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是教育的根本目标。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承担着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思想品德学科现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心理常识、道德常识、法律常识和国情国策四个有机组成部分,其中道德常识内容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而精心编排的。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讲好这一部分的内容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好方式。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是如何渗透德育的,以期和各位同行共享。
一、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公民层面的要求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是首要要求,也是第一要求。作为合格的公民,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国家,这是任何一个现代国家对本国公民的最朴素的要求。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呢?
首先,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方面。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每个公民既是享有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公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享有广泛的权利,国家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同时,要求公民必须履行应该履行的法定义务,对法律规定必须要做的,必须要做;对法律规定鼓励做的,要积极去做;对法律规定禁止做的,坚决不做。爱国是公民必须要履行的政治性义务之一,要求公民必须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不得损害国家的权益,并且敢于和破坏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不法行为做斗争。
其次,从弘扬民族精神的角度。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千难万险,不断发展壮大,就在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主精神的支撑。当前,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50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有很远的道路要走,仍然需要继续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全民族的力量,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二、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诚信美德教育
诚信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层面的要求之一。“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都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从商鞅徙木为信到湖北诚信兄弟,无不说明中华民族是历来就是一个讲究诚信的民族,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也说明了诚信是一个人立足社会、赢得尊重的基础和根本。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诚信美德教育呢?
首先,要讲清诚信的涵义和原则。诚信要求人要言行一致,有诺必践,知错必改。诚信的原则要求人们在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发生冲突时站在长远利益一边,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站在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一边,在法律和人情发生冲突时站在法律一边。比如,当面对国外间谍要套取我国的核心机密时,作为国家安全机关的我们是否要将我们所知晓的国家秘密和盘托出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这样做是否违背了诚信的美德呢?答案当然也是否定的,因为这就涉及诚信和国家安全及利益的矛盾,公民有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履行这一义务意味着对国家的忠诚,意味着爱国,并不违背诚信的要求。
其次,要讲清诚信的具体情境和智慧。在讲究诚信美德,做诚信的人时,我们必须要注意特定的情境下的行为选择。如当面对别人的请求帮助时,我们要实事求是,自己可以做得到,又不违反法律和道德的要求,我们可以答应;但一旦承诺后,就必须尽力而为去帮助别人,这就是讲诚信。但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如果由于不可抗拒力自己无法按照承诺去做时,一定要及时地和请求帮助的人进行说明,这也并不违背诚信的要求。另外,讲诚信也需要一定的智慧,为了别人的利益,在特定的情境下说一些善意的谎言,也不违背诚信的美德。比如,某人家人查出了很严重的疾病,按医生的说法可能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了,这时如果实话实说,无疑会对生病的人产生一种沉重的打击。如果说“没事,你的病没有大碍,养一段就会好的”,这样的表态并不违背诚信的美德,因为这属于善意的谎言。
总之,思想品德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效载体,可以对学生进行尊重的教育、宽容的教育、欣赏的教育等等,使学生具备各种美德,成为有道德的人。(责编 张亚欣)
一、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公民层面的要求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是首要要求,也是第一要求。作为合格的公民,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国家,这是任何一个现代国家对本国公民的最朴素的要求。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呢?
首先,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方面。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每个公民既是享有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公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享有广泛的权利,国家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同时,要求公民必须履行应该履行的法定义务,对法律规定必须要做的,必须要做;对法律规定鼓励做的,要积极去做;对法律规定禁止做的,坚决不做。爱国是公民必须要履行的政治性义务之一,要求公民必须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不得损害国家的权益,并且敢于和破坏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不法行为做斗争。
其次,从弘扬民族精神的角度。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千难万险,不断发展壮大,就在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主精神的支撑。当前,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50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有很远的道路要走,仍然需要继续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全民族的力量,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二、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诚信美德教育
诚信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层面的要求之一。“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都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从商鞅徙木为信到湖北诚信兄弟,无不说明中华民族是历来就是一个讲究诚信的民族,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也说明了诚信是一个人立足社会、赢得尊重的基础和根本。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诚信美德教育呢?
首先,要讲清诚信的涵义和原则。诚信要求人要言行一致,有诺必践,知错必改。诚信的原则要求人们在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发生冲突时站在长远利益一边,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站在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一边,在法律和人情发生冲突时站在法律一边。比如,当面对国外间谍要套取我国的核心机密时,作为国家安全机关的我们是否要将我们所知晓的国家秘密和盘托出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这样做是否违背了诚信的美德呢?答案当然也是否定的,因为这就涉及诚信和国家安全及利益的矛盾,公民有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履行这一义务意味着对国家的忠诚,意味着爱国,并不违背诚信的要求。
其次,要讲清诚信的具体情境和智慧。在讲究诚信美德,做诚信的人时,我们必须要注意特定的情境下的行为选择。如当面对别人的请求帮助时,我们要实事求是,自己可以做得到,又不违反法律和道德的要求,我们可以答应;但一旦承诺后,就必须尽力而为去帮助别人,这就是讲诚信。但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如果由于不可抗拒力自己无法按照承诺去做时,一定要及时地和请求帮助的人进行说明,这也并不违背诚信的要求。另外,讲诚信也需要一定的智慧,为了别人的利益,在特定的情境下说一些善意的谎言,也不违背诚信的美德。比如,某人家人查出了很严重的疾病,按医生的说法可能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了,这时如果实话实说,无疑会对生病的人产生一种沉重的打击。如果说“没事,你的病没有大碍,养一段就会好的”,这样的表态并不违背诚信的美德,因为这属于善意的谎言。
总之,思想品德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效载体,可以对学生进行尊重的教育、宽容的教育、欣赏的教育等等,使学生具备各种美德,成为有道德的人。(责编 张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