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有一种感动让人怦然心动,总有一种情感“秒杀”无坚不摧。2015年,走红了普通民众。那些平凡的人,如草根,不显贵气,更不能入伍名流,它们普通、平凡、朴实,但却有满满的正能量,能触动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一起盘点2015年里那些感动我们的故事、人物,看平凡的他们,如何走红网络,走红时代。
素材一:
张莹莹:光脚勇夺世界大运会万米铜牌
2015年7月8日,韩国光州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展开了田径比赛首日的较量。在女子10000米决赛中,来自天津师范大学的张莹莹在被对手踩掉一只鞋子的情况下,坚持完成比赛,并最终以32分56.60秒的成绩获得季军。张莹莹光脚夺牌的消息令中国代表团和网友为她点赞,“这就是当今中国大学生运动员的典型代表,敢打敢拼,坚毅果断,为了目标决不放弃,值得大家学习!”“太不容易了!真的很拼!加油!”(改编自《中国日报》)
约翰逊说过,伟大的事业不是靠机遇,而是靠坚持来完成的。张莹莹在赛场上被踩掉了一只鞋子,但她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坚持,最终凭借着敢打敢拼,坚毅果断和实力赢得了季军。她的成功告诉我们: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
毅力、坚持、正能量、战胜自我等。
生活的路上,我们永远无法预料下一秒会发生什么。面对人生难题或困境的“突袭”,来不及做一点点防备的我们,需要多一点决心与毅力,告诉自己,“我能行,坚持就是胜利”。正如光脚在赛场上获得季军的张莹莹一样,纵然“被踩掉鞋”又怎样,决不放弃,坚持跑向终点,战胜了对手,也战胜了“没鞋”的困境,成了自己的“超级英雄”。
素材二:
百岁老人不摆寿宴捐巨款造桥
2015年7月初,作为全村最长寿的一位老人,浙江省永嘉县桥头镇的百岁老人詹莲妹不摆寿宴,却发动子女出资37万元为村里造一座桥,方便群众,震惊了乡邻和媒体。在一些村民看来,拥有151名子孙后代的詹莲妹,百岁时的寿宴一定热闹非凡,可老人竟然做出了那样出人意料的决定。目前,他们已经支付了第一笔建桥费用10万元,后续将根据工程进度,继续支付剩余费用。村头,一条溪流贯穿村庄而过,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施工,一座横跨两岸的大桥已经初现轮廓。为了感谢老人的善举,村里将该桥的名字取为百岁桥。 (摘自《温州商报》)
修路、造桥,历朝历代都是积德的好事,百岁老人知道,摆寿宴,吃吃喝喝也就过去了,造一座桥,方便了群众,那却是功在千秋的善举。心里时刻想着他人,表现在行动上才会有善举。百岁老人不为自己,为他人,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行善、传承、爱心、助人为乐等
公益是一瓣莲花,给人淡雅芬芳;公益是一座灯塔,给人带来光明;公益是一片绿草,它会蔓延荒原。百岁老人詹莲妹不求自己生日的奢华,一心一意为村中的人着想,一颗公益心,成就的是一座桥,带给所有人的是出行的方便。百岁老人尚有公益之心,年轻的我们又为什么不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用爱心去温暖他人,用善举去帮助他人,我们的世界一定会更为和谐与温暖。
素材三:
“中国好邻居”挽救生命的90分钟
2015年6月9日凌晨2点40分左右,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高桥镇鱼芽社区河边组一栋7层居民楼发生垮塌,幸运的是事发前20分钟,楼内住户姬元奎、骆开素夫妇及时发现险情,不顾自己生命财产安全挨家挨户叫醒了全楼的人,最终楼内68名住户无一人伤亡。事情是这样的,6月8日夜,39岁的骆开素忽然听到窗外有响声,他叫醒了睡熟中的丈夫姬元奎。看到对面墙上的石灰在往下掉,干建筑的姬元奎当时就警醒起来,两人赶紧上楼一层一层地敲门,最后叫到的是6楼自己家。把楼房的住户全都喊醒后集中在一楼的空地上。后来,部分人进楼查看了四周的墙壁,认为不会有问题,大家又回到家中。骆开素和丈夫回到屋内时,发现墙壁的裂缝面积开始变大了,而且还发出“咔”“咔”“咔”的声音,于是,又穿着睡衣逐层去喊大家,20分钟后,整座楼房轰的一声倒塌。他们自己在一楼小卖部的价值10多万元的烟酒财物,顷刻之间荡然无存。当记者问她第二次往楼上跑的时候,怕不怕楼房垮塌时,骆开素回答说:“没有想到那么多,就想着房子里的人可能有危险。”(改编自《新华网》)
