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斑马蛤2号”筏式和底播养殖模式比较研究

来源 :海洋与湖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gel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筏式养殖模式可行性,在我国黄海北部首次开展了菲律宾蛤仔“斑马蛤2号”新品种的筏式与底播养殖模式对比试验.采用平均壳长为2.37 cm,平均全湿重为2.99 g规格的“斑马蛤2号”苗种为试验材料,对两种养殖方式的“斑马蛤2号”生长、存活、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筏式养殖“斑马蛤2号”夏季(4-7月)壳长、壳宽、壳高、全湿重、软体重的相对生长速率分别比底播养殖“斑马蛤2号”快149.54%、100.61%、116.30%、152.25%、132.58% (P<0.05).筏式养殖“斑马蛤2号”存活率为90%以上,显著高于底播养殖(P<0.05).两种养殖方式的“斑马蛤2号”水分、灰分、粗蛋白、糖原、脂肪酸等营养成分季节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筏式养殖“斑马蛤2号”冬季糖原、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明显高于底播养殖“斑马蛤2号”(P<0.05).研究表明,当年10月采用多层聚乙烯网笼按密度为150-200粒/层放养菲律宾蛤仔“斑马蛤2号”大规格苗种(平均壳长为2.37 cm,平均全湿重为2.99 g),可于翌年的4月、7月、10月收获平均壳长为3.03、3.36、3.51 cm的市场规格产品.筏式养殖模式具有存活率高的优点.“斑马蛤2号”筏式养殖模式试验的成功为蛤仔健康养殖提供了新途径.
其他文献
城市湖泊普遍面临富营养化问题,许多湖泊甚至处于超富营养状态.鉴于其在供水、气候调节、景观提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水质提升为目标的生态修复对于恢复湖泊生态功能、提升城市景观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超富营养城市湖泊——武汉南湖为例,尝试通过围隔构建、鱼类清除、水生植被重建等生态措施改善示范区水质,探究超富营养湖泊生态修复技术.于2019年8月至12月在示范区进行实验.结果 表明:(1)示范区修复措施实施后,挺水植物植株高度显著增加(P<0.01),芦苇平均株高由0.7m增加至1.2 m,香蒲的新生叶片在种植后5
传统研究结果表明水母的捕食者很少,认为它是海洋食物网的死胡同,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水母存在于很多生物的胃中.为研究生态系统中水母的上层营养级状况以及水母种群动态变化的捕食性影响机制,以黑鲷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黑鲷对海月水母不同发育期的摄食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黑鲷对海月水母各发育期的摄食情况不尽相同,黑鲷无法直接摄食附着在波纹板上的水螅体;黑鲷对碟状体的摄食是吞食性的,15℃条件下黑鲷对碟状体的摄食率最大可达到(15.487± 1.150) ind./(g· d);黑鲷对小水母体的摄食是吞食性
尖笔帽螺是一种分布广泛的翼足类生物,在食物网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2020年7月,大亚湾出现高密度尖笔帽螺,给当地生态安全带来潜在风险.文章利用浮游生物成像仪(PlanktonScope),以定点的方式对大亚湾西南海域的环境因子与尖笔帽螺密度进行采样,并对大亚湾高密度尖笔帽螺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 显示:在水平方向上,尖笔帽螺主要分布于西部湾口及长湾附近海域,其他海域分布相对较少;在垂向上,尖笔帽螺多分布于高温低盐的表层,低温高盐的下层水体分布较少;体长分布方面,湾口西部及其北侧海域尖笔帽螺
