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夜晚的银河:网络中的丧亲者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j31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种认知:对于失去至亲的人,安慰是很苍白的。
  在网络上这样的感觉更明显。与丧亲者素不相识,更隔着一个冷冰冰的屏幕,我们很想表达支持和鼓励,可是我们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选择将自己的伤痛揭开,也不确定自己的安慰是不是一种多余的打扰,我们更不知道怎样的关怀对于这样一个陌生人是合适的。
  其实,这些问题都没有单一的标准答案。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丧亲者愿意在网络上敞开心扉的原因,体会他们分享的内容,进而学会合理地表达我们的关怀。

为什么丧亲者愿意在网络上分享?

网络让他们不那么孤单


  国外一项对活跃在网络留言板的流产女性的调查显示,大部分人最常提到的使用互联网交流的好处是“认识到自己不是唯一处在丧失和哀伤中的人”—有78%的研究参与者认为,互联网让她们感到不孤单。
  经历过丧亲的哀伤和痛苦的人更容易在互联网找到同类,跨越时间、跨越距离聚集在一起,互相温暖。他们也会更相信自己能够挺过悲伤,因为网上的其他人已经在这么做了。

能遇到和自己有同样情况的人


  当丧亲者沉浸在悲伤中,怀疑自己是不是疯了时,总有人能告诉他们:“这很正常”。
  痛失至爱的丧亲者们在现实中常常找不到渡过悲伤的方法。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有许多可供选择的社会剧本,如从容地节制哀伤、坦然地面对过往的丧失等等,但痛哭和“我还是非常难过”等悲伤的表达不在其中。而在互联网的共享空间里,他们能找到一个相对安全且包容的倾诉地。

在某种程度上

 匿名表达带来安全感


  丧亲者们还提到,在互联网上将自己的经历一字一句地打下来,允许他们在变得情绪化的时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整理自己的想法,别人也看不到他们的状态,这让他们感到舒服。
  舒服这一点,有时被提炼为“安全感”。在网络丧亲互助论坛或者互助小组中,丧亲者们表示他们在互联网上感觉到自由、安全,因为是匿名的,而且能够拥有很多不带评判眼光的观众,他们称这里“没有评判,只有理解。”

丧亲者通常在网络上分享什么?


  研究发现,丧亲者在互联网上最常分享的就是自己的故事。他们回忆着与离世者的美好过往,也不时地叙述离别之后的彻夜难眠、辗转反侧。偶尔他们还会聊聊家常,分享自己向家人朋友或者专业人士寻求帮助的经历。这对于分享者来说是个倾诉的机会,对于被分享者来说,他们也能有所收获,正如一位美国丧亲者在丧亲互助论坛上的留言:“很高兴我找到了这个网站……当我阅读别人的经历时,我获得了一种平静的感觉。”
  与经历密不可分的往往是丧亲者的情绪,他们为亲人的死亡而内疚痛苦,为他人客套的同情而愤怒,也可能會为自己要参与到社交场合而感到局促。
  但他们不只是分享消极的情绪,他们也常对其他有相似经历的人传递积极情绪。
  有时,人们也会分享能给其他人带来抚慰的句子、有启发性的书籍和可以引发共鸣的音乐,推荐心理咨询、互助小组等其他的支持方式,分享自我照顾的方法。
  有相似经历的人们还会尽可能地互相支持,在一个丧子母亲的互助论坛里,人们不吝于表达欢迎,互相照顾感受,在特殊日子里共同纪念与庆祝,隔空取暖。
  在《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一书中,意外丧偶的女主人公,在种种经历后在一个夜晚把忧伤与河灯一起放走,相信河灯会顺着小溪流淌到银河之中,以银河作为她完成自我救赎的符号之一。
  互联网中的分享或许也是一次“放河灯”的过程,希望失去至爱的人们都能找到漫漫长夜中那一片温暖亮丽的银河。

我们在网络上应如何表达对丧亲者的关怀?


  有一个问题是我们常常会考虑的:想关心丧亲者,但又怕冒犯,反而使得对方伤心,该怎么办?
  由香港善宁会编写的《哀伤关怀及咨讯手册》指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并没有那么难。大部分的丧亲者心里都希望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关心。表达真诚的关心和实际的关怀,多数丧亲者都会接受。

