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包”的罪与罚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ZeDongNiMaBi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美国人来说,“9·11”事件是永远难以忘怀的集体记忆,并且作为国家和民族的灾难,将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而这一灾难记忆,又通过极具筛选能力的大众传媒舆论,不断地被放大与重播,使美国普通民众所受的苦难凸现,以至于掩盖了事前事后的种种其他现象。
  美国民众的苦难体验,对美国之外的世界而言,带来的只是震惊或意外,在他们的视野中,“9·11”就像个巨大的漩涡,在它发生后,围绕在它周围,世界各地很多领域都受到了难以预料的影响。很多人都觉得这是恐怖袭击的突发事件的影响,因为从现象上来说,恐怖行动确实促成了美国的国策转移。
  就这样,“9·11”事件和此后美国的种种行为就被人为地赋予了一种因果关系。但是,纵观美国在世界上近百年的表现,人们不难发现,“9·11”不是让美国到处穷兵黩武的原罪,甚至不是一个强力催化剂,它的作用根本不像报章杂志与电视媒体所宣传的那样惊人,事实上,它远远无法与二战中珍珠港军事基地被日本突袭的事件相提并论。
  我们宁愿认为,这一事件对于一个个单独的美国公民来说,确实是难以弥合的心灵创伤与充满惊恐的回忆,我们应该同情那些受害者,但不能把受害的个体与那个招致恐怖袭击的真正目标——美国政府混为一谈。对美国这个政治实体——国家政权而言,“9·11”事件只是这个政权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政策与行为亲手孵化出的世纪恶魔,而不是美国政府一直宣称的邪恶势力对美国民主自由的仇视所带来的极端后果。
  所以,美国民众一直想追问的“袭击者为什么恨我们”,自然而然就是一个受动者被置换了的假问题,如果将其还原,问题就变成了“美国为什么会成为袭击目标”。
  泽乌丁·萨达尔与梅尼尔·W·戴维斯合著的《谁在恨美国?》,正是试图把美国民众在政府和媒体的引导下追问“他们为什么恨我们”的假问题置换回“他们为什么恨美国”这个真实情况的一本书。
  全书所做的调查、统计、分析工作,是要廓清美国政府在世人心中的形象,并且寻找美国政府之所以会形成这样一种形象的原因,即其所推行的各种政策,以及这些政策的基本出发点——美国的政治文化。
  书中提出了一个十分有启发意义的概念:“汉堡包病毒”。书中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将美国政府这一政治实体的对外形象比作一个人们只能全盘购买而不能选择其任何一个部分的“汉堡包”,认为美国政府将其本国利益和价值观与该政权的政治外交立场、军事政策、经济行为与市场销售捆绑销售的现象是美国世界霸权的最大体现,同时也是美国国家政权“泛帝国主义化”的标志,这也是“美国为何令人不满”的最终原因,因为这一“汉堡包”现象的存在,对世界造成了种种不良影响,终于使得美国的“汉堡包政权”成为一种霸权病毒,一种阻碍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的病毒,在这种症状下,令人不满的美国势必要承担其罪责,接受惩罚。所不同的是,两年前承受了惩罚苦果的,是美国的民众而非这个政权本身,所以,针对这个“汉堡包”的罪与罚,还未真正降临,而汉堡包本身却又到处耀武扬威了。
  最后,还需一提的是,此书的题目原文为“Why people hate America?”(人们为何仇视美国?),与此相比,中译本的标题“谁在恨美国”虽然具有了一种销售方面的吸引力,但却偏离了本书的中心意图。通读全书,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关注点和调查研究工作的主要方面是在“为何美国会遭人不满”,而非“美国在受谁痛恨”的问题。
  《谁在恨美国?》 [英]泽乌丁·萨达尔,[美]梅尼尔·戴维斯著 袁征等译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4.4 定价:16.00元
其他文献
顾炎武之《肇域志》可称中华书林中的奇书。顾氏学问博大,世人言其代表作品,咸推《音学五书》、《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至于《肇域志》,可谓皆闻其名而莫能述其详。  《肇域志》书稿初成于康熙元年(1662年),时顾氏已过“知天命”之年。《肇域志》与《天下郡国利病书》虽性质近似,均为历史地理著作,但前者侧重政治,后者侧重经济。在全书的十一部分中,资料最详尽者为南直隶、陕西,其次为山东、山西、河南,
期刊
诚信是一个人人都有话要说,却怎么说也说不清的话题。自古以来,无论中外,人类一代一代言传身教:讲诚信。时至今日,人们却忽然发现诚信危机已经悄然而至,人们在不知不觉之中已经陷入失信的重围。  记得有人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讲的就是一种诚信恐慌。文章大意是:早上醒来吃早饭,怕油条是用地沟油炸的;上班坐公共汽车,紧捂着书包,防小偷;到办公室以后就忙着打电话,催欠款;中午和同事吃饭,点菜时服务员拿来活鱼让你看,
