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化城市形态,智慧城市不仅能改变整个城市的生活方式,还会给当地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它不是简单的商业问题,也不仅仅是政府的问题,它需要政府和社会资本一起合作来实现智慧城市的价值,这就是PPP模式。
最近一年多以来,我国政府借鉴了国外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开始将PPP模式引入到国内的智慧城市建设中来。然而,这一模式究竟是否适用于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如何引导其正确地发挥重要作用?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赛迪顾问分析师江晶晶博士。
(Q=《智慧城市》 A=江晶晶)
PPP模式或解资金之困
Q:PPP模式对于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来说,究竟有何值得学习借鉴之处?
A:PPP模式主要是可以用来借鉴解决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资金问题。
智慧城市建设涉及到政府、企业、居民等多方主体,涵盖融资、投资、建设、运营、转让、监管等多项流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智慧城市的未来前景美好,但所需资金巨大,在政府己承担较高债务存量的情况下如何解决资金增量的问题,则需要探索更多、更灵活的解决途径。
2014年9月,财政部发布《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鼓励政府探索使用PPP模式。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智慧城市则是必由之路,而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水、电、油、气、交通等公共服务资源信息的网络结合和智能化响应,则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上的更进一步,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已经遭遇资金瓶颈,以往的筹资模式往往周期长、投资大、回款慢,难以满足智慧城市建设的资金需求,此时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的智慧化提升事实上是一个整体体系,可一并尝试探索PPP的新模式解决资金瓶颈。
明确PPP推广和应用
Q:作为一个舶来品,政府、企业要怎样做,才能真正运用好这一模式?
A:第一,既然是舶来品,必须先通过学习经典案例吃透这一模式的精髓。美国、韩国、新加坡以及欧盟都曾使用PPP模式成功完成过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每年全球范围内评选的几大智慧城市即为学习参照的典范。
第二,当前国外以PPP模式建设智慧城市已有多种不同形式,但核心均在丁政企合作。我国要运用好这一模式,也必须取其精华。前期设立专门的合资公司,鼓励多方出资,后期进行可持续的项目运营,通过运营收入维系公司运转。
第三,需要注意的地方在于控制风险。由于我国尚未形成成熟的PPP法律体系,因此政府在运用PPP模式进行智慧城市建设时难免遭遇风险,这一点还需在探索中逐渐成熟。
Q:具体操作当中,PPP模式是否需要统一的标准?
A:PPP模式必须是灵活的,需要统一的是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必须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PPP模式下政府部门和企业的权责。
Q:目前,我国PPP模式的实际i云用情况如何?
A:第一,政府重视。
第二,培训与咨询等产业链前端环节先行。
第三,真正落地的项目还不多,而且以处于融资阶段的为主,还有待建设和运营的实践检验。
规范引导PPP发展
Q:有报道称,有地方政府急于求成,把PPP当作找企业为智城建设买单的工具。您觉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A:政府项日注重招商引资的现象确实存在,但这是各国各地都遭遇到的问题,并不仅仅针对PPP。但主要原因还在于政府债务负担较重,因此短期内肯定会关注如何解决资金问题。不过,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变革驱使之下,未来智慧城市建设是必然趋势,且智慧城市建设本身具有较强的前瞻性与科学性,长期来看,未来的收益能够弥补成本支出,并维系公司运营,因此并不能片而地说PPP只是政府找企业为其买单。
Q:您觉得PPP模式要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A:必须明晰产权!从合资公司设立之初,就必须明晰各方的权责利,由于有银行等风控较好的传统金融机构的参与,因此PPP模式取得成功有一定的保障。
Q: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是否所有的行业、企业都适用于PPP模式?对于当下并不适用PPP的行业、企业,该怎么做?
