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狭义OR广义
我们注意到,人们对糖的认识并不一致,这种情况在很多时候是因为对糖的界定不同造成的。狭义的糖一般指蔗糖、果糖、乳糖、麦芽糖等能产生甜味的单糖及双糖,又称简单糖类,主要来源于甜食和饮料等:广义上的糖则指营养学上的“碳水化合物”,除上述简单糖类外,还包括淀粉(又称复杂糖类)、低聚糖和膳食纤维等,主要来源于粮食、蔬菜等。简单糖类和复杂糖类既有共同点,如升高血糖,提供能量,又有很大不同,如味道有甜和不甜之分,对健康影响也不一致。为了避免概念混淆引起误解,本文所有关于糖与健康、糖与生活的讨论都只针对简单糖类,主要是甜食,而不包括复杂糖类,低聚糖和膳食纤维等。
消费,多OR少
虽然中国是食糖第四大生产地,位于巴西、印度、欧盟之后;第五大消费地,位于印度。欧盟、巴西和美国之后,但就人均糖消费量来说,却是很少的,每年仅消费8千克(2006年数据),而全球水平是每年25千克~30千克,美国则是45.3千克(数据来自网络,年份不详)。也正是因为中国人均糖消费量一直很少,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中,没有建议糖的摄入量,原因是“我国居民现在平均吃糖的量还不多,对健康的影响还不大”(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西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73页)。
不过,因为中国人口基数巨大,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别、城乡差别都很大,生活水平和饮食习惯均有巨大差异,糖消费的“平均数”一般并不能反映实际消费情况。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糖的人均年消费量肯定远远不止8千克那么少,尤其在一些喜欢吃甜食的群体中,如儿童、青少年和时尚青年,糖的消费量还是比较多的。为此,《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指出:“多吃糖有增加龋齿的危险,尤其是儿童,青少年不应该吃太多的糖和含糖高的食品及饮料。”
吃糖,有益0R有害
近年来,吃糖无害的说法非常流行,其主要观点包括:①糖不会使人肥胖;②糖不会造成糖尿病;③糖不会造成心血管疾病;④吃糖不会造成微量元素的缺乏;⑤糖不会使孩子兴奋过度;⑥吃糖会导致龋齿,但只是导致龋齿的因素之一。
“吃糖无害”这一观点甚至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的网站引用。引文中提供的证据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召开了一次咨询研讨会,有关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新陈代谢及行为方面的专家探讨了包括糖在内的碳水化合物领域的最近科学发现,并提出了名为《人类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的咨询报告,报告指出“多年的研究已反驳了各种误解,并提供一贯的证据显示,日常的糖是一种安全有价值的食物来源”。
根据《中国食品报》2003年10月30日的报道,这次咨询研讨会是1997年4月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由联合国粮農组织(FAO)发起,与会者是来自欧美等13个国家的有关专家。在该次会议后,FAO和WHO出版了《人类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提出了“吃糖无害”观点。为了查找该出版物,本文作者浏览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网站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网站。可能是时间过于久远,未能找到《人类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咨询报告的原文。因此无法确认该报告中所说的“糖”是指广义的糖(即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还是狭义的糖(sugar)。
即使该份咨询报告真的存在,也不能一锤定音地说“吃糖或甜食是无害的”。众所周知,专家对糖的看法往往与其背景有关,那些来自食品工业的专家或机构更倾向干支持糖的消费,而那些来自医学界的专家或机构则更可能反对糖的消费。
以糖(甜食)与肥胖的关系为例,支持糖消费的人,如《人类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认为:“任何形式的能量过分摄取均会导致肥胖,保持能量平衡是预防的关键,糖本身并不会导致肥胖”;而反对糖消费的人。如美国华盛顿大学公共卫生营养中心阿达姆教授则认为:“人对甜味的偏好与生俱来。甜味食品富含能量,比如可乐、饼干,巧克力、冰激凌等,如果人过多地摄入这些甜味食品,必然导致能量在体内堆积,引发超重或肥胖。”