CC趋化因子受体3(CCR3)是CC型趋化因子的受体,属于G蛋白耦联受体(GPCRs)家族成员,与过敏等多种炎性疾病密切相关.为探讨香鱼CCR3 (PaCCR3)在响应鳗弧菌感染时的表达变化,从转录组测序数据中获得了PaCCR3基因全长cDNA序列.序列分析表明,PaCCR3具有7次跨膜结构,与胡瓜鱼CCR3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84.6%).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哺乳类、两栖类和鱼类CCR3单独成簇,鱼类CCR3形成一个大簇;PaCCR3与胡瓜鱼CCR3进化相关性最高.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PaCC
黄姑鱼(Nibea albiflora)的性成熟周期短,养殖技术成熟,是合适的生殖细胞移植受体.不育受体的制备在鱼类生殖细胞移植中非常关键.为了优化不育黄姑鱼的制备方法,采用白消安和白消安-高温(30 ℃)对黄姑鱼进行处理,设置5个组:对照组(Con组)、白消安10 mg/kg组(Bu10组)、白消安40 mg/kg组(Bu40组)、白消安10 mg/kg高温组(Bu10H组)、白消安40 mg/kg高温组(Bu40H组),白消安以不同剂量进行2次的腹腔注射,间隔两周.采用组织学、qPCR以及原位杂交等方
河口区浮游生物作为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到重要作用.为了解黄茅海河口浮游生物及其粒径结构的时空分布特征,于2017年8月17日至21日对黄茅海河口区域微微型浮游生物(pico-,<2μm),微型浮游生物(nano-,2-20 μm)及小型浮游生物(micro-,20-200 μm)及其粒径结构进行观测.结果 显示,河口外侧总叶绿素a浓度最高,为19.34 μg/L,且大粒径浮游生物占比最高.底层水体受上溯海水影响较为明显,表现出盐度及营养盐浓度随潮汐呈现显著的周期性变化.潮汐过程
鱼类的体色图案作为外部形态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在动物生存与物种间的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探究金钱鱼(Scatophagus argus)体色发育及黑斑的形成过程,首先对成年金钱鱼鳍条中色素细胞进行显微观察,采用Olympus体视解剖镜观察了金钱鱼从胚胎色素形成期到仔鱼后期体表色素细胞的种类与分布特征,并跟踪观察了金钱鱼从稚鱼期到成鱼期主要图案黑斑的形成过程,同时对成年金钱鱼的黑斑和非黑斑皮肤进行透射电镜切片观察.结果 显示,构成金钱鱼体色共四种色素细胞,分别为:黑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虹彩色素细胞和红色素细
硬骨鱼类具有独特的免疫系统,其头肾和体肾是重要的造血和免疫器官.为探索黄颡鱼头肾和体肾造血和免疫功能异同,采用Illumina HiSeq NovaSeq 6000测序平台对黄颡鱼头肾和体肾进行了转录组高通量测序;测序序列经质控、组装后,共获得59979个转录本(transcript),N50为3919 bp;获得的转录本在NR、GO、KEGG、Swiss-Prot和Pfam数据库中比对和注释,共有24487个Unigenes获注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显示,1112个基因在头肾中上调,包括KIT配体、早期B
软体动物的早期发育研究对于理解其发育及演化机制有重要意义.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笠贝(Lottia goshimai)的早期发育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笠贝早期发育过程十分迅速,受精后9h左右即形成担轮幼虫,在24 h内发育为典型的面盘幼虫.扫描电镜下,可以观察到原肠作用中很有特色的外包式的细胞运动过程,并清晰地观察到前担轮环、贝壳形成区以及足原基的渐次发育.总体而言,笠贝的早期发育过程既体现了等裂型软体动物发育的典型过程(如外包式原肠作用),又展现出腹足纲动物的种系特异性特点(如贝壳的生长方向).研究结果
为了解海南近岸砗磲资源动态变化,于蜈支洲岛周边海域选取5个代表性站位,自2017-2020年采用断面调查的方法,开展了砗磲资源评估、种群数量变化以及其环境相关性分析等,结果显示:(1)各站位砗磲密度为0-30.00×10-2 ind./m2,且主要分布于3m水深,在该水深区域,站位3和站位11砗磲密度最高,站位4次之,站位9和站位13最低,统计学分析表明砗磲密度与站位呈显著相关性(P<0.05).(2)2017年,蜈支洲岛海域四种规格砗磲(壳长<5 cm、5-10 cm、10-15 cm和≥15 cm)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