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在任何时候都将兴奋剂当成社会的常用药,当成治病的特效药,当成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国药”,也只能说明社会的不正常,有了病态。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兴奋剂是有用处的。除了体育运动、竞技比赛禁用之外,其他人吃一点是无害的,甚而是有益的,可以起到镇痛、克服失眠、化解抑郁的作用。不过离不开此类东西的人,也说明他不是十足的健康人。至于“亢奋剂”,似乎药店里没有这种玩意,常常是海洛因、冰毒、摇头丸之类东西的代称,理应属于禁止的对象。不过在允许范围之内的兴奋剂吃多了,吃久了,而且流行于世,流行于国,成了变相的“国药”,就应当使一切很理性的爱国者鄙弃。
兴奋剂用之于社会现象,古今亦然,数千年未断。连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如妲己、褒姒、西施、杨贵妃,都是商纣王、周幽王、吴王夫差、唐玄宗李隆基的兴奋剂。虽然该王朝的衰败与这些女人有关,但是若无这几个女人来凑趣,连“王政”本身也会乏味。宠姬之外还有一种“宠臣”,也等于君王的兴奋剂,离开他们也兴奋不起来。不过这样的兴奋剂,药效也有正负之分。西汉时的大文人司马相如;唐朝曾写诗赞美过杨贵妃的李白;直至清朝时的幽默大师刘罗锅、纪晓岚等人,以及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民生大苦而仍然写出“形势一片大好”美文的诗人或作家,虽然都是社会兴奋剂,但其中的某些文采还是应当认可的。至于宋朝靠踢球而获宠的高俅,清朝靠迎合、取悦皇上而爬上高位的和珅等等,那样的兴奋剂就只有恶性效应了。
社会上还有些兴奋剂,偏偏是各式病态之人吃了之后才有生活欲望的。如南唐后主李煜,面对亡国亡命之危,居然还有兴趣搞文艺,且又确实精通诗词歌赋以及对乐曲、乐器、编舞的擅长。那些玩才艺,都是他的兴奋剂。虽然在文学史上留了名,但细想起来,他却连正常人的资格也未达到。
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太多太多的事物都带有兴奋剂性质,而且是社会的必备之物,如文学、艺术或文人、艺人,以及所有人除了苦苦谋生谋利之外的业余兴趣(包括闲谈、说笑)之类,都像是兴奋剂。即使像《诗经》那样的“经”,其中的大多数诗最初的用途无非是“侑酒”,即用吟唱来助酒兴,等于兴奋剂。音乐、绘画、戏剧以及种种杂艺,也无非给社会添加一点兴奋剂。连人们闲下来的说说笑笑,也近于兴奋剂。若是社会消灭了上述的兴奋剂,禁唱、禁写、禁画、禁说、禁笑,只承认直接之利、赤裸之利的价值,社会也会被闷死。但兴奋剂又绝不能成为人人使用、人人争购争销的第一必吃之药,第一高价之物,否则社会也会发疯致死。尤其是在国事艰难、民事悲苦、人事多阻之时,借用兴奋剂来排解,来激发,就像饮鸩止渴了。