再比如糖和龋齿的关系,支持糖消费的人认为:“当口腔中存在可利用的糖时,被细菌酵解产生酸,长时间会使牙釉质受到损害,导致龋齿。只要注意口腔卫生,不让口腔残存糖,龋齿是可以预防的。控制及消除龋齿的预防计划应着重于氟化处理及足够的口腔卫生,而不是单独依靠减少糖的摄取量”(《人类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而反对糖消费的人则认为。吃糖和甜食是龋齿的重要诱因之一,少吃糖和甜食可以预防龋齿。
实际上,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网站上我们可以很容易找到这样的表态:“体重过重和肥胖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心血管病是全球位列第一的死亡原因,并且每年造成1700多万人死亡。这是由若干因素造成的,其中包括全球饮食转向能量、脂肪、盐和糖摄入量增加,以及由于现代工作和运输工具使人久坐不动和不断发展的城市化使身体锻炼减少的趋势。”由此可见,吃糖或甜食对肥胖的发生是有“贡献”的,进而与心血管病发生有关。
嗜糖,营养OR味道
我们知道,人对甜味的偏好与生俱来。只要仔细观察婴幼儿对糖的喜好程度,你就很容易得出这一结论。这是因为人的味蕾中天生有很多甜味受体,对甜味比较敏感,甜味通过神经传导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人类普遍喜欢甜味。“甜蜜”、“香甜”、“甘甜”……无一不是美好的词汇。甜味在人类的意识变迁中,始终意味着美好、幸福和欲望。实际上,不单人类,绝大部分哺乳动物都喜欢甜味。
我们吃的水果和蔬菜当中含有一些天然糖,甚至纯牛奶中也含有乳糖。但这些天然存在的糖显然不足以满足人类对甜的欲望,越来越多的食物在加工的过程中添加大量的糖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加工技术的进步,糖或甜食成了一种随处可得的廉价食物,如饼干、饮料,零食、巧克力、冰激凌,蛋黄派、糕点……。在糖和甜食高度大众化的同时,有很多人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嗜糖”者,他们对甜食,尤其是甜味零食和饮料的喜爱程度已经到了天天吃不够的程度,无糖则不欢。
甜味是自然界提供给我们味蕾感受的味道之一,糖本来也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碳水化合物之一,天然食物中的糖显然是对人体无害的。但那些为了制造或强化甜味而添加到食物中的大量的糖呢?那些为了追求更甜而被滥用的糖呢?
糖或甜食的营养特点是,它含有很多能量,但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重要营养素却较少或完全没有,所以至少它会导致能量摄入增加,促发肥胖;还会干扰其他营养素的摄入和吸收,导致营养失衡。糖或甜食的血糖指数(GI)通常较高,糖被消化得很快,致使血糖迅速升高,进而促使胰 岛素释放,不但更容易转化成脂肪,还对预防糖尿病、高血脂、脂肪肝等慢性病不利。
吃少量天然食物中的糖和吃大量加工制造的糖,偶尔品尝甜食和“嗜糖”或嗜甜食是有本质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不能因为前者无害健康就推理得出后者也无害。在实际生活中,也的确可以发现一些“嗜糖”或嗜甜食的年轻人饮食不均衡,营养不合理,虽然其中很多人因年轻或时间尚短而没有出现明显问题,但长此以往,其后果堪忧。
嗜甜,自然OR人工
“嗜糖”或嗜甜食有害的觀点很容易被误解为“吃糖有害”,再加上人类对甜味的天生喜好,要甜不要糖的时尚很快风行起来,并席卷全世界。糖被宣传成健康的敌人,但“甜”却一直是人类的朋友,这就给食品加工业创造了天赐的商机——“无糖食品”作为健康的代名词在全世界售卖,国内也不例外。
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什么叫无糖食品,更不知道《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中关于“无糖”的定义:糖含量≤0.5克/100克或100毫升,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盲目追随无糖食品的时尚。《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自2008年5月1日起才开始施行,很多食品生产厂家还并不知道它的内容,就算知道也可以不遵守,因为这个规范是“非强制”性的。再加上在此之前的很长时间里,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中并没有关于什么是无糖食品的明确规定,所以不难理解,关于无糖食品的生产非常混乱。
一些标着“无糖食品”的食品里虽然没有蔗糖,果糖等传统的糖,但却添加了淀粉水解物类,包括淀粉糖浆、果葡糖浆、麦芽糖等,是一类新式的糖。这些糖浆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与蔗糖、果糖等传统的糖非常相似,其升高血糖,变成能量的效率也并不比蔗糖或果糖低,但它们何以成为健康的代名词?
