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资源开发与区域经獭中的“福”与“祸”:基于山西的实证分析

来源 :中国工业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entv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或者催化剂.也可能给区域发展带来经济增长波动、反工业化、区域收入差距扩大等“资源诅咒”现象。本文从省域、地级市、县域三个层面,通过对丰富的煤炭资源与山西经济增长、结构演进、区域差异等方面的关系研究,论证了煤炭资源开发给山西经济发展带来的正反两方面影响: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也加剧了经济增长的波动;推动了经济与就业的非农化.也是资源产业向制造业、第三产业进一步演进的制约因素;加快了人口城镇化进程.却造成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严重的偏差现象;区域人均收入迅速提高的同时,区域收入差距也在扩大。
其他文献
“后危机时代”中国工业在增长速度和机制上将出现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工业经济将进入低速增长阶段:二是产业升级将成为工业增长的重要动力;三是朝阳产业和夕阳产业的边界出现模糊:四是产业转移速度将加快。当前中国工业运行中既面临着一些有利因素.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但总体看不利因素多于有利因素。利用VAR模型和SARIMA模型进行预测认为,2011年中国工业进入低速平稳增长阶段,全年增速将维持在12.5%左右。为此,国家应调低工业增速预期,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企业兼并重组。
“十一五”时期,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步伐加大,资源型城市转型等区域经济问题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十二五”开局之年,深入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实现区域科学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亟待从理论上创新,从政策上完善,从实践上突破。
马文军、李孟刚两位教授集五年之力合作撰写的《新垄断竞争理论——产业集中、市场竞争与企业规模的最优度测算及中国钢铁产业组织安全的实证》(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11月)一书,是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联合资助的研究成果.并入选教育部2010年度“高校社科文库”出版资助计划。
加强对销售人员薪酬激励问题的研究.是丰富和发展企业薪酬激励理论的需要,同样也是极富应用价值的实践性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陈晓东副研究员的专著《长江三角洲地区销售人员薪酬激励实证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是工业经济研究所重点课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资助。这是一本“特色鲜明、原创性强、应用价值高”的学术专著。
产业经济学是浙江财经学院一个快速发展的学科,2003年成为浙江省重点学科,2005年成为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经过多年的努力,本学科已形成了一支富有创新理念和创新活力的研究团队。
能源经济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能源经济中心和《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共同发起,旨在为能源经济领域的中青年学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和研讨的平台,繁荣能源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能源经济论坛的主题是:"新形势下中国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现将论坛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期刊
工作已经通过网络渗入家庭,员工面临严重的工作一家庭冲突,影响组织绩效和生活质量。工作一家庭平衡作为企业家庭伦理理论的核心问题已成为制度设计的中心问题。对工作一家庭平衡制度安排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发现.工作一家庭平衡还没有成为政府、企业和员工的共享信念。制度设计失去社会价值观基础:弹性工作制是有效的正式企业制度;家庭照顾福利是无效的正式企业制度;经理须持之以恒支持员工平衡工作一家庭需要、控制因享用工作一家庭平衡福利而带来的负面职业生涯后果。两者是有效的非正式制度安排。据此提出的政策建议是:政府要在全社会倡导、培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在组织编写《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8)——中国工业改革开放30年》过程中,组织所内专家学者评选出了“中国工业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件大事”,现予公布。
本文在对网络效应和网络兼容特性进行异质性设定的基础上,从网络厂商和网络消费者的最优行为出发,通过模型构建和推演,对网络技术进步的实现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的研究结论显示,厂商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推出网络技术进步的惰性”;如果厂商推出的是“可自发实现的网络技术进步”,则厂商可以保留其旧技术平台,否则厂商需要关闭旧技术平台以利于推出新一代网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