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深入回答了事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性、根本性问题,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东北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奋力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只有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高校才能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才能凝聚发展力量、激发发展活力、引领事业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东北大学党委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将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切实履行好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保落实,让学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2018年,东北大学获批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
学校党委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抓好党建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起步、高质量推进”的理念,形成“以强化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为重点,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核心,以提高教职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为抓手,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縱深发展为保障”的总体工作思路,深入实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建设、基层党建质量夯实、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思政育人一体化平台建设、全方位廉洁护航“五大工程”,形成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工作格局。
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过程中,学校党委牢牢把握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着力点,将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各项工作有机融合、一体推进,切实做到抓思想认识到位、抓检视问题到位、抓整改落实到位、抓组织领导到位,实现了学思践悟滋养初心使命、深入一线强化初心使命、真抓实改践行初心使命。疫情期间,学校党委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把各级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强大力量,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构建起支部立项、特色支部创建、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奖、党建课题研究、学生党员述责测评“五位一体”党建活动体系,着力打造党建特色品牌。深入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按照“政治强、业务精”标准选配“双带头人”,实现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双促进双提升。4个分党委、22个党支部入围全国或辽宁省“标杆分党委”“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名单;电气自动化研究所党支部入选首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大力推动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将党建和思政工作纳入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坚持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将党建活力转化为育人动力、把党建成效转化为育人实效,以一流党建凝聚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力、战斗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
东北大学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立身之本,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形成施教者和受教者一体化发展的教育场域。
优化活化教师思想政治教育,面向广大教职工构建起理论教育体系、品牌活动体系和正向激励体系,推进专业素养、职业素养、政治素养、人格素养全面发展,引导广大教师“立己德”“树人德”。自2013年开始实施“引领·提升·共进”“1 1”计划,围绕责任感使命感培育、师德师风锤炼、职业素养提升三大模块,年均举行活动200余场(次);开展理论武装宣讲团、文化午餐、青年骨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作坊、青年教职工“四个一”等品牌活动,年均参与万余人次;开展“我最喜爱的老师”“师德标兵”“三育人”先进集体个人评选,引导广大教职工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全面构筑“问题开启、目标导向、经典品读、学理优先、课程育人”的思政教学模式,实施思政课特聘教授制,打造“理论中国”大讲堂、“思政课实践”必修课、“理论之光”实践教学活动,扎实推进思政课创新发展。扎实推进“一五一十”思政文化育人一体化平台建设,针对5项职能、10个类别,下设40个重点建设项目,培育140余项精品活动。创新打造“指南针驿站”育人平台、“党家社校,全员铸魂,奏响组织育人‘三部曲’”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构建“知行”团校培养体系、主题团日活动推进体系和第二课堂成绩单育人体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强磁场效应。2019年,东北大学入选首批10所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
深入实施文化引领战略,全面推进精神文化引领、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规范和行为文化培育“四大工程”,努力建设“品位高雅、底蕴厚重、特色鲜明、体系完备”的东大文化,充分发挥文化铸魂功效。凝练东北大学近百年办学历程中形成的文化核心并对其进行理论阐释和实践解读,出版《实干报国创新卓越——东北大学文化探析》书籍。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将爱国红色文化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发扬爱国奋斗精神和“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开展“讲述·东大人的故事”典型推介会、璀璨星光·东大青年奋斗的青春故事会、“与信仰对话”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诵读会、“青春告白祖国”社会实践主题宣讲会等品牌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共画报国“同心圆”,共聚创新“精气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近期,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要求高校加快构建“大思政”工作体系。
近年来,东北大学着力破解思想政治工作中各要素之间贯通不畅、协同不强、互动不足等难点问题,切实将思政资源整合起来、思政力量贯通起来、思政机制融通起来,强化体系与要素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的融合性、协同性、系统性,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效能最优化。学校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学院部门各负其责、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三全育人”体制机制,以“全员参与”实现教育主体全面激活,以“全程贯通”实现力量有效整合,以“全方位协同”实现思政元素深度融入,切实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
2018年,东北大学入选全国首批10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学校实施“育心铸才”工程,搭建起“一体化构建”“两中心并重”“十体系联动”的工作格局:“一体化构建”强调把“三全育人”工作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和各环节,“两中心并重”强调坚持以师生为中心,“十体系联动”强调构建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的“十大育人体系”。制定阶段性总结成果汇编和典型案例汇编,形成了一批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工作模式,培育了一批有创新性、代表性、实效性的品牌项目,“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强大正效应持续显现。
2020年,学校加快构建目标明确、内容完整、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聚焦理论武装体系、学科教学体系、日常教育体系、管理服务体系、安全稳定体系、队伍建设体系、评估督导体系等7个子体系,制定了《东北大学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工作台账》,逐条细化责任分工、任务举措、实施进度和工作成果,制定任务指标74项,确定了18家牵头单位、46家参与单位,清单化、系统化、精细化推动“大思政”工作体系建设行稳致远。
