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初中英语教学课堂中,每个学生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学习水平和理解能力都比较高,对于新知识接受起来比较快,相反,有的学生在理解问题方面比较缓慢,因此对于同一个问题,学生与学生之间就会存在一定的差距,面对这些差距,教师是停下来,还是只顾好学生盲目向前讲,为此教师应采用互帮互相的方式,让学生都能很好地提高学习成绩。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教学 独立自主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及自身能力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很难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应巧妙地利用学生所暴露出的差距,实施独立思考、互帮互助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学好初中英语。
一、独立思考,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
课堂是属于学生本身的,而不是教师自己的,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将教学时间揽到自己身上,自己随意支配课堂内容,其实这种做法对初中生来说是不公平的,教师应在讲完一部分内容后停一停,让学生自由地思考,从而跟上教师的步伐。
比如在讲授课文“Time have changed”时,当教师讲到“Now the government has turned part of town centre into a new park.”时,对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我们以前讲过now往往与现代进行时连用,但是这里为什么用现在完成时态呢?”教师给学生提出这个问题后,没有直接给学生公布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根据现在完成时的用法进行自我思考。于是大家纷纷思考,经过思考后很多同学发现这句话的含义应该为“目前政府已经将这个乡镇的一部分变成一个公园”。也就是说,是已经做完的一件事,而不是目前正在做的一件事,因此应该使用现在完成时,而不是现在进行时。当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后,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教师给学生留了一点时间,发现大家都能跟上教师的脚步后,就可以继续对课文进行讲解了。
二、提出疑问,让学生互相解决问题
很多学生之所以学不好英语,是因为自己有很多不懂的内容,但又不好意思开口询问,因此越积累越多,导致最后无法跟上教师的步伐,其实当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教师可以给学生留出一些是时间,让不懂的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再找那些能搞明白的同学给他们讲一讲,最后教师可以进行判断,从而帮助学生取得共同的进步。
比如在讲授被动语态这一语法知识的时候,当讲到被动语态的基本构成方式及将主动语态转换为被动语态时,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流露出疑惑的眼神,但是教师没有直接询问学生的疑惑,而是给学生留出一些时间说道:“关于被动语态的用法我们以前都接触过,但是我相信仍有一部分同学无法掌握,下面给大家留一点时间,大家互相探讨一下被动语态的含义及用法,不懂的同学可以多向其他同学请教一下。”随后教师就不再干预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纷纷进行问题的探讨,一位学生提出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疑惑:“如何将主动语句变为被动语句呢?”另外一位学生说道:“被动语态其实我们小时候就接触过,语文中也有被动语态,比如经常说我把蚂蚁踩死了,被动语态就是蚂蚁被我踩死了。”这位学生马上就明白了被动语态的含义。还有一位学生询问道:“被动语态如何转换啊?”另外一位学生说道:“其实很简答,先找到句子中的主语和宾语,然后将他们互相颠倒一下,最后再在动词前面增加一个be动词,并将动词后面改为过去分词。”经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不懂的学生通过提出疑问的方式掌握被动语态的基本含义,从而实现学习目标。
三、共享方法,让大家共同取得进步
很多学生英语成绩高不是因为他们有多么聪明,而是因为他们有一套非常科学的学习方法,这些学习方法都是学生经过多年的学习后总结出来的,因此是非常宝贵的。当教师发现某些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后,可以找一些优秀的学生讲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帮助这些学生攻克某一难关。
比如在记忆“international”这个单词的时候,很多同学认为这个单词的英文字母太多,很难记忆,因此出现很多错误,要么少个n,要么多个l,这让很多同学感到非常头疼,但教师发现班级中有一位同学很轻松地就将这个单词记忆下来了,于是教师询问这位学生:“你是怎么记忆的这个单词啊,记忆得这么快一定有窍门吧。”学生一听教师询问自己记忆的方法,就说道:“这个单词很好记忆啊,我经常上网,网络是internet,然后我将net中的e改为a,再在后面加上-ional这个后缀就可以了。”学生听了他的讲解后茅塞顿开,教师进一步总结道:“非常好,大家看看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有属于自己的记忆方法,只要大家自己用心去寻找,都能找到记忆单词的方法。”教师通过这种方式既让学生之间交流,又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学生,因此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总之,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当他们遇到困难后,教师不应马上提供所有的帮助,而应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困难的方法,必要的时候可以向其他学生寻求帮助,大家共同寻求进步,从而更好地提高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罗峰.如何实施初中英语“导学—探究—运用”教学模式[J].语数外学习,2014,09.
