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青蛙(又题:妈妈餐馆)

来源 :译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VI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译/ 谈瀛洲
  文/ [英]萨尔曼•拉什迪
  
  自达达主义式微以来,我们首次目睹了一种高雅艺术的复兴,即给东西起毫无意义的名字。英国电影《看火车》(注:丹尼•博伊尔(Danny Boyle)导演的电影,描绘了苏格兰爱丁堡的一批吸毒青年的生活。1996年发行,被称为是90年代最受流行和最引起争议的电影之一。根据厄文•威尔士(Irving Welsh)的同名小说改编。)在美国的放映,和兰福德•威尔逊(注:Lanford Wilson(1937- ):美国剧作家,作品以现实主义的对话著称,曾因《泰利的愚蠢》(Talley’s Folly)一剧获1979年普利策奖。)的新戏《维吉尔仍是青蛙男孩》的开演,使我产生了这一想法。威尔逊先生的戏跟维吉尔无关。里面也没有出现青蛙。戏名来源于一条涂鸦,出自长岛的东汉普顿,但剧本没有对其奥义加以解释。这一疏忽并未影响演出的成功。
  正如路易•布努艾尔(注:Luis Buñuel(1900-1983):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电影导演,他的著名作品包括《安达卢西亚的狗》(Un chien Andalou),《欲望的隐秘对象》(Cet obscur objet du désir),《白日美人》(Belle de jour),和《资产阶级的朴素魅力》(Le charme discret de la bourgeoisie)。)所知,欲望的对象有一个特点,就是隐秘性。因此,在《看火车》里没有看火车。这只不过是一部老套乃至感伤的电影,却以时髦自居。(比如,跟威廉•S•巴勒斯(注:William S. Burroughs(1914-1997):美国“垮掉的一代”派作家,其名著《赤裸的午餐》混合了吸食毒品引起的幻觉与虐待狂的元素。)的作品相比,这部电影简直就是幼稚可笑。)有许多人喜欢它,也许正因为他们连它的名字也搞不懂,更不用说那些满是时髦难懂的切口的对话了。还有:《看火车》根本没有提到那些一门心思记录火车的到站与出站的人。我们所仅见的火车头,是在主人公卧室的墙纸上。那么,这个跟“呜……轰隆轰隆”有关的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也许,作者是想在这里利用“轨道”一词的双关意义(注:这里的双关意义,指的是火车的“铁轨”与瘾君子经常注射毒品在皮肤上留下的“针迹”。)。
  厄文•威尔士(注:Irvine Welsh(1958- ):苏格兰作家,曾吸毒成瘾,描写爱丁堡吸毒青年生活的小说,《看火车》是其最著名的作品。)的原著倒是对我们有些帮助。《在利斯(注:Leith:曾为一独立的市,后与爱丁堡合并。20世纪初在那里建成了一个火车站。此站于1952年停用,1979年被全部拆除,在原址建起了一个游泳池与一家超市。)中央车站看火车》这一节,把书中的人物带到了一个没有火车的废弃车站,在那里他们中的一个攻击了一个流浪汉(这人其实是他父亲),给了他一顿好揍,安东尼•伯吉斯(注:Anthony Burgess(1917-1993):英国小说家,批评家,作曲家。他最著名的小说是《机芯橙》(A Clockwork Orange),又译《发条橙》。)在《机芯橙》一书中描写的那个流氓阿历克斯会称之为“极端暴力”。显然,作者试图在这里表达某种隐喻意义,尽管这种意义到底是什么并不清楚。而且,威尔士还周到地为美国读者提供了一份注释:“Rat-arsed:喝醉了;wanker:手淫者;thrush:较轻的性传播疾病。”他至少作了一些翻译的努力。彻底的不可解主义者蔑视这样的体贴。
  有多少《机芯橙》的读者,或斯坦利•库布里克(注:Stanley Kubrick(1928-1999):美国电影导演。)根据此书改编的电影的观众,知道它的题目典出一个英国比喻,“像机芯橙一样奇怪”(注:原文为一句伦敦东区土话,意即某物外表天然,内部却为人工。)?这句话据说很常用,其实人们从来不说。还有人能回忆起“Koyaanisqatsi”(注:美国导演戈弗雷•雷吉奥(Godfrey Reggio)摄于1983年的纪录片,描述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提倡环境保护。名字来源于印第安人的霍皮语,义为“失去平衡的生活”。)和“Powaqqatsi”(注:雷吉奥摄于1988年的纪录片,描述在第三世界国家中传统的生活方式与工业化的生活方式之间的冲突。名字来源于印第安人的霍皮语,义为“寄生的生活方式”。)这两个词的意思吗?《在空中戴着钻石的露茜》(注: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英国甲壳虫乐队歌名。)这首歌的名字中难道隐藏着什么秘密?还是它不过是一首关于一个戴着项链飞翔的女孩的歌?
