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深度融合时代民族地区广播电视新媒体运用的探索与思考

来源 :声屏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ahu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媒体深度融合时代,民族地区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必须立足当地实际、发挥信息资源优势、彰显地方民族特色加快媒体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新闻宣传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在新一轮的媒体深度融合中占据主动.
其他文献
近年,国漫电影“翻红”,原因多样,从本体到社会,从时代到政策,最显著的特征是国漫电影中跨媒介元素的运用,在作品中进行新鲜尝试,对观众有更强的吸引力.文本跨媒介、跨媒介叙事、跨媒介传播,甚至有其他的跨媒介种类,都对国漫电影的发展起到了作用.《画江湖之风语咒》中的跨媒介元素十分丰富,甚至到了“堆叠”的地步,有很多地方值得推敲,故以本片为例聚焦国漫影片中的跨媒介元素.
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我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抒发感情的重要之地.但网络上的信息纷繁复杂,并且信息泛娱乐化的倾向正在逐渐加深,青少年对于此类信息的获取会遮蔽对于历史的正确认知,甚至可能会导致自身价值观被影响.为此,需要以有效途径来解除网络信息泛娱乐化的消极影响,消解网络信息泛娱乐化对青少年的危害,从而使得青少年可以健康成长,成为有意义、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一代.
在“非遗”题材的电影创作中,民族性的表达与传统纪录片式的民族性文化“科普”有所不同,需要在潜移默化中让受众体会到非遗本身所承载的民族情感与精神力量.“民族性”不仅是电影本身所要表达的内容,也是电影叙事中的一种审美表达,尤其是在数字媒体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民族性”成为“非遗”题材电影表达的重点.文章对“非遗”题材电影的民族性进行研究,探索构建“非遗”题材电影中民族性审美体系表达的新路径,力争引导“非遗”题材电影能够在多元化的审美时代中合理的展现民族性审美价值.
在新时代视域下新媒体传播,看似不需要现实中的“介质”进行传播,实际上也借助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归功于背后努力研究的科研人员.互联网虚拟的世界里,这种传播的“介质”被淡化了很多,新媒体在如今媒体界的传播地位,就如同光速在宇宙中自由穿梭的概况,眨眼间,信息已经到了人们的眼前.作为“新时代”青年或者大学生进行信息传播的方式,新媒体对当代年轻人的文化认同产生了巨大影响,文章对这些问题做出相关论述.
融媒时代悄然而至,伴随受众偏好的改变,广播融媒体也形成了全新的发展趋势,如何从实践中探索出全新的发展之路,成为当代广播媒体的时代命题.鉴于此,结合融媒体发展特征,探讨了广播融媒体表达的新趋势,分析了广播融媒体表达方式下的实践探索,借此助力广播融媒高质量发展.
社交媒体时代的来临,在赋予网民更多话语权的同时,也因其低门槛、开放性等特征成为谣言滋生的土壤.随着社交媒体信息传播格局的不断变化,谣言传播也呈现出新趋势,并产生诸多负面影响.社交媒体时代下的谣言治理,要在尊重互联网信息传播规律的基础上,实现政府、社交平台、网民个人的多主体联合共治.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媒体市场的变革,各类新媒体不断涌现,传统媒体受到巨大的冲击,传播方式和产业生态发生了新的改变.本文基于融媒体时代城市广电媒体融合和转型发展的背景,分析广电新媒体深度转型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媒体融合发展的相关策略.
当代中国大陆青年独立导演有意不和主流与权威正面抵抗,而是在中心与边缘之间找到一个独立性相对完整的自由空间.或在主体文化之外寻求意识形态磁场最弱的安全区,传达个人哲思或个体记忆;或积极寻求政治话语、现实隐喻的表达;或圈定异质空间,探讨非器物层面的形而上命题.他们摸索出一套不同于上世纪90年代早期独立影人的“游移”化策略.
动漫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一环,是一项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可以很好地消解文化与社会的边界,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动漫面临着低幼化、人物脸谱化等问题,因此了解国产动漫对外传播面临的困境,探寻国产动漫对外传播的可行策略是必要的.
短视频作为受众关注度极高的媒体形式,具有极高的沉浸性和代入感,营造出极具临场感的视听体验.文章以“四川观察”抖音账号为例,试图分析短视频新闻报道中场景传播特征.结果显示,短视频在场景化的构建与传播上,呈现出内容二次加工,符合碎片化场景传播特点;“微”叙事场景下,实现受众自我认同;把握平台算法规则,提升场景传播效度;重视符号化表征功能,契合场景传播特质等四个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