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再思考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CHERY68050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旅游人才供需现状令学界和业界堪忧,主要原因在于旅游人才培养存在一些问题。分析了旅游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对学者提出的解决措施,如实习、提高师资水平、“订单式”模式和“工学交替”模式等,进行了冷静的思考,认为这些措施本身还有问题需要深思。
  关键词:旅游人才供需 旅游人才培养 实习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4-075-02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在地方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增强,旅游高等院校在规模上得到快速发展。然而,旅游企业人才短缺的问题并未得到有效缓解,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却日益突出。这种现象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不少学者展开了对旅游人才供需现状和培养现状的分析以及解决对策的研究。
  
  一、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
  2005年4月14日在桂林举行的“2005国内旅游交易会”旅游人才供需研讨会上,中国旅游报社社长陈志学先生在发言中指出,中国旅游人才培养面临着人才建设与行业发展不适应、人才建设滞后于市场需求两大挑战,人才培养(教育)与市场(产业)脱节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供给方面,旅游院校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多数定位于“全才”、“总经理的摇篮”,大本、高职、中专的培养目标尚未拉开层次,专业设置滞后于市场需求,学生就业难;需求方面,旅游行业吸引力下降,企业薪酬偏低,高素质人才短缺,企业找人难。
  (二)学生学习及职业目标盲目
  在读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即培养中的旅游人才,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认知状态随学习深入而变化[1]:学生对本专业的最初认识只是将来要当导游;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明白旅游管理专业就业方向原来还包括饭店、景区,同时感觉专业涵盖范围博而不精,各个学校所讲授的知识由于所依托的专业背景不同而千差万别,专业认同度不高;经历过实习环节后,相当部分学生放弃从事旅游行业的准备,进而转向其他行业。但是由于旅游管理专业设置的限制,学生即使转行也无所适从。
  (三)旅游人才教育水平不高
  这是旅游教育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原因在于,首先,课程体系不完善,重理论轻实践;其次,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既有丰富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太少;再次,教材建设滞后,这与旅游学科尚未完善有相当大的关系;最后,旅游行政部门地位低、旅游学科处于“孙子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四)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流失严重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尤其是重点大学本科毕业生,大多不愿意在旅游行业就业,即使在旅游部门工作,跳槽现象也十分严重,导致旅游人才的大量流失,旅游教育资源浪费。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旅游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门槛比较低。由于本科教育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本科生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在实际操作中甚至不如中专生或大专生熟练,这与旅游企业的期望形成明显的反差;第二,目前旅游企业多处于微利经营状态,而本科生薪酬要求高而且流动性更强,企业更倾向于用较低的工资雇用中专生或大专生,这造成了旅游行业对本科生吸引力降低;第三,旅游行业难以留住本科生的另一个很重要却一直被忽视的原因是,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尤其是一线员工学历普遍偏低,相当部分只有中专学历,刚毕业的本科生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很容易且很自然处于孤立状态,甚至因与其他员工难以沟通而辞职。
  
