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让学生掌握好铁和铁的化合物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manj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和铁的化合物》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如何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呢?我在多年的课堂教学中既重视教的过程,更重视学的过程;既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更重视对学生学科素质的开发,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下面我谈几点教学中的体会与同行磋商。

一、 抓住关键 讲清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铁是过渡元素的代表,本节以铁的性质为重点,引出铁的化合物和铁离子的检验。因此铁的性质,尤其铁的化学性质是本节的核心。
  对铁的化学性质,学生往往产生下列问题:“铁在化学反应中为什么有时变成亚铁离子,有时变成铁离子?为什么亚铁离子在空气中久置后会变成铁离子呢?
  研究物质的一般规律是:结构—性质—应用,这也是化学学科学习的方法之一。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铁的原子序数及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通过分析,画出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教师再着重讲解铁的原子结构特点:次外层不是2个或8个电子而是14个电子。铁的价电子不只有最外层2个还有次外层部分电子,所以在化学反应中,铁原子能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而呈+2价;也能进一步失去次外层1个电子而显+3价,铁通常有+2价和+3价两种价态,即铁是变价元素。
  从分析铁的原子结构入手引出铁的性质,遵循物质研究的一般规律,让学生体会化学学科中的结构决定性质这句话的涵义,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至于铁的具体性质,我引导学生根据铁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位置及铁原子结构特点自己推测,再看书总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参与结论形成的过程,活化其思维,发挥学习中学生的主体作用。经学生整理,铁的化学性质逐条定格完成,但较分散,规律性不强,教师适时点拨。铁的这些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发生吗?铁的作用是什么?本节课“画龙点睛”的一笔就描绘出来了,铁是一种较强的还原剂,当遇到弱氧化剂时就生成亚铁化合物;遇到强氧化剂时就生成铁化合物。师生共同将常见的强氧化剂和弱氧化剂归类总结,解开了学生心中的疑团,也培养学生归纳思维能力,提高分析能力。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
  教师最后小结:铁的反应生成物中,铁的价态一般与反应物性质有关,也受反应物的量影响;也有不一般的,如铁在浓硝酸或浓硫酸中钝化;红热的铁与水蒸气及铁在氧气里灼烧,铁的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铁,这样总结完善,培养学生正向迁移能力。经过总结,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学会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能力。本节课通过师生分析,学生总结,突出了教学重点,难点也在分析中逐步分散——铁的变价。教学中由结构到性质的分析,既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也教会学生学习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养成动脑思维的习惯,而形成良好的学科素质。

二、 实验证实性质,锻炼学生实验能力
  铁的化合物常有不同颜色,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通过实验直接感受化学中颜色美,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顏色证实物质的存在及检验物质的性质,也是化学学科的一个特色。 首先展示纯净的铁片,铁的三种氧化物样品。经过观察推陈除新,原来纯铁不是黑色;同为氧化物,差别真不小!通过实物观察,加强形象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种元素存在形态不同,颜色竟有如此大的差异。
  再让学生观察实验台上氯化亚铁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硫酸铁溶液的颜色,从而得出Fe2+水溶液为浅绿色,Fe3+水溶液为棕黄色。化学中实物的静态美给人以美感,而动态美则给人以灵感。
  三、加强实验  启发思维
  这一节教学课本上只安排了三个演示实验,这对学生掌握好铁的化合物的性质,显然很不够,应该增加以下实验用有趣的颜色及实验将知识串联,通过动手实验提高学生实验能力。教学中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锻炼动手能力,形成良好的学科学习方法,提高化学学科素质。
  用氯水氧化溶液中的Fe2+(预先加入一滴硫氰化钾溶液),使溶液呈红色。过氧化氢氧化溶液中的Fe2+(预先加入一滴硫氰化钾溶液),使溶液呈红色。用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还原Fe3+(预先加入一滴硫氰化钾溶液),使红色退去用铁粉还原Fe3+(预先加入一滴硫氰化钾溶液),使红色退去用硫化氢还原Fe3+,使溶液变浑浊用KI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再加CCl4FeCl3溶液与饱和Na2CO3溶液混合,既有沉淀产生又有气体放出。
  四、加强练习  巩固知识
  教师把反应讲一遍不如学生动手做一遍,练中才能掌握知识,才能发现和解决问题。首先要求学生把上述实验中所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写出来,并弄清反应实质。要求学生思考并议论下列问题:①氢氧化亚铁被空气氧化过程中颜色如何变化?方程式如何配平?②为什么铁与水蒸气高温下反应只能生成相应的氧化物而不能生成氢氧化物?③铁与浓硫酸、浓硝酸反应为什么要加热?④检验Fe2+、 Fe3+的方法各有哪些?
  最后让学生写一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①氧化铁、氧化亚铁分别溶于稀硫酸;②过量的铁与稀硝酸反应;③三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的反应;④在含有Fe2+、 Fe3+、Cu2+的溶液中加入大量铁粉
  高中教育要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就要注意培养学生能力,能力的提高会使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加快捷灵巧;方法的掌握也有利于能力的提高,能力和方法都要有知识作为基础,它们反过来会促进知识的学习。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好基础知识同时要进行能力训练,掌握学科学习方法,在能力培养中学好知识,形成学科素质。把知识、能力、方法融合起来,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学习质量也会稳步地上升。

