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是大学生成才的前提条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重要一环。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应做到以下四点:把握社会主流,引导大学生树立最高理想;净化传媒阵地,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完善教育制度,强化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坚持“治病救人”,规范大学生社会行为。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6-0243-03
一、内涵:三个逻辑推定
1.责任的概念界定。“我们对家人、朋友、客户、同事等都负有特殊责任,这是我们最基本的道德良知之一。”[1]《现代汉语词典》关于“责任”的解释则是:(1)分内应做的事:尽责;(2)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因而应承担的过失:追究责任[2]。
笔者认为,责任由两个方面构成,包括职责和任务,即个体或群体处于某种社会角色时所应当完成的本角色赋予的职责和任务,一旦未履行相应的职责并完成相应的任务即可认为没能承担责任。
2.责任感的概念界定。责任感属于情感,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复杂而稳定的态度体验,它是在人类社会活动中产生的,是人类特有的。情感分为三类:一类是道德感,一类是理智感,一类是审美感。具体来说,责任感是道德感的一部分内容,是个体对自身在人类社会和自我发展中所承担的一种责任的一种意识,对自己在道德活动中完成道德任务的情况是否满足道德需要的一种体验。人有了责任感,会将有关道德任务的完成情况与对自己的道德评价联系起来。
3.社会责任感的概念界定。对于社会责任感,众多学者都深有研究,现列举以下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主要是指一个享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的态度。”[3]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为了建立美好社会而承担相应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它分为群体社会责任感和个人社会责任感。个人社会责任感是个人对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自我意识,它反映一个人的人格素质是否健全。”[4]
笔者认为,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群体或者个体在一定的正常的社会状态中为了维系这种正常的社会状态而做出努力的一种情绪体验。它是社会得以正常发展的必备要素之一,不管是群体还是个体,都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
二、必要性:“三个维度”
调查研究表明,责任感的教育是为全球人所重视的重要的品质教育,但在中国重视责任感教育的人“只有30%多一点,处在世界各国垫底的位置。”[5]因而,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乃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的重中之重,也是十分必要的。
1.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是大学生成才的前提条件。(1)大学生的特殊身份要求必须具备社会责任感。大学生是用理论创新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之源,是连接理论思想与社会实践的排头兵。这一群体的思想中包含着使社会思想发生变化的最活跃因素。依靠学校所提供的环境和资源,大学生把他们认同的价值观、思想、理论形成严密的论证体系,而形成体系的、经过论证的信息再经过舆论的工具向社会传递时,对社会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同时,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与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的接触,尤其是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接触,形成了认识专业、认识自我的看法。另一方面,在大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真实地成为对社会作贡献的人。“这时候,大学生群体在实质上成为了承担社会责任的主体。之前在大学期间形成的包含对社会责任认识的思想观念,肯定会对实际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6](2)大学生的顺利成才要求必须具备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成才的必备品质。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应当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有心忧天下的历史使命感。众所周知,大学生应该是一个复合型人才,要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良好的理论素养,要有优良的心理品质。我们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要承担一定责任,并且不能回避和摆脱责任。大学生正处于掌握知识、培养德行、健全人格的人生重要转折阶段。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已经是成年人,是有明确的认知和理智行为的责任主体,已经有能力全面承担人生的责任。在这个阶段,他们学习、了解和明确自身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学习承担责任、履行义务、行使权利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大学生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学会做人的准则。
2.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1)社会责任感是维系社会安定有序的纽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的安定有序不仅需要良好的制度安排为基础,更需要社会每个公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来维护。个人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承担自己的职责,既是个人得以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手段,也是社会赖以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维系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纽带[7]。每个社会成员都是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一员,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关系着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成果。社会成员普遍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维系社会安定有序的基本纽带。而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一员,更应该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2)社会责任感是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个体均有其独特之思想、背景、态度、个性、行为模式及价值观,然而人际关系对每个人的情绪、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因而,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处理好、保持好的人际关系。事实上,每个人都具有社会责任感,更多的为社会、为别人着想,从别人的利益出发,群体之间就会达成一种利益的折中状态,人与人之间就多了更多表达和沟通的机会,自然就会增进相互的理解,化解各种矛盾,理顺各种关系,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大学生具备社会责任感,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才能和谐,也才能带动整个社会成员间的人际关系的和谐。最终,社会才能和谐。