  如今,令人生厌的一望可解的老派作品还是很多。一部电影描写一个名叫“杰克”的长不大的男子,它的名字就叫《杰克》。一部关于一个疯狂的棒球迷的电影,就叫《球迷》。根据简•奥斯汀的小说《爱玛》改编的电影,就叫《爱玛》。
  但是,把标题弄得神秘难解的情形愈演愈烈。当英国的大牌流行乐队“绿洲”唱着《(你是我的)魔墙》(注:此曲原是乔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为电影《魔墙》所作的配曲,故名。电影中,一位收集蝴蝶的教授发现,他能透过自己公寓墙上的一道裂缝,偷窥美丽的女邻居。)的时候,他们到底是什么意思?“我打算骑着摩托,一圈又一圈,在你上面高速驶过?”显然不是。《跑在刀刃上的人》又作何解(注:Blade Runner:瑞德利•斯各特(Ridley Scott)导演,哈里森•福特(Harrison Ford)主演的美国科幻影片,1982年发行。)?是的,我知道那些机器“复制人”的猎杀者被称为“跑在刀刃上的人”,但为什么呢?对,对,威廉•S•巴勒斯(又是他!)在他1979年出的一本小说里用过这个词;要弄得更神秘一点的话,已故的阿兰•E•努尔斯医生在1974年出版过一本名叫《跑在刀刃上的人》的医学惊险小说(注:Alan E. Nourse:美国医生、科幻小说家。努尔斯在小说中,用“跑在刀刃上的人”(bladerunner)一词,来描述那些在黑市上贩卖医药用品的人。巴勒斯后来也以同样的标题写过一篇中篇小说,并承认受到了努尔斯的启发。电影《跑在刀刃上的人》除了名字与这两部小说相同,在情节上并无关联。)。但这些跟瑞德利•斯各特的电影又有什么关系?哈里森•福特(注:Harrison Ford(1942- ):美国演员。)没有跑,也没耍刀弄剑。一件艺术品难道不应该交给我们开启它的意义的钥匙吗?但也许它根本没什么意义。也许只是为了这个词听上去很“酷”,因为它典出巴勒斯,这个“酷”的老祖宗(注:原文Daddy Cool为澳大利亚七十年代时活跃的一个流行乐队名,也为英国流行歌曲名(1976),美国小说名(2000),美国喜剧片名(2003),英国的音乐剧名(2006),这些都可能是这一词语的来源,但此词显然已成英语中通行词汇,它的出处在这里跟文义没多大关系。)的缘故。
  1928年,路易•布努艾尔和萨尔瓦多•达利合作导演了超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品《安达卢西亚的狗》。这部电影跟许多东西有关,唯独跟安达卢西亚的狗无关。昆汀•塔伦蒂诺(注:Quentin Tarantino(1963- ):美国导演、演员、制片人,以导演犯罪、暴力影片著称。《水库狗》是他执导的第一部作品,于1993年发行,并大获成功。)的第一部电影《水库狗》也是如此。没有水库,没有狗,在电影里的任何一处都没有出现过“水库”、“狗”或“水库狗”这些字眼。也没有任何跟狗、水库、水库里的狗或满水库的狗相关的场景。没有(注:原文为西班牙语Nada,义为“没有”。),或,正如粉红先生(注:Mr. Pink:电影《水库狗》中的一个角色。)及其同伙所说的,“他妈的没有。”
