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引入文本实现古诗厚教的“法”与“度”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n52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但今人读古诗,最大的感受是“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总存在着一些理解的障碍。正因为此,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就需多方搭建学习支架,引进古今活水,缩短甚至消除古诗与学生的距离,让生涩的古诗变得可亲,让凝炼的语言变得立体,古诗厚教,最终实现思维火花绽放、情感波澜荡漾的高效课堂。下面,笔者就以教学《春望》一诗为例,重点谈谈借助引入文本实现古诗厚教的“法”与“度”。
   一、文本引入须有“法”,妙用存乎一心
   (一)“引文”对比法,诗从细处读
   教学片断一:
   师:作者写眼中所望见的长安城,为啥偏偏要写“城春草木深”?特地著一“深”字有何用意?
   生1:“深”写出了草木生长茂盛。如果是农村,这就是自然之景。但长安是唐王朝的都城,却任由杂草丛生,这就不正常了。就好像我们现在的大街上怎么可能随便就出现“城春草木深”的景象呢?
   生2:造成“城春草木深”的原因就是战争,是战争让长安城变得荒芜,这才长了许多的野草。
   师:那“深”字给人怎样的感觉?
   生3:荒凉。
   生4:人烟稀少,满目凄凉。
   师:遭逢战乱的长安城是如此荒芜破败,曾经的大唐盛世又是怎样的呢?请看(师边读边稍作解释)——
   长安大道连狭邪,青牛白马七香车。(卢照邻)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
   师读:长安大道连狭邪,青牛白马七香车。(语气高亢热烈)
   生齐读: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语气低沉缓慢)
   生齐读: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语气高亢热烈)
   师读: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语气低沉缓慢)
   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如果抓住精要之處,指导一二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要繁复冗长地讲说。”在此教学环节,为了让学生更加鲜明地感知长安城因战火而荒芜的凄凉之感,我紧扣一个“深”字,简单提问后也并不做过多的强调与讲解,只是随机引入两句描写大唐盛世繁荣景象的诗句,稍作解说后,我配合着学生分别用热烈夸张与低沉哀痛的语气演读这两句诗。这种入情入境的对比朗读,瞬间让学生置身于不同的时空,学生一会为唐朝的繁荣富庶而惊叹自豪,一会又因战争带来的衰败零落而叹息沉重。这种“引文”对比法,从细处着眼,通过对比,往往能较快地带给学生强烈的冲击感,学生的视域由此变得更宽阔,情感变得更细腻,思维变得更活跃,对文本的理解也更透彻了。
   (二)“援文”补白法,诗向深处读
   教学片断二:
   师:“家书抵万金”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呢?
   生1:用夸张手法,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他渴望见到亲人的心情。
   师:杜甫当时有没有收到家书我们不知道,但当时身困长安的他也给远方的妻儿写了一首诗,请看(师用深情思念的语气缓缓朗读全诗)——
   月 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师:读完《月夜》全诗,再读“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一联诗,你还从中读出了什么?(学生自由朗读该联诗)
   生2:当时因战争而与亲人离散的应该不止杜甫一人,这一句诗肯定写出了很多老百姓的心声。
   师:由自己而想到天下人,你如杜甫一样,具有可贵的悲悯情怀!你真是杜甫的知音!
   现在的学生都生于长于和平年代,再加上通讯工具发达,要让他们真切体会与亲人天各一方且音讯全无的牵挂思念之情,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苏霍姆林斯基则告诫我们:“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此,在此教学环节中,我带领学生以“家书”这一意象为抓手,在学生轻易地撬开文字表层后,我却并不满足这种浅尝辄止的回答,于是我顺势地援引了杜甫的《月夜》一诗。这首诗可以看作是杜甫写给妻儿的“家书”,这样既创设了“骨肉各分散”的离别之境,又深情补白了杜甫对妻儿的真切思念之情。此情此境,终于让学生产生了“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战争于他们是陌生而遥远的,但对父母亲人的爱却是时刻流淌在他们的血液里的。这样补白式的文本助读,真可谓是“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学生沉睡的情感体验被唤醒,诗歌被解读得更深刻,教学也更灵动。
   (三)“拓文”补充法,诗往丰处读
   教学片断三:
   师:诗人是为自己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而溅泪吗?
   生1:不是。
   师:那他可能是为了什么?