在网络上的对话也是如此


  1面对丧亲者的哀伤,想留言安慰又不知道怎么说,不妨承认自己的无力感:“我不知道该怎么说。”当然,这并不代表除此之外真的什么都不说。虽然隔着屏幕没法用身体语言表达关心,我们还是可以接一句“抱抱你”。或者就单纯地表达认同和祝福,比如:“理解你失去珍视之人的感受,但逝者已逝,望你珍重。”
  2尽量少表达“一切都会过去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也避免对感到内疚的丧亲者回复“不是你的错,不要责怪自己”“你也无能为力”等等。这些话虽是出于好意,但丧亲者可能很难相信,也起不到什么实际的作用。
  3一些善意的、有实质意义的建议更容易被回复和采纳。例如,留言“记得把录音传到云端,别哪一天手机突然坏了就没了”善意地提醒一位珍视逝去爱人的录音的答主保存好回忆,得到了该答主感谢。“大声哭吧,不丢人”的留言受到了丧亲者的回复和认同。有人根据自己的见闻,提醒丧失伴侣的答主关注子女度过青春期可能会出现的矛盾,也收到了回应。
  但提出建议时也需要注意照顾丧亲者的感受,不宜对丧亲者的生活进行过多的猜测和指导,说太多“你应该”,很容易会引起反感。
  4此外,面对丧亲者在网络上叙述的个人经历,特别是当遇到丧亲者分享自己感到后悔或内疚的经历时,在评论中对丧亲者说“你本可以早点发现问题”“你没有照顾好爱人”,问“他(离世者)到底是怎么去世的”以及争辩丧亲者对逝者做法的对错其实都没什么意义,还可能对丧亲者造成伤害,理解和接纳他们可能是更好的处理方式:“你感到自己做得不够或认为是自己的错,其实你正在表达你很爱他,你想为他多做些事情。”
  在互联网上,当丧亲者寻找自己夜晚中的那片银河时,我们可以去做关怀者,但不必做那个指路人,最好的关怀不过是以善意留言的方式真诚地陪伴着他们走过这一程。
其他文献
关于婚姻对人们健康的影响,研究者Kiecoltglaser和Wilson(2017)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梳理,让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方面:  一般来讲,已婚人士的心理和身体健康状况比未婚人士要好。对于多种急性和慢性疾病,包括诸如癌症、心脏病和手术等,已婚人士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未婚人士低得多。  然而,不和谐的婚姻关系本身就是一种压力,也限制了伴侣在其他关系中寻求支持的权利。婚姻质量能够反映一
期刊
2019年4月11日,北大女生包丽在遭受恋爱PUA后去世的消息令人痛惜。而在痛惜之余,如何识别和应对恋爱中的PUA,避免和减少PUA给女性带来的伤害,也越來越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PUA带来的伤害  PUA源于美国,全称“Pick-upArtist”,原意是指“搭讪艺术家”,涉及搭讪、吸引、建立关系、升级关系、亲密接触并确定两性关系的程式和技巧。但是,被商业化的PUA逐渐演变成了“精神控制”的代名词
期刊
女性作为最小社会化单位—家庭的重要成员,其在婚姻中的身份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这一转变的发生让女性获得更多机会的同时,也面临更大的压力。与此同时,现代女性对于自己在婚姻中身份的关注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为人妻、为人母的角色,她们开始探索自我、发展自我。可想而知,当身份变得多样时,女性平衡多重身份的压力也就不断增大。  然而,在共同面对的这一压力面前,为什么有些女性可以在多重身份之间切换自如,适应良好
期刊
我曾经一想到“追星”,脑海中就浮现出粉丝对明星狂热的追捧和不可理喻的迷恋,直到遇到小d。当认真地倾听了她的故事,尤其是听她讲到对一个球星长达十年深深的爱恋时,我感到震撼,也是在那一个瞬间,我似乎更加深刻体会到什么叫作“理解来访者”。由外及内,对小d的了解逐渐深入  小d第一次走进咨询室时,感觉她有些疲倦,穿着拖鞋,脚指甲已很久没有修剪过,说话时略带笑意。这个大四的姑娘在室友的建议下来寻求心理咨询帮
期刊
“你家孩子谁来带?”“爷爷奶奶是不是照顾孩子的主力军?”当下社会,更多女性步入职场,年轻夫妇忙于工作无暇照看小孩,祖辈父母参与孙辈养育的现象已成常态。据统计,在大中城市中,祖辈父母和年轻父母共同养育下一代的比例已高达80%以上。大多数的市民正体验着或者曾经体验过“三代同堂”的酸甜苦辣。诚然,隔代养育虽然减轻了年轻父母的家庭负担,降低了养育的经济成本,但也可能带来一些消极影响。相信下面这样的对话场景
期刊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睡眠问题日益突出,对人们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给人们生活、工作及学习带来的疾病负担也逐渐凸显,因此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健康中国2030》之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提倡关注睡眠健康,并明确提出两个目标,一是成年人每天的平均睡眠时间从目前的6.5小时提高到7~8小时,二是失眠症患病率的上升趋势减缓。  睡眠健康是身心健康的基石,也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睡眠问题在社会生活中是一个比较
期刊
虽然很多人把《裁缝》定义为复仇类型的电影,但是显然复仇主题的电影不会取这样的名字。“裁缝”这个词听起来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女性,很明了这是围绕女人展开的故事。如果因为女主是技艺高超的服装设计师,她设计的服装神乎其神,可以让一个人改头换面,改变人生轨迹,那片名为何不叫《设计师》呢?或者其他和“美”有关的词,而“裁缝”听起来那么普通,“缝”的定义又那么广阔,既可以缝高定时装,也可以缝破碎的布片,直观上又让
期刊
过去一年多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与传播,不仅使国内外的经济和产业受到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的消费习惯、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带来变化。  随着社会环境和消费环境的改变,我们注意到在疫情背景下产生的典型消费现象:或者囤积,或者青年人消费观的转变,或者网络消费的增加等,我们邀请到相关专家分别对此进行解读,期望能够帮助大众了解消费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力,以及拥有健康的消费体验,获得科学消费决策的能力。第一
期刊
十多年前,我受到启发,只用了不到五周的时间,写下了《遇见未知的自己》。到现在,这本书仍广为流传,被誉为个人成长领域的经典之作。这,当然不是我个人的创作。感觉就是有一些讯息,要通过我流传到这个世界上,我很荣幸,承接了这个任务。十几年来,因为这本书,我受到了无数的祝福和感恩,当然,自己的人生也在跌跌撞撞地经历书中的所有过程。那一个金句“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我自己一直在体会、实践,愈加觉得当初写下这
期刊
孩子回到家,和我聊起班里一位新转学来的同学。  “课堂上他总是要出风头,回答问题却又答不到点子上。”  “课后无论教室的哪个角落有聊天,他都会凑上去,也不管别人想不想让他听。”  “走在楼梯上,他会和每个认识或不认识的老师打招呼,连食堂阿姨也因为他的主动搭讪而迅速记住了他。”  孩子表示无法理解他拼命刷存在感的行为,老师和同学们也都不太喜欢他这样。  渴望让身边的每个老师和同学注意到自己,在他人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