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中华虎凤蝶二十年疑案

来源 :人与生物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_yu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种中国特有的珍稀蝶类,一段追踪近二十年的艰苦历程,它凝聚着天目山保护区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与追求……
  
  二十年的不解之缘
  
  一种起源比“猿人”更为古老的生物,有“活化石”之称的中华虎凤蝶,是早在19世纪就被英国昆虫学家Leech在中国的湖北省发现,首次采集并加以命名的一种模式标本种。20世纪30年代,一位美国昆虫学家在南京龙潭,也采集到了中华虎凤蝶个体。中国成了惟一拥有野生中华虎凤蝶的国家。然而,据报道中华虎凤蝶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河南、陕西、浙江等地区都有分布,但个体数量十分稀少,在外国人发现中华虎凤蝶后的50年内再无人发现并研究报道相关信息。正是由于它的这种独特、稀有、古老的特性,被我国昆虫界视为“国宝”,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国内受威胁的物种);在国际濒危动物保护委员会(IUCN)《受威胁的世界凤蝶》红皮书中列为K级保护对象。
  20世纪80年代,中国昆虫专家吴琦先生,在南京牛首山附近捕捉到了中华虎凤蝶标本,据称他是中华虎凤蝶绝迹50年后重新发现的“第一人”。他后来又在杭州的西湖、灵隐寺、宝塔山及南京的紫金山、中山陵一带发现有中华虎凤蝶分布,尤其是在南京发现了近百只的特大中华虎凤蝶野生种群,因此称南京是该种的分布中心。那么,紧邻南京、杭州的天目山,有没有中华虎凤蝶呢?
  


  在所有已掌握的天目山生物资源资料中,没有发现有任何记载,这个问题成了我和我的同事们多年来的一块心病。
  1987年,天目山保护区为摸清家底,组织了天目山自然资源综合考察,我和同事们幸运地承担了昆虫资源野外考察和相关资料收集工作,并在制定调查目标时,把浙江省及毗邻省已知分布的中华虎凤蝶、拉步甲、尖板曦箭蜒、彩臂金龟等几种珍稀昆虫列为重点调查对象。
  为期3年的综合资源调查完成了,但在我们发现和整理出的1853种昆虫种类中,拉步甲、尖板曦箭蜒、彩臂金龟等3种珍稀昆虫均被发现,却始终没有发现中华虎凤蝶的行踪,也没有找到正式发表的有关中华虎凤蝶的文献记载。我们的希望落空了!难道天目山真的不存在中华虎凤蝶?
  
  一个偶然的机会,揭开了天目山存在中华虎凤蝶的谜团
  
  那是199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的同事带着一批我们自己难以鉴定的天目山科技馆的馆藏标本,来到浙江省自然博物馆请专家鉴定。这位专家就是周文豹教授,他在鉴定标本过程中无意间道出了一个秘密:“我在天目山曾捕捉到一只中华虎凤蝶,”而且还保存着这只蝴蝶标本。当同事听到这一消息后,再也忍不住内心的喜悦,兴奋地说:“它可是我们苦苦追寻多年的宝贝啊!能不能让我一睹为快呢?”当周教授得知天目山十多年来一直在寻找这种蝴蝶的消息后,当即将这只保存了10余年的中华虎凤蝶标本回赠给天目山科技馆作科普展览用。
  原来,1980年4月初的一天,专门研究蜻蜓类昆虫的周文豹教授来天目山采集昆虫标本时,在海拔500米左右的三里亭附近采集到一只罕见的中华虎凤蝶标本。可以说他是天目山发现中华虎凤蝶的第一人,这是后话。但由于当时蝶类不是他的主要研究对象,因此未作任何报道与进一步研究,只是把它作为珍稀蝶类标本保存下来,致使中华虎凤蝶在天目山的分布一直是一个谜。
  天目山有中华虎凤蝶分布,而且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被发现,发现者就是周文豹教授,消息不胫而走。中华虎凤蝶标本在天目山科技馆一经展出,引起了保护区的轰动,尤其是对我和我的同事来说,眼前这只娇小玲珑的虎纹蝴蝶让我们魂牵梦绕十多年,终于见到了它的庐山真面目。
  


  中华虎凤蝶在天目山的出现,无疑使天目山拥有了唯一的一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蝶类,而且还增加了一种监测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指示性生物。因为蝶类是与植物、气候、土地利用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的脆弱生物,尤其是中华虎凤蝶,它既是一种“寡食性”的蝶类,有特定的寄主植物;又属早春寒冷气候下羽化的蝶类,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对生态环境要求苛刻。因此通过研究监测它的变化来指示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在保护区管理上采取相应措施,这也是我们苦苦寻找它的目的。我们要尽早掌握它的分布数量、范围及生存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它,进一步揭示它的生态价值!
  可是,兴奋之余,摆在我们面前的仍然是困惑,为什么我们这么多年的野外调查竟没有发现它的行踪?难道它已经在天目山消失了?
  