人们都说,和平年代是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因此常常感慨英雄的没落。然而,真正的英雄,并不会因为平凡而没落,骆开素夫妇的举动虽然算不上惊天动地,但以己之力挽救68个人的生命,这种行为的本质与英雄的壮举没有什么区别。
邻里之间、平凡伟大、点赞、幸运等。
俗语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是呀,邻里之间,虽然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低头不见抬头见,朝夕相处,已经习惯了彼此陪伴,更习惯了在困难之中的相互扶持,互助互爱。骆开素在危难的时候忘记自己,挨家挨户将邻里们唤醒,从而让68个人避免了被垮塌掩埋的悲剧,这种心理,是普通人的心理;这种精神,却与英雄们的壮举无异。
素材四:
75个娃娃一个妈
2015年6月14日,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在微公益平台发起号召,呼吁社会爱心人士伸出援手,一起帮帮75个孤儿和他们的“妈妈”李利娟。所筹善款全部用于孩子们的疾病治疗,以及日常基本生活的必需支出。
李利娟,河北武安市午汲镇上泉村45岁村民,她十几岁就在外打拼做生意,24岁时就成了百万富翁。由于她亲生儿子在4岁时有过一段被拐卖经历,因此她特别同情被遗弃的孤儿。母爱膨胀的她,自1996年至今先后收养了75个孤残孩子。随着收养的孤残儿不断增加,每月的开支也急速增加,到2011年,随着自己的铁矿厂倒闭,家里很快就入不敷出。为抚养和给孩子治病,她变卖了市区楼房和轿车等资产,将家搬到上泉村的废弃铁矿厂。在庞大的开支面前,她使出了浑身解数:种了20多亩地,养了120多只羊猪鹅,另外还摆鞋摊、卖冷饮……即便如此,她对孩子的教育一点都不含糊,一到上学年龄,只要孩子身体状况允许,她就想方设法送孩子到学校读书。业余时间,她请家教老师,教孩子们学拉丁舞、练习毛笔字等,如今,5个年龄较大的女儿已经出嫁,一个儿子考上了公务员,3个女儿在北京、保定等地上大学。(改编自《人民政协报》) 李利娟是一个平凡人,她见不得孤苦的孩子,她可以舍弃百万的资财,可以日夜操劳,为了那些素不相识的、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支撑她的,只有“大爱”两个字。一个爱心妈妈,75个孩子,放在一起,就是一个个温暖的故事。
爱心、责任、温暖、担当、人性光芒、无私奉献等
19年爱心路风雪载途,坎坷难行,但李利娟从未言弃。胸怀仁义,心存大爱,即使耗尽万贯家产,她仍依然坚持,苦苦支撑,这是什么境界?这是爱的境界,这是无私的境界。李利娟倾心付出,大爱无疆,让她收获了75个孩子满满的爱,让她的人生也绽放出另外一种至真至善至美的绚烂。
素材五:
“锤钉兄弟”扛30斤铁锤义务除钉,小善显担当
“70后”的谢舒明和“80后”的彭龙是武汉公交集团四公司的修理厂的普通员工,自2014年4月开始,为从源头上消除车辆扎胎隐患,他们利用休息时间,抡起30斤重的铁锤,穿行在城市滚滚车流中,义务上街锤钉,对凸出路面、危害行车安全的铁钉主动说“不”,一干就是大半年,清除路钉数百枚,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锤钉兄弟”。网友纷纷为“锤钉兄弟”的城市主人翁精神点赞。武汉市市长赞他们“平凡而伟大”“小善之举显大爱,平凡之中见精神”。(摘自《中国文明网》)
“小善之举显大爱,平凡之中见精神”。锤钉兄弟,所做的是平凡的事,彰显的却是城市主人翁精神,传递的却是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一定非要去做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身边小事,只要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社会,一样值得点赞,值得肯定。
坚持、爱心、坚持、勿以善小而不为等