   生2:他可能是思念亲人。
   生3:他为战争带给老百姓的苦难而落泪。
   师:是的,这就是杜甫的伟大之处了,在他的诗里,在他的心中,总是心系苍生。当他想到老百姓的苦难,他心里像火烧似的焦急——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
   当他自己所住的茅屋被秋风刮走后,他发出的呐喊却是——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
   同学们,“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正是如此,被称作“诗中圣哲”的他,其诗作不仅记录了自己一生的疮痍,更重要的是记录了那个时代民间的疾苦,其胸怀天下的远大抱负,心系苍生的悲悯情怀,正是他不死的诗魂。(全课结束)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不少杜甫的诗作,这里引入的两处文本皆为杜甫的作品,其流露的情怀与《春望》虽相似,但其思想境界却更伟大。将这些文本整合在这堂课的结束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既打通了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壁垒,又跳出《春望》一诗本身,带领学生迈进了另一重心怀天下、忘我无私的崇高思想境界。借助这一“拓文”补充,横向左右勾联,不仅丰富了课堂的内涵,还带给学生心灵的震撼,灵魂的洗礼。
   二、文本引入须有“度”,过之则犹不及
   诗歌教学的核心是诵读、品味、涵泳、感悟文本,借助外来文本也只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因此,围绕诗歌教学展开的文本引入一定要遵循三大原则:适时、适量、适合。
   (一)适时。文本引入呈现的时机很重要。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悱”之时便是引入文本助读的最佳时机。也就是说,当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尚处于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之时,引入文本的介入,便如一艘小船,载着学生进入到一个更广阔的语文世界,学生的思维触角也会由此“撩拨”得更加敏锐。
   如前面所述的“教学片断二”中引入的《月夜》一詩,有些老师可能会把它作为课堂的导入呈现。如果这样使用这个外来文本的话,由于此时学生对《春望》和杜甫的感情尚未被激活,他们读后除了能感知到这是一首杜甫的思亲怀人之作外,内心是很难荡漾起其他的情感涟漪的。由此可见,文本引入的时机真的很重要,唯有在“对的时候”遇见“对的文本”,方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二)适量。在“教学片断一”中,我选择援引的文本只有两则,量虽不多,费时也少,但却从人口和粮食两个方面有力地再现了大唐盛世的富庶与繁荣,由此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在朗读中立刻感知到了二者巨大的落差,从而对“深”字所蕴荒凉之感不再因遥远的时空距离而纯粹的漠然以对。相反地,如果此时呈现更多的参照文本,虽然同样能构成对比之势,但同时也容易造成“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局面,课堂也便被喧宾夺主,失了教学重点。看似教了很多,但学生却因知识密度过大而导致可能什么都没掌握。窦桂梅老师说,深度不是难度。引入文本是为了将古诗厚教,厚教绝不应该只是知识数量的堆积,仍需把握好“适量”这个度。
   (三)适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首古诗要厚教,其拓展延伸可以至无穷远。作为教者,必须要选择适合的课外文本来拓展。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教学片断一”以丰富学生视野引入对比文本再现盛衰之景,“教学片断二”以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援引文本来补白诗人对亲人的思念,“教学片断三”以充实文本内涵、震撼学生心灵引入文本拓展诗人的同类诗歌。这里所有引入的课外文本资源都与教学内容或互通声息、或互相呼应、或互相印证、或互相补充。正是因为引入了这些适合的课外文本,才真正做到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悟”。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恰到好处的引入文本,既是带领学生解读文本的催化剂,也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金钥匙。
   李镇西老师说:“永远不要自以为是,永远不要低估学生的智慧,做一个学生心灵海洋的推波助澜者,而不要做学生心灵的屠宰者。”在语文课堂上,对文本的解读必然是“行人更在春山外”,引进古今各类文本(宜短,宜精,宜当)以拓宽教学空间是最好的“推波助澜”方式之一,因为伴随着文本的引入,学生的知识内存被增容,各类体验被激活,思维方式的也势必被刷新,于是再“辞约”的古诗也会变得丰厚可感,触手可及。
其他文献
在2006年过了一半的时候,看见一本名叫《话题2005)的书,不禁让人为它捏把冷汗。不论是传媒炒作的对象,或是普通人饭桌上的谈资,话题总是越新鲜越好。那些曾经甚嚣尘上的新闻或事件,在没有了新鲜刺激这最有力的保证后,还有什么能够吸引读者的眼光?  这就难怪作者会在“缘起”中花那么长的篇幅去说服读者,购买此书的理由也列举了一堆。“话题的深度”、“独立的立场”及“分享的需要”是这本书提供给读者的三大特色