期刊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有一颗世人瞩目的璀璨明珠,她就是历经千载、瀚墨流香、弦歌不绝、办学不辍的岳麓书院。  书院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教育制度之一,始于晚唐,盛于宋,历经元、明,延至清末。据不完全统计,在各地方志中记载历代创建的大小书院有7000余所。但因时久境迁,世事沧桑,保留至今的书院极少。像岳麓书院这样修复得如此完好的书院,更是屈指可数。不仅如此,在宋朝就被尊为“四大书院之首”的岳麓书院,清末改
期刊
10多年以前,当我在北京的街边看到那个穿红格子衣服、站在店门前路边、样子可爱的假人时,我就把他当作了一个逗小孩儿玩的小丑。那时候我只知道那个有小丑的店里有我不爱吃的面包夹火腿和生菜。后来,我才知道那叫麦当劳,那个面包在当年就要10块钱一个,那个小丑就是麦当劳的招牌之一——麦当劳大叔。再后来,我知道麦当劳是由美国的两个兄弟“发明”的,在全世界有众多分店,爱与那个标志是戴眼镜的老头的肯德基竞争,但我还
期刊
文化转向  本书作者戴维·钱尼对后现代文化中的“转向文化”思潮及在此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了阐释和总结。通过剖析一些具体学术领域,如消费文化、公共领域、审查制度、身体时尚等在“转向文化”中的特征和表现,详细探究了当代文化中的关键话题,旨在揭示文化形式日益支配社会日常生活的现实。本书亦为读者了解后现代世界中文化的重要性提供了指南。  [英]戴维·钱尼著 戴从容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5
期刊
《新资本论纲要——马庆泉博士与马克思的对话:若干政治经济学新概念的阐述》一书近日问世。它以和马克思对话的形式,对知识经济条件下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展开了深入阐述。该书的作者马庆泉博士无论是在理论探索方面还是在写作形式上都匠心独具,使得该书在众多政治经济学理论书籍中脱颖而出。    创新和发展劳动价值论    该书探讨了当今政治经济学中最前沿也是最敏感的问题: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怎样坚持和发展
期刊
本书描述了美国股市中的欺诈现象和投资者的跟风问题,并为投资者指明了防范风险的思路和具体方法。  作者以鲜活生动的语言指导投资者如何去粗取精,从众多信息当中分析找出公司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避免投资失误。其最大的特点是通俗易懂,即使你对财务报表一窍不通,只要遵循书中的原则,一样可以炼成一双火眼金睛,这对于目前中国市场上众多散户投资者而言是非常宝贵的。  另一方面,本书也提醒那些致力于研究上市公司信息的
期刊
《黄河文化史》一书分上、中、下三册,约170万字,系统而细微地再现了5000年黄河文明的绚丽画卷,揭示了黄河流域在中华文明形成中的独特作用,是一部集大成的区域文化史。  全书将黄河文化的发展分为史前、夏商周、东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辽夏金元、明清、近代等12个时期,从发展历程、主要成就、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三个角度,叙述了不同时期黄河文化的发展面貌。  在黄河文化的发展历程中,本书
期刊
说起王孙公子,必是家世赫赫,宾客如云,文采斐然,冠绝一时。从春秋四公子到民国诸公子,曲曲折折的历史长河中,他们的身影成为一道耐人寻味的风景,他们以自己的风采点亮了历史,而历史也记住了他们,大浪淘沙,能让历史记住的毕竟不多。  《明末四公子》描写的即是这样的四个人。明末四公子指的是陈贞慧、侯方域、方以智和冒辟疆,他们的生卒年代是明末至清初。四公子的名气起于崇祯十、十一、十二年间,当时明朝百毒皆发,势
期刊
现代社会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正当我们心满意足地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舒适生活时,正当我们为自己的美好生活努力打拼时,正当我们频频享用家庭收入提高带来的美味佳肴时,无意间,我们冷落了健康。于是,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病、肿瘤病、肥胖病和糖尿病乘机而入,成为威胁现代人健康的五大杀手。这不能不说是现代化的一个悲哀——她提供给人们充裕的物质和精神产品,却没有教给我们要如何更好地生活。  许多人都把目光投向传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