[2]周春艳.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英语自学能力[J].语数外学习,2014,01.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教学 独立自主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及自身能力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很难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应巧妙地利用学生所暴露出的差距,实施独立思考、互帮互助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学好初中英语。
一、独立思考,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
课堂是属于学生本身的,而不是教师自己的,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将教学时间揽到自己身上,自己随意支配课堂内容,其实这种做法对初中生来说是不公平的,教师应在讲完一部分内容后停一停,让学生自由地思考,从而跟上教师的步伐。
比如在讲授课文“Time have changed”时,当教师讲到“Now the government has turned part of town centre into a new park.”时,对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我们以前讲过now往往与现代进行时连用,但是这里为什么用现在完成时态呢?”教师给学生提出这个问题后,没有直接给学生公布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根据现在完成时的用法进行自我思考。于是大家纷纷思考,经过思考后很多同学发现这句话的含义应该为“目前政府已经将这个乡镇的一部分变成一个公园”。也就是说,是已经做完的一件事,而不是目前正在做的一件事,因此应该使用现在完成时,而不是现在进行时。当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后,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教师给学生留了一点时间,发现大家都能跟上教师的脚步后,就可以继续对课文进行讲解了。
二、提出疑问,让学生互相解决问题
很多学生之所以学不好英语,是因为自己有很多不懂的内容,但又不好意思开口询问,因此越积累越多,导致最后无法跟上教师的步伐,其实当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教师可以给学生留出一些是时间,让不懂的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再找那些能搞明白的同学给他们讲一讲,最后教师可以进行判断,从而帮助学生取得共同的进步。
比如在讲授被动语态这一语法知识的时候,当讲到被动语态的基本构成方式及将主动语态转换为被动语态时,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流露出疑惑的眼神,但是教师没有直接询问学生的疑惑,而是给学生留出一些时间说道:“关于被动语态的用法我们以前都接触过,但是我相信仍有一部分同学无法掌握,下面给大家留一点时间,大家互相探讨一下被动语态的含义及用法,不懂的同学可以多向其他同学请教一下。”随后教师就不再干预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纷纷进行问题的探讨,一位学生提出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疑惑:“如何将主动语句变为被动语句呢?”另外一位学生说道:“被动语态其实我们小时候就接触过,语文中也有被动语态,比如经常说我把蚂蚁踩死了,被动语态就是蚂蚁被我踩死了。”这位学生马上就明白了被动语态的含义。还有一位学生询问道:“被动语态如何转换啊?”另外一位学生说道:“其实很简答,先找到句子中的主语和宾语,然后将他们互相颠倒一下,最后再在动词前面增加一个be动词,并将动词后面改为过去分词。”经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不懂的学生通过提出疑问的方式掌握被动语态的基本含义,从而实现学习目标。
三、共享方法,让大家共同取得进步
很多学生英语成绩高不是因为他们有多么聪明,而是因为他们有一套非常科学的学习方法,这些学习方法都是学生经过多年的学习后总结出来的,因此是非常宝贵的。当教师发现某些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后,可以找一些优秀的学生讲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帮助这些学生攻克某一难关。
比如在记忆“international”这个单词的时候,很多同学认为这个单词的英文字母太多,很难记忆,因此出现很多错误,要么少个n,要么多个l,这让很多同学感到非常头疼,但教师发现班级中有一位同学很轻松地就将这个单词记忆下来了,于是教师询问这位学生:“你是怎么记忆的这个单词啊,记忆得这么快一定有窍门吧。”学生一听教师询问自己记忆的方法,就说道:“这个单词很好记忆啊,我经常上网,网络是internet,然后我将net中的e改为a,再在后面加上-ional这个后缀就可以了。”学生听了他的讲解后茅塞顿开,教师进一步总结道:“非常好,大家看看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有属于自己的记忆方法,只要大家自己用心去寻找,都能找到记忆单词的方法。”教师通过这种方式既让学生之间交流,又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学生,因此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总之,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当他们遇到困难后,教师不应马上提供所有的帮助,而应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困难的方法,必要的时候可以向其他学生寻求帮助,大家共同寻求进步,从而更好地提高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罗峰.如何实施初中英语“导学—探究—运用”教学模式[J].语数外学习,2014,09.
[2]周春艳.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英语自学能力[J].语数外学习,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