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籍院士林皋:中国大坝抗震学科开创者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y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科学院院士林皋,是我国著名水利工程和地震工程专家,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至今,为我国诸多重点水利工程与核电站建设解决抗震这一关键技术作出了卓越贡献,是中国大坝抗震学科的开创者之一,现在在中国,只要提到大坝抗震,就一定会听到林皋这个名字,他堪称这一领域的权威。
  亲历国难不弃学业有志少年步入清华
  林皋1929年1月出生在江西省南昌市一个平民之家,父亲是邮局一名普通职员。一家人生活虽然清贫,但林皋到了上学的年龄,父母还是拿出平日省吃俭用积攒下的钱,将他送进学校,希望他好好读书,将来有个好前程。林皋知道父母送自己读书不容易,上学后非常用功。然而1937年卢沟桥事变不久,日本侵略者空袭南昌,林皋一家和很多南昌百姓一样,万般无奈之下踏上了背井离乡的逃难之路。虽然一路颠沛流离,但不管多么艰苦,林皋都坚持勤奋读书,终于于1946年一举考入清华大学土木系。
  1951年,林皋大学毕业,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1950年国家在大连市(当时叫旅大市)刚设立的大连理工大学(当时叫大连工学院)为尽快给新中国建设培养出专业人才,急需优秀师资力量,由于成绩优异,林皋被组织分配到这所高校任教。林皋接到通知的第一反应是:“国家需要第一,坚决服从组织分配。”家人和一些亲朋知道林皋的决定后,纷纷劝他:“你从小在南方长大,一下跑到东北能适应吗?现在南方很多城市也需要大学毕业生,你可以选择去南方城市工作嘛!”林皋清楚家人和亲朋都是为自己好,每每谢过之后,诚恳地对他们说:“现在国家需要我到哪里,我就应该到哪里去,个人习惯与国家需要相比算不了什么,我可以慢慢适应!”就这样,20岁出头的林皋毫不犹豫地来到大连。工作不久,学校鉴于林皋的才华,经过考核,于1951年底开始先后送他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本校水能利用专业攻读研究生。读研期间,林皋依然刻苦学习,1954年以全班唯一一名优等生的骄人成绩毕业,回到大连理工大学任教,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这所国家重点高校。
  潜心科研攻坚克难甘做大坝抗震领域拓荒牛
  1956年,我国要在广东流溪河上兴建国内第一座双曲拱坝,承担设计任务的上海设计院经过论证认为,如果采用传统的坝顶溢流泄洪方式,对大坝基础冲击较大,可能影响安全,于是反复研究后提出了坝顶挑流泄洪的方案,这一方案是否可行,关键要论证挑流造成的水流脉动振动对大坝安全有没有影响,
  为了验证这一方案的可行性,上海设计院寻访国内多所知名高校和科研单位请求承接试验工作,但都因试验难度大,被婉言拒绝了。最后设计院辗转找到大连理工大学,时任校长屈伯川秉承“科研要为国家服务”的理念接下了试验任务。校领导经过慎重遴选,决定将任务交给当时年仅27岁的林皋。有关领导找林皋谈话时,学水利应用的林皋深知这项任务的艰巨性,但更知道国家重点建设的迫切性,当即毫不犹豫地表态:“我一定完成任务!”领命后,林皋迅速带领组建起的团队投入工作,在资料、设备、试验材料十分匮乏、毫无经验可借鉴的条件下,经过一年多废寝忘食的不懈奋斗,最终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建成我国第一座大型机械式振动台,完成了我国第一个拱坝振动试验,得出挑流造成的水流脉动振动不影响大坝安全的结论,为拱坝挑流泄洪方案得以实现提供了科学的技术论证。不久这项试验研究成果在国际水利技术科学交流会上受到好评。
  不到而立之年便取得如此重要的科研成果,林皋很快成为我国大壩抗震研究领域年轻科研人员中的佼佼者,不断承担重任。1958年,我国要在云南地震活动区以礼河上建一座土石坝,当时我国土石坝抗震技术几乎是空白。经有关部门协调,林皋领受了土石坝抗震技术的研究任务,每天不是和团队成员一起奔走在尘土飞扬的工地上,就是扎进实验室里埋头搞试验,最终研究制定出土石坝抗震方案,施工单位采用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上个世纪60年代初,林皋又主持了我国第一个支墩坝模型的纵向弯曲抗震稳定试验研究,并提出了拱坝与重力坝地震响应的计算模型,为我国大坝抗震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然而正值年富力强的林皋为祖国建设做贡献之际,“文化大革命”爆发,他无端成了被审查的对象下放劳动。