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教育就是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的过程。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千差万别的,现代教育既要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还要使学生学会共同生活、友好相处、真诚合作,让孩子成为一个受同伴欢迎的人。
一、问题的提出
1.儿童社会性发展
社会化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他所处的社会的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点和知识技能,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并逐步适应社会的过程。儿童期的社会化意义最为重大,从某种程度上说,个体的社会化在其早期已完成了一大半。社会化的过程就是儿童个性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过程。
2.当前现状
青少年时期是完成心理和生理成熟的阶段,是形成个性的阶段。但是随着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作为具有专业知识的教师,在与学生相处时却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着一些以往基本没有的问题:一是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感受,总爱挑衅、打架;二是不能正常完成学习任务,千方百计地逃避,与同学之间也矛盾重重;三是对家长和教师的依赖性过重,独立自主和合作意识薄弱。这些性格和行为对小学生的成长非常不利。正是基于这种现状,我校申报了《“金阳棒垒文化”课程对小学生社会性因素发展的实践研究》这一省级研究课题,旨在通过开设的校本棒垒课程,帮助学生在人际交往、自我肯定、适应社会等方面获得较好的发展。本次调查活动,每个年级选择一个班级,是对本校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现状进行的抽样调查,为金阳棒垒课程的开设、实施指引方向,也为教师的研究活动提供参考。
二、小学生社会性发展现状分析
1.小学生交往行为
人际交往的动机可以分为:亲和动机、成就動机和赞许动机。有很多朋友一起玩是小学生的愿望,这是他们获得成就感的一种方式。即便如此,仍然有24.5%的学生处于人际交往的消极状态,这需要教师更多地关注这些学生,多给他们提供机会,教育他们欣赏对方,欣赏自我,正确看待批评,来提高交往的积极性。
2.小学生交往能力
从调查数据分析,三至六年级有近一半的学生存在着交往焦虑的倾向,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这种现象呈上升趋势。根据深入调查,25%的学生在与他人交谈中主动观察他人情绪状态,关注别人的反应,另外55%的学生从不关注他人的情绪,只在意自己的想法,以自我为中心。这与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不善于倾听有关系。他们对有困难的同学不愿意主动帮助,认为别人的事与自己无关,在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上,只有24.7%的学生能容纳他人。
3.同伴影响
同伴是促进同伴交往能力各方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对同伴交往能力的主动性、亲社会性、社交障碍等均有显著作用,而且同伴是家长、教师作用于同伴交往能力各维度的重要的中介因素。从数据得出,高年级学生的同伴影响更大,更倾向于向同龄人学习和倾诉,更加在意老师、同伴、家长对自己的评价。
4.自我肯定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认识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状态,以往的成功经验、他人的评价都对学生自信心的建立有影响。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自信心也随之提高,知识面的丰富使得学生对自我的评价也更趋于理性,懂得了不以一种标准来衡量自己,转而从各个方面来认识自己,肯定自己。我们老师在平时的工作中要细心发现学生微小的进步,挖掘学生的小优点,帮助学生发现自身潜力。
总的来说,目前我校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呈现着良好的发展态势,自我满意度比较高,自我意识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趋于成熟。但是也存在着一部分的问题,比如同伴间的合作、谦让;对同伴的宽容度;克服交往障碍,寻求正确有效的交流方式;如何以自己内化的行为准则来监督、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等等。这些正是我校学生所欠缺的。
三、解决的策略
1.教师的期望
罗森塔尔效应说明教师对学生的热情期待,对改变学生的行为有很大作用。师生关系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人与正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人的关系,对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起到更好的榜样与教导作用,而且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品质,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丰富而健康的情感,都将激励学生,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家庭教育风格
家庭教育风格常常会影响儿童的自我评价,是相互作用的。父母的积极行为使儿童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如民主型的父母,他们喜爱并接受儿童,善于倾听并尊重儿童的意见,信任和鼓励他们,较多地采取鼓励、奖励良好行为的方式而不是斥责、惩罚其不良行为的方式。这种家庭的儿童往往了解父母所建立的明确而一致的行为规则,了解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因此他们往往对自己也充满信心。
3.形成家、校、社会三位一体
请专家对家长进行培训,讲解身边的案例,解答家长的疑问,对于孩子表现出来的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解释和沟通,帮助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
校外辅导员协助小学生开辟新的活动场所,如在社区内服务,在服务过程中让学生与的人交往。
4.成为社会人
放手大胆地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成为“社会人”。角色在变化,环境在变化,如何去面对新奇的大千世界,及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给学生一个摸索、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寻求真知。
