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颁布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hong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细落小落實,近日,青海省教育厅制定颁布了《青海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青海省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旨在从多方面推进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引导中小学生努力做心灵纯洁、人格健全、品德高尚、有文化修养的人。
  《青海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爱国爱家、乐学善学、诚信文明、遵规守纪、孝亲尊师、团结友善、自强自律、安全自护、勤俭节约等9个方面共提出了20条规范性要求;《青海省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爱党爱国、笃学善思、自立担当、遵规守法、尊师孝亲、文明友善、诚实守信、自律自强、珍爱生命、节俭环保等10个方面共提出30条规范性要求。内容均包含学生理想信念、学习习惯、人格修养、公共生活、责任担当、科学精神等基本素养,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光明网)
其他文献
福州市麦顶小学位于闽江南岸、烟山东麓,是一所具有90多年办学历史的老校。学校坚持以“以生为本、关注成长,立足六年、影响终身”为办学宗旨,以“基础扎实、习惯良好、发展
郑州市第九十六中学自2010年建校以来,确定了以“文化立校、中西交流”为学校发展的立足点,秉承“允新允诚,笃志笃行”的校训,逐渐完善志行教育课程体系,办学水平逐年提升,赢得社会
据法国教育部网站报道,在如今这样一个多语言环境的世界里,现代语言能力对于学生的成长以及未来就业越来越重要。因此,为了实现更好的语言教学,法国正在改变其现代语言的教授体系,教育部提出如下要求:更早开始语言学习,所有的学生在校至少学习两门语言,6岁开始学习第一门外语,11或12岁开始学习第二门外语。改进语言教师的培训工作,为小学和初中的教员和督学组织持续的继续培训课程,并且在2016—2017年度的“
在“六一”儿童节前夕,最高检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最高检与教育部联合开展的“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活动取得的进展与成效。最高检未成年人检查工作辦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开展一年以来,最高检及时梳理了中央及地方各级检察机关的巡讲开展情况,进行了阶段性总结,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些地方对开展法治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活动不积极,动作缓慢,效果不明显;部分地方检察机关与教育部门缺乏充分的
刘东超,国家行政学院文化政策和文化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行政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  一、什么是家风?  让我先从一个小故事讲起。  北宋有个官员派他的儿子去苏州接一船麦子。他的儿子很年轻,只有十几岁。麦船返回时,儿子在丹阳见到了一个熟人,儿子问他为何停留在此,熟人回答说自己的亲人去世了,没有钱运送灵柩回家。儿子听了,便自作主张将一船麦
如何通过扎实的工作和科学的方法把德育目标落实,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课题。虽然越来越多的校长、教师和家长认识到,德性品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起支架和核心作用,德性的成长对
4月25—26日,2017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在浙江杭州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的新成效,深入分析了當前面临的新形势,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新要求。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出席会议并讲话。  杜占元强调,从战略和实践两个层面国际社会都高度关注并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我国面对教育现代化2030发展目标,要积极应对信息时代的人才培养需求,正视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深入推进
浙江省教育厅今天发布对该省2016年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监测结果。调查显示,12个学生發展指数中较低的3个指数为学习压力、作业、睡眠;14个影响学生发展指数中较低的指数分别为学习自信心、学习策略、家长参与、教师教学方式。  调查者认为,保障中小学生每天体艺活动时间和足够的睡眠时间是减负工作的基础和重点,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对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调查者认为,必须要开齐开好基
本文通过对常彬新书《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1898-1949》的分析,指出了常彬新书的独到见解,这是作者在女性视野下对现代文学史的一次思考和重构。作者以文学成就关照作家,是文
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一个命题——影响教师幸福指数的核心指标是什么,我最初以为是能力。  当你有能力,能干好分内事;当你有能力,能为集体、他人多担当;当你有能力,能得到更多的尊重;当你有能力,能做到自我实现……当需要不断得以满足,幸福感也就挥之不去。自己是这么走过来的,也是这么感受着的。当我试图论证这些思考的时候,一所新的学校,一批新的教师,一次新的述职,完全颠覆了我的想法。  站在我眼前述职的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