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玉佩的流变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huikk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佩是古代君子必不可少的一种装饰品,所谓“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也。玉佩种类繁多,有的单独使用,有的成组出现,组玉佩就是将几种形状不同的单件玉佩,以彩线穿组,合成一串。组玉佩既有礼玉性质,又有引人注目的装饰功能,它是权贵身份的象征。组玉佩起源悠古,历代传承,绵延至明代。虽然组玉佩在服制和礼制中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其源流演变的过程却长期未得到比较明晰的解释。正如清人俞樾云:“夫古人佩玉,咏于《诗》,载于《礼》;而其制则经无明文,虽大儒如郑康成,然其言佩玉之制略矣。”本文试运用近年地下出土之实物与文献互证的方法来考察组玉佩源流变迁的过程。
  在文献中,组玉佩有“杂佩”、“大佩”、“玉佩”等称谓。《毛诗·郑风·女曰鸡鸣》最早记载了组玉佩的组合方式,“知子之来,杂佩以赠之”,毛传云 :“杂佩者,珩、璜、琚、、冲牙之类”。实际上,组玉佩的雏形早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江苏南京北阴阳营出土的一组玉串饰,由24件玉管和3件玉璜组合而成,套于墓主的颈部,垂于胸前。余杭反山22号墓出土的玉串饰,由12件玉管和一件雕有神徽的玉璜构成(图一)。这时期玉串饰的特征是以璜充当一串饰之主体,它被串联在佩饰中部的显著位置上。这些玉串饰挂在颈部,垂于胸前,是统治者地位、权力、财富的象征。
  


  近年来,陕西周原一带,河南虢国墓,山西天马-曲村遗址北晋侯墓地等都有重大的考古发现,使我们对周代的组玉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陕西长安张家坡58号墓西周中期墓地,出土了一组由3璜、4管和玛瑙珠串缀而成的组玉佩,长约70厘米(图二)。河南三门峡虢国墓是西周晚期虢国君主的墓地,其中2001号墓中出土的一套组玉佩由7件从小到大的玉璜依次递增排列,左右两侧用玛瑙、绿松石连缀而成,经胸腹部,垂于膝下,长约80厘米(图三)。山西天马—曲村北晋侯墓地是晋国宗庙所在地,其中63号墓是春秋初年晋文侯夫人之墓,该墓出土的组玉佩由47件玉璜及玛瑙和玉珠等连缀,佩挂于颈上,末端长达膝下(图四)。
  


  根据周代出土的大量组玉佩可以推断:一、周代的组玉佩是由多件玉璜及玉管、玉珠组合而成,这与文献记载的组玉佩结构并不吻合;二、组玉佩是贵族颈部至胸部甚至是膝下的装饰品;三、璜的多寡、佩的长短不但与时代早晚有关,更与墓主的身份地位密切相关。墓主社会地位愈高,组玉佩愈长,璜愈多,佩饰愈复杂;反之组玉佩就简单短小,璜亦愈少。这种现象的背后与当时贵族所标榜的步态有关。在周代贵族佩玉以节步是基本的礼仪之需,“听己佩鸣,使玉声与行步相中适”,故当时有“改步改玉”、“改玉改行”的说法。《左传·定公五年》云,季平子死后“阳虎将以、敛,仲梁怀弗与,曰:‘改步改玉’”。杨伯峻注:“越是尊贵之人,步行越慢越短……因其步履不同,故佩玉亦不同;改其步履之疾徐长短,则改其佩玉之贵贱,此改步改玉之义。”又《国语·周语中》:“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王劳之以地,辞,请焉。王不许,曰:‘……先民有言曰:改玉改行。’”韦昭注:“玉,佩玉,所以节行步也。君臣尊卑,迟速有节,言服其服则行其礼,以言晋侯尚在臣位,不宜有也”,由此可知组玉佩的长短是与贵族身份等级的高低相一致的。“君子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步则鸣佩玉,是以非辟之心,无自入也”,在周代组玉佩成为一种伦理人格化的佩戴标志,其意义影响深远。
  