上世纪三十年代,鲁迅首用了一个贬义词,叫“民族兴奋剂”。他所指的人,是借用“抗日”名义在戏台上取宠的俏歌女、俏戏子。歌女也好,戏子也好,本身是无过错的,也应尊重。但她们在台上的乱扭乱唱,却处在大量的“国军”(包括“国将”、“国帅”)纷纷溃逃,且又对真正的国难麻木不仁的时候。鲁迅在另外的文章里,还很辛辣(其实心理很酸楚)地嘲讽了“雄兵解甲而蜜斯托枪”的事,即大量的男兵都当了逃兵,而美女们却将戎装戏照悬于闹市。
鲁迅将那样的人和事称之为“民族兴奋剂”,我们不难理解,给民族带来的那种“兴奋”其实是在助长民族的麻木和惰化。
当然,在任何时候有一点娱乐,有一点演员或戏子在台上搞笑,向社会发放一点兴奋剂,都是正常的和允许的。但也不要忘记,在任何时候(包括天下太平的时候)将兴奋剂当成社会的常用药,当成治病的特效药,当成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国药”,也只能说明社会的不正常,有了病态。
十几年前我就写过、发表过《不能依靠戏子治国》一文。文章的内容中,只有一小部分谈到演艺界某些明星越位之事,放肆地大吹其如何有治世、强国、理民的本领。而较多的内容是谈及某些官员、名人的真本领不大而表演能力、作秀能力颇强,很像戏子。今天我要谈的事,就要更加宽泛些。也就是说,社会兴奋剂、亢奋剂使用的对象和剂量都广而大起来。
比如说,假如有人要问当前社会舞台上的第一流主要角色是什么人?我看大多数人的回答可能是:演员。若是再问戏剧舞台上的生、旦、净、末、丑几种角色中,最“火”的是什么角色?是谁?回答也注定是:丑角。因为丑角、丑星(也称“笑星”)最能起到兴奋剂的作用。
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需要演员、戏子,任何戏台上都需要丑角,这是常识,无可非议。但是中国,演员是否价格超高、数量超大了?以卖丑、搞笑为主的角色也是否太过剩了?尤其是在经历种种大型天灾人祸(包括死了很多人)之后,连任何庆功会、表彰会(包括哀悼会)也离不开以演员、笑星为主体的事。而一上台就博得欢呼雷动的又常常是明星,又常常是丑星。真正的大义英雄,享受到的掌声、歌颂声至多只能居于第二位、第三位。在某些时候甚而很多时候,除了预先声明这是义演之外,“戏”要比真人真事的价钱不知要高多少倍!一个社会尊重演艺人员、艺术家是对的,但把他们抬高到不适当的地步,尤其将那些在台上以犯贱、卖弄、耍笑为业的人加封为贵族,打造成富豪,加冕为名流,授衔为大师,总之使那样的兴奋剂成为“国药”,推销给全民族,只能造成社会的日趋浮化,人格的日趋贱化。连艺术本身,也必将日趋浊化、伪化。
“一夜成名”的事很常见,本不该对此说三道四,尤其是对年青人。但发疯般地去吹去炒那“一夜”,我看那样的事所显示出的贱,就不是个人行为而是社会现象了。常识告诉我们:正常的人,健康的人,是不使用兴奋剂的,包括不使用安定剂、安眠药之类的东西。真正的名家,包括艺术家也包括科学家、文学家,当然更包括政治家,虽然经历了或长或短的奋斗史,但最终的成功(包括出名)都可能有这样那样的“一夜”。但“一夜”之后的状态如何,都与是否使用各式兴奋剂有关。国事也如此,尤其如此。今天的党中央,在工作报告中将“不折腾”那样的通俗词语写了进去,这都等于对“兴奋剂”、“亢奋剂”的停用和禁用,很英明。
但是就中国的顽固世风而论,想彻底禁用兴奋剂(包括政治兴奋剂、经济兴奋剂、文化兴奋剂、艺术兴奋剂以及民间式的生活兴奋剂),难度仍很大!
