具体操作人员由于专业分工和对上、下各道工序以及对整个工程要求了解不多。因此,可能会处理不当。专检人员则没有这种局限,不仅从局部来看待质量问题,而且能从整体的角度来认证。
5)建立现场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是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深入发展的重要标志,它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精髓。现场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是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的一个子系统,其内容应根据企业的总目标分解来制订,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现场施工质量目标来保证企业总目标的实现。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a.要有明确的质量计划和质量目标;
b.要保证体系的全部管理活动;
c.要建立一个高效、灵敏的质量管理信息反馈系统;
d.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专职质量管理部门;
e.要建立健全质量检验、质量监督工作的体系;
f.组织管理业务的标准化和管理流程的程序化。
三、结语
现场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应根据施工现场和丁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影响施工质量全过程的各相关部门、各个环节,特别是各道工序,从点到面、从面到体,强化监督与控制,形成质量管理网络,从工程项目整体出发,有联系地进行动态分析和改善质量。
据此,在本文中针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具体内容包括:建立全员质量管理的有效机制;优化项目生产要素的配置;制定合理的质量计划实施程序;强化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质量管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重点对项目质量管理目标设定、质量计划的编制,以及实现项目质量目标的组织措施和过程控制措施等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通过以上应用研究,对建筑施工企业施工质量管理理念与方法得出了较为完整的结论。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质量计划;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 A
一、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内容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一般分为施工前的质量管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以及工程竣工验收时的质量管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贯彻“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不仅要强调事后检查把关,更重要的是进行事前控制,防患于未然。把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不使上道上序的质量问题流向下道工序。
1)施工前的质量管理也就是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控制
i."4M1E”的控制
在施工准备阶段首先要对对影响工程质量的"4MIE",亦即施工队伍及人员的技术资质,施工机械设备的性能,原材料、构配件的规格和质量,施工方案及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环境的质量进行审核、以保证"4M1E”处于受控状态。
ii.建立施工现场质量保证体系
施工现场质量保证体系需要以企业质保体系的质量目标为依据,并根据在建工程的现场状况和实际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构建;不断提高质监和计量的技术手段;依据现场的施工情况编制质量目标展开图,确保施工质量目标高效的实现。
iii.审核开工报告书
工程现场的开工需要在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就绪,并经过监理人员审核达标以后,方能进行。
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现场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工作是整个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因此,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细致而周密的划分,依据工程项目的工序理清质量问题的多发环节,标定质量管理点,并将其分派到具体工作人员身上,实行责任制。质量检查和控制的重点如下:
i.施工操作质量检查
对于施工操作质量的检查要落实到每道工序,及时制止违章操作,纠正不规范操作,防患于未然。
ii.工序质量交接检查
通过了各道工序的质量检查以后,还必须重视工序交接时质量的检查,当上道工序不合格时坚决不能顺延到下道工序继续施工。如此环环相扣,使整道施工链条的质量得以保证。
iii.隐蔽工程的检查
下道工序的施工有时会掩盖上道工序的分项工程,这些分项工程被称作“隐蔽工程”。因而,对于隐蔽工程的质检工作也是必不可少。严格的进行隐蔽工程的质检工作,可以有效消除质量隐患,减少事故的发生。在此项检查工作完成以后,需要办理“关联隐蔽签证”手续,并归档。在此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要在认真处理以后经过复合认证能转入下道工序继续施工。
iiii.加强工程施工预检
施工预检实施目的是防患于未然,防止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和重大质量事故,以确保工程质量。当分部分项工程预检未通过时,不得进入下道工序继续施工。
iiiii.成品保护的检查
对于整个工程项目来说,各个分部分工程项目往往不能同时完工。当某些工程完工之后,仍有一些工程在建施工,为了保护好完工的成品,避免损坏,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除了定期巡查以外,封闭和覆盖等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避免后续施工可能对成品工程产生的损害。
