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形势下,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来源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1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现状,接着分析了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同时介绍了高职学生就业观念的某些特点,最后提出如何树立正确就业观的几点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形势 就业观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2009年11月26日,上海海事大学09级海商法专业的贫困生杨元元,在宿舍自杀身亡,结束了年仅30岁的年轻生命。这个案例今天读来仍让人扼腕叹息,人们不禁会问,为何经过名校学习,就业五年的杨元元仍然无法摆脱贫困,知识为何无法改变命运?据教育部发布的资料,2011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671万。尽管,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快速增长,产业结构升级速度加快,但由于毕业生供给增速超过经济增速,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结构与企业需求存在不匹配,目前仍存在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如何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已经上至政府社会,下至高校、家庭和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有主客观两方面原因,既有国际经济局势、行业景气等客观环境因素,也有大学生的职业理想、人生价值观、就业观、就业期望值、择业心理等主观原因。许多像杨元元一样的毕业生之所以一直没能找到"好工作",固然有一些社会背景因素存在,但其自身的就业观念局限,对就业地域、岗位的要求等才是使自己的路越走越窄的重要原因。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在当前形势下,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可以说是重中之重。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观念分析
  目前,大学生遇到严峻的就业形势挑战,同时也遇到了难得的人才发展、培养、成长机遇。一是我国经济稳步增长,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足够的就业空间;二是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就业市场逐步完善,政策性障碍正在消除;三是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项目正在逐步实施,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但是,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仍存在着许多误区,从而阻碍他们顺利走上就业之路。
  (一)就业期望值高,区域选择不合理,片面追求热门职业
  许多大学生在毕业就业前都有一种"十年寒窗,一举成名"的心理,因此对择业的期望相当高。学生大多希望到生活条件好,福利待遇高的大城市、大公司工作,在择业时往往过分考虑择业的地域、职位的高低和单位的经济效益。高期望驱使我们的学生总是向往高薪水、高职位、高起点,渴求高收入、高物质回报率,将自己就业的目标定得很高,从而在择业过程中常常遇到困难。学生在就业区域和工作性质的选择上,常常出现这样的问题:
  毕业生大多数选择的就业城市,都集中在中心城市和沿海发达城市,不愿去贫困、偏远的地方工作。择业定位的小范围局限,就使得毕业生就业难度愈大。在杨元元的个案中,她曾考取两个外省小城市的公务员,但最终决定放弃,主要原因是她认为这两个城市不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宁愿在大城市里当"蚁族"也要留在一线城市 。尽管大学生择业地点集中于中心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择业地点的过度集中化,必然导致中心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的人才闲置和浪费,偏远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小城市、乡镇的人才稀缺。
  在选择企业时,"大、名、公、外"即"大企、名企、公务员、外企"仍是毕业生的首选目标。据宏威职业顾问调查显示,目前毕业生中,多数人更愿意到政府机关工作,占37.5%;选择到私企、外企工作,占32.1%;选择到大型国企工作,占22.9%;选择自己开公司的占7.5%。就连目前最热门的公务员岗位,有的部门报考比例超过了200:1,但有些"冷衙门"、"偏远地区"的岗位甚至无人问津。跟风盲从、扎堆外企,但无奈自身实力不够、硬冲死拼,结果大都碰得头破血流、丢盔卸甲,这就造成了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
  (二)学生自我评价不够客观,准备不够充分
  绝大多数应届毕业生在就业之前没有工作经历,缺乏对现实社会的全面了解和认识,导致他们对自己人生片面,只看到自己的学历而往往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此外,部分毕业生对职业生涯规划非常陌生,不了解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业,对自己期望从事职业需要什么样的能力素质不清楚,也不清楚企业需要具有什么样素质和能力的员工。在大学学习期间,为就业做的准备常常表现为热衷于考各种资格认证,比如策划师、咨询师等,但忽略了这些职业的职业能力并不是什么机构能够认证的,而是必须有丰富的阅历、实战经验和丰富的知识面。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目标,仅仅的盲目地考证,不仅浪费时间精力金钱,也对提高就业竞争力于事无补。
  (三)求安稳,怕吃苦,恐惧压力
  很多学生找工作喜欢定位于稳定、清闲、福利保障好的单位,希望以此就能选定理想的职业,而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去自己创业。从这个目标上,就能看出他们求安慰,怕挑战,怕吃苦,恐惧压力的心理特征。实际上,大学生毕业生就业选择,不是没有岗位可选,而是部分年轻人害怕辛苦,追求舒适的心态,导致他们就业难的问题,或者刚占好位置,还没稳,就自己承受不了企业的业务压力,而频频跳巢。北京市曾对96家用人单位做过调查,大学毕业生首次就业后3年内跳槽率达到70%。
  (四)只顾眼前利益,忽视职业发展
  部分大学生在择业标准中过分注重工作条件、收入等眼前的实在利益,却对自我的职业兴趣、能力、职业的发展前景等因素不多作考虑,因而常常出现找不到工作或工作不合适的现象。这一问题在就业困难的学生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还有的学生过分强调职业的功利价值,甚至还将职业划分为不同等级,而不考虑国家与社会的需要,不愿意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地区或行业工作,不愿意从基层工作做起。
  (五)高职学生就业观念特点