勿以善小而不为。谢舒明和彭龙只是公交公司的普通员工,路上施工遗留的路钉本和他们没有直接联系,大可向上级打个报告反映下情况了之。可是他们却主动选择多出一点力,多搭一把手,用自己的努力让他人生活得更方便更安全。“锤钉兄弟”的举动看似是日常小事、无足轻重,但在社会上却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众多网友为他们点赞,这也充分说明群众对他们行为的认可,说明我们生活中需要更多像“锤钉兄弟”这样在岗位上敬业敬职,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城市主人翁。可以说,“锤钉兄弟”抡起的铁锤,砸平的不仅是路上的铁钉,更是敲打了人们的城市主人翁意识,当“锤钉兄弟”这样的平凡人不断出现在我们身边,我们的城市将会更文明、更美好。
素材六:
一诺千金,父债子还
“老爹啊!您欠的账儿子都还了,您可以安息了!”长满杂草的孤坟前,杨林跪倒在地,一边烧纸,一边抽泣着默默地诉说。在宁夏银川古老的唐徕渠旁,杨林替父还债的事迹成为一段广为流传的故事。2015年6月,杨林荣登“中国好人榜”。
2006年5月12日,杨林的父亲为救一名女童英勇献身。父亲去世之后,留给家里的是32张欠条共17万元的外债,身为家中长子的他开始挑起家庭的重担。那时,杨林28岁,当兵复员回家不久。为了还债,儿子杨林平日里除了照看家中果园和农田外,还打了几份零工。一年虽只有2万多收入,但全部悉心攒下还债,从不舍得乱花一分钱。“最困难的时候,连粮食和化肥都没钱买,只能先赊着。”面对这一切变故,从未想过退缩的杨林发誓,“无论用10年还是20年,都要把债还清。”这一坚持,就是10年。
虽说父债子偿,古已有之的惯例。但具体到个体,特别是本就贫困的家庭,能够坚守承诺,偿还债务,仍需不少的勇气。杨林做到了,一坚持就是十年。他是一个小人物,但小人物上的精神却不小。正是无数像杨林这样的小人物,薪火相传,聚沙成塔,我们的社会才更和谐美好。
亲情、感动、诺言、坚持、诚信等。
古人重诺,轻生死。言出必行,行必有果。李白曾有诗句曰,“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这充分体现了古人对诺言的看中。杨林替父还债,坚守着一个平凡人最基本的道德原则,然而我们从中读出的却是古风尚存,道义不绝。生活中,我们也曾许下过诺言,我们也曾为我们的诺言付出过,只有人人都信守承诺,践守其言,诚信社会何愁不能实现!
素材一:
张莹莹:光脚勇夺世界大运会万米铜牌
2015年7月8日,韩国光州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展开了田径比赛首日的较量。在女子10000米决赛中,来自天津师范大学的张莹莹在被对手踩掉一只鞋子的情况下,坚持完成比赛,并最终以32分56.60秒的成绩获得季军。张莹莹光脚夺牌的消息令中国代表团和网友为她点赞,“这就是当今中国大学生运动员的典型代表,敢打敢拼,坚毅果断,为了目标决不放弃,值得大家学习!”“太不容易了!真的很拼!加油!”(改编自《中国日报》)
约翰逊说过,伟大的事业不是靠机遇,而是靠坚持来完成的。张莹莹在赛场上被踩掉了一只鞋子,但她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坚持,最终凭借着敢打敢拼,坚毅果断和实力赢得了季军。她的成功告诉我们: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
毅力、坚持、正能量、战胜自我等。
生活的路上,我们永远无法预料下一秒会发生什么。面对人生难题或困境的“突袭”,来不及做一点点防备的我们,需要多一点决心与毅力,告诉自己,“我能行,坚持就是胜利”。正如光脚在赛场上获得季军的张莹莹一样,纵然“被踩掉鞋”又怎样,决不放弃,坚持跑向终点,战胜了对手,也战胜了“没鞋”的困境,成了自己的“超级英雄”。
素材二:
百岁老人不摆寿宴捐巨款造桥
2015年7月初,作为全村最长寿的一位老人,浙江省永嘉县桥头镇的百岁老人詹莲妹不摆寿宴,却发动子女出资37万元为村里造一座桥,方便群众,震惊了乡邻和媒体。在一些村民看来,拥有151名子孙后代的詹莲妹,百岁时的寿宴一定热闹非凡,可老人竟然做出了那样出人意料的决定。目前,他们已经支付了第一笔建桥费用10万元,后续将根据工程进度,继续支付剩余费用。村头,一条溪流贯穿村庄而过,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施工,一座横跨两岸的大桥已经初现轮廓。为了感谢老人的善举,村里将该桥的名字取为百岁桥。 (摘自《温州商报》)
