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中国文字充满了形象感染力——凡举市井、升斗等词,一看便知是说汲水鬻货、籴米粜粮这些百姓家事;而每每读到家国山河、疆土雄关这些词,陡涌心头的必然是人类最久远的血色浪漫……
云之下,水之上,山之峰,海之涯……放眼历史寥廓的地平线,无论如何诗意的山水总会变得沉甸甸的。走向万里边关,你就会知道什么是仰天长啸,什么叫壮怀激烈。长河落日间那些沧桑凝重、瑰丽苍凉的边塞诗,无疑构成我们充满忧患的民族记忆中最深刻凛冽的一页,最难以释怀的特殊语境。
历史的进程不是牧歌式的,讲述国防,离不开边防。疆土之域作为一种国土构成的自然形态,当然含有地理的概念。地理一词最早的含义是“土地的描述”,可是,从氏族社会末期国家形态出现至今,任何边防都决不仅是国家版图上线条与符号所描述地理位置。我们祖先在千年之前留下的典籍中已经记载下他们的判断:防者,堤坝之意也。
来到许多旅游景点,导游们总会用这样的凿凿之言告诉你——此乃“自古兵家必争之地”。然而,历史却没有这样的轻浮。地即疆土;争则战争。描述和平,总要先从战争开讲。回望千年,时空叠影总让人思接千载。一部国防史,充盈着马蹄衔枚的疾征伐战,斧钺临颈的白刃喋血。火与剑不仅改变着世界版图,而且给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留下永远的光荣或耻辱。
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传承已成为一种时尚。这反映了人类社会的一种心理需求,每一代人都渴望了解和解读自己的过去,并通过此表达、施展对未来的期盼。绵延耸立在祖国山河的边关要塞、战略要地、古堡旧壕、烽燧驿站、沙场迹址……分明是一本本的厚重的国防史书,见证着国土安危、民族兴衰,包含着辨识历史的密码,应当让它们从历史深处归去来兮,嵌入我们民族当代与后世的集体记忆,永远成为我们的国防军事文化遗产。
(二)纵览历史需要精神视野与危机意识深度的契合,不论有怎样的耻辱与愤怒,无法回避的是这样的事实——鸦片战争后“中国之大变局”百年间,封建王朝和旧政府和各国共签署了近千个条约,其中大部分是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而我们民族历史上这些最悲辛彻骨的痛楚记忆,大都肇于边海防。
一部近代史,中国多难,海疆边防尤甚。
咱们不是没有海军,甚至有史学家确认为世界第一支海军就诞生在中国的隋唐时期,其时拥有的“斗舰”“走舸”“艨艟”等大型战舰,绝对堪比今日的“航母集群”。但遗憾的是,它们没有留下一次海战的记录。因此,有人认为它不是海军而只是一支豪华的船队而已。
披览史书文章,写山川河流、颂峰奇江阔者比比皆是,而关于海洋,关于海疆,却凤毛麟角。即便是我们今天引为自豪的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在《明史》里居然仅有30余字。海洋在我们的记忆里淡化了,谁能说我们民族历史上最悲辛彻骨、难以释怀的一页,不是由此埋下了痛苦的伏笔呢?有一个国家的元首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我们的疆域很大,但没有一寸是多余的。”但多少古代君王,对海洋这片蓝色的疆域熟视无睹,判断为多余,与江山社稷无关,唯有禁之,而无防之。
1842年,清代大学者魏源写出了浩浩50卷(以后增补成100卷)的《海国图志》,内容涉及英、俄、美、法、西、葡及非洲等几十个沿海国家的历史、地理、军事、经济、科学等情况,还附有各国地图、船炮艺图式100多幅。这是中国第一部世界大百科全书,被龚自珍称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综一代典,成一家言”之作。魏源曾满腔热忱地将书送紫禁城,可几十年间,从道光到咸丰,从军机到学士们,竟无一人去翻动。他们以为,只需把大海一禁、国门一闭,便可以“大好河山供梦寐,小康岁月足欢娱。”
然而,抽刀断水尚且不能,谁又能禁得了、闭得住那无边无际的海洋。后来发生的事成为我们心中难消的块垒——仅在10年之后,该书的60卷传入幕府末期的日本,立即轰动一时,从皇室到学者无不纷纷争读,把它奉为“海防宝鉴”。