  自春秋晚期起,组玉佩的形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它不再是颈部的装饰物,而是系在腰间的革带上;组玉佩的使用也不再为贵族所专有,在下层民众中组玉佩也广为流行。望山2号墓第50号竹简称:“一革带,佩。”佩与革带连称,表明玉佩是附于革带之上的。河南信阳长台关2号墓战国楚墓出土的10件彩绘木俑身上所绘组玉佩,都是以璜、珠、彩环为主,上下串联,从腰间垂下。河南洛阳中州路1316号墓战国早期墓,出土的组玉佩由3件玉环、1件玉璜及若干玉珠组成(图五)。山东曲阜鲁国故城乙组58号墓战国中期墓出土了由玉环、玉管、玉珠、玉璜等11件玉饰组成的玉佩(图六)。广州南越王墓时代虽晚至汉初,但仍保留东周遗风,南越王身上的组玉佩由2件玉璧、2件玉璜、4件玉人及若干玉珠组成,其中玉璧、玉璜是组玉佩的主干,出土时呈一纵列置于墓主腹间至膝下,长约68厘米(图七)。这时期组玉佩的特征是:一、组玉佩以玉环(璧)、玉璜、玉珠为主体构成;二、组玉佩顶端以一枚玉环(或玉璧)为契领,下分两行或多行,末端以一龙形璜串缀而成;三、组玉佩是墓主的腰腹部至膝部的装饰品。
  


  东汉时期用玉制度逐渐完备,作为礼仪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组玉佩再次受到统治者的重视。东汉明帝依据古制,对失传已久的大佩制度重新考订,颁行天下。“至孝明帝,乃为大佩,冲牙、双、璜,皆以白玉。”其排列方式为“佩玉,上有葱衡,下有双璜冲牙,珠以纳其间。”河北定县43号墓是中山穆王刘畅之墓,下葬于灵帝熹平三年,墓中出土的组玉佩有珩、璜、冲牙、环等佩饰构成,除珩外,其他均成对排列。这套组玉佩可以说是汉明帝所创佩玉制度的真实写照。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佩玉制度再次失传。曹操统一北方后,开始建立典章礼仪制度,命侍中王粲依古礼制定佩玉制度。“汉末丧乱,绝无玉佩。魏侍中王粲识旧佩,始复作之。今之玉佩,受法于粲也。”《隋书·礼仪志》也云:“至明帝始复制佩,而汉末又亡绝。魏侍中王粲识其形,乃复造焉。今之佩,粲所制也。”王粲创制的组玉佩制度基本上恢复了汉明帝时期玉佩的组合形式,成为魏晋至隋唐时期广为流行的玉佩式样。山东东阿县曹植墓出土的组玉佩由珩、佩、璜、珠等4件玉饰组成,是目前所见王粲新创玉佩制度最早的实例。南京仙鹤观东晋墓是东晋名臣高崧家族墓地,2号墓墓主是高崧及其夫人,该墓出土的一套组玉佩由2珩、2璜、1玉冲、2珠共7件玉饰组成,长度约23厘米。此组玉佩构件分上下三排,顶端是一起提梁作用的四孔玉珩,下垂三列;中央是一三孔玉珩,两旁各系一侧立玉璜;下端中央是一单孔玉冲,两侧各垂一玉珠。这套组玉佩是男性墓主腰部挂饰。西安唐孤独思贞墓出土的一套组玉佩顶端是1件四孔玉珩,下垂三列;两端下各连1件玉璜,两璜之间各连2件上下排列的四孔玉珩;末端是1件三孔玉冲,玉珠穿缀于连接各玉佩构件的丝线上。这时期组玉佩的特点是:一、组玉佩一般由2珩、2璜、1冲牙及玉珠组成;二、2件玉珩一般上下排列,上珩有四孔,下垂三列。下珩置于双璜之间。玉冲在组玉佩中形体最大,目的是从上珩两端通过双璜垂下的玉珠落到玉冲之上,互相撞击产生悦耳声音;三、组玉佩位于墓主腰部以下,是佩挂于革带上的装饰品。这些特征与唐代的文献记载基本吻合。“凡佩玉,必上系于衡,下垂三道,穿以珠,下端前后以悬于璜,中央下端悬以冲牙,动则冲牙前后触璜而为声。”(《礼记正义·玉藻》)唐人贾公彦也云:“佩玉上有葱衡者,衡,横也,谓葱玉为横梁。下有双璜、冲牙者,谓以组悬于衡之两头,两组之末皆有半璧曰璜,故曰双璜。又以一组悬于衡之中央,于末着冲牙,使前后触璜,故言衡牙。”(《周礼注疏·天官·玉府》)
  