1976年“文革”彻底结束,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获得清白的林皋又有了报效祖国的天地。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丰满大坝拟增建泄水隧洞,要完成这一工程,首先要做大药量水下岩塞爆破。怎样爆破才能确保大坝安全,1975年东北勘测设计院开始组织人员进行专题研究,但几年过去了,一直没研究出满意方案。1978年设计院慕名找到林皋,希望得到他的帮助。林皋知道丰满大坝建成时曾是亚洲第一大坝,对国计民生至关重要,当即爽快接受了委托,随后马上调阅大坝资料,奔赴实地考察。一番充分准备后开始编制动力计算程序进行认真分析、计算、设计,经过数月奋战完成了这一课题,报水电部后顺利通过审查。1979年5月,丰满大坝水下岩塞爆破一举成功。1985年,林皋的这项研究成果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世纪80年代初,核能作为清洁能源在我国迅速发展,核电站的抗震设计和安全评价成为核建设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1984年,林皋加入国家城乡建设部,制定我国核电抗震规范的编制工作中,担任结构组组长,带领全组专家历经8年多的调研、编撰,于1992年完成了我国第一部核电抗震规范。其间,林皋还根据国家需求,先后带领科研团队为解决红沿河、田湾、防城港等核电站的抗震适应性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此他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林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进入新世纪,我国水电能源建设发展步入了快车道,一批接近300米这一世界大坝顶级高度的工程相继开工建设。这些大坝大都建于长江、黄河上游地震活动区,因此大坝设计中抗震是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已古稀之年的林皋屡担重任,带领团队攻坚克难,为各大坝抗震设计出最可靠方案。这些方案显著提高了我国大坝抗震设计和安全评价的水平,有利推动了我国大坝抗震研究跻身世界前列的进程。   2008年,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位于成都市西北岷江上游的紫坪铺水库大坝是否安全成了大问题。因为紫坪铺水库相当于悬在成都千万百姓头上的巨大水盆,大坝一旦出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危难之际,近80岁高龄的林皋一年之内6次赴现场查看,对大坝加固措施等提出权威意见,确保了大坝安全。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建造的大坝越来越多,数量已占全世界一半以上,无论大坝高度还是建造技术的复杂程度都步入了全球先进国家行列。
  严谨治学栽桃育李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栋梁之材
  林皋作為我国大坝抗震学科的开创者、国家重点学科水工结构工程学术领导人,不仅科学研究上成果丰硕,而且在这一学科呕心沥血培养人才。作为我国恢复博士生制度后首批博士生导师,林皋从1981年开始带研究生,几十年来辛勤耕耘,至今已培养出120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林皋治学非常严谨,除上课认真教授、经常与学生面对面讨论问题答疑解惑外,对学生写的论文,大到文章结构、公式推导,小到遣词造句、标点符号,都严格把关,一丝不苟。
  现任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的闫东明教授,是林皋带过的博士生,他记得一次下午3点多拿着刚写完的论文去找林皋审阅,当得知老师第二天要出差,看见老师有些疲惫的神情,他顿时犹豫了。林皋看了一眼闫东明,又看了一眼他手中的文稿,微笑着说:“把论文放这吧,我在赶写一个报告,你的论文明天上午给你。”
  第二天一早,林皋将论文交给闫东明时,他发现近20页的英文论文上,林皋作了大量批注,连语法和标点符号的不当之处也全部修正了过来。如今每当谈到林皋,闫东明都会动情地说:“导师给了我治学之道和为人之道两把金钥匙,我受益终身!”
