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构与发展中的作用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dess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发展现状着手,根据客观实际提出了两个命题,并对之分别论证: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涵进行重新界定,提出应该明确的将“行政规章、司法解释”全部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范畴;二是宪法要在“制定法律、修改法律、废除法律、法律清理”等“法律体系建构与发展”中的各个环节发挥其“立法指引”、“系统规范”、“责任追究”等三个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宪法 法律体系 中国特色
  中图分类号:D92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0-008-02
  
  一、问题的提出
  “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新时期立法工作总目标。如期实现这一目标,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是今年立法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今年人大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刚刚闭幕不久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吴邦国委员长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中的一段话。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截至2009年12月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现行有效的法律232件;国务院共制定了现行有效的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8800余件。但是,不容否认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涵不清,行政规章和司法解释均未纳入;二是宪法尚未完全发挥其在法律体系中的作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涵再界定
  (一)若干文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内涵”的表述
  2000年通过的《立法法》第二条明确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适用本法。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修改和废止,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2008年2月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开发行的《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有如下表述:“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部门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协调、体例科学,主要三个不同层级的法律规范构成。三个不同层级的法律规范是: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吴邦国委员长《201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在谈到“法律清理”时指出:“按照常委会工作部署,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各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以及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有关方面,对现有法律进行全面梳理。”在谈到“继续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时指出:“要依法做好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以及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工作,有重点地开展主动审查,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新制定的司法解释逐件审查研究,并督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2005年以前制定的司法解释进行集中清理。”
  显然,上述三个文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具体内涵”方面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冲突。《立法法》已将“政府规章”纳入自己的调整范围,《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以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却未将两者纳入自己的讨论范围。《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已将“两高”制定的司法解释放在“法律体系”部分予以讨论。但是《立法法》、《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对此不太认同。
  (二)从实用主义角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内涵”再界定
  1.“政府规章”应明确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涵范围
  法律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在我国,国务院各部门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可以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部门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可以依法制定规章。截至2009年8月底,国务院部门和有立法权的地方政府共制定规章2万余件。
  无需赘言,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在具体应用性和操作性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涉及方方面面,是现行有效的法律体系中运用频次最高的法律规范。政府规章完全具有法律要求的所有要件,并且事实上发挥着法律的作用。综上,无论从法律规定角度讲,还是从法律运用实际效果角度讲,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都应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司法解释”应明确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涵范围
  按照传统观念,司法解释不是法律,不纳入法律体系。但是司法解释和行政规章一样,完全具有法律要求的所有要件。并且从实证的角度讲,法院、检察院在实际办案中引用司法解释的频次甚至高于法律、法规。现行有效的司法解释有时候还是立法的前奏,譬如最高人民法院2003年发布的《人身损害赔偿解释》和2001年发布的《精神损害赔偿解释》被2009年12月26日通过的《侵权责任法》大部分吸收。
  事实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内涵”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和发展。从2000年的《立法法》到2008年的《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再到2010年的《人大常委会报告》,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出,国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解读已冲破以往理论的束缚,而是更多的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探讨问题。
  综上所述,政府规章、司法解释都游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之外,这种现状不仅不符合中国实际,并且不利于法律体系自身“结构严谨、内部协调、体例科学、调整有效”的要求。
  三、发挥宪法作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内部存在的问题,具体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法律体系不够健全,民生等领域立法不足;(2)法律过时、相互冲突问题突出,亟需系统清理;(3)违宪责任相关制度的不完善。对症下药,笔者认为,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构与发展”中应该起到以下几点作用:(1)立法指引作用;(2)系统规范作用;(3)责任追究作用。具体阐述如下:
  (一)立法指引——加快立法,有法可依
  正如本文第二部分所述,宪法的两大机能在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保障国家机构的行为合法。那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工作也要围绕这两个方面来开展。只要哪个部分的公民权利没有得到有效保障,就说明哪个环节还存在立法缺失。因此,从这一角度讲,宪法就像一座灯塔,指引着立法的方向。
  譬如,宪法规定了公民在社会经济教育文化方面享有广泛的权利,简而言之,就是在民生领域享有广泛的权利。要实现宪法所要求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目标,就要加强民生领域的立法。通过立法,将公民的宪法权利落到实处。
  (二)系统规范——有机整合、协调统一
  宪法存在的价值之一就是要为整个法律体系提供一个完善的系统和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司法解释都要按照宪法的规定各司其职。理想状态下,法律之间不会出现问题。但是,目前,法律体系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法律打架问题”,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下位法违反上位法的问题;二是同位阶的法律互相矛盾的问题;三是法律过时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就必须做好法律法规清理工作,具体对策如下:
  1.严格执行法律位阶制度
  只有严格执行下位法违反上位法无效的法律位阶制度,才能真正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如果听任行政法规、地方法规、政府规章、司法解释违反宪法法律,自行其道,那么也就没有法制可言。
其他文献
诗歌鉴赏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诗歌教学应采用什么方式,是教师们困惑的问题。笔者通过不断摸索,运用“化整为零”的形式,分阶段有针对性的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App
举国上下都在推行科学发展观,共建和谐社会。如何在课堂上构建和谐呢?首先要解放学生的大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身作则用爱心去感染学生;努
[摘要]古人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正”指的就是人文性,就是一个“善”字。素质教育在重视人类文明的同时,更应体现人文性。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学生“全面”的发展,这正是教育人文价值的体现。  [关键词]人文教育 赏识 关爱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8-0119-02    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整个教育界存在过多的
我国的西部电力资源丰富,而东部用电量比较大,所以造成了中国的电力地区分布不均的情况出现,而利用超导技术进行电力传输具有无损耗运输电流的性质,可以显著减小损耗,并且还
[摘要]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要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而异,要根据学生对生活知识的积累而异。  [关键词]作文教学 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8-0121-01    创造性思维是指富有创见的思维。它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独立的分析综合,联想组合,阐发新见解,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它是想象的放飞,智慧的畅发
笔者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有效地促进课堂交流;钻研文本,有效地生成课堂资源;利用资源,有效地挖掘课堂潜能;将语文课堂建设成学生学习的乐园,
民间法是与国家法相对的一种社会规范,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为其孕育、形成、发展和适用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和基础。我国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法制现代化建设从城市向农村逐步推
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如何在初中阶段进行字词教学,历来众说纷纭,本文试图分析字词教学存在的误区,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字词教学策略
主题教育是新形势下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艺术类大学生是高校的“特殊一族”,他们在思想行为方面具有明显的特点.如何进一步增强主题教育活动在艺术类大学生思
加强个性化阅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在中学语文教学阅读中应强调让学生带着兴趣和知识储备进行阅读,并注意阅读方式的转换,在读、写、口语交际活动中提高语文阅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