美国人威廉·房龙在著名的《地理》一书“日本”章节中,开头第一句就这样评价道:“以牺牲邻居为代价开始征服世界。”很快,我们这个泱泱大国就为这个判断付出了代价——美丽的海岸线,一次次成为了山河破碎的第一道伤痕。甲午海殇这个深深的伤口,至今抚及依然隐隐作痛……
尽管封建王朝有着“不舍弓马定天下”的祖训,但他们在陆地边疆同样大片大片地丢失着祖宗的江山。乾隆年间,长期的和平使清军安不思危,边防管理也日渐废弛。为了偷懒竟偷偷缩减了巡哨巡边的路线,仅此,就没放一箭没打一铳地让外敌蚕食了10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土。
还有一件事可笑更可悲。中俄依据《中俄北京条约》举行划界谈判。当时中文和俄文两个条约版本划界标准是不同的,中文条约是按“常驻”兵营划界,而俄文写的是按“现有”兵营划界。哪知道参与谈判的清军代表竟无一人懂俄文,结果大片国土稀里糊涂被划走……
西方学者有个论断:“悲剧的本质并不是不幸,而是事物活动的无情性和严肃性。”这就是战争的铁律——它不同情弱者,它不提供公允的裁判。它只是一次次的证实——落后就要挨打,不论是技术的还是观念的落后,概莫能外。
恩格斯早就看到这一点,他判断说:“在中国进行的战争给古老的中国以致命的打击,闭关自守已经不可能了,即使是为了军事防御的目的,也必须铺设铁路、使用蒸汽机车和电力。”事实上,制度的缺陷、陈腐的观念和人格的溃疡,已经成为封建王朝无法自愈的绝症。即便是所费不赀地使用了一些现代化的兵器装备,但也只是在为封建王朝的挽歌添加几个滑稽的音符罢了。
岁月无痕,山河依旧。回望不是为了摭拾起一些尘封旧事。唐代学者陆贽言:“多难兴邦者,涉庶事之艰而知敕慎也。”敕慎,就是自我告诫与警醒。没有卧薪尝胆、没有常备不懈、没有警钟常鸣,多难者未必能兴邦。
(三)有一个军语叫做“兵要地志”,利槊坚甲据隘道、仗剑筑垒扼雄关,向来是边塞防务的要点。然而,现代科技的产生发展改变了这一切。恰如哲学家所言:“奇迹不仅改变了世界,而且改变了对世界的看法。”
我们都说与时俱进,而时代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性的概念。古今时代的主要差别是通过技术显示出来的,技术甚至成为时代的象征。脱离现代技术就不成其为现代了。履行使命的前提必须与时代高度耦合,须告别传统的“制式”边防,构筑今天边海防建设发展的新格局。
一个最通俗的比喻恰恰充满了唯物论辩证法——“水涨船高”。
船往何处涨?一种历史性的标高就体现在“边疆”的概念上。现代的拱卫祖国安全的国门疆域,已由陆疆、海疆延展至空疆。毫无疑问,完整的“边疆防务”,必须包括陆防、海防、空防在内,由地面、海上、空中组成的立体守防格局。我们不仅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和2.2万公里长的陆地边境线;还管辖着1080多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天空;同时还拥有1.8万多公里的海岸线,约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面积……这些,成为今天我们筑造守护的“九天国门”和“海上长城”。从前我们总是说:脚下的土地,是祖国的地。今天,我们要更加自豪的说:头顶的蓝天和广袤的海洋,同样也是我们祖国的天和海。
有一种战斗天高云远,有一种厮杀无边无涯。上个世纪90年代,记者曾写过一篇兴盛世之慨、壮国防之志的新闻,并获得当年的“中国新闻奖”——《雷场放飞和平鸽》,新闻写的是和平繁荣的边防给边海防军人带来的欣喜。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忘记,和平鸽的飞翔靠的是中国军人赤诚忠勇的热血。
“不做铁锤,便为铁砧。”一个民族流再多的血也不能失去血性,同样,也不能因为长期没有流血而淡漠了血色记忆。一个孩子问:白天这么亮还要太阳做什么?不要笑话孩子,有人和孩子一样幼稚地问:国家这么安宁平静还要国防,还要军人有什么用?