  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观念上,除了呈现出以上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四个特征外,还具有一些其他特点,比如,高职学生心理大多存在着一种自卑心态,总觉得自己是高职毕业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在就业竞争中缺乏自信,好的一方面是,高职学生对自己就业的地域、职业和薪酬相对普高学生略低,这也使得他们在就业市场上能够更快地找到工作,而且很多高职学生由于对自己的学历认识比较客观,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比普通大学生更踏实肯干,积极学习,实践能力更强,能够获得单位的认可。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存在着一些误区,也没有充分认识到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体制下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学生就业观念存在某些异于普通大学生的特点,这就需要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从而让毕业生理清思想上的误区,顺利走上就业道路。
  三、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大学生就业是国家极为关注并极力解决的民生问题,当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候,大学生唯有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获得自身发展并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因此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方面,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在社会中,就业职位的层次分布是呈三角形的,从顶端向下,各职位层次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逐渐下降,数量逐渐增多。"供需矛盾"决定着毕业生就业职位的分布与就业层次、薪酬水平等状况。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GDP增长将保持在8%左右的水平,每年能够提供的新增职位数在600万-900万之间,而每年新增劳动力和需要就业的人数远远高于新增职位数,在这种情况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将向社会职位的"三角形"靠近底端的方向移动,应帮助大学毕业生树立大众化而非精英化的就业观念。
  (二)自我分析,合理定位,明确就业目标
  就业目标是为实现职业目标的一个准备,在现阶段,就业目标要实事求是,严峻的就业形势产生的结果必然是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在设定就业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上,要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况出发,从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出发,结合自身的综合实力和专业特色制定一个适中的就业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360行行行出状元,作为刚刚脱离校园、没有实际工作经历的社会新人,大学生应该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并且多多积累工作经验。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固然重要,但在社会这个大学堂里,大学生们还要学习更多的实践知识来丰富自己,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都对有工作经验者优先,因此,大学生必须重视经验的累积,让自己在实践中中提高职业技术和职业修养。
  (三)转变就业观念,强调从"专业对口"向"通用人才"的转变。
  很多大学生在就业时特别强调要自己的专业对口,认为如果离开了自己所学的专业而选择其他行业,就白白浪费了大学的时间,荒废了四年所学的专业课程。显然,这种观点是比较片面的。我国现在正处于全面发展时期,服务业正在逐步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经济增长方式也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国家所需要的正是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需要的是能够不断学习新知识,挑战新领域的人才,在找到对口工作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大学生正应该趁此机会培养自己所欠缺的其他方面知识,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和适应能力,让自己的各方面能力齐头并进。
  此外,还要培养学生树立积极主动、努力奋斗的就业观念。就业、工作是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的重要途径,目前在应届毕业生的"供"和用人单位的"需"存在着较大的不匹配的现实情况下,毕业生必须要鼓足勇气,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能等、不能靠、更不能依赖。
  (四)面向基层就业,牢固树立基层服务意识。
  基层是一个大概念,既包括广大农村,也包括城市街道社区,既涵盖县级以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包括非公有制组织和中小企业,既包括自主创业,也包括艰苦行业和艰苦岗位。服务基层是一种意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从一点一滴的基础性工作做起,都需要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工作态度。面向基层就业,是时代的召唤和国家的要求,也是当代大学生必然的选择。
  (五)针对高职学生,应如何树立学生的就业观
  高职高专教育是以社会需要为导向的就业教育,即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市场上需要的、抢手的、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劳动者或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而不是基础知识扎实,毕业后仍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培训和再教育之后才能胜任工作的人才。笔者认为,要树立高职学生良好的就业观,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这一点,在自我认知上,将自己定位于具有初步从事职业工作能力的职业上,在就业目标上,定位于大量存在的中小微型企业。其次,对于高职学生在校培养计划中,要知识学习与技能锻炼相结合,要动手与动脑相结合,要实用与够用会用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苦练实践技能,培养自学能力。最后,要有服务基层,先苦后甜的吃苦意识。既然本科毕业生不太能吃苦,我们就要比他们更能吃苦,既然他们去挤北上广那样的大城市,大企名企公务员外企那样的热门职位,我们就去中小微型企业,去广阔的中西部寻找自己的舞台。唯有树立这样清晰积极乐观的就业观,高职学生才能够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总之,面对当前越来越难的就业形势,高校更应当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帮助他们找准自己的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有利于大学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正确认识市场需求,在工作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促进社会发展。在新形势下,辅导员应做好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大学毕业生敬业奉献精神,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观,建立恰当的就业期望值,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自身个性特质,引导他们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能够正确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为社会做贡献,让杨元元的悲剧不再重演,也让诸多迷茫的高职生找到自己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转变观念是解决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张连绪 广东番禹职业技术学院