3.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是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重要一环。(1)具备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是传承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中流砥柱。大学生,一个充满朝气和活力的群体,一个拥有坚实的理论知识群体,更是一个富有创新胆识的群体,他们当之无愧是传承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中流砥柱。但是,他们拥有的这些宝贵的知识和优秀品质是不够的,社会责任感是其传承社会主义事业的必备品格之一。只有具备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才会想到要传承先贤留给我们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反之,一个没有理想信念,没有抱负的大学生,肯定也不会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也不会有要传承社会主义事业的责任心。具备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是传承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脊梁,只要脊梁不倒,社会主义事业就能得以薪火相传。(2)具备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是发展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基石。我们先辈取得的社会主义伟业不仅需要被继承,更需要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没有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停滞不前,“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发展,我们会成为历史的罪人,我们的先辈不会原谅我们,我们的后代更不会原谅我们,我们应该有责任感去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美好明天,不辜负前辈用血肉之躯赢得的和平环境。诚然,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是要13亿中华儿女共同完成的。但是,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虽然没有社会各行业精英分子那样卓越的成就,也没有农民、工人的特殊技能。但是,他们拥有知识,拥有青春,拥有奉献精神,他们是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基石。
三、路径:“四个选择”
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十分重要,应做到理性科学,系统全面,体现时代性。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种培育路径:
路径一:把握社会主流,引导大学生树立最高理想。社会主流是指在社会上被大多数人所认可和接受并以之引导和规范社会成员思想、心理、行为等的存在,它具有大众性、动态性和可引导性。在中国,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以及仁、义、礼、智、信等都是被弘扬的,是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是值得每个公民去追求的,而资本主义社会所崇尚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等都应该是被我们所唾弃和批判的。不管社会怎样转型,国家怎样发展,观念怎么更新,我们心中始终都要有一个标杆,要紧紧围绕它所思、所想、所为。同时,大学生也应该树立最高理想,并且要为党的最高理想而努力。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有没有最高理想是一个人是否有社会责任感的间接体现。因此,我们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最高理想,坚定他们共产主义必将实现的信心,在引导的过程中,通过理论教育法、实践教育法、情景感染法等各种途径强化其责任意识,培育其社会责任感。
路径二:净化传媒阵地,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大众传媒作为人们获取日常信息的有效载体,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人们的责任感、是非观等精神观念的形成有着指导性意义。从政府的角度来讲,政府应完善行政服务体系,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坚决查处违法违规的传媒行为,严厉处分相关责任人。针对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网络传媒,政府还应制定相应的政策,规范网络运营秩序,关闭传播非法内容或不良内容的网站,宣扬红色经典网站,鼓励大学生多进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网站,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从大学生自身来讲,要做到自觉远离传播低俗内容的媒介,大学生做到“洁身自好”对净化传媒阵地有着重要作用。一方面,自觉远离低俗信息这一行为体现了其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这一行为净化了传媒阵地,反过来又有利于其社会责任感的培育。
路径三:完善教育制度,强化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要靠学校教育。大学以前的教育要完善教育制度。完善教育制度要从变革考试制度开始。由于考试制度的缘故,很多学校的课程设置紧紧围绕考试内容进行。因此,要改变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把学生的德育纳入到考查鉴定范围,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对学生文化成绩的考查。在大学,要改进教学方法。教育方式要变灌输式为启发分析式,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注意挖掘他们思想中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对不正确的观点进行帮助时也要注意方法,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在教育过程中还应强化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实践证明,学生的情感调控直接影响他们的包括责任感在内的各种心理品质和能力的培养。责任感反映个体的内在倾向,正是个体的情感与责任感的倾向性大致相同,才使得情感同样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5]。一般而言,良好的、丰富的、健康向上的情感会有与之相适应的积极责任感。
路径四:坚持“治病救人”,规范大学生社会行为。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一文中“找到了一个公式:团结—批评—团结。或者说,惩前毖后,治病救人。”[8]去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因为大学生自身同社会责任感异化与社会要求大学生自身同社会责任感同化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是可调和可解决的,所以在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坚持用“治病救人”的方针去解决“问题”大学生。坚持“治病救人”,是为了规范大学生的社会行为,从而旁敲侧击,从侧面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思想支配行为,行为反映思想,行为对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反作用。”[9]大学生的社会行为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其思想的反映。在大学生中,也存在着一些失范行为,有些是受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有些是因为成长环境的影响,原因很多,但是要明确一点,这些失范行为通过教育是可以得到有效的纠正的,我们应该有信心把他们教育好,通过社会责任感的培育使他们自觉地把教育内容外化为社会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效果。
参考文献:
[1][澳]罗伯特·E.古丁Robert E.goodin.保护弱势,社会责任的再分析[M].李茂森,译.A Reanalysis Of Our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9):1.
[2]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57.
[3]蒋国勇,应小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原则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4,(3):33-35.
[4]赵志毅.文本与人本——高校德育方略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
[5]张秋山.大学生社会角色时代变迁[M].北京:人民出版社,007:127-132
[6]郭春蕾.浅谈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性[J].甘肃科技,2008,(7).