依照惯例,无糖食品通常必须是甜的,比如加了木糖醇的藕粉属于无糖食品,口味是甜的,而什么也不加、压根就没有甜味的纯正藕粉却不能叫无糖食品。这听起来有点滑稽,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既然无糖食品必须有甜味,里面自然要加甜味剂,于是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如糖精、甜蜜素、安赛蜜、阿斯巴甜等大行其道,这些人工合成的甜味剂不利于健康,比如糖精可以致癌、阿斯巴甜可以引起短期头疼、甜蜜素和安赛蜜可干扰神经系统等。当然,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和剂量使用是“无害”的。姑且不说超范围、超量添加甜味剂的现象并非个别,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所吃的大部分食品都是根据“无害”而不是有利于健康的标准生产出来的,那么最后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于是,我们看到这样的怪现状:因为担心糖的害处,又不想放弃甜,人们只好选择人工合成的甜味剂,选择无糖食品,可这些甜味剂对健康的危害与糖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除了人工合成甜味剂本身对健康不利之外,无糖食品的营养品质也未必有保障。人工合成甜味剂的甜度非常高,大约是蔗糖的数百倍,添加到食品中只需要一点点就够甜了。比如原来的配方当中要含有20克糖,用人工合成甜味剂则只需要O.1克就够了。这样生产成本固然降低了,但用什么来凑够无糖食品的体积呢?目前常用的选择是淀粉或淀粉水解物,如糊精。淀粉或糊精虽然不是简单糖类,但它们和糖一样能升高血糖,促发肥胖。
因此,想靠无糖食品来实现要甜不要糖的努力其实是徒劳的,如果不说适得其反的话,人们因为担心一种不健康——糖多有害,而陷入到另一种不健康——人工合成甜味剂有害,这真是天大的讽刺。看来,仅仅注意到“嗜糖”或“嗜甜食”有害是远远不够的,更要认识到“嗜甜”的害处,不要那么多“甜”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嗜甜”,不论其甜是来自糖还是来自人工合成甜味剂,总是有害的。排斥糖而选择人工合成甜味剂的时尚只是便宜了食品加工业而已,于大众健康并无益处。
管理,味觉OR欲望
看来,与其讨论“糖”与健康的关系,不如讨论“甜”与健康的关系:与其主张合理地消费糖,不如主张合理地管理“甜”。所有问题皆因人的口味而起,解铃还须系铃人,解决问题促进健康也必须从“甜”这一人类天生的喜好入手,适当地控制自己对“甜”的欲望,使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为此国外已经有研究者提出“甜的管理”的概念。
如何进行“甜的管理”呢?首先要在观念上加强对“甜”的认识。一方面,承认甜是能给人带来满足和幸福感的良好味道,不但其本身是无害的,而且追求美味和享受也是合理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过分地喜爱甜(嗜甜),以至于到了成瘾的程度,既有害于健康也有害于人类的本性。我们反对嗜甜,不要仅仅从糖与健康、人工合成甜味剂与健康的角度来认识,这样往往就夸大了糖或者人工合成甜味剂的害处,更要从人类的本性方面来认识嗜甜的害处。
甜是人类天生喜欢的味道,而且从糖出现那天起,它就不是作为像盐那样的必需品,而是作为奢侈品来食用的,在很长的历史时间里,能带来甜味的糖一度成为贵重无比的奢侈品。人们喜欢糖、消费糖其实不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而是为了享受甜味的需要,换言之,人们喜欢的消费的其实是“甜”。后来,人们很容易地抛弃了据说有害的糖,而选择据说无害其实比糖更糟糕的人工甜味剂,也是为了“甜”。甜的流行、普及直至泛滥,这其中有历史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性,也有商业行销的推动力,还有个人主义、消费主义扩张的因素。但不论如何,甜的泛滥已经到了需要认真管理的时候了,否则这些复杂的因素会推动着甜以及甜带来的享受,越来越偏离健康的轨道,最终变成不折不扣的灾难。