综合上述五个质检要点,可以看出,五项质量检查均须分析各道工序的质量异常因素,针对异常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将质量偏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分析出影响每道工序质量的异常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这些因素引起的质量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从而保证每道工序的质量。
3)施工结束后的质量控制
所谓“施工结束后的质量控制”是指在工程竣工以后的验收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是对施工过程形成的建筑产品的控制。此项质量控制的具体工作包括:
i.竣工预验收
在工程项目竣工以后,尚未进行正式验收之一前,由施工现场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内部模拟验收,为通过正式验收做准备。
ii.工程项目的正式验收
在模拟验收合格之后,施工单位向监理单位提交验收申请,通过了监理工程师的审查方可进行初验。在初验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经过施工单位返修达标后即可进入正式验收环节。
iii.工程项目质量的评定
工程项目质量的评定是在正式验收阶段依据工程项目合同、设计图纸和质检评定标准来严格执行的。具体评定工作是从分项工程入手,综合各分项工程的质量水平来鉴定分部工程质量,再综合分部工程质量水平以鉴定工程项目的质量。通过一系列鉴定,对照合同以确定能否通过验收。项目验收完毕,应及时办理具有三方签字生效的签证书。
二、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方法
1)建立质量管理点
质量管理点是指施工现场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将需要特别加强监控的部位和工序,作为质量管理的重点,采取有效措施,使该部位和工序处于被控叙的状态,即能稳定地生产合格品的状态。
2)质量管理点设置的条件
质量管理点的设置牵涉到很多方面,比如机械设备、工程材料、技术参数、操作精度、工序设置、自然和工程环境等等。通常建立质量管理点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a.关键工序和关键部位。例如,各分部工程项目的结合部、各工种交叉施工的部位,这些部位容易发生矛盾、扯皮、相互推诱的问题,给工程质量带来不利。
b.施工工艺本身有特殊要求成对下道工序施工和安装有重大影响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例如,预应力张拉工序、模板制作与安装工序、大型设备基础的预埋螺栓工序等。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工序。例如,危险作业、吊装重件等。
c.质量不稳定、可能出现不合格品较多的施工部位与分部分项工程项目。例如,框架结構中梁校框架节点部位、整体提升的同步控制及屋面防水工序等。回访、保修中信息反馈回来的不良环节。
3)建立质量管理点的步骤:
i、确定工序管理的重点;
ii、绘制管理点流程图。标定工序、质量标准和特性、测量和检查方式等的管理点;
iii、进行工序分析,找出影响质量管理点的质量特性的主要因素;
iiii、根据工序分析的结果,编制“工序质量管理点对策表”,对各个影响质量特性主导因素规定出明确的控制范围和有关管理要求;
iiiii、编制质量管理点的作业指导书和自检表。
4)实行“三检制”
“三检制”是指操作人员“自检”、“互检”和专职质量管理人员的“专检”相结合的检验制度。
i.自检
自检是一种“自我把关”。操作人员时自己的施工工序或已完成的分项1一程进行自我检验,起到自我监督作用,实施“自控’,,及时消除异常因素,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
ii.互检
互检是指操作人员之间的相互检验,是对已经完成的工序、分项工程以及分部工程的建设产品质量的检验,互检主要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互检工作可以多种方式进行,比如同组互检、班组间抽检以及工序交接检验等。
iii.专检
专检是指专职质量检验员对分部分项工程进行检验。在专检管理中,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专检、巡检和终检。设置专检与强调预防为主并不矛盾。以预防为主的工序质量管理主要是要求操作人员自我防范,实行自控。但是,具体操作人员由于专业分工和对上、下各道工序以及对整个工程要求了解不多。因此,可能会处理不当。专检人员则没有这种局限,不仅从局部来看待质量问题,而且能从整体的角度来认证。
5)建立现场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是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深入发展的重要标志,它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精髓。现场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是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的一个子系统,其内容应根据企业的总目标分解来制订,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现场施工质量目标来保证企业总目标的实现。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a.要有明确的质量计划和质量目标;
b.要保证体系的全部管理活动;
c.要建立一个高效、灵敏的质量管理信息反馈系统;
d.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专职质量管理部门;
e.要建立健全质量检验、质量监督工作的体系;
f.组织管理业务的标准化和管理流程的程序化。
三、结语
现场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应根据施工现场和丁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影响施工质量全过程的各相关部门、各个环节,特别是各道工序,从点到面、从面到体,强化监督与控制,形成质量管理网络,从工程项目整体出发,有联系地进行动态分析和改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