[7]严萍昌,梁燕雯,莫锡坤.社会责任感教育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12)).
[8]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9]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004重印):77.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6-0243-03
一、内涵:三个逻辑推定
1.责任的概念界定。“我们对家人、朋友、客户、同事等都负有特殊责任,这是我们最基本的道德良知之一。”[1]《现代汉语词典》关于“责任”的解释则是:(1)分内应做的事:尽责;(2)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因而应承担的过失:追究责任[2]。
笔者认为,责任由两个方面构成,包括职责和任务,即个体或群体处于某种社会角色时所应当完成的本角色赋予的职责和任务,一旦未履行相应的职责并完成相应的任务即可认为没能承担责任。
2.责任感的概念界定。责任感属于情感,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复杂而稳定的态度体验,它是在人类社会活动中产生的,是人类特有的。情感分为三类:一类是道德感,一类是理智感,一类是审美感。具体来说,责任感是道德感的一部分内容,是个体对自身在人类社会和自我发展中所承担的一种责任的一种意识,对自己在道德活动中完成道德任务的情况是否满足道德需要的一种体验。人有了责任感,会将有关道德任务的完成情况与对自己的道德评价联系起来。
3.社会责任感的概念界定。对于社会责任感,众多学者都深有研究,现列举以下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主要是指一个享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的态度。”[3]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为了建立美好社会而承担相应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它分为群体社会责任感和个人社会责任感。个人社会责任感是个人对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自我意识,它反映一个人的人格素质是否健全。”[4]
笔者认为,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群体或者个体在一定的正常的社会状态中为了维系这种正常的社会状态而做出努力的一种情绪体验。它是社会得以正常发展的必备要素之一,不管是群体还是个体,都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
二、必要性:“三个维度”
调查研究表明,责任感的教育是为全球人所重视的重要的品质教育,但在中国重视责任感教育的人“只有30%多一点,处在世界各国垫底的位置。”[5]因而,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乃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的重中之重,也是十分必要的。
1.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是大学生成才的前提条件。(1)大学生的特殊身份要求必须具备社会责任感。大学生是用理论创新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之源,是连接理论思想与社会实践的排头兵。这一群体的思想中包含着使社会思想发生变化的最活跃因素。依靠学校所提供的环境和资源,大学生把他们认同的价值观、思想、理论形成严密的论证体系,而形成体系的、经过论证的信息再经过舆论的工具向社会传递时,对社会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同时,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与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的接触,尤其是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接触,形成了认识专业、认识自我的看法。另一方面,在大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真实地成为对社会作贡献的人。“这时候,大学生群体在实质上成为了承担社会责任的主体。之前在大学期间形成的包含对社会责任认识的思想观念,肯定会对实际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6](2)大学生的顺利成才要求必须具备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成才的必备品质。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应当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有心忧天下的历史使命感。众所周知,大学生应该是一个复合型人才,要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良好的理论素养,要有优良的心理品质。我们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要承担一定责任,并且不能回避和摆脱责任。大学生正处于掌握知识、培养德行、健全人格的人生重要转折阶段。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已经是成年人,是有明确的认知和理智行为的责任主体,已经有能力全面承担人生的责任。在这个阶段,他们学习、了解和明确自身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学习承担责任、履行义务、行使权利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大学生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学会做人的准则。
2.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1)社会责任感是维系社会安定有序的纽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的安定有序不仅需要良好的制度安排为基础,更需要社会每个公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来维护。个人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承担自己的职责,既是个人得以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手段,也是社会赖以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维系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纽带[7]。每个社会成员都是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一员,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关系着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成果。社会成员普遍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维系社会安定有序的基本纽带。而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一员,更应该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2)社会责任感是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个体均有其独特之思想、背景、态度、个性、行为模式及价值观,然而人际关系对每个人的情绪、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因而,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处理好、保持好的人际关系。事实上,每个人都具有社会责任感,更多的为社会、为别人着想,从别人的利益出发,群体之间就会达成一种利益的折中状态,人与人之间就多了更多表达和沟通的机会,自然就会增进相互的理解,化解各种矛盾,理顺各种关系,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大学生具备社会责任感,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才能和谐,也才能带动整个社会成员间的人际关系的和谐。最终,社会才能和谐。