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体现时代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是始终受到时代场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高校要坚持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既要增强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又要增强主动应变、积极求变的决心。
东北大学坚持以守正为基础,守方向、守立场、守根本,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始终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继承弘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永葆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和活力。坚持以创新为关键,始终关注时代发展、紧扣时代脉搏、顺应时代潮流、反映时代要求,优化内容供给、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载体,持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强起来、活起来。
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制定下发《东北大学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确立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组织领导体系、责任分工体系、分析研判体系、督查考核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坚决把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到实处。实施意识形态责任制督查制度,围绕工作开展情况、具体举措、应对措施、工作成效等内容进行重点督查,进一步压紧压实基层负责人责任。统筹校内校外两个战场、网上网下两条主线,聚焦重点人、重点事、重要节点开展分析研判,站稳守好课堂、网络等意识形态前沿阵地,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将“课程思政”作为提升立德树人成效的关键性举措,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深入梳理公共基础、专业教育、实践类等各类课程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點、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充分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大力实施“思业融合燎原计划”,构建“建设十个示范专业、打造百门校级示范课程、覆盖全校数千教师和教学团队、惠及全校数万名学生”的“十百千万”课程思政工作格局,遴选10家“课程思政”首批试点建设单位和100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覆盖学生数超过4万人次,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学校将抗击疫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将在防控疫情斗争中体现的中国精神融入教学、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众志成城战疫情·共克时艰做先锋”等系列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学生强化责任担当,厚植爱国情怀,深刻感受中国之治的强大制度优势。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扎实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打造集信息汇总发布、产品融合创新、内外宣传联动、舆情引导处置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融媒体工作阵地。围绕“一流大学建设”等中心工作,开展重大策划、长线策划和深度报道,创建一批有思想深度、内容广度、时代亮度的融媒体栏目,打造系列融媒体作品,讲述东大好故事,传递东大好声音,全面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在抗击疫情期间,深入挖掘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推出《你的“备”影最美》《你学起来真好看》《从“火神山”到“雷神山”:东北大学把“课程思政”建在“云端”》等一系列标注思想高度、文化厚度和情感温度的融媒体作品,生动展现东大师生勤学深研的学风、爱岗敬业的教风和爱国力行的校风。
面向未来,东北大学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践行“四个服务”时代使命,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整体效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作者系东北大学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郭慧)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只有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高校才能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才能凝聚发展力量、激发发展活力、引领事业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东北大学党委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将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切实履行好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保落实,让学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2018年,东北大学获批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
学校党委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抓好党建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起步、高质量推进”的理念,形成“以强化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为重点,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核心,以提高教职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为抓手,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縱深发展为保障”的总体工作思路,深入实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建设、基层党建质量夯实、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思政育人一体化平台建设、全方位廉洁护航“五大工程”,形成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工作格局。
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过程中,学校党委牢牢把握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着力点,将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各项工作有机融合、一体推进,切实做到抓思想认识到位、抓检视问题到位、抓整改落实到位、抓组织领导到位,实现了学思践悟滋养初心使命、深入一线强化初心使命、真抓实改践行初心使命。疫情期间,学校党委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把各级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强大力量,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构建起支部立项、特色支部创建、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奖、党建课题研究、学生党员述责测评“五位一体”党建活动体系,着力打造党建特色品牌。深入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按照“政治强、业务精”标准选配“双带头人”,实现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双促进双提升。4个分党委、22个党支部入围全国或辽宁省“标杆分党委”“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名单;电气自动化研究所党支部入选首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大力推动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将党建和思政工作纳入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坚持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将党建活力转化为育人动力、把党建成效转化为育人实效,以一流党建凝聚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力、战斗力。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
东北大学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立身之本,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形成施教者和受教者一体化发展的教育场域。