  [2]《转变意识 储备知本 提升就业》肖传辉 《才智》 2012(19)
  [3]《高校学生就业难原因及对策研究》孙海涛 《甘肃科技》2012(14)
  [4]《从女研究生杨元元之死看高校毕业生就业思想之困》张恩乐 《剑南文学》2011(6)
  [5]《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研究》 崔旭光 黄冬冬 吴志娇 《大家》2011(03)
  [6]《浅谈高职生的就业心态与调试措施》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思政课题
其他文献
摘 要:举重项目是中国奥运会夺金的优势和重点项目之一,在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成年队的成绩如此之好,与青少年训练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近年来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早期训练问题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早期训练问题做简单论述,旨在为从事在一线的教练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青少年;举重;早期训练  一、青少年运动员早期训练的概念  所谓早期训练就
期刊
摘 要:教学团队建设在我国各高校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展了很多年。在教学团队运行的过程中,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大量有用的专业人才,也为各高校及学术界的进一步发展储备了丰富的后续资源。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教学团队过程中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比如有些时候,有些问题上教学团队的执行力不足,教学团队之间或者教学团队与外界环境之间也会产生一些无异冲突。无论是企业团队还是高校教学团队都很注意自身的执行力及冲突解决
期刊
军队政治工作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是全军军事学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军队思想政治建设扎实推进和科学发展的固本强基工程。面对推进我军新军事变革对政工人才的全新需求,特别是面对信息化军队建设和政治工作信息化发展的新情况、新任务,各培养单位急需牢固树立信息化政工人才培养理念,改革完善政工硕士生培养模式,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军队履行新的历史使命提供坚强可靠的政工人才保障。  一、在"模块教学"中补短,
期刊
摘 要:运用时空观认识篮球,分析比赛,指导训练,进行教学已成为国际篮坛的新动向,本文分析探讨了篮球教学,训练和比赛的时间和空间关系。并将篮球的时空概念运用到篮球"三步篮"教学中,以期有助于"三步篮"教学。  关键词:"三步篮";时空因素;运用  从现代篮球快速争夺激烈多变得比赛特点来看,运用时空观认识篮球,分析比赛,指导训练,进行教学已成为国际篮坛的新动向。唯物主义认为,空间,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存
期刊
摘 要: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主要通过家访、电话、校信通等模式,但是这些模式在有效沟通家庭与学校信息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弊端,如何构建一种可以很好沟通学校、家庭和学生信息的模式成为当务之急。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这三部分中家庭学校的沟通往往忽视学生本身,那么"三位一体"的家校互动学习模式在沟通家校的同时更主要的是把学生的参与作为重要的切入点,构建学习型家庭。 
期刊
摘 要:通过对松江大学城周边的家庭式旅馆的实地考察发现,非法经营的家庭式旅馆枝繁叶茂,遍布了各个居民小区。其中存在很多问题:非法经营现象严重;入住登记制度执行不严;没有完备的安全设施,安全隐患大;"黄赌毒"案件时有发生,容易滋生犯罪;影响小区居民的正常生活;公安机关控制管理困难等问题。通过借鉴国外成功的管理经验以及一些旅游城市对家庭式旅馆有效的管理方式,探讨出了一些合理的对策:立法定位;行业组
期刊
摘 要:产业集群是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标准化是工业化的前提和基础,大力推进标准化战略,能够推动集群经济发展,推进整个产业的提档升级,提升整体质量水平,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本文以山东梁山专用车产业集群为例,探讨了标准化在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标准化 梁山 专用车 产业集群  目前,中国存在大量的产业集群,而这些集群实际上是全球化和本地化张力的结果,而在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档案事业从建立到逐渐完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本文就我国档案事业发展中的现状、制约因素、途径方法等问题进行分析,积极探索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新方法、新途径。  关键词:档案事业;认识途径;措施  一、我国档案事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1、档案工作全面展开  档案是十分重要的信息资源,而且是任何资源都不可替代的,目前,从城区到乡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大专院
期刊
摘 要: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法治正如火如茶地进行着,并取得愈益明显的成效,然而实践的窘态表明法治的实现程度并非象其表面一样乐观与繁荣,法治化过程既存在着观念上的问题,也存在着认识论的问题,同时还有在操作方面的问题,如何看待解决这些问题是实现法治不可缺少的内容。利益便高扬法治民主精神,因而我们总信奉着学者们如下简明的结论,传统社会不需要法治,也产生不了法治,法治只有在现代文明发展的催生下才能得以生
期刊
摘 要:在古今两千多年的中医界中,大医孙思邈是以博学、聪慧、薄名利、享高寿以及名医名儒这些荣誉而称道于世的传奇人物。他在《大医精诚》中精辟地论述了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与高尚的品德修养,这也使其医学思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对后世也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崇尚科技力求完满的今天,我们将孙思邈身上的医者精神进行深入剖析,既是对古代灿烂文化的传承,又是对今天不断出现的医患矛盾的道德审视。  关键词:孙思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