  “美丽”的陷阱
  
  为了尽快在天目山再次找到中华虎凤蝶,我们决定先从查找资料了解“虎凤蝶”的相关生态学特性入手,试图从理论上找到中华虎凤蝶的生活史及其对环境的依赖特点。于是,自1992年后的几年当中,我们遍访了邻近地区所有科研院所的专家。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找到了浙江农业大学胡萃教授主编出版的《中华虎凤蝶》一书。书中介绍:在杭州近郊低海拔地区的野外调查及人工饲养研究表明,中华虎凤蝶成虫羽化早,杭州近郊一带(海拔500米以下)中华虎凤蝶的卵初见于3月15日;寄主植物主要有细辛和杜衡两种。这样的信息对我们真是雪中送炭,它明确了我们在天目山寻找中华虎凤蝶的主攻方向。
  从周文豹教授在天目山低海拔的三里亭采集到的中华虎凤蝶标本,到胡萃教授记述的生态学特性,让我们增强了再次找到中华虎凤蝶的信心,我们根据中华虎凤蝶的生活史发生期,1994年开始在三里亭附近一带全面查找它的成虫个体寄主植物及寄生幼虫。
  但是调查一月有余,仍未见中华虎凤蝶的影子。更令人奇怪的是,这一带也没有发现它的寄主植物。按理说一个物种没有足够的食物来源及其生存空间是很难维持的,同样,一个物种没有形成一定的种群也是很难生存繁衍的。难道周教授的发现仅仅是只迷途的个体?要不,为什么在过去发现它们的三里亭一带没有寄主植物?它们的生境究竟在哪里?
  这时我们想到了扩大保护区的寄主植物调查范围,真正摸清中华虎凤蝶两种寄主植物在天目山的自然分布情况,看看保护区内的食源的丰富度。从植物学分类可知,细辛和杜衡两种寄主植物均属马兜铃科细辛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同时也是当地民间很重要的药用植物,可祛风止痛、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等症,当地老百姓采集力度较大。
  调查结果令我们失望,保护区内的细辛只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阔叶林下零星分布,数量有限;而杜衡仅在低海拔的火焰山一带有小片状分布,数量更少。从保护区内如此分散、稀少的寄主植物分布状况看,我们推断中华虎凤蝶即使在天目山仍然存在,数量也不可能多,尤其是低海拔地区。但是,毕竟它曾经存在过,即使数量少也不应该绝迹啊!它们究竟隐藏在哪里呢?
  
  希望再次被扑灭
  
  一次次的失败,让我们陷入困境,难道是我们设计的寻找思路有问题?一番思考之后,我脑子里冒出一个 大胆的设想:假如天目山仍有中华虎凤蝶存在的话,是否可以用人工营造生境的方法来招引它出现呢?如果在低海拔地区,移植成片的寄主植物——杜衡,或许可招引它前来产卵。这样的话,我们即使看不到成虫,或许可以见到其产在寄主植物上的卵块与幼虫。
  方案确定后,接下来便是到保护区外寻找寄主植物杜衡。
  经多方了解,在临安市锦城镇近郊的畔湖山上有成片的杜衡分布,我们立即行动起来。
  那是1995年3月底的一个晴朗上午,我和3位同事乘车来到了临安城的畔湖山脚。其实畔湖山的一带山体很小,海拔也不高,约在50—300米之间。刚一下车,我们就在左边的泥坎上发现了大片混生在草丛与灌木丛中的杜衡,奇怪的是,怎么在这样低海拔的山脚会有保存如此完好的杜衡种群呢?经访问附近的住户,才知道这里原来是临安市的一处“炸药库”所在地,平时禁止闲人进人,因此生长在这里的杜衡得以保存完好。
  我们发现,杜衡主要分布在阴坡上,面积约有1公顷左右。在征得主人同意后,用锄头选择性地挖了200余株带花的杜衡植株,小心地将它们有序地放进纸箱内带回保护区。
  