“甜的管理”主张多选择自然的甜味,如水果、蔬菜,蜂蜜等天然食物中的糖,少选择添加大量糖制作的甜食,如甜点、零食、糕点、饮料等,更要少选添加各种人工合成甜味剂的加工食品——不管它是不是以无糖食品的名义出现。添加的糖也好,人工合成的甜味剂也好,符合有关国家标准也许可以做到“无害”,但绝对不是“有益”。我们的身体健康不能只靠“无害”的食物,更需要“有益”的食物。
“甜的管理”还主张从孩童时期即开始进行合理消费甜的教育,让孩子们明白天然食物中的甜才是健康的,有益的,而那些人为制造出来的甜则应该谨慎对待,它们用各种手段和各种花样满足,吸引、强化人们对甜的欲望,这本身就已倾向于不健康。
其实,人类的很多欲望都需要管理,使之在合理的范围内,“过犹不及”、“美味不可多得”这样简单而深刻的道理有助于我们明白:源于自然又归复于自然,这才是真正的健康之道。
我们注意到,人们对糖的认识并不一致,这种情况在很多时候是因为对糖的界定不同造成的。狭义的糖一般指蔗糖、果糖、乳糖、麦芽糖等能产生甜味的单糖及双糖,又称简单糖类,主要来源于甜食和饮料等:广义上的糖则指营养学上的“碳水化合物”,除上述简单糖类外,还包括淀粉(又称复杂糖类)、低聚糖和膳食纤维等,主要来源于粮食、蔬菜等。简单糖类和复杂糖类既有共同点,如升高血糖,提供能量,又有很大不同,如味道有甜和不甜之分,对健康影响也不一致。为了避免概念混淆引起误解,本文所有关于糖与健康、糖与生活的讨论都只针对简单糖类,主要是甜食,而不包括复杂糖类,低聚糖和膳食纤维等。
消费,多OR少
虽然中国是食糖第四大生产地,位于巴西、印度、欧盟之后;第五大消费地,位于印度。欧盟、巴西和美国之后,但就人均糖消费量来说,却是很少的,每年仅消费8千克(2006年数据),而全球水平是每年25千克~30千克,美国则是45.3千克(数据来自网络,年份不详)。也正是因为中国人均糖消费量一直很少,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中,没有建议糖的摄入量,原因是“我国居民现在平均吃糖的量还不多,对健康的影响还不大”(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西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73页)。
不过,因为中国人口基数巨大,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别、城乡差别都很大,生活水平和饮食习惯均有巨大差异,糖消费的“平均数”一般并不能反映实际消费情况。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糖的人均年消费量肯定远远不止8千克那么少,尤其在一些喜欢吃甜食的群体中,如儿童、青少年和时尚青年,糖的消费量还是比较多的。为此,《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指出:“多吃糖有增加龋齿的危险,尤其是儿童,青少年不应该吃太多的糖和含糖高的食品及饮料。”
吃糖,有益0R有害
近年来,吃糖无害的说法非常流行,其主要观点包括:①糖不会使人肥胖;②糖不会造成糖尿病;③糖不会造成心血管疾病;④吃糖不会造成微量元素的缺乏;⑤糖不会使孩子兴奋过度;⑥吃糖会导致龋齿,但只是导致龋齿的因素之一。
“吃糖无害”这一观点甚至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的网站引用。引文中提供的证据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召开了一次咨询研讨会,有关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新陈代谢及行为方面的专家探讨了包括糖在内的碳水化合物领域的最近科学发现,并提出了名为《人类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的咨询报告,报告指出“多年的研究已反驳了各种误解,并提供一贯的证据显示,日常的糖是一种安全有价值的食物来源”。