3.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是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重要一环。(1)具备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是传承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中流砥柱。大学生,一个充满朝气和活力的群体,一个拥有坚实的理论知识群体,更是一个富有创新胆识的群体,他们当之无愧是传承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中流砥柱。但是,他们拥有的这些宝贵的知识和优秀品质是不够的,社会责任感是其传承社会主义事业的必备品格之一。只有具备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才会想到要传承先贤留给我们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反之,一个没有理想信念,没有抱负的大学生,肯定也不会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也不会有要传承社会主义事业的责任心。具备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是传承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脊梁,只要脊梁不倒,社会主义事业就能得以薪火相传。(2)具备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是发展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基石。我们先辈取得的社会主义伟业不仅需要被继承,更需要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没有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停滞不前,“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发展,我们会成为历史的罪人,我们的先辈不会原谅我们,我们的后代更不会原谅我们,我们应该有责任感去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美好明天,不辜负前辈用血肉之躯赢得的和平环境。诚然,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是要13亿中华儿女共同完成的。但是,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虽然没有社会各行业精英分子那样卓越的成就,也没有农民、工人的特殊技能。但是,他们拥有知识,拥有青春,拥有奉献精神,他们是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基石。
三、路径:“四个选择”
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十分重要,应做到理性科学,系统全面,体现时代性。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种培育路径:
路径一:把握社会主流,引导大学生树立最高理想。社会主流是指在社会上被大多数人所认可和接受并以之引导和规范社会成员思想、心理、行为等的存在,它具有大众性、动态性和可引导性。在中国,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以及仁、义、礼、智、信等都是被弘扬的,是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是值得每个公民去追求的,而资本主义社会所崇尚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等都应该是被我们所唾弃和批判的。不管社会怎样转型,国家怎样发展,观念怎么更新,我们心中始终都要有一个标杆,要紧紧围绕它所思、所想、所为。同时,大学生也应该树立最高理想,并且要为党的最高理想而努力。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有没有最高理想是一个人是否有社会责任感的间接体现。因此,我们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最高理想,坚定他们共产主义必将实现的信心,在引导的过程中,通过理论教育法、实践教育法、情景感染法等各种途径强化其责任意识,培育其社会责任感。
路径二:净化传媒阵地,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大众传媒作为人们获取日常信息的有效载体,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人们的责任感、是非观等精神观念的形成有着指导性意义。从政府的角度来讲,政府应完善行政服务体系,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坚决查处违法违规的传媒行为,严厉处分相关责任人。针对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网络传媒,政府还应制定相应的政策,规范网络运营秩序,关闭传播非法内容或不良内容的网站,宣扬红色经典网站,鼓励大学生多进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网站,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从大学生自身来讲,要做到自觉远离传播低俗内容的媒介,大学生做到“洁身自好”对净化传媒阵地有着重要作用。一方面,自觉远离低俗信息这一行为体现了其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这一行为净化了传媒阵地,反过来又有利于其社会责任感的培育。
路径三:完善教育制度,强化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要靠学校教育。大学以前的教育要完善教育制度。完善教育制度要从变革考试制度开始。由于考试制度的缘故,很多学校的课程设置紧紧围绕考试内容进行。因此,要改变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把学生的德育纳入到考查鉴定范围,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对学生文化成绩的考查。在大学,要改进教学方法。教育方式要变灌输式为启发分析式,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注意挖掘他们思想中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对不正确的观点进行帮助时也要注意方法,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在教育过程中还应强化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实践证明,学生的情感调控直接影响他们的包括责任感在内的各种心理品质和能力的培养。责任感反映个体的内在倾向,正是个体的情感与责任感的倾向性大致相同,才使得情感同样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5]。一般而言,良好的、丰富的、健康向上的情感会有与之相适应的积极责任感。
路径四:坚持“治病救人”,规范大学生社会行为。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一文中“找到了一个公式:团结—批评—团结。或者说,惩前毖后,治病救人。”[8]去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因为大学生自身同社会责任感异化与社会要求大学生自身同社会责任感同化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是可调和可解决的,所以在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坚持用“治病救人”的方针去解决“问题”大学生。坚持“治病救人”,是为了规范大学生的社会行为,从而旁敲侧击,从侧面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思想支配行为,行为反映思想,行为对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反作用。”[9]大学生的社会行为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其思想的反映。在大学生中,也存在着一些失范行为,有些是受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有些是因为成长环境的影响,原因很多,但是要明确一点,这些失范行为通过教育是可以得到有效的纠正的,我们应该有信心把他们教育好,通过社会责任感的培育使他们自觉地把教育内容外化为社会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效果。
参考文献:
[1][澳]罗伯特·E.古丁Robert E.goodin.保护弱势,社会责任的再分析[M].李茂森,译.A Reanalysis Of Our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9):1.
[2]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57.
[3]蒋国勇,应小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原则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4,(3):33-35.
[4]赵志毅.文本与人本——高校德育方略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
[5]张秋山.大学生社会角色时代变迁[M].北京:人民出版社,007:127-132
[6]郭春蕾.浅谈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性[J].甘肃科技,2008,(7).
[7]严萍昌,梁燕雯,莫锡坤.社会责任感教育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12)).
[8]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9]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004重印):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