  据说,塔伦蒂诺年轻时曾在洛杉矶的一家录像带商店工作,他对那些花里胡哨的欧洲主创导演比如路易•马勒(注:Louis Malle(1932-1995):法国新浪潮派电影导演。)的厌恶,表现在他念不出他们拍的电影的名字上。马勒的电影《再见,孩子们》让他一筹莫展(噢水库噢他妈的(注:法语“再见”(Au revoir)的发音,有些接近英语里的“水库”(reservoir)(原本也源自法语)。)),于是他开始轻蔑地将其称为——你猜对了——“这些,噢,水库狗”。后来他把这用作自己电影的名字,这无疑是一个反欧洲电影的姿态。但他的讽刺绕了太多的弯子,欧洲人根本没懂(注:原文为comprenday,是作者根据法语里的“理解(comprendre)”一词的发音生造的英语词。)。正如《酷手卢克》(注:Cool Hand Luke:保罗•纽曼(Paul Newman)主演,斯图阿特•罗森伯格(Stuart Rosenberg)导演的美国电影,发行于1967年。)中的那个家伙所说,“我们的问题是交流的失败。”
  但如今,那些不可解的作品本来就没想让你懂。因此,为了跟时代精神保持一致,这篇文章的标题的一部分选自——“采自”——卢•里德(注:Lou Reed(1942- ):美国摇滚乐歌手。)最近的巡演日记里的精明忠告:“不要在叫‘妈妈饭店’之类的地方吃饭。”为了预防任何阐释的企图(“作者以过去达达主义的故作神秘为例,反对今天的‘妈妈主义(注:达达主义英语的拼法为Dadaism(来源为法国儿语dada,义为“玩具木马”),与妈妈主义的拼法Mamaism正好相对,取其幽默效果。)’把人搞得稀里糊涂的作法”),我承认作为标题它毫无意义;但意义这概念本身在今天已经过时,有些书呆子气,只有不懂反讽为何物的人才会用。欢迎来到新不可解主义的世界,那是有派头的胡说八道。
  作于1996年8月
其他文献
据说,多丽丝莱辛是率先从家门口蜂拥而至的记者口中获悉诺奖尘埃落定的消息的。她的第一反应是“有点儿吃惊”,随即又变得“不那么讶异”,因为——用这位八十八岁高龄的老太太自己的话来讲——“这档子事已经搞了差不多四十年,他们要么在我蹬腿前把奖颁给我,要么就算拉倒了。”  老人家话外有音。的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奖迟到了足有二三十年。这或许是由于她过去的赤色背景,或许是由于她曾被看作是“政治不正确的”和
期刊
译/ 聂雅婕  文/ [美]大卫邓比    电影人迈克尔摩尔以他一贯嬉笑怒骂的手法以及极端直接的批判倾向成为了“娱”弄政治的高手。可惜在他最新的纪录片《医疗内幕》中却略显江郎才尽了。《医疗内幕》的抨击目标是美国的医疗体系。电影开首便是摩尔对几个遭健康维护组织或保险公司出卖漠视的家庭的采访:一个本可以通过骨髓移植手术挽回生命的男子未得到保险公司的手术批准,原因是骨髓移植只属于“试验性治疗”。一位母亲
期刊
译/ 刘俐  文/[美] 乔伊斯卡洛尔欧茨    那天伦敦晴朗清冽,是冬天里预示着春天的好日子。但是按照日历,该是春天了,1972年的春天,不再是冬天,只是人们的期待有些许的落空——几个月来一切都蓬勃着,树都换上了新叶,太阳眩目地挂在天空,但是天还是很冷,好像时间永远悬停在了那里。沿着伦敦基尔伯恩的舒塔山往上走,我都能感觉到人们潮乎乎的呼吸——在五月的中旬!——像往常一样,交通要道的繁忙,出租车、
期刊
译:袁洪庚、吴颖  文:[美]爱德华·霍奇    阿比·坦雍做了一场噩梦。  梦里,她奋力挣开压在身上的软绵绵被子,挣扎着想要醒来。但是,一个蒙面男子挥动包裹起来的硕大拳头,不停地狠揍她的脸。她感受到那一记记重击、感受到拳头砸在脸上时的震颤和剧痛。她想大声呼救。她在纳闷儿,罗恩到底出了什么事。从前她遇到危难时他总会赶来救她脱险的。  最后一拳砸了下来,她终于不再焦虑,更沉地昏睡过去,回到那个几乎无