根据《中国食品报》2003年10月30日的报道,这次咨询研讨会是1997年4月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由联合国粮農组织(FAO)发起,与会者是来自欧美等13个国家的有关专家。在该次会议后,FAO和WHO出版了《人类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提出了“吃糖无害”观点。为了查找该出版物,本文作者浏览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网站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网站。可能是时间过于久远,未能找到《人类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咨询报告的原文。因此无法确认该报告中所说的“糖”是指广义的糖(即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还是狭义的糖(sugar)。
即使该份咨询报告真的存在,也不能一锤定音地说“吃糖或甜食是无害的”。众所周知,专家对糖的看法往往与其背景有关,那些来自食品工业的专家或机构更倾向干支持糖的消费,而那些来自医学界的专家或机构则更可能反对糖的消费。
以糖(甜食)与肥胖的关系为例,支持糖消费的人,如《人类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认为:“任何形式的能量过分摄取均会导致肥胖,保持能量平衡是预防的关键,糖本身并不会导致肥胖”;而反对糖消费的人。如美国华盛顿大学公共卫生营养中心阿达姆教授则认为:“人对甜味的偏好与生俱来。甜味食品富含能量,比如可乐、饼干,巧克力、冰激凌等,如果人过多地摄入这些甜味食品,必然导致能量在体内堆积,引发超重或肥胖。”
再比如糖和龋齿的关系,支持糖消费的人认为:“当口腔中存在可利用的糖时,被细菌酵解产生酸,长时间会使牙釉质受到损害,导致龋齿。只要注意口腔卫生,不让口腔残存糖,龋齿是可以预防的。控制及消除龋齿的预防计划应着重于氟化处理及足够的口腔卫生,而不是单独依靠减少糖的摄取量”(《人类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而反对糖消费的人则认为。吃糖和甜食是龋齿的重要诱因之一,少吃糖和甜食可以预防龋齿。
实际上,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网站上我们可以很容易找到这样的表态:“体重过重和肥胖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心血管病是全球位列第一的死亡原因,并且每年造成1700多万人死亡。这是由若干因素造成的,其中包括全球饮食转向能量、脂肪、盐和糖摄入量增加,以及由于现代工作和运输工具使人久坐不动和不断发展的城市化使身体锻炼减少的趋势。”由此可见,吃糖或甜食对肥胖的发生是有“贡献”的,进而与心血管病发生有关。
嗜糖,营养OR味道
我们知道,人对甜味的偏好与生俱来。只要仔细观察婴幼儿对糖的喜好程度,你就很容易得出这一结论。这是因为人的味蕾中天生有很多甜味受体,对甜味比较敏感,甜味通过神经传导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人类普遍喜欢甜味。“甜蜜”、“香甜”、“甘甜”……无一不是美好的词汇。甜味在人类的意识变迁中,始终意味着美好、幸福和欲望。实际上,不单人类,绝大部分哺乳动物都喜欢甜味。
我们吃的水果和蔬菜当中含有一些天然糖,甚至纯牛奶中也含有乳糖。但这些天然存在的糖显然不足以满足人类对甜的欲望,越来越多的食物在加工的过程中添加大量的糖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加工技术的进步,糖或甜食成了一种随处可得的廉价食物,如饼干、饮料,零食、巧克力、冰激凌,蛋黄派、糕点……。在糖和甜食高度大众化的同时,有很多人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嗜糖”者,他们对甜食,尤其是甜味零食和饮料的喜爱程度已经到了天天吃不够的程度,无糖则不欢。
甜味是自然界提供给我们味蕾感受的味道之一,糖本来也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碳水化合物之一,天然食物中的糖显然是对人体无害的。但那些为了制造或强化甜味而添加到食物中的大量的糖呢?那些为了追求更甜而被滥用的糖呢?