其他文献
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提高等级考试的过关率,我们把“思维导图”引入初三地理复习课中,以期使学生会学地理、学好地理。  笔者以教研和教学为主要平台,围绕思维导图的绘制和应用,采取了如下策略:  一、学习创制导图,优化教师备课  我们制作思维导图的工具主要是:MindMaster 和Xmind,前者简洁方便,或者形式多样。一些简单的导图也可以用PPT制作。  我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小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一般文章写作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方法。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我们小学语文老师的一项基本任务。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一谈记事性记叙文的写作技法。  记事性记叙文就是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通常记叙文包括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结果“六要素”。记事性记叙文,应该以“事件”这个要素为核心,其它要素围绕这一要素而展开,即以“事件”贯穿全文,围绕“事件”
期刊
积极心理学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积极心理建设通过一些具体措施,讓关注对象或孩子的心态更好,遇到事情能不冲动不自卑,主动坚强,培养更好的积极心态。  生活中,总有些孩子敏感脆弱,听不得批评,长了一颗“玻璃心”。玻璃心,顾名思义,就是内心脆弱得像玻璃一样,一碰就碎。面对“玻璃心”,很多家长害怕孩子无法接受批评教育,
期刊
作为新时代的初中生,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自我意识比较强,这无形中给班级和工作增加了难度,但也使学生发展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作为班主任,要想做好学生管理工作,首先要从学生的心理开始,关爱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提高学生自信,并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感染学生,营造和谐、积极的班级氛围,提升班级管理质量。  班级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主要平台,也是培养学生性格、养成学生兴趣的主要阵地。作为初中班主任教师,要在
期刊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可见,信息技术对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而被越来越多的教学课堂所采用。  一、激发学生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  初中地理知识点比较多,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就让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和困难。而信
期刊
新课改背景下的素质教育,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结合小学生阶段发展的基本诉求,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目的是为了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用数学的思维探索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背景下出现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即数学建模,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小学生数学思维和智力的开发具有指导性意义。   一、数学模型概念释义   在
期刊
摘要:中考数学方案的最优设计试题的基本类型有一次函数最值型、二次函数最值型。  关键词:中考数学 最优设计 简析  最优即最佳、最好。方案的最优即是生活中的方案达到最省、最大利润等。《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多次提到让学生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其中通过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述数量关系的过程,建立数学模型,再利用函
期刊
摘要: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要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师角色,激发学生语文的兴趣,增强学习语文的信心,激活学生主体意识,拓宽学生思路,才能具有特色,从而收到应有的效果。  关键词:更新理念 激发兴趣 拓展思路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常谈的题目,但教无定法,时代在发展,语文教学也要不断更新理念,转变角色。  一、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师角色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有责任感和
期刊
在历史人物教学中,教师要教学生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结合学科知识来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在评价中培养学生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是非观。  一、评价历史人物的重要前提  (1)严格的历史性。评价历史人物时一定要把人物放在他所处的历史条件下来进行,决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时代特色、历史条件也会不断变化,评价历史人物就要充分参考这些变化
期刊
摘要:当前中小学英语教学明显存在教学衔接难的问题,主要原因是中小学英语教学要求不同;中小学英语教学方法不同;中小学生英语学习环境的差异;中小学生面临的学习环境变化的差异;中小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解决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应把握教材特点和学情,做好兴趣培养的衔接,增强中小学老师间的沟通,落实学习习惯的衔接。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中小学生  当前,中小学英语教学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明显存在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