  我们将带来的杜衡移植在科技馆东侧的露天花坛内,还特地为小花坛唯一的出入口加了一把锁,试图给来此繁殖的中华虎凤蝶营造一个安静的生活空间。
  以后的日子里,每遇天晴,就给杜衡补充适量的水分,同时小心翼翼地翻动叶片观察动静。然而一连过了两个多月,始终不见有中华虎凤蝶幼虫啃食叶片的痕迹。到了5月,应是中华虎凤蝶老熟幼虫化蛹的时候了,面对长势完好的杜衡,心中燃起的希望再次被扑灭了。
  这次试验虽然没有出现预想的结果,但多少给人一个启示:低海拔区域难见中华虎凤蝶的影子,它会不会住在海拔相对高一些的山顶呢?因为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坡分布着它的另一种寄主植物——细辛,而且分布范围远远超过了杜衡。
  在接下来的1996年和1997年春季,我们把搜索范围逐步扩大到海拔1100米的开山老殿、海拔1300米的大横路一带,仍然没有找到中华虎凤蝶的踪迹。经过这么多年的调查与努力,仍没见到一只中华虎凤蝶个体,我们彻底失望了。难道它真的在天目山绝迹了吗?
  
  原来山顶才是它的家
  
  1998年,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为进一步系统地了解包括蝶类在内的昆虫资源,与浙江林学院吴鸿教授共同承担了国家林业局下达的全球环境基金项目——“浙江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昆虫资源研究”,邀请国内专家97人,这无疑是全面搜索中华虎凤蝶行踪的又一次大好机会。
  我们寻找中华虎凤蝶的全班人马又承担起本次蝶类资源的专题调查工作,并设计了更周密的野外调查方案,在调查时间、路线上作了万无一失的考虑:一是确定每周一次从山脚至山顶的垂直调查频度(除冬季积雪的日子);二是设计两条主要调查路线,即从后山门防火线上,从仙人顶游步道下;三是采取网捕手段,并控制同种网捕数量、随时记录遇见种类与数量等。
  3月底的一天,我和几位同事进行每周一次的登山考察。那天,我们比平时起得早了一些,沿红庙防火隔离带一路上行。
  防火隔离带是人为开辟的资源保护设施,是一条宽敞、通风的无障碍通道,遇区外火灾时,可有效阻隔火势向保护区内蔓延。这里没有高大的乔、灌木,只有稀少的草本植物,并有季节性的野生花卉盛开。平时除了护林员通行外,一般很少有人涉足,但是这样的条件恰恰是各类昆虫尤其是蝴蝶十分喜欢自由飞翔和采食花蜜的地方。所以我们选择这样的行进路线,一方面便于抓捕昆虫;另一方面可缩短上山时间。
  