A:未来预期现金流入比较明晰的行业、企业、项目更适用于PPP模式。
对于不适用的行业和企业,第一,明确是否符合发展需要,是否有可持续性;第二,如果符合未来发展趋势,只是现金流入与流出不够匹配,则可考虑以政府补贴等传统形式来支持当前发展。
最近一年多以来,我国政府借鉴了国外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开始将PPP模式引入到国内的智慧城市建设中来。然而,这一模式究竟是否适用于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如何引导其正确地发挥重要作用?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赛迪顾问分析师江晶晶博士。
(Q=《智慧城市》 A=江晶晶)
PPP模式或解资金之困
Q:PPP模式对于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来说,究竟有何值得学习借鉴之处?
A:PPP模式主要是可以用来借鉴解决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资金问题。
智慧城市建设涉及到政府、企业、居民等多方主体,涵盖融资、投资、建设、运营、转让、监管等多项流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智慧城市的未来前景美好,但所需资金巨大,在政府己承担较高债务存量的情况下如何解决资金增量的问题,则需要探索更多、更灵活的解决途径。
2014年9月,财政部发布《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鼓励政府探索使用PPP模式。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智慧城市则是必由之路,而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水、电、油、气、交通等公共服务资源信息的网络结合和智能化响应,则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上的更进一步,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已经遭遇资金瓶颈,以往的筹资模式往往周期长、投资大、回款慢,难以满足智慧城市建设的资金需求,此时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的智慧化提升事实上是一个整体体系,可一并尝试探索PPP的新模式解决资金瓶颈。
明确PPP推广和应用
Q:作为一个舶来品,政府、企业要怎样做,才能真正运用好这一模式?
A:第一,既然是舶来品,必须先通过学习经典案例吃透这一模式的精髓。美国、韩国、新加坡以及欧盟都曾使用PPP模式成功完成过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每年全球范围内评选的几大智慧城市即为学习参照的典范。
第二,当前国外以PPP模式建设智慧城市已有多种不同形式,但核心均在丁政企合作。我国要运用好这一模式,也必须取其精华。前期设立专门的合资公司,鼓励多方出资,后期进行可持续的项目运营,通过运营收入维系公司运转。
第三,需要注意的地方在于控制风险。由于我国尚未形成成熟的PPP法律体系,因此政府在运用PPP模式进行智慧城市建设时难免遭遇风险,这一点还需在探索中逐渐成熟。
Q:具体操作当中,PPP模式是否需要统一的标准?
A:PPP模式必须是灵活的,需要统一的是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必须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PPP模式下政府部门和企业的权责。
Q:目前,我国PPP模式的实际i云用情况如何?
A:第一,政府重视。
第二,培训与咨询等产业链前端环节先行。
第三,真正落地的项目还不多,而且以处于融资阶段的为主,还有待建设和运营的实践检验。
规范引导PPP发展
Q:有报道称,有地方政府急于求成,把PPP当作找企业为智城建设买单的工具。您觉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A:政府项日注重招商引资的现象确实存在,但这是各国各地都遭遇到的问题,并不仅仅针对PPP。但主要原因还在于政府债务负担较重,因此短期内肯定会关注如何解决资金问题。不过,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变革驱使之下,未来智慧城市建设是必然趋势,且智慧城市建设本身具有较强的前瞻性与科学性,长期来看,未来的收益能够弥补成本支出,并维系公司运营,因此并不能片而地说PPP只是政府找企业为其买单。
Q:您觉得PPP模式要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A:必须明晰产权!从合资公司设立之初,就必须明晰各方的权责利,由于有银行等风控较好的传统金融机构的参与,因此PPP模式取得成功有一定的保障。
Q: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是否所有的行业、企业都适用于PPP模式?对于当下并不适用PPP的行业、企业,该怎么做?
A:未来预期现金流入比较明晰的行业、企业、项目更适用于PPP模式。
对于不适用的行业和企业,第一,明确是否符合发展需要,是否有可持续性;第二,如果符合未来发展趋势,只是现金流入与流出不够匹配,则可考虑以政府补贴等传统形式来支持当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