  明朝初年统治者革除胡风胡俗,举凡政治、社会、风俗、制度皆以古制及唐宋之制为参考。组玉佩的规格《明史·舆服志》有详细记载:“玉佩二,各用玉珩一、一、琚二、冲牙一、璜二;下垂玉花一、玉滴二;掾饰云龙文描金。自珩而下系组五,贯以玉珠。行则冲牙、二滴与璜相触有声”。湖北省钟祥市明代梁庄王墓是明仁宗第九子朱瞻及其夫人合葬墓,该墓共出土两副四件玉佩。一副是梁庄王生前佩戴的玉钩描金龙纹佩(图八),这对玉佩复原后长度约80厘米,由玉钩1、珩1、1、琚2、花1、璜2、滴2、冲牙1、玉珠412颗共423件玉饰组成。顶部有一曲首形玉钩,下部有2孔与玉珩顶部2孔相穿系,玉珩下系五组;中间三组穿过长方形,旁边两组各穿一琚,五组共同穿过下垂的玉花;玉花下仍分五组,中间一组垂挂冲牙,两边各垂挂一玉滴,最旁边两组各垂挂一玉璜。这对玉佩分别垂挂于梁庄王腰部两侧。另一副是梁庄王妃生前佩戴的金钩凤纹佩(图九),这对玉佩复原后长度约69厘米,由金钩1、珩1、1、琚2、花1、璜2、滴2、冲牙1、玉珠394颗共405件金玉饰件组成。金钩内面刻有“银作局洪熙元年正月内造捌成伍色金伍钱”铭文。其穿缀佩戴方式与前一副玉佩完全相同。这时期组玉佩的特征是:一、组玉佩成对出现,是革带上的装饰物;二、组玉佩由珩1、1、琚2、花1、璜2、滴2、冲牙1及玉珠组成;三、组玉佩自珩而下分系五组,穿以玉珠,末端中央系以冲牙,侧之为玉滴,最侧为玉璜,行动时冲牙、玉滴、玉璜相触有声。
  至清代以后,随着大规模的改装易服,组玉佩制度遂废而不行。
  概言之,组玉佩萌芽于蒙昧时代,终止于有明一代。在西周,组玉佩是贵族颈部至胸部甚至是延至膝下的装饰品,玉璜的多寡、玉佩的长短决定着贵族身份地位的高低,它是统治者身份地位的象征;战国时组玉佩制度发生重大变化,它不再是颈部装饰物,而是转为革带上的装饰品,其影响深远,至明未变;东汉明帝依古制重新考订组玉佩制度,形成了以冲牙、双、璜等玉饰为主体的组玉佩构件;虽然曹魏时期,组玉佩制度再次失传,但是熟识汉旧仪的王粲基本恢复了汉明帝所创的组玉佩制度,并有所发展,成为魏晋至隋唐时期广为流行的玉佩式样;明代组玉佩制度日臻成熟完善,它们成对佩戴在王公贵族的革带上面,其玉饰构件及组合形式文献记载与出土实物完全吻合。
其他文献
在中国书画术语中,“临摹”一词通常解释为“学习书画的一种手段和过程”。然而,以“临摹”的作用而言,它还能为已佚的书画名迹保存原型。在《中国书法史图录》、《中国绘画史图录》中所收录的古代法书名画中,有一些即是传为早期临摹的作品。例如传为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上虞帖》均是唐代摹本;传为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卷,也为早期摹本。由此可见,在书画鉴赏中,对于临摹作品也不能轻视。  清代吴大
期刊
宋元时期,中国对南洋一带贸易十分活跃。印尼历史上强盛的满者巴夷时代(1293-1478年)正是中国的元到明代, 满者巴夷皇朝大量输入中国陶瓷。在印尼存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元青花应该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但并未引起太多的关注。这些元青花多为私人收藏。     我在印尼所藏和所见的元青花,主要是一些碗、盘、玉壶春瓶,也有一些比较少见的器型,如套盒、双流水注等。大型罐类元青花我还没有收藏,但在朋友家里曾看
期刊
对于学习古陶瓷,我坚持认为要在工作中学,尤其是文博系统的同志,要抓住工作中的一切机会,反复地看器物,加深认识,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质的变化,所谓功到自然成。一般的收藏者如果没有这种条件,我建议把逛古玩店的时间用到看博物馆上,把钱投资到好书上。有关古陶瓷的书很多,以下分门别类地推荐一些我认为值得一看的书。       瓷器鉴定和鉴赏类    这一类书是喜爱陶瓷的、搞收藏的人都喜欢看的,其中一些