  时值春季,天气尚凉,虽然可采的蝴蝶种类不多,但沿途那些美丽的映山红、嗡嗡嗡飞舞在花丛中采蜜的熊蜂,倒也增添了无穷的野趣。我们不知不觉中来到了龙峰尖保护站,稍作休息后,继续往山顶行进。来到一段平缓的开阔地带,这里已是海拔1350米的高度,目的地——海拔1506米的仙人顶虽近在眼前,但还必须经过第二个陡坡。我们正准备在树荫下休息一会儿时,一只黄黑相间的蝴蝶突然在我眼前闪过,形态极像中华虎凤蝶。
  “快看啊!中华虎凤蝶!”我来不及判断它是真是假,便不由自主地喊出了口。有人已把手中的捕虫网高高举起,可是为时已晚,见到的只是它远去的身影。
  “难道这次是真的遇到了它?”我心里反复嘀咕着。其他几位也在遗憾地念叨着没能抓住它。
  当我们登上山顶时,已是中午12点了,长年驻守在山顶的老翁为我们准备好了茶水和午餐。但是,那只蝴蝶的影子总在我脑子里盘旋,甚至我都不知道那餐饭是怎么吃完的。
  午饭后,我观察了周围环境,山顶上有一个气象站,周围有一处50平方米的平台,平台上除摆放着几个气象仪器外,无任何障碍物,是观察、抓捕蝴蝶的最适场所,也便于捕虫网的挥舞;另外这里地处山顶,阳光明媚,是一些常见蝶类集结的好地方,蝴蝶数量最多,经常可见雌雄蝴蝶盘旋升空的景象。
  根据以往的抓捕经验,蝴蝶一般是上午10点之前比较容易捕获。因为一般凌晨的雾水较大,植被、地面均比较潮湿,在灌丛中休息或是刚羽化的蝴蝶的翅膀也比较潮湿,因此它们在上午起飞时,常常飞得较低,动作也比较缓慢,加上忙于寻找配偶,还会成对或成小群追逐飞翔。但到了中午以后,飞翔高度增加,雌成虫交尾后就去寻找产卵场所,因此空中见到的成体就会越来越少,蝴蝶也会越飞越高,自然给抓捕工作带来难度。
  为了掌握最佳抓捕时机,我们决定夜宿仙人顶,同时对第二天的抓捕方案、人员分工、蹲守时间和地点都作了精心筹划。第二天我们早早就起来观察,虽然是个晴朗的日子,但山顶的气温还是比较低,地面还比较潮湿,看样子蝶类的羽化和起飞尚需等待……
  8点多钟,守候在气象站平台上的我们,发现西边十多米远的灌木丛中飞起了一只金黄色的蝴蝶,正朝着我们所在的方向飘移过来。我们立即进入“一级战备”,几个持网兜的人一字排开,守候在其必经之路上,严阵以待!
  那只蝴蝶距离我守候的位置越来越近,似乎可以看见它的翅膀花纹了,我快速拿起隐蔽在地面的捕虫网,一个鱼跃式挥网,一只蝴蝶落入网中。我也顾不得看看它是谁?就迅速将网兜甩上封住人口,然后轻轻放下捕虫网,在网外找准蝴蝶位置,隔着网将它双翅小心合拢,并找准蝴蝶的胸部,用拇指、食指用力捏住1分钟左右,直到蝴蝶休克后,才将它小心取出,看个仔细。
  “是它,就是它,中华虎凤蝶!”这时同事们都已围上来,有人兴奋地跳起来,“原来山顶才是它的家啊!”
  临近10点左右,从四面八方聚集的中华虎凤蝶越来越多,估计有二三十只的个体种群,它们欢快地相互追逐着,忽远忽近、忽高忽低,像天使般自由自在地飞翔在远离尘烟的高山之巅。为了保护它的种群,我们只是作了详细记录,没有更多地去捕杀。
  近二十年的追寻,中华虎凤蝶终于在天目山找到了!然而,据报道,时隔二十年,曾为中华虎凤蝶分布数量最多的南京紫金山、西霞山一带,近几年已见不到集群纷飞的景象,杭州西湖也已有13年未见中华虎凤蝶踪迹。这些信号似乎给我们提出了警示:中华虎凤蝶已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保护中华虎凤蝶刻不容缓!
  天目山虽然找到了珍稀的中华虎凤蝶,但高兴之余带给我们的却是更多思考:本是在低海拔区域活动的中华虎凤蝶,为什么会退居到海拔1500米的高山之巅?分布在天目山的中华虎凤蝶成虫羽化时间为什么比杭州城郊的推迟半个月?分布在天目山的中华虎凤蝶为什么要选择植株矮小、分布海拔较高的细辛作为寄主?除了一个物种本身具有的特定生存空间和生存方式外,中华虎凤蝶在天目山的这种“反常规”的分布和生态特性,与天目山的环境变化有无关系呢?作为保护区管理者,我们在今后的管理方面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这将是我们要研究和面对的问题。
其他文献
台湾位于热带至亚热带之间,周围海域有黑潮流经,海水终年都很温暖,因此沿岸海域只要有硬底质的地方,大多有珊瑚分布。位在台湾南端的垦丁海域,以及纬度较低的兰屿和绿岛,拥有相当发达的珊瑚礁;而在台湾北部沿岸海域就只有珊瑚生长,并没有明显的珊瑚礁形成,主要是由于冬季水温太低和侵蚀作用强烈的限制。  早在一千多万年前,当台湾还未露出海面时,珊瑚礁就在台湾岛的基底上发育:后来在台湾岛逐渐露出海面之后,珊瑚礁在
期刊
珊瑚礁是海洋中生产力很高、生物多样性最高、生物量最丰富的生态系。大约有二万五千种以上的海洋生物以珊瑚礁为栖所、依赖珊瑚礁生存,或者利用珊瑚礁做为繁殖下一代的场所。这么多的海洋生物喜欢生活在珊瑚礁周围主要是因为它提供丰富的食物和居住空间让其它生物利用;珊瑚礁的基础生产力高达周围海洋的50-100倍,基础生产力高就代表食物丰富,而丰富的食物就能养活很多生物;此外,珊瑚礁多样的立体结构提供许多生物栖息空