糖或甜食的营养特点是,它含有很多能量,但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重要营养素却较少或完全没有,所以至少它会导致能量摄入增加,促发肥胖;还会干扰其他营养素的摄入和吸收,导致营养失衡。糖或甜食的血糖指数(GI)通常较高,糖被消化得很快,致使血糖迅速升高,进而促使胰 岛素释放,不但更容易转化成脂肪,还对预防糖尿病、高血脂、脂肪肝等慢性病不利。
吃少量天然食物中的糖和吃大量加工制造的糖,偶尔品尝甜食和“嗜糖”或嗜甜食是有本质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不能因为前者无害健康就推理得出后者也无害。在实际生活中,也的确可以发现一些“嗜糖”或嗜甜食的年轻人饮食不均衡,营养不合理,虽然其中很多人因年轻或时间尚短而没有出现明显问题,但长此以往,其后果堪忧。
嗜甜,自然OR人工
“嗜糖”或嗜甜食有害的觀点很容易被误解为“吃糖有害”,再加上人类对甜味的天生喜好,要甜不要糖的时尚很快风行起来,并席卷全世界。糖被宣传成健康的敌人,但“甜”却一直是人类的朋友,这就给食品加工业创造了天赐的商机——“无糖食品”作为健康的代名词在全世界售卖,国内也不例外。
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什么叫无糖食品,更不知道《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中关于“无糖”的定义:糖含量≤0.5克/100克或100毫升,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盲目追随无糖食品的时尚。《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自2008年5月1日起才开始施行,很多食品生产厂家还并不知道它的内容,就算知道也可以不遵守,因为这个规范是“非强制”性的。再加上在此之前的很长时间里,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中并没有关于什么是无糖食品的明确规定,所以不难理解,关于无糖食品的生产非常混乱。
一些标着“无糖食品”的食品里虽然没有蔗糖,果糖等传统的糖,但却添加了淀粉水解物类,包括淀粉糖浆、果葡糖浆、麦芽糖等,是一类新式的糖。这些糖浆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与蔗糖、果糖等传统的糖非常相似,其升高血糖,变成能量的效率也并不比蔗糖或果糖低,但它们何以成为健康的代名词?