期刊
译/ 文冤阁大学士  文/ 哈瑞·G·法兰克福    哈瑞·G·法兰克福是美国当代著名道德哲学家,普林斯顿大学荣退哲学教授。代表作有《爱的理由》、《必要性、意志力与爱情》和《我们在乎的那些东西的重要性》。    作者题语:诚挚地献给琼    我们的文化,其最鲜明的特征之一,就是充斥着“牛屎”(注:译注:原文bullshit,字面义为“公牛的屎”,今多用其“胡说;废话;大话”的引申义(见陆谷孙主编《
期刊
译/ 顾铮  文/ [美]杰克克鲁亚克    我与瑞士出生的摄影家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一起坐火车到佛罗里达去。目的是为了见我的母亲与我的猫儿们,也为了去取打字机和装满了手稿的大箱子。这次旅行也是《生活》杂志委托的工作。但我们只拿到了来回的汽油费、餐费共两百美金。  我是观察摄影艺术家工作方法的旅伴。观察照相机是如何面对被美国的游记作家们喜好提到的事物。罗伯特一边握着方向盘、一边
期刊
译/ 杨凤妍  文/ [美]大卫维切     1993年,杰弗里尤金尼德斯发表了《处女自杀》,这部引人入胜的小说介绍了密执安州格罗斯角上五个神秘姐妹以及那些命运被她们永远改变的男孩子们的故事。作者的第二部小说《中性》可谓让读者期待已久,故事说的是格罗斯角上另外一个家庭——斯蒂芬尼德斯一家。  故事贯穿了好几代,跨越好几个州,涉及复杂的性别,这部史诗般的文学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幽默,追溯了一个发生隐性
期刊
尤多拉 韦尔蒂(Eudora Welty, 1909—2001)的那个和写字台连成一体的高高的书橱就放在卧室外面,靠近她写作用的那张书桌。在书橱的格子里,按写信人的不同,分门别类地收藏着往来的信件。友谊是她生活的中心,而她那亲切的娓娓道来的写作风格也鼓励了陌生的读者给她写信。“天啊,” 她曾经对记者说道,“常常是这样:我不知道他们打算和我说些什么,我也不知道他们试图对我说我曾说过些什么。不久前,我
期刊
当尤金尼德斯第一次从拉丁语老师那里听说T. S. 艾略特的《荒原》中有一位“士麦那(Smyrna)来的商人”也叫尤金尼德斯时,便觉得冥冥中受到了来自艾略特的文学召唤。  1993年,尤金尼德斯的处女作《处女自杀》(The Virgin Suicides)问世,这部讲述五姐妹在一年中相继自杀的青春小说一鸣惊人,被译成三十四种语言,并成为女导演索菲娅科波拉的荧幕处女作。1996年,英国老牌文学杂志Gr
期刊
八    十几天以后,塔玛拉的第二封信又到了:   “星期天,我将抵达。我无限兴奋,也万分的焦虑。你怎样?你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我能否让您感到愉快?我将像个小学生一样出现在您的面前,没有巴黎人的行头,没有化妆。”  此刻胜利别墅中,邓南遮的另一位情人——玛丽约瑟公主正准备启程离开。1930年她与意大利王储安贝托王子(Crown Prince Umberto)结婚后获得皮德蒙特王妃(Princess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