进入全球化时代之后,知识的创新、思想的进步、文化的发展与翻译已经结下了密不可分的关系,即使研究对象是纯粹的国学,研究者也不可能坐闭域中对海外的汉学研究盲视绝听,更不可能拒绝接受新的方法新的思路。伴随中国在二十世纪以来开始的现代化历程的是,传统的思想范式和话语模式的现代转变,而这种转变的直接动因就是对西学的翻译。时至今日,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入,翻译已经不仅是落后者向先进者学习的必要途径,而且成为一切
最近两年来,以李华平、刘永康、王家伦、董水龙等为代表的一批语文教学专家和一线语文教师,对韩军的课例《背影》《老王》《雷雨》等进行了猛烈的批评,使得韩军从多年的正面领军形象,一下子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反面”典型。虽然替韩军的教学和文本解读辩护的老师也不乏其人,韩军自己也曾撰文自我辩解,但这些辩护总体上是站不住脚的。真理越辩越明,为了帮助包括韩军老师在内部分教师澄清一些错误认识,我觉得有必
今年是核心素养理论落地的第三个年头,是需要有些实质性的成果证明其实效性。  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们对高中阶段的语文核心素养已经形成了基本共识,它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那么,对于高中阶段语文核心素养的认识与落地,这三年又有哪些成果呢?  无独有偶,2014年教育部第一次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
《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一文中阐述了怎样实现“深度学习”,在新课标、新教材首轮试验的当下,这是对我们一线教师在理念上的革新、在操作上的指导,是最为切实有效的内容。文章指出:“深度学习倡导单元学习。它要求教师建立好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内容之间的关系,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和情境素材,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科内容、设计学习活动、开展课堂教学、进行学习评价,环环紧扣,
近期,我组织两个班级阅读余华的《活着》这本书,同学们都很有兴致,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整本书的阅读。在同学们阅读结束前一个星期,我就学生的阅读情况和阅读感受作了大致了解。有的学生认为这本书很有震撼力,值得一读;有的同学认为这部小说读起来太压抑,几天都没好好睡过觉;还有的同学表示,读了这本书,再看看相关电影,更有感悟……听了他们的阅读感想,我不由得产生一个想法:何不举行一个别开生面的阅读交流活动,
丁锋,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刘桥中学教师。   回望开学季,有很多事值得铭记。一是因生活需要,我由原工作学校至现工作学校的调动工作一事,终于得到圆满解决。这个前后折腾了我们三年的人事问题,过程曲折遍尝酸辛,令人倍感挫败,甚至意志消沉。二是我终于结束了连送三届初三的应试工作模式,在新学校接手一班初一新生。三是与之相应的,我终于晚一年开始使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九月的晚风吹拂,白天的燠热切换为些微的清
【设计思路】  作为经典诗歌的《再别康桥》屡屡被误读,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是读者受定势思维的干扰,被标题中的“别”字迷惑,先入为主地将“别”与痛苦、伤悲等低沉情绪划上等号;二是不少教师受教参的影响,被其牵着鼻子走,再加上阅读视野的窄化,将《再别康桥》所抒之情解读为“别情缕缕,离绪重重”。笔者在教授此课时,指导学生从诗歌的内容出发,以诵读为主线,珍视自己的初读体验,并以此感性认知为起点,通过质疑法、
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概念。语言建构与运用在语文核心素养整体结构中处于基础层面,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以及对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但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维度不是彼此分离的,而是水乳交融、相生相长的。  每教一篇文章,尤其是经典之作,我总会反复问自己几个问题:是否牢牢守住了学习语言的根基?是否助益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是否拓展了学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的《离骚》共选入诗句两节,选诗无论是学习者还是教者,都感觉有难度。如果抓住选诗的“灵犀”,有助于把握主旨,理解内容之间的脉络关联,加深对诗人情感思想的理解,深刻体悟诗人丰富的心灵世界,让读者受到灵魂的洗礼。  一、“灵犀”一缕自通“神”  末节最后一句“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作为选诗情感的终结点,集中概括了诗人在这两节中抒发的情感,是选诗的灵魂之所在,是“灵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