  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通过分析旅游人才供需存在的问题,学者从不同角度探索了改善旅游教育质量的措施,提出了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笔者在分析了这些措施和方案后,认为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学界和教育界深入探讨解决。
  (一)关于实习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特别是本科生普遍缺少实际操作经验,不少学校通过实习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界对实习也普遍认同。不能否认的是,实习确实具有积极意义,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实习的积极意义在于,实习可以弥补学校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缺憾,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锻炼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然而,在旅游企业单位的实习大多收效甚微,流于形式[2]。在旅行社实习生大多是当导游带团,很难接触到旅游线路研发、计划调度等岗位。酒店接收实习生也多是分配其从事一线服务工作。由于酒店人员流动率比较高,有些酒店只是把实习生当廉价劳动力使用,以弥补酒店人手不足,换岗实习和管理实习更是无法实现。
  更为严重的是,实习客观上导致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更快流失。经过实习环节,相当部分学生放弃从事旅游行业工作,要么对旅游行业长期艰苦的基层工作心理准备不足(很多人甚至认为没必要在基层耗费太多时间),要么对基层岗位的薪酬水平不满而跳槽到其他行业,要么希望通过考研来摆脱目前的“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
  因此,实习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如何防止学生因实习而流失,则是教育工作者要深思的问题。
  (二)关于师资
  师资是提高旅游人才培养质量过程中不得不解决又难以解决的问题。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数量并不少,但是“半路出家”的多,如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学、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等学科教师转向旅游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不在少数;新出校门的多,这些教师普遍缺乏在旅游行业的从业经验,只能纸上谈兵,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业界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士可能因为学历问题难以进入高校,即使作为兼职教师聘请,也有可能因为不了解学生和教学方法不够科学,同时由于时间问题,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有学者建议,让在职教师利用寒暑假到企业挂职锻炼,以增强实践经验。这是目前比较可行的方法。至于如何与企业合作、采取何种激励与约束机制以保证锻炼效果,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三)关于培养模式
  很多学者提出要构建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在培养目标、岗位能力、综合素质及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尊重用人单位需求,建立稳定的校外教学基地。有些学校已经实施了这一模式,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唐跃工提出了校企合作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和“工学交替”培养模式[3]。
  1.“订单式”模式和“工学交替”模式简介
  (1)“订单式”培养模式
  所谓“订单式”培养,就是旅游企业根据其对未来不同规格人才需求的情况,与有关高校签订培养协议(订单),然后由学校按照用人单位提出的人才规格和数量进行培养,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协议单位就业的教育模式。
  “订单式”培养模式通常采用“3+1”的形式,学生前三年在学校学习,学校负责通识课、专业课、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学生第四年去旅游企业顶岗实习并完成论文撰写任务,企业负责学生的岗位技能、服务规范等的培训并发给适当的生活补助,学校依据企业提供的学生实习表现及论文答辩情况,评定实习考核和论文成绩,毕业达到录用要求由企业正式录用。
  (2)“工学交替”培养模式
  所谓工学交替就是把整个学习过程分离为学校学习和旅游企业工作交替进行的过程,旅游院校可在保证专业需要的基础上,以实践教学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改革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重在培养学生的宽知识、强能力、高素质,是一种学用紧密结合的合作教育模式。为使学生有更多时间熟悉和掌握不同岗位的技能和工作流程,旅游院校与相关旅游企业签订了工学交替人才培养协议,并共同制订了培养方案。
  “工学交替”的前提是改革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实行模块式教学。即第一、二学年在校内学习通识教育课程模块;第三学年及第四学年上期学习专业课程模块,实行工学交替制,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合作的旅游企业为学生留出部分工学交替岗位,并随着学生学习进度进行轮换;第八学期学生独立上岗并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撰写任务。
  学生在企业实践期间,是企业的员工,要遵守旅游企业的规章制度,一切要以企业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学校学习期间,是学校的学生,必须以学生的标准要求自己,遵守学校的校纪校规。两种角色的交替转换,有利于学生树立“企业人”的意识,促进职业素质的提高。
  2.对“订单式”模式和“工学交替”模式的思考
  “订单式”模式和“工学交替”模式在实质上是相同的,都要求学校负责理论知识教育,旅游企业负责操作能力培养,从理论上分析,这两种模式是很科学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有些难题要解决。
  首先,在实习期间,学校如何有效管理学生?如何保证学生毕业论文质量?
  其次,能否找到合适的、足量的合作企业?合作企业难找的原因可能是“许多旅游企业尚未从战略上认识到这一模式的优越性”,另一个原因是工学交替模式给企业人事管理和日常经营带来新的问题。
  最后,如何满足学生就业地域需求多样性?大学本科生源遍及全国各地,毕业生对就业城市选择各不相同,这两个模式难以满足学生就业地域需求多样性。订单式模式不要求合作企业集中于某地,但是如果比较分散, 学校将难以进行有效管理;工学交替模式在要求合作企业集中
  于学校所在地,否则工学交替模式几乎无法实施。学校尤其是地处非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如果不能合理解决学生就业地域需求多样性与合作企业集中的矛盾,这两种模式将最终流于形式,很难取得实质性成果。
  三、结语
  旅游行业人才短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难,说明旅游人才培养出现了问题。如何使旅游院校毕业生有效服务于旅游行业,是需要政府部门、教育界、学术界、实业界通力合作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2] 陈柯.旅游人才培养现状及其培养模式探析[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6,(1):100-104,
  [3] 唐跃工.应用型大学旅游教育培养模式的构建及路径探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7(3):106-109
  
  Several Questions Need to Solve in Tourism Talented Person Cultivating
  Zhong Yang 1,Qin Feng 2,Wang Xue-lian1
  Abstract: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ourism talented person supply and demand makes the academia and enterprises misgivings, the main reason is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ourism talented person cultivating. This paper has analyzed several question which in the tourism talented person cultivating exists; It also has pondered calmly on solution measures proposed by the scholar, such as practice, raising the teachers level, the "order form" pattern and the "work and study takes turn" pattern and so on, thinking these measure itself also have the questions need to think deeply.
  Key words:supply and demand of the tourism talented person; the tourism talented person cultivating;practice;modes of cultivating
其他文献
河北瑞威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常压低温橡胶循环利用连续生产技术在阿迪达斯中国合作鞋业加工企业获得应用,并一次开车成功。采用该技术后回收胶粉的添加量可由原来的15%增大到
自从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件发生以来,受到美国各界穷追猛打的英国石油公司(BP)几乎一夜之间成了全美公敌。无论是奥巴马总统,还是好事的国会山大佬以及舆论界,都将炮口对准了B
Fifty years ago,New China’s first gusher of crude oil erupted from a little-known place in northeast China’s Heilongjiang Province.It was given the name Daqin
7月16日至18日,集团公司2010年领导干部会议在新疆独山子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回顾集团公司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的成效,分析面临的形势和任
2005年1月20日上午,浙江省文物局宣布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早期新石器时代考古方面获得重大突破,在浦江县“上山遗址”发现了距今万年的栽培稻遗存。上山遗址坐落在浙江浦
谜,纷至沓来一踏上印度的大地,谜就一个接一个地涌现到我面前。在班加罗尔机场,代表官方接待我的礼宾官迪尔先生竟然是—个走路一拐一拐的残疾人。迪尔先生主动告诉我,印度法
3月4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完成的“新奥霉素发酵生产技术及其中试研究”项目通过了成果鉴定。该项目从四川西部地区土壤中分离纯化获得了一株具有抗菌活性的微生物菌
一、春秋左传正义三十六卷唐孔颖达等奉敕撰宋庆元六年绍兴府刻宋元递修本。宋刻越州本《六经》之一。孔颖达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生于北周武帝建德三年(574),卒于
全面系统地对图书馆图书借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于掌握读者借阅规律,提高对图书馆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的认识,深化图书馆工作的改革,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现将今年三、四月
“十二五”期间,对中国石化化工板块而言,其产能要有长足发展。到2015年,化工整体业务水平要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具备国际竞争力。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是化工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