  林皋正是以这种诲人不倦的精神诠释着教师的神圣职责,执教几十年来,培养出的学生大都成了行业领军人物、学术带头人,例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王复明,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楼梦麟,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孔宪京等等一批国家栋梁之材都出自林皋门下。


  在几十年的科教生涯中,林皋无论在科研还是在育人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先后荣获了“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辽宁省、大连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还被美国传记研究所选入“500位有影响名人传记”,并授予他“20世纪成就奖”和“国际荣誉杯”。
  如今,已92岁高龄的林皋,依然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精神努力工作,他说:“我希望多做一点,多为我国水库大坝建设尽一份力!”简单朴实的一句话,尽显拳拳报国之心。
其他文献
人生有一种乐趣,叫做“归零”。何谓“归零”?也就是清空过去,把自己心灵的一切清空,不背任何包袱,简单生活,轻松快乐地面对一切,让自己的未来从零开始,就像大海一样把自己放在最低点来吸纳百川。这好比用计算器计数,算完一道题最好回到零的状态,再算第二道题,如果在前面的基础上继续算,肯定算出一笔糊涂账。如果这道题的数字很多,算了一部分,也最好归零,再算另一部分,免得中间计算出错而前功尽弃。这又像在纸上写字
期刊
在日常生活中,您过度消毒了吗?家中的消毒产品选对了吗?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研究员张流波强调:“如果消毒产品在说明书上宣传有治疗功效,那一定不是消毒产品。”  哪些化学消毒剂最有效  谈及消毒剂,人们最关心的是哪类化学消毒剂对新冠病毒最有效?  张流波表示,大家常用的消毒剂包括醇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与醛类消毒剂,还有一些氧化类消毒剂,如过氧化氢、过氧乙酸、二氧化氯、臭氧等,以及常见的含氯消毒剂、含碘消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并指出: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  革命文物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展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篇章,是革命文化的生动载体。一处处旧址,一件件实物,一座座纪念馆,以及后面的一个个红色
期刊
每天出门必需品是什么?不是手机,是口罩!哪天没戴口罩出门,感觉自己在“裸奔”。自疫情发生以来,大家都养成了自觉戴口罩的习惯。复工复产后,不少上班族一天超过10个小时都需要佩戴口罩。戴口罩带来防护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烦恼”,比如时间戴久了,竟然闷出了痘痘。戴口罩为什么会长痘痘?如何避免闷出痘痘?如果已经长了痘痘该怎么办?  戴口罩闷出痘痘是因为这原因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翁智胜
期刊
身穿古装的妙龄美女杨柳,脚踩一根漂浮在江河之上的长竹竿,表演出各种优美的舞蹈动作。在茫茫水面上翻着花手玩“一字马”,说来就来,而且不需要任何防护装备!这个堪比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里,那个身怀“铁掌水上漂”绝技裘千仞的“水中仙子”,是如何凭此走红网络、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竹漂”传承人的?  坚韧小丫头,7岁苦练“水上走钢丝”  今年23岁的杨柳,出生在贵州遵义。她身材苗条,肤白貌美,一双水汪汪的
期刊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记‘国之大者’”,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国之大者”关乎发展全局、事业根本,领导干部必须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把贯彻党中央精神体现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去,经常对表对标,及时校准偏差。  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的生命,也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
期刊
这是一套登记在妹妹名下的房产,但是姐姐却说是她出资购买。到底应该算谁的?一起房产之争,竟牵扯出一宗“案中案”。江苏省扬州市黄姓姐妹俩因一套经济适用房产生矛盾,闹上法庭。近日,扬州市邗江区人民法院对该起纠纷作出判决,并就案件中的疑点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司法建议。  以妹妹资格买经济适用房  2011年,妹妹黄二与丈夫离婚。根据法院判决,夫妻共同房产被判给男方,由于黄二的经济收入低,离婚后又没有房子,可
期刊
彭煜琳,1984年10月生,2006年赣南医学院麻醉专业本科毕业。毕业后一直在遂川县人民医院,当了十一年的麻醉科医生。由于她性格开朗,工作能力强,2015年被选为遂川县人民医院团支部书记,2017年起担任遂川县人民医院宣传科科长。她干一行爱一行,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吃苦耐劳,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取得了显著成绩,获得了群众的好评。  新时代的白衣天使  医务工作是人命关天的工作。2012年冬天的一个上
期刊
在我们的日常认知中,枕头,顾名思义,就是躺着的时候垫在头下面使头略高的卧具。但是,枕头真的是像字面意思一样,只是枕头的吗?  枕头枕的可不只是头  其实,枕头并不只是用来枕头的,如果只是用枕头来垫着头睡觉,那么你就做错了。很多人睡眠质量不佳,就是因为睡覺时枕枕头的姿势不对。单纯用枕头垫着头,会造成肩膀与枕头中间的颈椎悬空,使颈部肌肉无法得到完全的放松休息,导致睡觉的时候脖子产生酸痛感、拉伤肌肉,严
期刊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全党上下掀起了学习党史的热潮。江西从事工会工作的同志尤其是工会党员干部,要学好党史,就应该首先学好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江西工人运动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江西工人运动是中国工人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江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过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一、江西工运的光辉历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江西工人运动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