修路、造桥,历朝历代都是积德的好事,百岁老人知道,摆寿宴,吃吃喝喝也就过去了,造一座桥,方便了群众,那却是功在千秋的善举。心里时刻想着他人,表现在行动上才会有善举。百岁老人不为自己,为他人,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行善、传承、爱心、助人为乐等
公益是一瓣莲花,给人淡雅芬芳;公益是一座灯塔,给人带来光明;公益是一片绿草,它会蔓延荒原。百岁老人詹莲妹不求自己生日的奢华,一心一意为村中的人着想,一颗公益心,成就的是一座桥,带给所有人的是出行的方便。百岁老人尚有公益之心,年轻的我们又为什么不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用爱心去温暖他人,用善举去帮助他人,我们的世界一定会更为和谐与温暖。
素材三:
“中国好邻居”挽救生命的90分钟
2015年6月9日凌晨2点40分左右,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高桥镇鱼芽社区河边组一栋7层居民楼发生垮塌,幸运的是事发前20分钟,楼内住户姬元奎、骆开素夫妇及时发现险情,不顾自己生命财产安全挨家挨户叫醒了全楼的人,最终楼内68名住户无一人伤亡。事情是这样的,6月8日夜,39岁的骆开素忽然听到窗外有响声,他叫醒了睡熟中的丈夫姬元奎。看到对面墙上的石灰在往下掉,干建筑的姬元奎当时就警醒起来,两人赶紧上楼一层一层地敲门,最后叫到的是6楼自己家。把楼房的住户全都喊醒后集中在一楼的空地上。后来,部分人进楼查看了四周的墙壁,认为不会有问题,大家又回到家中。骆开素和丈夫回到屋内时,发现墙壁的裂缝面积开始变大了,而且还发出“咔”“咔”“咔”的声音,于是,又穿着睡衣逐层去喊大家,20分钟后,整座楼房轰的一声倒塌。他们自己在一楼小卖部的价值10多万元的烟酒财物,顷刻之间荡然无存。当记者问她第二次往楼上跑的时候,怕不怕楼房垮塌时,骆开素回答说:“没有想到那么多,就想着房子里的人可能有危险。”(改编自《新华网》)
人们都说,和平年代是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因此常常感慨英雄的没落。然而,真正的英雄,并不会因为平凡而没落,骆开素夫妇的举动虽然算不上惊天动地,但以己之力挽救68个人的生命,这种行为的本质与英雄的壮举没有什么区别。
邻里之间、平凡伟大、点赞、幸运等。
俗语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是呀,邻里之间,虽然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低头不见抬头见,朝夕相处,已经习惯了彼此陪伴,更习惯了在困难之中的相互扶持,互助互爱。骆开素在危难的时候忘记自己,挨家挨户将邻里们唤醒,从而让68个人避免了被垮塌掩埋的悲剧,这种心理,是普通人的心理;这种精神,却与英雄们的壮举无异。
素材四:
75个娃娃一个妈
2015年6月14日,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在微公益平台发起号召,呼吁社会爱心人士伸出援手,一起帮帮75个孤儿和他们的“妈妈”李利娟。所筹善款全部用于孩子们的疾病治疗,以及日常基本生活的必需支出。
李利娟,河北武安市午汲镇上泉村45岁村民,她十几岁就在外打拼做生意,24岁时就成了百万富翁。由于她亲生儿子在4岁时有过一段被拐卖经历,因此她特别同情被遗弃的孤儿。母爱膨胀的她,自1996年至今先后收养了75个孤残孩子。随着收养的孤残儿不断增加,每月的开支也急速增加,到2011年,随着自己的铁矿厂倒闭,家里很快就入不敷出。为抚养和给孩子治病,她变卖了市区楼房和轿车等资产,将家搬到上泉村的废弃铁矿厂。在庞大的开支面前,她使出了浑身解数:种了20多亩地,养了120多只羊猪鹅,另外还摆鞋摊、卖冷饮……即便如此,她对孩子的教育一点都不含糊,一到上学年龄,只要孩子身体状况允许,她就想方设法送孩子到学校读书。业余时间,她请家教老师,教孩子们学拉丁舞、练习毛笔字等,如今,5个年龄较大的女儿已经出嫁,一个儿子考上了公务员,3个女儿在北京、保定等地上大学。(改编自《人民政协报》) 李利娟是一个平凡人,她见不得孤苦的孩子,她可以舍弃百万的资财,可以日夜操劳,为了那些素不相识的、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支撑她的,只有“大爱”两个字。一个爱心妈妈,75个孩子,放在一起,就是一个个温暖的故事。