社会兴奋剂的类别都指哪些?有时指物,如那些能刺激和满足种种“非正常欲望”的奢物、饰物、宠物、赘物,以及虽无实用价值但有助于在市场上哄抬价格的“贵重废物”。有时指人,如官养的权门食客或商养的艳妆优伶。有时还可以指部门、机构、团体,如某些并无实际效益而形同虚设的协会、学会、研究会之类,它们往往是社会楼厦的点缀物或陈设品。为了强化它们的存在价值,又必须用种种办法去刺激社会的兴奋度。在许多兴奋剂中,还包括语言兴奋剂,或称“辞语亢奋剂”。近年来,中国的知识界、学术界很活跃,这本来是好事,但一经患了“辞语亢奋症”,就不敢恭维了。向社会推出了那么多的古学问、洋学问、新潮学问,在很多时候最绚丽的是语言羽毛,包括术语成串,概念成堆,古式的或洋式的陈旧史料成山,但从中提炼出的真发现和真见识,尤其是有助于识今的见识,实在不多。为什么要大讲特讲?大写特写?只是为了刺激自己和世人的兴奋或亢奋。要想抑制一下当前社会的超度兴奋和病态亢奋,真药只有一种,这就是回归朴素!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兴奋剂是有用处的。除了体育运动、竞技比赛禁用之外,其他人吃一点是无害的,甚而是有益的,可以起到镇痛、克服失眠、化解抑郁的作用。不过离不开此类东西的人,也说明他不是十足的健康人。至于“亢奋剂”,似乎药店里没有这种玩意,常常是海洛因、冰毒、摇头丸之类东西的代称,理应属于禁止的对象。不过在允许范围之内的兴奋剂吃多了,吃久了,而且流行于世,流行于国,成了变相的“国药”,就应当使一切很理性的爱国者鄙弃。
兴奋剂用之于社会现象,古今亦然,数千年未断。连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如妲己、褒姒、西施、杨贵妃,都是商纣王、周幽王、吴王夫差、唐玄宗李隆基的兴奋剂。虽然该王朝的衰败与这些女人有关,但是若无这几个女人来凑趣,连“王政”本身也会乏味。宠姬之外还有一种“宠臣”,也等于君王的兴奋剂,离开他们也兴奋不起来。不过这样的兴奋剂,药效也有正负之分。西汉时的大文人司马相如;唐朝曾写诗赞美过杨贵妃的李白;直至清朝时的幽默大师刘罗锅、纪晓岚等人,以及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民生大苦而仍然写出“形势一片大好”美文的诗人或作家,虽然都是社会兴奋剂,但其中的某些文采还是应当认可的。至于宋朝靠踢球而获宠的高俅,清朝靠迎合、取悦皇上而爬上高位的和珅等等,那样的兴奋剂就只有恶性效应了。
社会上还有些兴奋剂,偏偏是各式病态之人吃了之后才有生活欲望的。如南唐后主李煜,面对亡国亡命之危,居然还有兴趣搞文艺,且又确实精通诗词歌赋以及对乐曲、乐器、编舞的擅长。那些玩才艺,都是他的兴奋剂。虽然在文学史上留了名,但细想起来,他却连正常人的资格也未达到。
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太多太多的事物都带有兴奋剂性质,而且是社会的必备之物,如文学、艺术或文人、艺人,以及所有人除了苦苦谋生谋利之外的业余兴趣(包括闲谈、说笑)之类,都像是兴奋剂。即使像《诗经》那样的“经”,其中的大多数诗最初的用途无非是“侑酒”,即用吟唱来助酒兴,等于兴奋剂。音乐、绘画、戏剧以及种种杂艺,也无非给社会添加一点兴奋剂。连人们闲下来的说说笑笑,也近于兴奋剂。若是社会消灭了上述的兴奋剂,禁唱、禁写、禁画、禁说、禁笑,只承认直接之利、赤裸之利的价值,社会也会被闷死。但兴奋剂又绝不能成为人人使用、人人争购争销的第一必吃之药,第一高价之物,否则社会也会发疯致死。尤其是在国事艰难、民事悲苦、人事多阻之时,借用兴奋剂来排解,来激发,就像饮鸩止渴了。
上世纪三十年代,鲁迅首用了一个贬义词,叫“民族兴奋剂”。他所指的人,是借用“抗日”名义在戏台上取宠的俏歌女、俏戏子。歌女也好,戏子也好,本身是无过错的,也应尊重。但她们在台上的乱扭乱唱,却处在大量的“国军”(包括“国将”、“国帅”)纷纷溃逃,且又对真正的国难麻木不仁的时候。鲁迅在另外的文章里,还很辛辣(其实心理很酸楚)地嘲讽了“雄兵解甲而蜜斯托枪”的事,即大量的男兵都当了逃兵,而美女们却将戎装戏照悬于闹市。