优化活化教师思想政治教育,面向广大教职工构建起理论教育体系、品牌活动体系和正向激励体系,推进专业素养、职业素养、政治素养、人格素养全面发展,引导广大教师“立己德”“树人德”。自2013年开始实施“引领·提升·共进”“1 1”计划,围绕责任感使命感培育、师德师风锤炼、职业素养提升三大模块,年均举行活动200余场(次);开展理论武装宣讲团、文化午餐、青年骨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作坊、青年教职工“四个一”等品牌活动,年均参与万余人次;开展“我最喜爱的老师”“师德标兵”“三育人”先进集体个人评选,引导广大教职工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全面构筑“问题开启、目标导向、经典品读、学理优先、课程育人”的思政教学模式,实施思政课特聘教授制,打造“理论中国”大讲堂、“思政课实践”必修课、“理论之光”实践教学活动,扎实推进思政课创新发展。扎实推进“一五一十”思政文化育人一体化平台建设,针对5项职能、10个类别,下设40个重点建设项目,培育140余项精品活动。创新打造“指南针驿站”育人平台、“党家社校,全员铸魂,奏响组织育人‘三部曲’”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构建“知行”团校培养体系、主题团日活动推进体系和第二课堂成绩单育人体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强磁场效应。2019年,东北大学入选首批10所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
深入实施文化引领战略,全面推进精神文化引领、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规范和行为文化培育“四大工程”,努力建设“品位高雅、底蕴厚重、特色鲜明、体系完备”的东大文化,充分发挥文化铸魂功效。凝练东北大学近百年办学历程中形成的文化核心并对其进行理论阐释和实践解读,出版《实干报国创新卓越——东北大学文化探析》书籍。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将爱国红色文化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发扬爱国奋斗精神和“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开展“讲述·东大人的故事”典型推介会、璀璨星光·东大青年奋斗的青春故事会、“与信仰对话”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诵读会、“青春告白祖国”社会实践主题宣讲会等品牌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共画报国“同心圆”,共聚创新“精气神”。
构建“大思政”工作体系,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根本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近期,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要求高校加快构建“大思政”工作体系。
近年来,东北大学着力破解思想政治工作中各要素之间贯通不畅、协同不强、互动不足等难点问题,切实将思政资源整合起来、思政力量贯通起来、思政机制融通起来,强化体系与要素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的融合性、协同性、系统性,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效能最优化。学校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学院部门各负其责、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三全育人”体制机制,以“全员参与”实现教育主体全面激活,以“全程贯通”实现力量有效整合,以“全方位协同”实现思政元素深度融入,切实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
2018年,东北大学入选全国首批10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学校实施“育心铸才”工程,搭建起“一体化构建”“两中心并重”“十体系联动”的工作格局:“一体化构建”强调把“三全育人”工作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和各环节,“两中心并重”强调坚持以师生为中心,“十体系联动”强调构建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的“十大育人体系”。制定阶段性总结成果汇编和典型案例汇编,形成了一批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工作模式,培育了一批有创新性、代表性、实效性的品牌项目,“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强大正效应持续显现。
2020年,学校加快构建目标明确、内容完整、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聚焦理论武装体系、学科教学体系、日常教育体系、管理服务体系、安全稳定体系、队伍建设体系、评估督导体系等7个子体系,制定了《东北大学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工作台账》,逐条细化责任分工、任务举措、实施进度和工作成果,制定任务指标74项,确定了18家牵头单位、46家参与单位,清单化、系统化、精细化推动“大思政”工作体系建设行稳致远。
坚持守正创新,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根本动力
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体现时代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是始终受到时代场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高校要坚持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既要增强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又要增强主动应变、积极求变的决心。
东北大学坚持以守正为基础,守方向、守立场、守根本,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始终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继承弘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永葆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和活力。坚持以创新为关键,始终关注时代发展、紧扣时代脉搏、顺应时代潮流、反映时代要求,优化内容供给、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载体,持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强起来、活起来。
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制定下发《东北大学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确立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组织领导体系、责任分工体系、分析研判体系、督查考核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坚决把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到实处。实施意识形态责任制督查制度,围绕工作开展情况、具体举措、应对措施、工作成效等内容进行重点督查,进一步压紧压实基层负责人责任。统筹校内校外两个战场、网上网下两条主线,聚焦重点人、重点事、重要节点开展分析研判,站稳守好课堂、网络等意识形态前沿阵地,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将“课程思政”作为提升立德树人成效的关键性举措,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深入梳理公共基础、专业教育、实践类等各类课程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點、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充分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大力实施“思业融合燎原计划”,构建“建设十个示范专业、打造百门校级示范课程、覆盖全校数千教师和教学团队、惠及全校数万名学生”的“十百千万”课程思政工作格局,遴选10家“课程思政”首批试点建设单位和100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覆盖学生数超过4万人次,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学校将抗击疫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将在防控疫情斗争中体现的中国精神融入教学、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众志成城战疫情·共克时艰做先锋”等系列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学生强化责任担当,厚植爱国情怀,深刻感受中国之治的强大制度优势。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扎实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打造集信息汇总发布、产品融合创新、内外宣传联动、舆情引导处置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融媒体工作阵地。围绕“一流大学建设”等中心工作,开展重大策划、长线策划和深度报道,创建一批有思想深度、内容广度、时代亮度的融媒体栏目,打造系列融媒体作品,讲述东大好故事,传递东大好声音,全面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在抗击疫情期间,深入挖掘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推出《你的“备”影最美》《你学起来真好看》《从“火神山”到“雷神山”:东北大学把“课程思政”建在“云端”》等一系列标注思想高度、文化厚度和情感温度的融媒体作品,生动展现东大师生勤学深研的学风、爱岗敬业的教风和爱国力行的校风。
面向未来,东北大学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践行“四个服务”时代使命,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整体效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作者系东北大学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郭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