爱心、责任、温暖、担当、人性光芒、无私奉献等
19年爱心路风雪载途,坎坷难行,但李利娟从未言弃。胸怀仁义,心存大爱,即使耗尽万贯家产,她仍依然坚持,苦苦支撑,这是什么境界?这是爱的境界,这是无私的境界。李利娟倾心付出,大爱无疆,让她收获了75个孩子满满的爱,让她的人生也绽放出另外一种至真至善至美的绚烂。
素材五:
“锤钉兄弟”扛30斤铁锤义务除钉,小善显担当
“70后”的谢舒明和“80后”的彭龙是武汉公交集团四公司的修理厂的普通员工,自2014年4月开始,为从源头上消除车辆扎胎隐患,他们利用休息时间,抡起30斤重的铁锤,穿行在城市滚滚车流中,义务上街锤钉,对凸出路面、危害行车安全的铁钉主动说“不”,一干就是大半年,清除路钉数百枚,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锤钉兄弟”。网友纷纷为“锤钉兄弟”的城市主人翁精神点赞。武汉市市长赞他们“平凡而伟大”“小善之举显大爱,平凡之中见精神”。(摘自《中国文明网》)
“小善之举显大爱,平凡之中见精神”。锤钉兄弟,所做的是平凡的事,彰显的却是城市主人翁精神,传递的却是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一定非要去做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身边小事,只要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社会,一样值得点赞,值得肯定。
坚持、爱心、坚持、勿以善小而不为等
勿以善小而不为。谢舒明和彭龙只是公交公司的普通员工,路上施工遗留的路钉本和他们没有直接联系,大可向上级打个报告反映下情况了之。可是他们却主动选择多出一点力,多搭一把手,用自己的努力让他人生活得更方便更安全。“锤钉兄弟”的举动看似是日常小事、无足轻重,但在社会上却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众多网友为他们点赞,这也充分说明群众对他们行为的认可,说明我们生活中需要更多像“锤钉兄弟”这样在岗位上敬业敬职,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城市主人翁。可以说,“锤钉兄弟”抡起的铁锤,砸平的不仅是路上的铁钉,更是敲打了人们的城市主人翁意识,当“锤钉兄弟”这样的平凡人不断出现在我们身边,我们的城市将会更文明、更美好。
素材六:
一诺千金,父债子还
“老爹啊!您欠的账儿子都还了,您可以安息了!”长满杂草的孤坟前,杨林跪倒在地,一边烧纸,一边抽泣着默默地诉说。在宁夏银川古老的唐徕渠旁,杨林替父还债的事迹成为一段广为流传的故事。2015年6月,杨林荣登“中国好人榜”。
2006年5月12日,杨林的父亲为救一名女童英勇献身。父亲去世之后,留给家里的是32张欠条共17万元的外债,身为家中长子的他开始挑起家庭的重担。那时,杨林28岁,当兵复员回家不久。为了还债,儿子杨林平日里除了照看家中果园和农田外,还打了几份零工。一年虽只有2万多收入,但全部悉心攒下还债,从不舍得乱花一分钱。“最困难的时候,连粮食和化肥都没钱买,只能先赊着。”面对这一切变故,从未想过退缩的杨林发誓,“无论用10年还是20年,都要把债还清。”这一坚持,就是10年。
虽说父债子偿,古已有之的惯例。但具体到个体,特别是本就贫困的家庭,能够坚守承诺,偿还债务,仍需不少的勇气。杨林做到了,一坚持就是十年。他是一个小人物,但小人物上的精神却不小。正是无数像杨林这样的小人物,薪火相传,聚沙成塔,我们的社会才更和谐美好。
亲情、感动、诺言、坚持、诚信等。
古人重诺,轻生死。言出必行,行必有果。李白曾有诗句曰,“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这充分体现了古人对诺言的看中。杨林替父还债,坚守着一个平凡人最基本的道德原则,然而我们从中读出的却是古风尚存,道义不绝。生活中,我们也曾许下过诺言,我们也曾为我们的诺言付出过,只有人人都信守承诺,践守其言,诚信社会何愁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