依照惯例,无糖食品通常必须是甜的,比如加了木糖醇的藕粉属于无糖食品,口味是甜的,而什么也不加、压根就没有甜味的纯正藕粉却不能叫无糖食品。这听起来有点滑稽,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既然无糖食品必须有甜味,里面自然要加甜味剂,于是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如糖精、甜蜜素、安赛蜜、阿斯巴甜等大行其道,这些人工合成的甜味剂不利于健康,比如糖精可以致癌、阿斯巴甜可以引起短期头疼、甜蜜素和安赛蜜可干扰神经系统等。当然,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和剂量使用是“无害”的。姑且不说超范围、超量添加甜味剂的现象并非个别,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所吃的大部分食品都是根据“无害”而不是有利于健康的标准生产出来的,那么最后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于是,我们看到这样的怪现状:因为担心糖的害处,又不想放弃甜,人们只好选择人工合成的甜味剂,选择无糖食品,可这些甜味剂对健康的危害与糖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除了人工合成甜味剂本身对健康不利之外,无糖食品的营养品质也未必有保障。人工合成甜味剂的甜度非常高,大约是蔗糖的数百倍,添加到食品中只需要一点点就够甜了。比如原来的配方当中要含有20克糖,用人工合成甜味剂则只需要O.1克就够了。这样生产成本固然降低了,但用什么来凑够无糖食品的体积呢?目前常用的选择是淀粉或淀粉水解物,如糊精。淀粉或糊精虽然不是简单糖类,但它们和糖一样能升高血糖,促发肥胖。
因此,想靠无糖食品来实现要甜不要糖的努力其实是徒劳的,如果不说适得其反的话,人们因为担心一种不健康——糖多有害,而陷入到另一种不健康——人工合成甜味剂有害,这真是天大的讽刺。看来,仅仅注意到“嗜糖”或“嗜甜食”有害是远远不够的,更要认识到“嗜甜”的害处,不要那么多“甜”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嗜甜”,不论其甜是来自糖还是来自人工合成甜味剂,总是有害的。排斥糖而选择人工合成甜味剂的时尚只是便宜了食品加工业而已,于大众健康并无益处。
管理,味觉OR欲望
看来,与其讨论“糖”与健康的关系,不如讨论“甜”与健康的关系:与其主张合理地消费糖,不如主张合理地管理“甜”。所有问题皆因人的口味而起,解铃还须系铃人,解决问题促进健康也必须从“甜”这一人类天生的喜好入手,适当地控制自己对“甜”的欲望,使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为此国外已经有研究者提出“甜的管理”的概念。
如何进行“甜的管理”呢?首先要在观念上加强对“甜”的认识。一方面,承认甜是能给人带来满足和幸福感的良好味道,不但其本身是无害的,而且追求美味和享受也是合理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过分地喜爱甜(嗜甜),以至于到了成瘾的程度,既有害于健康也有害于人类的本性。我们反对嗜甜,不要仅仅从糖与健康、人工合成甜味剂与健康的角度来认识,这样往往就夸大了糖或者人工合成甜味剂的害处,更要从人类的本性方面来认识嗜甜的害处。
甜是人类天生喜欢的味道,而且从糖出现那天起,它就不是作为像盐那样的必需品,而是作为奢侈品来食用的,在很长的历史时间里,能带来甜味的糖一度成为贵重无比的奢侈品。人们喜欢糖、消费糖其实不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而是为了享受甜味的需要,换言之,人们喜欢的消费的其实是“甜”。后来,人们很容易地抛弃了据说有害的糖,而选择据说无害其实比糖更糟糕的人工甜味剂,也是为了“甜”。甜的流行、普及直至泛滥,这其中有历史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性,也有商业行销的推动力,还有个人主义、消费主义扩张的因素。但不论如何,甜的泛滥已经到了需要认真管理的时候了,否则这些复杂的因素会推动着甜以及甜带来的享受,越来越偏离健康的轨道,最终变成不折不扣的灾难。
“甜的管理”主张多选择自然的甜味,如水果、蔬菜,蜂蜜等天然食物中的糖,少选择添加大量糖制作的甜食,如甜点、零食、糕点、饮料等,更要少选添加各种人工合成甜味剂的加工食品——不管它是不是以无糖食品的名义出现。添加的糖也好,人工合成的甜味剂也好,符合有关国家标准也许可以做到“无害”,但绝对不是“有益”。我们的身体健康不能只靠“无害”的食物,更需要“有益”的食物。
“甜的管理”还主张从孩童时期即开始进行合理消费甜的教育,让孩子们明白天然食物中的甜才是健康的,有益的,而那些人为制造出来的甜则应该谨慎对待,它们用各种手段和各种花样满足,吸引、强化人们对甜的欲望,这本身就已倾向于不健康。
其实,人类的很多欲望都需要管理,使之在合理的范围内,“过犹不及”、“美味不可多得”这样简单而深刻的道理有助于我们明白:源于自然又归复于自然,这才是真正的健康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