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文明与民间立场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k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汪曾祺小说《大淖记事》以平淡朴实、诗性浪漫的笔调记述了大淖之畔的爱情故事。其中刘号长对巧云的侵犯,以及后来锡匠帮的顶香请愿是小说中唯一的冲突点。作者在冲突中呈现两种不同的文化立场,并非停留在两者的矛盾对立,而是以民间视域观照民族的文化根源、生命力量,形成文化视角下的冲突叙事。
  关键词:冲突 和解 民间立场 权力文明
  一、权力结构中的刘号长
  在汪曾祺的《鲍团长》中对鲍崇岳这个保安队长有着较为详细的叙述。[1]他作为军阀混战时期的军官,因厌倦军旅生活来到县城中做保安团长。因为他的社会地位和人脉关系,确实保得一方平安,且待人和善,受到地方居民尊重,在小县城里算是头面人物。这便是刘号长的人物原形。在《大淖记事》中较为详细地记述了保安队的真实工作、私下交易等等,与鲍团长的形象十分相近,而对于刘号长的叙述便由地方志转向了笔记体小说。他虽然不在乎薪金等物质利益,但是“近三个月来,鲍崇岳遇到三件不痛快的事”,一是“鲍崇岳从杨宜之的微笑中读出了言外之意:鲍家和杨家门第悬殊太大了”。二是他发现“他这个老资格现在吃不开了”。三是“鲍崇岳心里明白:王荫之看不起他的字”。可见鲍团长对自己在大众心中的认可程度有很高的期许,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是解决许多问题的关键,是人际问题的枢纽。中国人传统的自负心理在刘号长身上更为凸显。在得知锡匠“夺走了他的人”以后,不论道理法则,便认为是对自己权威和地位的轻视与撼动,一定要报复。
  二、民间烟火中的生命坚守
  保安队是维持地方秩序的官方组织,刘号长对巧云的强奸便是官与民的冲突,是汪曾祺小说中官与民的一组对立。巧云与十一子等人是典型的民间人物,尤其是巧云和挑夫们,他们在蛮荒艰苦的境遇中不仅能够生存下来,而且活得很快乐,很自由,人际关系和谐,“情愿”是他们生命中的最高标准,如此健康的力量便是民间生命力最好的彰显。
  这场“悲剧”以刘号长离开县城作为句点,在官与民的这组对立中体现了汪曾祺的民间立场,他站在“民”的角度结构小说。巧云作为本真人性的象征,这段悲剧则是历史对纯真强暴的隐喻。无论是童年时期在高邮、在大淖的见闻,还是在张家口的劳动下放,都使汪曾祺积累了丰富的底层经验,形成了质朴的民间立场,这些情感都以笔记体小说的形式投射到《大淖记事》当中,表达对民生问题的深切关注。在这个团体中有一对引人瞩目的关系,便是头领老锡匠和徒弟十一子,他们之间不仅有师徒间的技艺传承,还有叔侄间的血缘关系,匠人精神的培养来自于人与人的行为感染和情感交流,这是现代機械操作所无法承载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师徒如父子”这样关系的典型化体现,使作品呈现出厚重的历史感和对当下人际关系的反思。老锡匠教给十一子的不仅是制锡的方法,还有做人的道理,“教他们不要怕事,也绝不要惹事”。这种人文关怀的传递,对十一子、锡匠帮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最后沉淀下来的就是锡匠艺人们共同的人格尊严。
  三、对立文化立场的诗性和解
  当小锡匠被刘号长打成重伤后,锡匠们并没有以暴制暴,而是上街游行。锡匠们的做法来自对人间正义的信心和乐观,充分体现了儒家君子道义的思想,表现出“不可侵犯的威严和不可动摇的决心”。同时,“顶香请愿”这一方式来自佛家传统,信民头顶香炉,以此向天发愿。点燃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之意,并以香为使,将自己的愿望传达于虚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宝加持。汪曾祺自出生便在庙、观中记名,他的法号便是“海鳌”,家中所提的“皈”字也使汪曾祺长期耳濡目染,对佛学自然有着来自童年时深切而质朴的情感。
  汪曾祺在他的小说集序言中谈道:“不直接写人物的性格、心理、活动。有时只是一点气氛。但我以为气氛即人物。一篇小说要在字里行间都浸透了人物。作品的风格就是人物的性格。”[2]小说开篇是对大淖自然景物的铺陈,同样也贯穿并结构全文,这种不重人力而崇尚自然的浪漫主义精神便是作家基本的审美态度。再来看故事书写的时间——1981年,当时正值中国改革开放,中国与世界互通互联,新鲜的空气滋润着人们枯槁的思想,多样的色调丰富着人们的生活,整个时代充满了对未来无限的憧憬和瑰丽的想象。“伤痕”“反思”“寻根”各类文学思潮都在反映着时代与人的关系,对“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态重新认识甚至是重新启蒙。[3]可以说整个时代都散发着浪漫主义气息,汪曾祺这时以“八十年代人的感情去书写四十多年前的事”,通过十一子和巧云的爱情故事,再次肯定人性的自由和理想的胜利,便是对这一时代浪潮的深切回馈。
  参考文献:
  [1]汪曾祺.汪曾祺文集·小说卷(上)[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