面对历史,“好了伤疤忘了痛”的浅薄固然令人遗憾,但伤疤还没好就啥都忘了的愚昧更令人担忧。在边防采访中听到的一个故事久久震撼着我——有一次外国侵略者围困了塔吉克族的家园,一只生于斯长于斯的雄鹰飞临,请牧民取其翅骨做成鹰笛。笛声穿石裂云,悲壮激烈,同胞们闻之赶来,将侵略者驱逐。从此,塔吉克族被称为雄鹰的民族……
高山流云,长风中鹰笛仍在长鸣,让历史构成我们今天的“预警体系”。
云之下,水之上,山之峰,海之涯……放眼历史寥廓的地平线,无论如何诗意的山水总会变得沉甸甸的。走向万里边关,你就会知道什么是仰天长啸,什么叫壮怀激烈。长河落日间那些沧桑凝重、瑰丽苍凉的边塞诗,无疑构成我们充满忧患的民族记忆中最深刻凛冽的一页,最难以释怀的特殊语境。
历史的进程不是牧歌式的,讲述国防,离不开边防。疆土之域作为一种国土构成的自然形态,当然含有地理的概念。地理一词最早的含义是“土地的描述”,可是,从氏族社会末期国家形态出现至今,任何边防都决不仅是国家版图上线条与符号所描述地理位置。我们祖先在千年之前留下的典籍中已经记载下他们的判断:防者,堤坝之意也。
来到许多旅游景点,导游们总会用这样的凿凿之言告诉你——此乃“自古兵家必争之地”。然而,历史却没有这样的轻浮。地即疆土;争则战争。描述和平,总要先从战争开讲。回望千年,时空叠影总让人思接千载。一部国防史,充盈着马蹄衔枚的疾征伐战,斧钺临颈的白刃喋血。火与剑不仅改变着世界版图,而且给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留下永远的光荣或耻辱。
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传承已成为一种时尚。这反映了人类社会的一种心理需求,每一代人都渴望了解和解读自己的过去,并通过此表达、施展对未来的期盼。绵延耸立在祖国山河的边关要塞、战略要地、古堡旧壕、烽燧驿站、沙场迹址……分明是一本本的厚重的国防史书,见证着国土安危、民族兴衰,包含着辨识历史的密码,应当让它们从历史深处归去来兮,嵌入我们民族当代与后世的集体记忆,永远成为我们的国防军事文化遗产。
(二)纵览历史需要精神视野与危机意识深度的契合,不论有怎样的耻辱与愤怒,无法回避的是这样的事实——鸦片战争后“中国之大变局”百年间,封建王朝和旧政府和各国共签署了近千个条约,其中大部分是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而我们民族历史上这些最悲辛彻骨的痛楚记忆,大都肇于边海防。
一部近代史,中国多难,海疆边防尤甚。
咱们不是没有海军,甚至有史学家确认为世界第一支海军就诞生在中国的隋唐时期,其时拥有的“斗舰”“走舸”“艨艟”等大型战舰,绝对堪比今日的“航母集群”。但遗憾的是,它们没有留下一次海战的记录。因此,有人认为它不是海军而只是一支豪华的船队而已。
披览史书文章,写山川河流、颂峰奇江阔者比比皆是,而关于海洋,关于海疆,却凤毛麟角。即便是我们今天引为自豪的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在《明史》里居然仅有30余字。海洋在我们的记忆里淡化了,谁能说我们民族历史上最悲辛彻骨、难以释怀的一页,不是由此埋下了痛苦的伏笔呢?有一个国家的元首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我们的疆域很大,但没有一寸是多余的。”但多少古代君王,对海洋这片蓝色的疆域熟视无睹,判断为多余,与江山社稷无关,唯有禁之,而无防之。
1842年,清代大学者魏源写出了浩浩50卷(以后增补成100卷)的《海国图志》,内容涉及英、俄、美、法、西、葡及非洲等几十个沿海国家的历史、地理、军事、经济、科学等情况,还附有各国地图、船炮艺图式100多幅。这是中国第一部世界大百科全书,被龚自珍称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综一代典,成一家言”之作。魏源曾满腔热忱地将书送紫禁城,可几十年间,从道光到咸丰,从军机到学士们,竟无一人去翻动。他们以为,只需把大海一禁、国门一闭,便可以“大好河山供梦寐,小康岁月足欢娱。”
然而,抽刀断水尚且不能,谁又能禁得了、闭得住那无边无际的海洋。后来发生的事成为我们心中难消的块垒——仅在10年之后,该书的60卷传入幕府末期的日本,立即轰动一时,从皇室到学者无不纷纷争读,把它奉为“海防宝鉴”。