期刊
2005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续写火爆,中国嘉德、北京华辰、北京保利、北京诚轩、荣宝拍卖、中贸圣佳、上海嘉泰等多家拍卖公司已经收槌并创下了不俗的成交额,为历年秋拍最好业绩,就中国书画拍卖而言,可谓有四大特点:     当代书画:新军突起       当代书画家作品异军突起,较2004年有了质的飞跃,其中隐含的一些因素值得我们探究。  当代画家作品在审美情趣、艺术风格和色彩的视觉冲击力上更贴近了当
期刊
11月5日,经过两天的激烈竞拍,华辰秋季拍卖会以2.56亿的总成交额完美谢幕。在拍品总数持平的情况下,成交额比春季拍卖的1.2亿增加了一倍多。仅第一天书画拍卖的1.85亿就已超过华辰去年全年的成交总额。此次秋拍中,成交价过百万的拍品有44件之多,其中有4件成交价超千万。  此次秋拍首当其冲的国内首个伉俪书画专场——“谢稚柳、陈佩秋书画精品”的44件拍品达到百分百成交,总成交额3081万元。平均每件
期刊
所谓“红色经典”是我们惯常的说法。学术界新近提出“毛泽东时代的美术”这一概念,涵盖了“延安美术”、“新中国十七年美术”、“文革美术”等不同时期的主题性创作。这一时期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给人留下强烈、鲜明的印象。但目前对于其外延和内涵学界尚无一个严格的定论。一般理解,与革命、军事、政治有关的艺术创作都可以包容其中。文革作品和军旅作品都是红色题材中比较突出的主题,尽管对这二者的定义还有些模糊,但
期刊
钱松(1899-1985),又名松岩,江苏宜兴人,是中国20世纪绘画史上杰出的巨匠。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 作为“新金陵画派”的一员,钱松以饱满的创作热情下工厂、跑码头、拜谒革命圣地,足迹踏遍大江两岸,先后数十次壮游写生,创作了以革命圣地为题材的一大批红色经典作品。其作品以寓意、抒情、象征的手法和诗意的内涵,形成浑厚激越、深沉内蕴的独特山水画风。《梅园新村》系列便是其中之一。  梅园新村
期刊
琮是我国最早出现的玉器品种之一。最早的玉琮现于5000-6000年前,至新石器时代晚期,在江浙一带的良渚文化中大量出现,玉琮发展至全盛时期。  广东地处岭南,古时陆路交通极为不便,因而开发较晚,春秋战国时期,岭南为百越之地,与长江流域特别是楚国的交往开始频繁起来。广东的历史特点决定了先秦时期的文化遗存较中原地区以及长江流域不如,特别是玉器在数量上略显弱势,迄今出土的先秦玉器仅足千件,而琮的数量仅1
期刊
11月27日至28日,佳士得香港公司举槌,取得了成交额约合7.47亿元人民币的佳绩。  20世纪中国艺术专场上拍137件拍品,成交额约合1.8355亿元人民币,成交率94%。在来自各地的买家的踊跃竞投下,不少杰出艺术家作品创造了纪录,最受瞩目的常玉《四裸女》作品,吸引了众多现场及电话的激烈竞标,以1636万港元成交,刷新了画家2005年年初才创下的纪录。潘玉良、朱德群、赵无极和吴冠中的作品亦创下他
期刊
一  他投进最后一个三分球,像淋了一场暴雨般大汗淋漓走出球场。人群背对落日逐渐稀疏,他仰面朝天,脑袋向后来回摇摆,试图甩去浸透在头发里的汗水。等他坐到我身边时,我们之间隔着一线霞光,我也刚好吸完奶茶里最后一颗珍珠。我对他无情嘲笑,不行了吧,才投进两个三分球。一条白色软绵绵的干浴巾揽在他脖子上,又习惯性摘下眼镜拿浴巾角边擦了擦。他笑着无奈摇头说,是不如从前了,到底是快四十跑不动啦。我起身丢掉喝完的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