【注:本文是省级课题《基于小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金阳棒垒文化”课程的开发研究》的课题论文】
【作者单位:常州市花园第二小学 江苏】
一、问题的提出
1.儿童社会性发展
社会化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他所处的社会的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点和知识技能,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并逐步适应社会的过程。儿童期的社会化意义最为重大,从某种程度上说,个体的社会化在其早期已完成了一大半。社会化的过程就是儿童个性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过程。
2.当前现状
青少年时期是完成心理和生理成熟的阶段,是形成个性的阶段。但是随着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作为具有专业知识的教师,在与学生相处时却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着一些以往基本没有的问题:一是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感受,总爱挑衅、打架;二是不能正常完成学习任务,千方百计地逃避,与同学之间也矛盾重重;三是对家长和教师的依赖性过重,独立自主和合作意识薄弱。这些性格和行为对小学生的成长非常不利。正是基于这种现状,我校申报了《“金阳棒垒文化”课程对小学生社会性因素发展的实践研究》这一省级研究课题,旨在通过开设的校本棒垒课程,帮助学生在人际交往、自我肯定、适应社会等方面获得较好的发展。本次调查活动,每个年级选择一个班级,是对本校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现状进行的抽样调查,为金阳棒垒课程的开设、实施指引方向,也为教师的研究活动提供参考。
二、小学生社会性发展现状分析
1.小学生交往行为
人际交往的动机可以分为:亲和动机、成就動机和赞许动机。有很多朋友一起玩是小学生的愿望,这是他们获得成就感的一种方式。即便如此,仍然有24.5%的学生处于人际交往的消极状态,这需要教师更多地关注这些学生,多给他们提供机会,教育他们欣赏对方,欣赏自我,正确看待批评,来提高交往的积极性。
2.小学生交往能力
从调查数据分析,三至六年级有近一半的学生存在着交往焦虑的倾向,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这种现象呈上升趋势。根据深入调查,25%的学生在与他人交谈中主动观察他人情绪状态,关注别人的反应,另外55%的学生从不关注他人的情绪,只在意自己的想法,以自我为中心。这与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不善于倾听有关系。他们对有困难的同学不愿意主动帮助,认为别人的事与自己无关,在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上,只有24.7%的学生能容纳他人。
3.同伴影响
同伴是促进同伴交往能力各方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对同伴交往能力的主动性、亲社会性、社交障碍等均有显著作用,而且同伴是家长、教师作用于同伴交往能力各维度的重要的中介因素。从数据得出,高年级学生的同伴影响更大,更倾向于向同龄人学习和倾诉,更加在意老师、同伴、家长对自己的评价。
4.自我肯定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认识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状态,以往的成功经验、他人的评价都对学生自信心的建立有影响。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自信心也随之提高,知识面的丰富使得学生对自我的评价也更趋于理性,懂得了不以一种标准来衡量自己,转而从各个方面来认识自己,肯定自己。我们老师在平时的工作中要细心发现学生微小的进步,挖掘学生的小优点,帮助学生发现自身潜力。
总的来说,目前我校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呈现着良好的发展态势,自我满意度比较高,自我意识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趋于成熟。但是也存在着一部分的问题,比如同伴间的合作、谦让;对同伴的宽容度;克服交往障碍,寻求正确有效的交流方式;如何以自己内化的行为准则来监督、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等等。这些正是我校学生所欠缺的。
三、解决的策略
1.教师的期望
罗森塔尔效应说明教师对学生的热情期待,对改变学生的行为有很大作用。师生关系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人与正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人的关系,对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起到更好的榜样与教导作用,而且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品质,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丰富而健康的情感,都将激励学生,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家庭教育风格
家庭教育风格常常会影响儿童的自我评价,是相互作用的。父母的积极行为使儿童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如民主型的父母,他们喜爱并接受儿童,善于倾听并尊重儿童的意见,信任和鼓励他们,较多地采取鼓励、奖励良好行为的方式而不是斥责、惩罚其不良行为的方式。这种家庭的儿童往往了解父母所建立的明确而一致的行为规则,了解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因此他们往往对自己也充满信心。
3.形成家、校、社会三位一体
请专家对家长进行培训,讲解身边的案例,解答家长的疑问,对于孩子表现出来的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解释和沟通,帮助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
校外辅导员协助小学生开辟新的活动场所,如在社区内服务,在服务过程中让学生与的人交往。
4.成为社会人
放手大胆地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成为“社会人”。角色在变化,环境在变化,如何去面对新奇的大千世界,及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给学生一个摸索、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寻求真知。
【注:本文是省级课题《基于小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金阳棒垒文化”课程的开发研究》的课题论文】
【作者单位:常州市花园第二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