鲁迅将那样的人和事称之为“民族兴奋剂”,我们不难理解,给民族带来的那种“兴奋”其实是在助长民族的麻木和惰化。
当然,在任何时候有一点娱乐,有一点演员或戏子在台上搞笑,向社会发放一点兴奋剂,都是正常的和允许的。但也不要忘记,在任何时候(包括天下太平的时候)将兴奋剂当成社会的常用药,当成治病的特效药,当成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国药”,也只能说明社会的不正常,有了病态。
十几年前我就写过、发表过《不能依靠戏子治国》一文。文章的内容中,只有一小部分谈到演艺界某些明星越位之事,放肆地大吹其如何有治世、强国、理民的本领。而较多的内容是谈及某些官员、名人的真本领不大而表演能力、作秀能力颇强,很像戏子。今天我要谈的事,就要更加宽泛些。也就是说,社会兴奋剂、亢奋剂使用的对象和剂量都广而大起来。
比如说,假如有人要问当前社会舞台上的第一流主要角色是什么人?我看大多数人的回答可能是:演员。若是再问戏剧舞台上的生、旦、净、末、丑几种角色中,最“火”的是什么角色?是谁?回答也注定是:丑角。因为丑角、丑星(也称“笑星”)最能起到兴奋剂的作用。
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需要演员、戏子,任何戏台上都需要丑角,这是常识,无可非议。但是中国,演员是否价格超高、数量超大了?以卖丑、搞笑为主的角色也是否太过剩了?尤其是在经历种种大型天灾人祸(包括死了很多人)之后,连任何庆功会、表彰会(包括哀悼会)也离不开以演员、笑星为主体的事。而一上台就博得欢呼雷动的又常常是明星,又常常是丑星。真正的大义英雄,享受到的掌声、歌颂声至多只能居于第二位、第三位。在某些时候甚而很多时候,除了预先声明这是义演之外,“戏”要比真人真事的价钱不知要高多少倍!一个社会尊重演艺人员、艺术家是对的,但把他们抬高到不适当的地步,尤其将那些在台上以犯贱、卖弄、耍笑为业的人加封为贵族,打造成富豪,加冕为名流,授衔为大师,总之使那样的兴奋剂成为“国药”,推销给全民族,只能造成社会的日趋浮化,人格的日趋贱化。连艺术本身,也必将日趋浊化、伪化。
“一夜成名”的事很常见,本不该对此说三道四,尤其是对年青人。但发疯般地去吹去炒那“一夜”,我看那样的事所显示出的贱,就不是个人行为而是社会现象了。常识告诉我们:正常的人,健康的人,是不使用兴奋剂的,包括不使用安定剂、安眠药之类的东西。真正的名家,包括艺术家也包括科学家、文学家,当然更包括政治家,虽然经历了或长或短的奋斗史,但最终的成功(包括出名)都可能有这样那样的“一夜”。但“一夜”之后的状态如何,都与是否使用各式兴奋剂有关。国事也如此,尤其如此。今天的党中央,在工作报告中将“不折腾”那样的通俗词语写了进去,这都等于对“兴奋剂”、“亢奋剂”的停用和禁用,很英明。
但是就中国的顽固世风而论,想彻底禁用兴奋剂(包括政治兴奋剂、经济兴奋剂、文化兴奋剂、艺术兴奋剂以及民间式的生活兴奋剂),难度仍很大!
社会兴奋剂的类别都指哪些?有时指物,如那些能刺激和满足种种“非正常欲望”的奢物、饰物、宠物、赘物,以及虽无实用价值但有助于在市场上哄抬价格的“贵重废物”。有时指人,如官养的权门食客或商养的艳妆优伶。有时还可以指部门、机构、团体,如某些并无实际效益而形同虚设的协会、学会、研究会之类,它们往往是社会楼厦的点缀物或陈设品。为了强化它们的存在价值,又必须用种种办法去刺激社会的兴奋度。在许多兴奋剂中,还包括语言兴奋剂,或称“辞语亢奋剂”。近年来,中国的知识界、学术界很活跃,这本来是好事,但一经患了“辞语亢奋症”,就不敢恭维了。向社会推出了那么多的古学问、洋学问、新潮学问,在很多时候最绚丽的是语言羽毛,包括术语成串,概念成堆,古式的或洋式的陈旧史料成山,但从中提炼出的真发现和真见识,尤其是有助于识今的见识,实在不多。为什么要大讲特讲?大写特写?只是为了刺激自己和世人的兴奋或亢奋。要想抑制一下当前社会的超度兴奋和病态亢奋,真药只有一种,这就是回归朴素!