期刊
沿海的许多养殖户习惯称其“海参圈”为“对虾圈”,这是因为目前的许多“海参圈”是当年荒废的“对虾圈”改造而来的。近年海参产销两旺,海参价格一路走高,吸引了众多投资,或改造“对虾圈”,或围填海建新的海参圈和海参苗厂。有海参养殖专家曾撰文警告说,由于海参不规范的养殖技术,不合理的布局,不仅会制约其自身发展还会污染了水域环境连累到潮间带上的其他水生生物。当前的海参热不禁让人想起,在同一个“圈”中发生的故事
期刊
“我们其实是走在原来的大海里,”周海翔老师多年来一直在这一带从事鸟类保护和摄影,他一边开车一边向我们介绍这条沿着海岸边刚刚建成的滨海大道:“现在是方便多了,记得2003年我们做黑脸琵鹭觅食地调查时,跑完庄河海岸线,整整用了三天时间,现在有两三个小时就能跑完,效率提高了很多,人也不累。”  据悉滨海大道贯通后,既促进了临港工业和特色规模工业园区的第二产业建设,又能推动旅游资源的开发,形成自然与人文景
期刊
近几十年来,长江环境的日益恶化已严重影响了长江江豚的生存与繁衍,迁地保护在当前被认为是最为可行的保护手段。经过20多年的努力,在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属的天鹅洲故道。一个长江江豚迁地保护群体已经得以建立,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对一种鲸类动物进行迁地保护并取得初步成功的范例,在长江江豚的保护事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然而,今年春末以来,故道遭遇40年一遇的极旱天气的袭
期刊
从60倍的单筒望远镜里,朦朦胧胧的捕捉到了一只的踪影,紧接着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多,从两只到十几只。更多的黑脸琵鹭落在了这片滩涂上。这是2009年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支持下,我们数十名环保志愿者,开展了三次大规模的同步调查,最终确定庄河的黑脸琵鹭种群已经从2001年的12只达到了46只!对于每一个关心帮助黑脸琵鹭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这意味着黑脸琵鹭从零散的个体终于在各方的保护下发展
期刊
在高度人工化的城市里。“野生”产品受到前所未有的青睐和追捧。而天目山还生长着不可多得的野生云雾茶,当地老百姓还保留着炒茶的传统。对茶叶来说,生长环境至关重要,保护区里的纯自然环境合野茶的品质更胜一筹。然而,天目山野茶要在茶市中占据应有的位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野生茶树终日吸收山中花草树木的香味,因此越品越香;人工大面积栽培的茶叶,由于周围的植被单一,喝起来会有一股青草味。    在天目山下
期刊
天目山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起就是中外科学家钟情的地方,如胡先骗、钟观光、李四光、郑万钧、秦仁昌、阳含熙等著名科学家都来过,至今,以天目命名的植物就有37种。凭着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几年前又在此上演了一次有全国上百名昆虫学专家参加的历时3年的地毯式昆虫清查……    研究昆虫,首先要捕捉到它们。采用各种方法诱捕昆虫的过程,本身就是揭示和认识昆虫的过程。    1998年,我们有幸参加了“浙江天目山国家
期刊
说实话,我对每一次外拍都充满了期待,只要用心,每一次都会有新的发现,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提高,不管是在几百公里的山上或者是在家门口。你知道一只蚂蚁可以用多少种动作和同伴交流吗?你知道一只苍蝇也会翩翩起舞吗?你知道一只毛虫也能做出各种可爱的表情吗?我都知道,这些在家门口就可以看到,我对这些神奇的昆虫行为充满了好奇,虽然动物行为学的开山祖师劳伦兹总是告诉人们用本能去解释一切动物行为,但我仍愿意用我的逻辑去
期刊
地震发生后不久,一支800人应急排查队伍奔赴灾区54个县,现场排查了1万多个灾害点和隐患点,获取了防治地质灾害的最直接的资料。  汶川地震消息一传来,国土系统本能地紧张起来。这个地区平时就是地质灾害的易发频发区,如今再一地震,情况实在令人担忧。    一般情况下,对地质灾害的分布,我们心里有些底。国土系统有一套群防群测的地质灾害监测体系,在全国地质灾害高发易发地区的1500多个县设立了约23万个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