美国人威廉·房龙在著名的《地理》一书“日本”章节中,开头第一句就这样评价道:“以牺牲邻居为代价开始征服世界。”很快,我们这个泱泱大国就为这个判断付出了代价——美丽的海岸线,一次次成为了山河破碎的第一道伤痕。甲午海殇这个深深的伤口,至今抚及依然隐隐作痛……
尽管封建王朝有着“不舍弓马定天下”的祖训,但他们在陆地边疆同样大片大片地丢失着祖宗的江山。乾隆年间,长期的和平使清军安不思危,边防管理也日渐废弛。为了偷懒竟偷偷缩减了巡哨巡边的路线,仅此,就没放一箭没打一铳地让外敌蚕食了10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土。
还有一件事可笑更可悲。中俄依据《中俄北京条约》举行划界谈判。当时中文和俄文两个条约版本划界标准是不同的,中文条约是按“常驻”兵营划界,而俄文写的是按“现有”兵营划界。哪知道参与谈判的清军代表竟无一人懂俄文,结果大片国土稀里糊涂被划走……
西方学者有个论断:“悲剧的本质并不是不幸,而是事物活动的无情性和严肃性。”这就是战争的铁律——它不同情弱者,它不提供公允的裁判。它只是一次次的证实——落后就要挨打,不论是技术的还是观念的落后,概莫能外。
恩格斯早就看到这一点,他判断说:“在中国进行的战争给古老的中国以致命的打击,闭关自守已经不可能了,即使是为了军事防御的目的,也必须铺设铁路、使用蒸汽机车和电力。”事实上,制度的缺陷、陈腐的观念和人格的溃疡,已经成为封建王朝无法自愈的绝症。即便是所费不赀地使用了一些现代化的兵器装备,但也只是在为封建王朝的挽歌添加几个滑稽的音符罢了。
岁月无痕,山河依旧。回望不是为了摭拾起一些尘封旧事。唐代学者陆贽言:“多难兴邦者,涉庶事之艰而知敕慎也。”敕慎,就是自我告诫与警醒。没有卧薪尝胆、没有常备不懈、没有警钟常鸣,多难者未必能兴邦。
(三)有一个军语叫做“兵要地志”,利槊坚甲据隘道、仗剑筑垒扼雄关,向来是边塞防务的要点。然而,现代科技的产生发展改变了这一切。恰如哲学家所言:“奇迹不仅改变了世界,而且改变了对世界的看法。”
我们都说与时俱进,而时代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性的概念。古今时代的主要差别是通过技术显示出来的,技术甚至成为时代的象征。脱离现代技术就不成其为现代了。履行使命的前提必须与时代高度耦合,须告别传统的“制式”边防,构筑今天边海防建设发展的新格局。
一个最通俗的比喻恰恰充满了唯物论辩证法——“水涨船高”。
船往何处涨?一种历史性的标高就体现在“边疆”的概念上。现代的拱卫祖国安全的国门疆域,已由陆疆、海疆延展至空疆。毫无疑问,完整的“边疆防务”,必须包括陆防、海防、空防在内,由地面、海上、空中组成的立体守防格局。我们不仅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和2.2万公里长的陆地边境线;还管辖着1080多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天空;同时还拥有1.8万多公里的海岸线,约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面积……这些,成为今天我们筑造守护的“九天国门”和“海上长城”。从前我们总是说:脚下的土地,是祖国的地。今天,我们要更加自豪的说:头顶的蓝天和广袤的海洋,同样也是我们祖国的天和海。
有一种战斗天高云远,有一种厮杀无边无涯。上个世纪90年代,记者曾写过一篇兴盛世之慨、壮国防之志的新闻,并获得当年的“中国新闻奖”——《雷场放飞和平鸽》,新闻写的是和平繁荣的边防给边海防军人带来的欣喜。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忘记,和平鸽的飞翔靠的是中国军人赤诚忠勇的热血。
“不做铁锤,便为铁砧。”一个民族流再多的血也不能失去血性,同样,也不能因为长期没有流血而淡漠了血色记忆。一个孩子问:白天这么亮还要太阳做什么?不要笑话孩子,有人和孩子一样幼稚地问:国家这么安宁平静还要国防,还要军人有什么用?
面对历史,“好了伤疤忘了痛”的浅薄固然令人遗憾,但伤疤还没好就啥都忘了的愚昧更令人担忧。在边防采访中听到的一个故事久久震撼着我——有一次外国侵略者围困了塔吉克族的家园,一只生于斯长于斯的雄鹰飞临,请牧民取其翅骨做成鹰笛。笛声穿石裂云,悲壮激烈,同胞们闻之赶来,将侵略者驱逐。从此,塔吉克族被称为雄鹰的民族……
高山流云,长风中鹰笛仍在长鸣,让历史构成我们今天的“预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