  [2]汪曾祺.汪曾祺全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张超,男,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责任编辑 葛星星)
其他文献
山居  清晨荷锄去,戴月晚归家。  山幽禽鸣树,溪浅鱼戏沙。  陌上思旧友,松下试新茶。  野居无俗念,推窗见杏花。  怀友  订交堪莫逆,素心旧雨联。  青鸟音久稀,冰轮几度圆。  萧骚羁人绪,岑寂伴雨眠。  天涯浪踪迹,顾影生自怜。  夜雨  帘外霏微雨,清夜入万家。  声声催梦断,滴滴润物华。  故人多散处,游子黯天涯。  朝来新澄霁,谁与护落花。  自嘲  身无雕虫技,才仅袜线长。  频年
期刊
蝶恋花·黄昏  红云渐去暮上梢。褐烟缭绕,酒宴满屋闹。昏黄灯光窗棂照,晚月透叶穿丝绦。  旷野深处蟋蟀噪。河风飘摇,岸处蛙飞跳。月光如昼鱼儿笑,远处歌舞夜无宵。  蝶恋花·桃花园  田园织染绯红云,天人共醉,蝶飞花不尽。远处青烟升天庭,遍地夭夭依田埂。  绿荫林间翠鸟鸣。欢笑风韵,暖阳照春困。桃园深处酒宴君,斜阳灼灼花蕊裙。  蝶恋花·草房  忆昔往年房间舍。手出窗梁,鮮花可摘尝。竹榻翻滚吱声响,
期刊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条河流出一方好酒,所谓好山好水出好酒,这是业界的共识。无论是中国八大名酒,还是十七大名酒,抑或是地方名酒,一般都出现在长江、黄河、淮河、赤水河流域,那么作为东北名酒,长白山山脉泉阳泉水源地生产的参花香、参宝酒,您喝了吗?  从中国白酒分布情况来看,好酒与河流水域的关系一目了然,在酒业界有这样一种说法,水为酒之血, 曲为酒之骨,粮为酒之肉。在酿酒过程中,水是酒的命脉,没有好品质的
期刊
游园  静水无痕曲柳连,莺歌百转小桥悬。  三秋醉享浓妆伴,独惹心扉叙旧缘。  后庭花破子?莲  静立水中仙,盈开月下妍。  晴雨从容笑,幽香沉碧泉。  自逢缘,素心静好,此生独爱莲。  望梅花?琴缘  琴伴心泉春叩,玉指摇弦歌奏。  月下知音谁执手?梦境烟消难逅。  花谢泪凝明月瘦,孤影梅前空守。  朝玉阶?江南情思  帘卷微寒二月天,岸随晨雾起,雨清涟。  窗前不见燕翩翩,长亭幽巷远、望经年。
期刊
忆终南  城林巷宇一字天,八里村落往来繁。  氤氲天际伴新雨,满城灯火似云烟。  只身豪言谈笑客,他人宠辱静如潭。  欲归山野空幽处,忘却红尘赴秦关。  终南行  险巇抵太白,畅游寒雪山。  沁赏太平峪,憾止九龙潭。  又到沣桥下,袅袅野炊烟。  抃舞周至雨,俯耳道楼观。  隐终南  独坐深涧里,静思复长宵。  清茗茶如玉,幸得琴相瑶。  茅亭竹林逸,流光觅苍蒿。  心恬淡如水,风尚七贤高。  深
期刊
麦子黄了  麦子黄了  五月的故乡  着上了收获的颜色  没有哪一种弥漫的香味  如此令人陶醉  母亲闭上眼睛  任麦浪炽热的情感包围  站在烈日风口  父亲把脸上的褶皱  折叠成喜悦的花朵  父亲的小梦想又一次泛出  亮闪闪的光  犁地播种撒肥打药  经过一个寒冬的蕴蓄  父母精心书写的文章  也该收尾了  漂洋过海来看你  飘洋过海来看你  我不知道什么样的女子  有这样的执著和勇气  为了见
期刊
观雪  心悅琴音好,  无弦奏尾桐。  探缘推禹步,  问路指坡东。  青韭停杯少,  黄柑对酒丰。  蹇驴终没雪,  天地雾中笼。  腊月朔日寺中进香忆旧游  萧寺早闻钟。  林深露正浓。  微风惊雾夜,  落日动盘松。  山隐扁舟迹,  云追楚客踪。  年年河上望,  谁见有游龙。  与萧易同游泉州开元寺  辞却长安雪,  疏寒到鲤城。  老榕孤日影,  古塔碧波声。  盟鸽无心怯,  撩香有
期刊
有一种爱  有一种爱,是母亲纳的千层底儿  一针一线,缝进的,是细密的爱  一底一面,绣出的,是浓烈的情  有一種爱,是母亲送别时的凝望、蹒跚  一颦一笑,寄出的,是殷切期盼  一步一印,留下的,是牵肠挂肚  有一种爱,是父亲威严的管教  一笔一划,写入的,是尊长谆谆教诲  一张一弛,授出的,是顶天立地  有一种爱,是父亲无微不至的呵护  一汤一匙,传递的,是深切关心  一手一足,彰显的,是坚强无
期刊
巨变(组诗)  ——赞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老百姓穿的衣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题记  那盏昏黄的灯挂在窗前  我想起母亲在灯前穿针引线  昏花的两眼眯成一条缝  她要让每一道针脚密匝平展  穿着上百个补丁的衣裤  站在人前也不会扫了父母颜面  一样的颜色并不光鲜  一样的款式无须亮眼  一样的人均一丈五尺七寸布票  无论大人小孩身高身短  只要能穿上涤卡灯芯绒  那就能证
期刊
摘要:当研究西方的文学、宗教与历史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阅读并理解这样一种古典的文学创作形式“epic”,即涉及西方上古神话传说与诸神的故事,中文翻译为“史诗”。由于中文翻译的模糊性,导致许多西方文学的研究者误将“史诗”认定为文学形式的历史记载,因而忽略了其本身所应该具有的文学的“神话性”。本文试图对于这种误读性做出纠正与解释。  关键词:史诗 误读性 神话性  对于史诗当中宏大的场面与故事,我们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